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安南

官家跑了,南宋的官員們已經沒有了抵抗的意志,華夏軍所到之處,各地望風而降。

華夏軍收復南宋各地的速度,實際上取決於華夏軍行軍的速度。

華夏這邊是不準備給南宋小朝廷再留一片立腳的地方。

就在這種時候,居然還冒出個渾水摸魚的……安南趁着南宋滅亡的時機,趁機出兵,連陷邕州、欽州、宜州、梧州,大軍逼近靜江府(桂林)。消息傳到洛陽,剛剛完成遷都的趙芸兒在看完軍報後,隨手又將軍報遞給了李峴。

“安南人很厲害麼?聽說熙寧年間曾經和北宋朝廷打過幾年大仗,結果大宋國這邊最後也沒能制服對方,也只是與對方最終議和。”趙芸兒看向李峴說道。

“確實比較難纏,不殺服他們,隨時都有可能會反叛。我原本計劃過幾年再去收拾他們,沒想到他們自己反倒送上門來了。”李峴點了點頭笑道,“實際上讓康泰和樑超他們過去最好,可惜是那裡到處都是水田,不適合騎軍行動。咱們教出來的學生總是受了許多影響,喜歡施行所謂的仁政,須知對待異族,卻需要使用雷霆手段。不行調樑超過去,另外……”

趙芸兒笑道:“那劉正彥、楊沂中和岳飛早就閒得難受,這部隊也整編訓練得差不多了,不如讓他們也一起出戰!這幾個……聽說也是手狠心黑的!”

李峴睜大雙眼,看向趙芸兒。頭一次聽人是這麼評價岳飛的,不由得有些想笑。

不過想想也是,這能做到大將的,無不是心如鐵石之人,讓這三人再加上樑起,是得好好把安南人給製得服服帖帖的了。

不服倒也沒啥事,腦袋砍掉了,這人自然就服氣了!

如今岳飛、楊沂中和劉正彥所部差不多已經調整完畢,淘汰老弱,調整後各軍只剩三萬五千兵馬,岳飛的江州軍要稍微強一些,保留了五萬兵馬。火器是潭州軍、嶽州軍各配備一萬五千火槍兵,而岳飛的江州軍則是配備了兩萬火槍軍。

至於火炮,三支部隊配備的都很少,每軍只配備了五十門老式青銅前膛火炮。

各軍的家屬則留在江州、潭州和嶽州,編入軍屯戶籍。

任何軍墾區在開發初期的日子都不太好過,好在華夏官府這邊有糧食補貼,還有資金和技術人員的指導。開墾荒田、興修水利,開礦、辦廠,這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見到效益。好在華夏方面對於推行軍墾是最爲熟悉,倒也將各軍家屬安頓得井井有條,解除了軍將們的後顧之憂。

華夏高層已經在大冶、蕪湖和袁州規劃興建三座鋼鐵廠,各地的軍墾區和工礦企業,就是各地州府兵的主要來源。

李岌作爲荊湖南路制置使來到潭州,召集劉正彥、楊沂中和岳飛開會,另外還有跟隨他一直平定江南西路的樑起。

“華夏軍每戰爭先,從不甘落人後。如今廣南西路大部被安南所佔,朝廷知道諸位將軍立功心切,想去廣南平亂,所以就把這副重任交給了各位。這邕州據有四十個羈縻州,各部頭領幾乎都是心懷不軌,給他們一頓教訓也好。朝廷的意思是步步推進,一勞永逸,在各地實行軍屯,落地生根,徹底解決各地長治久安的問題。”李岌對在座的幾人說道,“我將坐鎮後方,負責糧草軍械供應調撥,過一段時日,漢陽水軍也將走海路進駐廣南,到時候水陸並進,以期徹底平定安南的叛亂。”

劉正彥大笑道:“解決一個小小的安南,用得着如此興師動衆麼?”

李岌正色道:“安南人憑藉地利,不時作亂,宋朝自立國以來,與之作戰,敗多勝少,劉將軍切不可大意。對安南作戰,當穩打掐扎,步步爲營,不得貪功冒進!”

岳飛想了想,纔開口說道:“如若有大勝的機會,輕易放棄,豈不可惜?”

李岌笑道:“我只是提醒諸位凡臨事多加小心,並不干涉各位將軍的決策,臨陣取捨,全憑各位將軍自行決斷!只是朝廷此次厚集兵力,只需要穩步推進即可,不給對方以可乘之機,省得憑添許多意外的麻煩。”

“哦,我知道了,以穩妥爲主。”岳飛點頭說道。

楊沂中笑道:“這倒也最符合我的心思,某家行軍打仗,也不喜歡冒險行事。”

劉正彥見衆人都不支持自己,張了張嘴,又把話頭嚥了回去。

衆人議定,先由岳飛提前行動,先保住靜江府再說。他原來平定曹成,原是在廣南西路打過將近一年的仗,對地形比較熟悉,故而由其所部作爲先鋒。其後劉正彥、樑起和楊沂中依次而行,再加李岌所轄後路輜重部隊,共計二十五萬大軍。

