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贈書助力

蘇翎看着人羣中那三名長相怪異,穿着卻是大明尋常服飾的人,心中一陣驚疑,心想,莫非是西洋人?待轉頭看向身邊的趙毅成,卻也正好與其對視,那目光,分明也是同樣的疑問。

蘇翎不加多想,高聲叫道:“管事的是誰?”

護衛隊長唐平隨即也高聲叫道:“管事的出來!遼東總兵蘇將軍在此。”

接着,這聲呼喚一聲聲地被護衛騎兵們一路傳下去。

“來了,來了!在這裡,我就是。”

隨着這聲音,一人跌跌撞撞地自人羣中走出。蘇翎一瞧,見是一位四十多歲瘦得猴兒似的中年人,幾縷鬍子稀稀拉拉的,比那監軍胡嘉棟可是差得遠了。身上倒是穿着一身千總裝束,不過,這大明朝工部裡,何時出來個千總帶隊?但見此人走路歪歪斜斜,顯然一隻腿不太利落。這麼點距離,等其走到,怕也是要半柱香的功夫。

蘇翎一邊瞧着隨着隊伍緩慢行進的那三個人,一邊微微揚了揚頭,那護衛隊長唐平立即縱馬前行,奔上幾步,俯身抓起那名管事的腰帶,兩腿一踢馬腹,便奔到蘇翎面前,這才輕輕將那人放下。令人不解的是,這番極端無禮的舉止,那人卻是絲毫沒有生氣的樣子。

待一落地,站穩,那人仍舊歪歪斜斜地走上兩步,跪在蘇翎馬前行禮,說道:“奉工部派遣管事千總鄭炳榮拜見將軍。”

“起來吧。”蘇翎說道,“你那腿怎麼回事?”

“謝將軍。”那人掙扎着站起來,依舊是欠着身子回話,“稟報將軍,屬下是下船時不小心崴了腳。”

蘇翎瞧着此人那左腿似乎是已經腫了,明顯比右腿粗上許多,便問道:“怎麼。這從海邊你也是這麼走過來的?”

“是,將軍。騾馬不夠,只能如此。”鄭炳榮鞠身說道。

蘇翎看了趙毅成一眼,暗自點頭。瞧着此人模樣不招人喜歡。這做事還算不錯,至少沒搶匹騾子來騎。蘇翎瞧了瞧人流中那無數也是徒步行進的工匠們,也個個都是滿臉塵土,被汗水塗得都成了花臉。

“能騎馬不?”蘇翎問道,不待鄭炳榮回答,便扭頭吩咐唐平,“去給他找匹馬來。另外,傳令顧南。讓顧南帶一千人過來幫着安排這些工匠。”

“是。”唐平說着,便命一名騎兵去傳令。同時給這位千總鄭炳榮尋馬。

“謝將軍。”鄭炳榮顯然被蘇翎這個命令所打動,居然哆哆嗦嗦地說話了。

“工部,”蘇翎緩緩說道,“怎麼派你個武官管事?”

按理說,這大明朝工部可沒什麼武官管事,再小也是個文官。這鄭炳榮不知是得罪了誰,接上這個赴遼東公幹的差事。

只聽那鄭炳榮說道:“回將軍,屬下是特意求着的這個差事,要往遼東立功贖罪。”

“求的?”蘇翎一怔,趙毅成眨眨眼睛。顯然沒明白這到遼東還真有人願意來?

“你犯的何事?”蘇翎問道。

“屬下好酒。就誤了正經差事。本是判了個全家充軍的,後來託了人。才得了這個差事,免了全家遭罪地苦。”鄭炳榮瞧着也不是善於鑽營的主兒。能免了充軍的罪?怕不是這麼回事吧。

“你託的人是誰?”趙毅成好奇地問道。

這問話便有問題,真託了人做這事,能就說出來麼?可偏偏鄭炳榮還真地直言。

“屬下最後託的是徐老爺。”

“哪個徐老爺?”蘇翎問道。

“就是現任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監察御史的徐光啓徐老爺。”鄭炳榮說道。

“你認得徐光啓?”蘇翎也好奇起來,看着這人不怎麼起眼,可這說的話可是大有來頭。

“徐老爺正在通州奉旨督練新軍,屬下也正在徐老爺麾下,是故託的徐老爺幫忙的。”鄭炳榮說道。

這跟工部如何能聯繫起來?這鄭炳榮說的痛快,可依舊是什麼都沒說清楚。

趙毅成眼睛轉了轉,想起李永芳講過的那些故事,便問道:“這是你自己地主意?還是別人教給你的?”

