67、杭州與興元

南宋的武將們恐懼野蠻的金人,最初並不怎麼害怕李峴、翟進和楊可世等人的隴右西軍。大家都是西軍出身,原來大都認識。每人的肩膀上都是扛着一顆腦袋,誰也沒有三頭六臂,憑什麼我就會怕你?!

但是在西北軍發動並取得了河東、汜水關和穎昌三場大的戰役勝利下來,這些跟着官家趙構一起跑到江南的西軍將領們才知道這些以隴右軍爲主而新建的西北軍已經和以前不太一樣,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怎麼說呢,宋軍是見了金人就跑,而金人卻打不過西北軍,大家根本不在一個等級上。

最早劉正彥任荊湖南路兵馬置制使和神武右軍都統制時,也是信心滿滿,以爲自己能夠收復荊州和襄陽,結果與華夏軍在沅水一場大戰下來,打得是丟盔卸甲,抱頭鼠竄,這纔是真正體會到了華夏軍的厲害之處。

若不是因爲李峴和楊可世之死,華夏國初立,需要先穩定內部,劉正彥估計自己早就被趕出了荊湖南路。這時劉光國教給他個法子,憑藉原來的關係和交情,與王稟暗中達成協議。結果就是雙方默認以澬水爲界,井水不犯河水,結果幾年下來,倒也一直相安無事。

南宋的局勢也不安定,於是朝廷那邊也很默契地不動這些與華夏接壤的邊軍將領,也是唯恐會引起雙方之間的戰爭。

但是這種局面自從秦檜出任樞密使,之後迫使劉光國、劉光世兄弟投靠華夏,原來這種微妙的平衡便給打破了。

引起這樣劇烈的變化,在武朝朝堂上層,自然是引發出一場激烈的政治風波。作爲樞密使的秦檜,此時便處於這片風波的中心。

自建炎三年南渡,女直大軍渡江南下,直取江寧、杭州、明州,宗弼率大軍搜山檢海追捕官家趙構之後,秦檜在官場上幾經波折,其後藉着與金人和談之機,漸漸取得了官家的信任,如今也已經是站在權力頂端的三相之一。

相對於此時的左相呂頤浩和右相趙鼎兩人,秦檜於朝堂之中屬於“主和一派”的領袖,一直主張與金國達成和議,專注於先平定內患。由於他所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內”,“南人歸南、北人歸北”這樣的策略深得對金人極爲畏懼的官家趙構賞識,這幾年秦檜自“南歸”後由侍郎至尚書,其後遷副相,再爲樞相,可謂平步青雲,極受官家的信賴和倚重。

在秦檜的主持下,朝廷與金人達成了和議,雙方以淮河爲界,總算是有了些安全方面的保證。消息傳來,在朝堂中雖然有趙鼎、李光這樣的大臣堅決反對,但是大多數人,甚至是連官家在內都是先鬆了一口氣的。

這局勢安定下來,南宋朝廷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和對抗又顯現出來,這主要是因爲要爭奪權力和利益。由於天下大亂,武人們手中的權勢高漲,掌握了地方上的政權,這募兵、稅賦甚至部分轄區內官員的推薦和罷免由其一言而決。武將們用這種手段雖然保證了維繫軍隊的戰鬥力,但文官們原來的權力和利益約受到很大損害。

武人當權,有形成割據的趨勢,而這種局面在有宋一朝,是最爲讓人忌憚的。

但是張浚的前車之鑑,又讓呂頤浩和趙鼎等人對待收攏兵權一事是十分謹慎。

可是在秦檜才任樞相一年多之後,卻一下捅出個這麼大的簍子出來。

現在,呂頤浩和趙鼎、李光等把引發兵變的責任都推到了秦檜身上,在朝堂上引發一場風暴,強烈要求官家罷免秦檜。

可是官家不發話,誰也拿秦檜沒什麼辦法……

……

鐵路對於興元府的百姓來說絕對是件十分新奇的事物。

這個世界上第一條鐵路實際上是從興州鐵廠到西縣煤礦的運煤專線,距離是21公里,主要是用於往鋼廠運送煤炭。如果再早,是趙洗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在鋼廠內部所鋪設的試驗軌道。

由於興元學宮在研發蒸汽機時跳過了紐可門和瓦特式單缸雙向活塞式蒸汽機階段,直接就進入到了三脹四缸活塞式蒸汽機階段,等於是一步就跨越了另一時空近百年的蒸汽機演化及進步歷史,起點就站在了很高的地方。

火車也是這樣,趙洗爲第一臺蒸汽機車所裝備的3.2米蒸汽機功率就達到了620馬力,大約是另一時空史蒂芬遜第一臺蒸汽機車動力的6倍。

在興州鐵廠的鐵路在向興元府和興州城兩側延展的時候,實際上趙洗的團隊再摻和上沈衝的一些人,已經鋪設了六條短途的礦運線路,運營了一段時間了。

80公里的窄軌鐵路線,再加上有足夠的人力物力投入,只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就從興元城西連通了西縣,另外就是從興州鐵廠鋪通到了興州東車站。