另外,漢陽水軍三萬餘人將乘戰艦由海路前往廣南,先收復欽州。

大軍出動,其實非常的艱難,最困難的在於糧草、輜重和軍械等補給物資的運輸。如果是在過去,岳飛這五萬大軍出動,後方得徵召十幾萬民夫來保證運輸。所以號稱二十萬人很正常,說是三十萬大軍也都不算誇張。

而現在,李岌只從荊州水軍調來了三十多艘小火輪外加二百多條拖船就解決了主要的運輸問題。岳飛的江州軍前鋒張憲所部六千人只用了三天時間,就從潭州被運到了零陵。再往前由於航道險峻,水情不清楚,火輪船不敢再行。

這段路程在過去,需要走二十多天時間。道路崎嶇,山高林密,對於士卒體力的消耗相當巨大。

好在現在有了這種火輪船,不需要縴夫,就可以逆水行舟。

張憲很好奇地棄馬乘船,登上了爲首的火輪船上,而讓自己的親軍營騎馬在岸上並馳,一同趕往永州的零陵。

三十多艘小火輪,每艘火輪在身後拖着七、八條拖船,近三百多條船在湘江上浩浩蕩蕩,從頭望不到尾,引得岸上的百姓也跑過來看着熱鬧。

除了戰馬,六千兵員以及一月所用的糧草、輜重等,居然一次就從潭州運送到了永州。

張憲是第一次親身感受到了機器力量的強大,居然還很好奇地讓船長領着他鑽到了下面的動力艙裡,去察看蒸汽機的運行情況。

到了零陵,張憲接到了靜江府方面的緊急軍報,安南軍已經攻陷了宜州,正在進攻靜江府南面的莫邪關。

7、太上皇5、血夜(五)37、禪位42、部署17、官家趙構61、農業時代72、投效61、農業時代77、濁浪(一)35、猛將劉法(一)9、北上救援44、一羣和尚30、李峴的手稿63、創造與失望16、皇后朱璉6、劇本不對啊71、學生們78、平方臘(一)9、使幽州(一)57、太學18、沒落的文明52、輪船19、南陽軍26、春耕一、 造船廠71、穎昌之戰(五)52、汜水關(四)13、沒有和平60、暗流(一)60、宣撫使19、南陽軍39、鐵廠54、學宮與修橋14、康王登基31、野馬峽56、勳貴21、過年(一)75、聚將74、北上48、突襲臨潢府24、商路77、蜀道53、戰後39、何灌之死(一)7、高陽關46、軍中事47、盛典77、升龍府56、宗弼渡江57、都作院56、宗弼渡江59、火炮(二)17、匠戶71、風雲再起30、喜事44、西風起57、監軍53、西域10、 築城(一)32、沁河口保衛戰(一)71、穎昌之戰(五)47、盛典3、曹府宴35、南侵24、塞外春寒32、會州城下(三)8、廢宋64、拉攏73、穎昌之戰(七)58、少府監13、使幽州(五)45、重建晉陽56、宗弼渡江26、私軍5、出逃(四)81、平方臘(四)49、汜水關(一)40、河東(一)47、決戰前60、淮西(二)22、北遼使團53、西域23、軍情56、曲端61、淮西(三)29、巡視襄陽44、西風起46、大撤退22、工業生產32、突襲7、高陽關35、火槍(一)51、平靜8、祭奠48、喀羅川(一)70、娶親34、衛州城下26、關山難越56、火藥
7、太上皇5、血夜(五)37、禪位42、部署17、官家趙構61、農業時代72、投效61、農業時代77、濁浪(一)35、猛將劉法(一)9、北上救援44、一羣和尚30、李峴的手稿63、創造與失望16、皇后朱璉6、劇本不對啊71、學生們78、平方臘(一)9、使幽州(一)57、太學18、沒落的文明52、輪船19、南陽軍26、春耕一、 造船廠71、穎昌之戰(五)52、汜水關(四)13、沒有和平60、暗流(一)60、宣撫使19、南陽軍39、鐵廠54、學宮與修橋14、康王登基31、野馬峽56、勳貴21、過年(一)75、聚將74、北上48、突襲臨潢府24、商路77、蜀道53、戰後39、何灌之死(一)7、高陽關46、軍中事47、盛典77、升龍府56、宗弼渡江57、都作院56、宗弼渡江59、火炮(二)17、匠戶71、風雲再起30、喜事44、西風起57、監軍53、西域10、 築城(一)32、沁河口保衛戰(一)71、穎昌之戰(五)47、盛典3、曹府宴35、南侵24、塞外春寒32、會州城下(三)8、廢宋64、拉攏73、穎昌之戰(七)58、少府監13、使幽州(五)45、重建晉陽56、宗弼渡江26、私軍5、出逃(四)81、平方臘(四)49、汜水關(一)40、河東(一)47、決戰前60、淮西(二)22、北遼使團53、西域23、軍情56、曲端61、淮西(三)29、巡視襄陽44、西風起46、大撤退22、工業生產32、突襲7、高陽關35、火槍(一)51、平靜8、祭奠48、喀羅川(一)70、娶親34、衛州城下26、關山難越56、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