那鄭炳榮老實說到:“回將軍,是別人教地。”

“是不是工部的人?”趙毅成又問。

鄭炳榮顯然有些驚訝,擡起頭來看着趙毅成,見也是位年輕的將軍,說道:“將軍如何知道的?難道將軍也認識工部的老張?”

“你跟那老張很熟?”趙毅成笑着又問。

“不是很熟,見過幾次而已。”鄭炳榮搖搖頭說。

趙毅成笑着看着蘇翎,又扭頭對鄭炳榮說道:“你被那老張哄了知道不?”

“老張他哄我?”鄭炳榮一頭霧水。

“你喝酒誤事可是誤的工部的事?“

“正是。”

“跟你喝酒的也是老張?”

“是啊。”

“你那罪名是誰跟你說的?”

“老張。”鄭炳榮是越說聲音越小,似乎從趙毅成一連串的問題中悟到了什麼。

“明白了麼?”趙毅成哈哈大笑起來,這其實也是胡猜地,那李永芳也是聽說過這麼一個法子,用得是移花接木地手段,免了自身的麻煩。這三說兩說,還真有這麼回事。

“這麼說,我押運地那批火器沒有丟失?”鄭炳榮雙目發呆,自言自語地說道。“也就不會全家充軍了?”

“都到遼東了,就別想了。”蘇翎也聽出這鄭炳榮是被用來頂了那老張的差事。安慰道:“再說,這遼東未必有那麼邪乎,瞧我們不都過得挺好地?說不定以後你還不想走了呢。”

“是,是,將軍說地是。”鄭炳榮連忙說道。

“我問你,那三人是怎麼回事?”蘇翎向那三人的方向示意了一下。

“回將軍。那三人都是葡萄牙人,是徐老爺特意交代帶到遼東,交給蘇將軍的。”鄭炳榮說道。

“哦?”蘇翎與趙毅成都感到意外,這葡萄牙人能說得清楚。這大明朝還真沒幾個,再說,指明送給蘇翎,更是出人意料。

就在此時,那名傳令尋馬的騎兵已牽着一匹馬到了,身後則是顧南親自率領的一千名步兵。

“先這樣吧,等你們安置好了,帶那三人前來見我。你在給我好好說說。”蘇翎說道。

“是。將軍。”鄭炳榮答道。

蘇翎隨即與趙毅成一起帶着護衛騎兵們離去。迎上顧南之後,交待了一番。便繼續向前查看那些大炮以及數不清的軍需甲杖一類地馱隊去了。

這邊顧南帶着一千名精壯士兵加入到隊伍之中,這速度立刻便快了許多。這次胡嘉棟押送的隊伍,別的不管,這些工匠可是蘇翎尤其看重的,有顧南在,遼陽城進出都很方便,也沒人敢過問。這些工匠以及那些吃飯地傢什可都被很快搬進遼陽城。此時遼陽城內空房依舊多出不少,就只算搬遷至鎮江堡的那些百姓大戶,留在遼陽城裡的宅院,也可住下上萬人。

蘇翎早就圈出一大片區域作爲兵營使用。這些工匠無一例外地被帶進這個區域。隨後便被嚴密地保護起來,就如同住進了一個大軍營。等閒人等一律不得接近。

臨近天黑,蘇翎與趙毅成回到總兵府。處置了些事務,還沒吃晚飯,便見那鄭炳榮帶着那三名葡萄牙人求見。蘇翎當即召見四人,就在前廳裡問話。

“怎麼樣?腿腳如何了?”蘇翎問道。

“謝將軍。那軍醫已給上了藥,說是沒傷着骨頭,養幾日便好了。”鄭炳榮說道。此人他只一人站在蘇翎面前,那三人就在廳外等候傳喚。

“你坐下說話。”蘇翎指了指椅子,說道。

“屬下不敢。”鄭炳榮何時聽過這樣的命令?連忙推辭。“將軍叫你坐便坐。”唐平厲聲說道。

“是,是。”鄭炳榮可不敢分辨了,歪着身子靠在椅子上,這果然比站着舒服。

蘇翎端起茶碗,瞧了眼鄭炳榮,問道:“你說那徐光啓認得我?”

鄭炳榮搖搖頭,說道:“徐老爺沒見過將軍。”

“那如何知道我的?”蘇翎問了句沒道理的話,不過也收不得口了。如今大明朝朝廷之上,哪個不知道蘇翎?

“徐老爺說,是從邸報中認得將軍的。”鄭炳榮說道。

蘇翎想了想,說道:“那徐光啓爲何要送給我三個葡萄牙人?”