當猶如怪物般的火車機車冒着黑煙,在車輪兩側噴着白色的水汽,發出咣噹咣噹有節奏的聲響,緩緩駛入興元西的火車站時。鐵路沿途特意趕來看熱鬧的百姓們都不由得傻了眼,有些在興元鐵廠做工或是送貨,比較有見識的人們便向周圍的人們吹噓着這火車有多麼厲害。不用騾馬,一次居然能夠拉動十幾節的“四輪大馬車”。

今天的興元西顯得格外熱鬧。

小皇帝和皇太后,還有朝廷的大員們專程在車站爲鐵路的開通儀式進行了剪綵,雖然李芃和趙芸兒很想坐上這第一列火車去興元鐵廠轉一圈,可是工部尚書沈深是堅決不同意。而沈深卻是親自坐進了這隻有四節的客車廂裡,與沈衝、趙洗、郭浩、張用等一干鐵路策劃與研究團隊,成爲這第一列正式通行的列車首批乘客,同時進行安全驗收。

在衆人的注視下,沈深坐在這種後世只有旅遊區才能看見的那種小型車廂裡,靠着車窗與站臺上的衆人道別。

嗚……嗚……嗚……

隨着火車拉響了三聲汽笛,列車緩緩開動,平穩地駛出了興元西火車站,其後越來越快,朝着興州方向駛去。

21、準備6、劇本不對啊63、創造與失望10、使幽州(二)73、安南一、 造船廠5、出逃(四)7、高陽關24、商路三、朝堂39、西域屯田17、再見童貫65、突襲河陽(一)57、太學18、馬放南山32、沁河口保衛戰(一)29、巡視襄陽75、雁門44、西風起28、岳飛47、文明的散播55、招生75、聚將63、奸細們52、整訓六、大理國(一)81、開拓76、殲敵34、衛州城下10、永樂城(一)28、岳飛74、龐恭孫26、春耕78、濁浪(二)40、西域國師13、淮東25、雁門關前6、鄉誼77、升龍府17、匠戶28、岳飛2、 廂兵營45、救援太原(四)52、整訓九、親政24、閒暇25、拖延40、三方59、混亂73、入川70、娶親56、火藥37、子弟兵15、挨坑79、平方臘(二)68、穎昌之戰(二)42、南逃79、濁浪(三)15、決策40、西域國師24、塞外春寒71、風雲再起60、淮西(二)8、祭奠46、軍中事50、西夏人來了14、康王登基69、救援劉法(四)51、巡狩44、一羣和尚80、平方臘(三)58、少府監13、使幽州(五)12、永樂城(三)38、文明的起點61、暗流(二)41、道法琉璃?3、曹府宴25、再入關中76、傳承5、种師道18、西域于闐51、汜水關(三)64、冬日43、收復河東(一)40、西域國師37、禪位71、穎昌之戰(五)65、突襲河陽(一)76、野望36、火槍(二)33、剿滅曹成(三)20、冶鐵工坊30、喜事16、北地3、 血夜(三)16、牧監40、西域國師32、突襲38、利益交換
21、準備6、劇本不對啊63、創造與失望10、使幽州(二)73、安南一、 造船廠5、出逃(四)7、高陽關24、商路三、朝堂39、西域屯田17、再見童貫65、突襲河陽(一)57、太學18、馬放南山32、沁河口保衛戰(一)29、巡視襄陽75、雁門44、西風起28、岳飛47、文明的散播55、招生75、聚將63、奸細們52、整訓六、大理國(一)81、開拓76、殲敵34、衛州城下10、永樂城(一)28、岳飛74、龐恭孫26、春耕78、濁浪(二)40、西域國師13、淮東25、雁門關前6、鄉誼77、升龍府17、匠戶28、岳飛2、 廂兵營45、救援太原(四)52、整訓九、親政24、閒暇25、拖延40、三方59、混亂73、入川70、娶親56、火藥37、子弟兵15、挨坑79、平方臘(二)68、穎昌之戰(二)42、南逃79、濁浪(三)15、決策40、西域國師24、塞外春寒71、風雲再起60、淮西(二)8、祭奠46、軍中事50、西夏人來了14、康王登基69、救援劉法(四)51、巡狩44、一羣和尚80、平方臘(三)58、少府監13、使幽州(五)12、永樂城(三)38、文明的起點61、暗流(二)41、道法琉璃?3、曹府宴25、再入關中76、傳承5、种師道18、西域于闐51、汜水關(三)64、冬日43、收復河東(一)40、西域國師37、禪位71、穎昌之戰(五)65、突襲河陽(一)76、野望36、火槍(二)33、剿滅曹成(三)20、冶鐵工坊30、喜事16、北地3、 血夜(三)16、牧監40、西域國師32、突襲38、利益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