鄭炳榮低頭想了想,說道:“徐老爺說,他屢次給皇上上書,要專練火器新軍,鑄造新式大炮,要按那些西洋人的法子練兵,不過,都無人理睬。徐老爺說他灰了心,朝廷那般文官老爺指望不上。便交代屬下,轉告蘇將軍。”

“哦?”蘇翎坐直了身子,問道:“徐光啓說什麼?”

“徐老爺轉告將軍,這與建奴交戰,切不可在城外野戰。如今大明朝地火炮只適合守城,野戰移動不便,一旦火器燃放不能相連,便只能是戰敗的結果。徐老爺說要等鑄造出新式火炮,方便野戰時,纔可一戰。”

鄭炳榮這番話,倒是說得在理。儘管蘇翎不贊同那不能野戰地話,但對於徐光啓說的火炮用法,倒是一致的想法。

蘇翎想了想,問道:“徐光啓有沒有說過爲何找上我?”

鄭炳榮說道:“徐老爺說過,這遼東屢戰屢敗,唯有將軍年輕氣盛,能建立這般大捷之人,必然有過人之處,這想法定然與那些尋常武官不同。徐老爺還說,將軍一直名不見經傳,此時忽然出現於遼事敗壞之時,怕是天意要給蘇將軍一個立下大功的時機。所以,徐老爺便讓屬下帶給將軍三名葡萄牙人,還有徐老爺親手縮所寫的一些書籍。供將軍選用。”

“還有書?”趙毅成問道,“在哪兒?”

“屬下一直隨身帶着,怕丟了。”鄭炳榮說着,便從懷裡取出一個小包裹,一層層地揭開,取出幾本書來。

護衛隊長唐平便上前取過,呈給蘇翎。

蘇翎接過細看,見一本書上寫着:《幾何原本》。隨手翻開一看,見都是些三角、圓等圖形符號,寫着一些“平行線”、“三角形”、“對角”、“直角”、“銳角”、“鈍角”、“相似”等詞語。蘇翎神情有些奇怪,似乎面色有些發紅,顯然對此書十分感興趣,但卻沒有細看,隨手遞給趙毅成,再看下一本。

這一本寫的是:《泰西水法》。看看著名,是徐光啓與一個叫熊三拔的合譯,翻開粗粗一看,書中大致是說的西洋的水利工程作法以及各種水利機械。蘇翎飛快地又遞給趙毅成,然後再看下一本:《同文算指》(此書介紹了西方的筆算數學)、還有熊三拔編著地《簡平儀說》,是介紹天文儀器地。

最後一本只薄薄的幾頁,寫着“糞壅規則”。蘇翎皺了皺眉,指着書名問道:

“鄭炳榮,這本是什麼?”

“回將軍,屬下不知。不過徐老爺說,這書說地是農家施肥的法子,讓蘇將軍在遼東酌情試行。”

蘇翎點點頭,將書都放在桌上,看着趙毅成。

趙毅成顯然是被書中那古怪地符號與詞句弄糊塗了,不過,有些倒是與蘇翎提過的相符,但此時當然看不明白,這不亞於讓趙毅成看那些科舉的“八股文”。

“這些可都是好東西。”蘇翎指着書說道。“千山學院,這下可名副其實了。”

“大哥,”趙毅成皺着眉頭說道:“我知道這些是好東西,可有誰能看得懂?”

蘇翎一怔,倒想起這的確是個問題。書倒是很重要,但也得有人來教才行。千山學院的孩子們,若是學了這些,那日後所起的作用,不亞於鑄造新式火炮的威力。可這些若是沒人教授,光是那些孩子們,自個兒能學會麼?

“先拿回去印出幾千本再說。”蘇翎說道,“讓陳若疏他們人手一本,能看多少就看多少,不懂,就一起琢磨琢磨。”

趙毅成搖搖頭,說道:“我看琢磨不出什麼。大哥,你瞧,這平行線三字,我便想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什麼叫平行?兩個人並肩而行?”

蘇翎呀然而笑,這個問題,可不是三言兩語便能扯清楚的。

“這以後有空再講。”蘇翎說完,轉向鄭炳榮,問道:“現在,你說說那三人都是做什麼的?”

聽到這話,趙毅成也將目光投向鄭炳榮,要聽聽那三人到底是何來歷。

第30章 風漸起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12章 奪命斬第20章 阿哈諸申第12章 奪命斬第14章 戰線前哨第31章 練兵收心第67章 蘇府新家第11章 顧此失彼第1章 夜不收第49章 順勢而爲第35章 漫天煙雲第93章 遷居移民第36章 各有所爲第2章 百戶屯田第19章 新遼商第70章 天啓內帑第20章 阿哈諸申第27章 黃雀在後第8章 千山書坊第69章 經略媒人第30章 事在人爲第9章 莽撞之餘第20章 漸變舊俗第3章 七恨起兵第91章 瀋陽屯田第25章 女真戰俘第7章 變中有變第31章 信手拈來第10章 聯手剿賊第27章 悍兵來源第18章 千山浴血第43章 擢升總兵第51章 提督遼東第22章 兵將之選第18章 羣山缺口第25章 女真戰俘第9章 莽撞之餘第58章 各算各的第34章 遊擊將軍第1章 夜不收第31章 兵臨遼陽第24章 斷酋根本第27章 分而擊之第55章 爲奴之選第23章 思籌謀第15章 小勝暗襲第65章 豪爽胸懷第14章 千山堡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76章 再組商行第32章 衆心所向第10章 兵鋒初顯第26章 商務總辦第17章 嗜血之兵第47章 重振陳家第50章 夜話姻緣第17章 戰馬悲鳴第63章 黑山之城第18章 千山浴血第52章 蘇系武官第35章 漫天煙雲第4章 豪酋遲暮第40章 虛張聲勢第21章 遙相呼應第18章 羣山缺口第26章 遼陽血戰第38章 營口小鎮第61章 再聚雄兵第38章 部族分立第51章 異域奇事第33章 叛將結局第52章 蘇系武官第71章 京城兄弟第25章 虎添翼第26章 整軍威第35章 太平新城第84章 以火剝皮第61章 再聚雄兵第6章 海濱遇匪第29章 商務二局第27章 蒙古一部第80章 戰事前移第7章 全心備戰第6章 山中人第70章 天啓內帑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28章 草場新城第40章 虛張聲勢第27章 分而擊之第26章 商務總辦第29章 商務二局第3章 經略奇功第10章 兵鋒初顯第21章 遙相呼應第22章 火器四營第16章 大勢所趨第74章 雙喜臨門第5章 漫長之夜第12章 紮營登州
第30章 風漸起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12章 奪命斬第20章 阿哈諸申第12章 奪命斬第14章 戰線前哨第31章 練兵收心第67章 蘇府新家第11章 顧此失彼第1章 夜不收第49章 順勢而爲第35章 漫天煙雲第93章 遷居移民第36章 各有所爲第2章 百戶屯田第19章 新遼商第70章 天啓內帑第20章 阿哈諸申第27章 黃雀在後第8章 千山書坊第69章 經略媒人第30章 事在人爲第9章 莽撞之餘第20章 漸變舊俗第3章 七恨起兵第91章 瀋陽屯田第25章 女真戰俘第7章 變中有變第31章 信手拈來第10章 聯手剿賊第27章 悍兵來源第18章 千山浴血第43章 擢升總兵第51章 提督遼東第22章 兵將之選第18章 羣山缺口第25章 女真戰俘第9章 莽撞之餘第58章 各算各的第34章 遊擊將軍第1章 夜不收第31章 兵臨遼陽第24章 斷酋根本第27章 分而擊之第55章 爲奴之選第23章 思籌謀第15章 小勝暗襲第65章 豪爽胸懷第14章 千山堡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76章 再組商行第32章 衆心所向第10章 兵鋒初顯第26章 商務總辦第17章 嗜血之兵第47章 重振陳家第50章 夜話姻緣第17章 戰馬悲鳴第63章 黑山之城第18章 千山浴血第52章 蘇系武官第35章 漫天煙雲第4章 豪酋遲暮第40章 虛張聲勢第21章 遙相呼應第18章 羣山缺口第26章 遼陽血戰第38章 營口小鎮第61章 再聚雄兵第38章 部族分立第51章 異域奇事第33章 叛將結局第52章 蘇系武官第71章 京城兄弟第25章 虎添翼第26章 整軍威第35章 太平新城第84章 以火剝皮第61章 再聚雄兵第6章 海濱遇匪第29章 商務二局第27章 蒙古一部第80章 戰事前移第7章 全心備戰第6章 山中人第70章 天啓內帑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28章 草場新城第40章 虛張聲勢第27章 分而擊之第26章 商務總辦第29章 商務二局第3章 經略奇功第10章 兵鋒初顯第21章 遙相呼應第22章 火器四營第16章 大勢所趨第74章 雙喜臨門第5章 漫長之夜第12章 紮營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