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各算各的

啓元年臘月十六,天色微明時,遼東總兵官蘇翎便帶)][出了遼陽城。這三日一次的例行巡視,已爲駐守遼陽城外的數萬大軍所熟悉,數座大營走下來,可要足足一日的功夫。

蘇翎的這種巡視,不僅是檢閱至今也未停歇過的訓練成效,也還有從中挑選優秀人才的用意。那高得誘人的軍餉、假期以及房子、土地等等優待,足以使每一個留在軍營中的官兵都使出渾身氣力,就算是那些本身沒練過功夫的一般士卒,這數月練下來,一刀砍下去的份量,也是長了數倍。

這吃得飽、穿的暖,加上勤學苦練,半年多時間,這數萬人至少在表面上看來,已經算是一支彪悍之旅,唯一差的,便是實戰了。基於蘇翎制定的整體戰略,這暫時還沒有用來去襲擾瀋陽一帶的八旗兵。但這並不是說就沒有對抗性的訓練。就說這冬雪,在遼陽城周幾大軍營之間,地面上的積雪是每日都被踐踏得一絲不剩,那是演練堡寨攻防的結果。

這種源自於蘇翎所部在千山堡羣山之中的訓練方法,對於那些從未參戰過的明軍官兵的影響,最低限度也能達到,在面對成千鎧甲士卒的蜂擁而至時,不至於渾身發抖,手腳痠軟。

甚至,爲了增加實戰效果,那些繳獲的八旗服飾、旌旗、鎧甲等等,再一次發揮效用,在彼此對陣演練的兩軍之間輪流裝扮。這最初還在遼陽城內引起小小的恐慌,以爲建奴再次殺來。

不過,此時自然是早已習慣了。不僅遼陽城內的民衆如此,那些明軍士卒,也在面對完全相同的裝扮且帶着一片殺氣的八旗陣列前,能夠穩穩地握緊槍柄,按照武官的命令進退殺敵。這僅次於實戰的對陣演練,在心理上可是擁有強大的作用。八旗兵也是人,一刀砍去照樣能被砍掉腦袋,類似的想法可不止一人。何況,“殺敵有賞,退後立斬”的軍令可是每日人人都必需喊上數次的。

蘇翎在這數萬人之中,不斷提拔那些表現突出的擔任小隊長一職,並相應增加月餉,就算是一般士卒,也有機會得到類似一等兵那般的考覈,從而獲得更多的餉銀。自然,被裁汰的,也有不少,這些人照樣是被調至歸屬袁應泰袁大人管帶的輜重隊去,同時,輜重隊中也有部分被再次選調進餉銀足夠高的隊伍之中。

就在這一日,蘇翎去巡視這日益強盛的隊伍,那遼東經略袁應泰,卻是整整一日都沒有消息,這約的今日再敘的話,算是沒了影子。想必遼東經略袁應泰袁大人還在爲那吳家老爺帶來的難題頭痛,這左右爲難的心境,袁大人倒是遇到的不多。

吳家老爺當然是深交之友,而蘇翎與袁應泰之間,可也能稱得上是彼此一體。遼東諸事,那是要榮俱榮,要敗可也每一個能有好結果。這倘若是隔個半年數月的,袁應泰或許還能從容籌劃,以便想出個周全的法子。如今吳家的事也算是袁應泰的事,丟開不管是不可能的,而蘇翎的這回辦喜事,怎麼說也不能從中添亂吧?虧得吳家老爺想出個張旭儒的主意,天知道是用的什麼手段挖出的這個人。

當然,遼東經略袁應泰對吳家老爺使出這招,只是感到心煩意亂,倒不算驚奇。吳家的勢力,說無孔不入怕是過了,但這類發現張家人的手段,卻是日積月累之故。這一個是故交,一個是新友,袁大人這一日可是傷透了腦筋。那吳九奎、吳琪雪自然也說不出什麼好主意,所謂相機行事,也有見了袁大人,聽聽袁大人怎麼交待的意思。可袁大人都沒拿定主意,這二人又怎有辦法解決?總不能直接找上門去吧?這可不是做生意。這半夜沒商量妥當的事情,到這一日,便幾乎都成了袁應泰講述蘇大將軍的奇特之處的單方長篇大論,倒是讓吳九奎、吳琪雪對蘇翎有了更多的認識。

這日午時一刻,掌管哨探總部的趙毅成帶着幾十個人自東門處進了遼陽城。

趙毅成只穿着一件尋常棉袍。頭上一定毛茸茸地熊皮帽子低低壓着。遮着大半個臉。這騎在馬上。倒是認不出是什麼人。其餘幾十個屬下。也都是做着尋常人打扮。整隊人都看着像一隊商隊。夾在差不多同樣打扮地人之間。就這麼順順利利地進了城。

這一趟。趙毅成是自千山堡、太平哨、牛毛寨、寬甸、鎮江堡、:陽一路走下來地。奉蘇翎之令。趙毅成這一趟算是將蘇翎所部整個巡視了一遍。當然。各地駐軍一如既往。倒沒什麼特別之處。趙毅成依然是以其哨探事宜爲主。

如今趙毅成總掌地哨探們。已不僅僅限於軍事部分。還牽扯到許多方面。那哨探總部裡。再次劃分出數個單獨地部門。如此一來。以往地一身戎裝便有些不便。是故這次。趙毅成帶着這幾十人是扮作商隊一路往返地。相比遼東都司如今地事態。趙毅成此舉未免有些過於小心了。不過。倒是也有不少收穫。至少遼東都司如今所作地那些變動。趙毅成也能有機會親耳聽到一部分。

既然趙毅成往各個邊境地帶都走一趟。這第一手地消息。便帶了不少回來。趙毅成返回蘇翎地總兵府後。便召集李永芳、鍾維澤兩人。要一起將最近地軍情、民情都彙總一下。以便稟報給蘇翎一個全面地消息。

那李永芳在遼陽城內已經有了所固定地宅院居住。蘇翎吩咐地。依舊讓其負責努爾哈赤一部地軍情、民事打探以及相機策反事宜。鑑於李永芳所部這半年來打探到不少消息。對蘇翎判斷局勢尤其重

故蘇翎不僅賞了一所大宅。一萬兩銀子。還考慮到那)7地家眷至今都沒了消息。還專門叮囑。令其重新娶妻納妾。其子也一樣辦理。只是考慮到其名聲實在不怎麼樣。這喜事還是悄悄地辦了地好。

這女人的事,李永芳等人自然知道如何辦理,倒真如蘇翎吩咐的,悄悄尋了幾戶小戶人家,用轎子擡進大宅,這父子二人也便先後有了妻妾。那幾戶小戶人家原也家世不錯,只是戰事一來便自然敗了,且有死守着遼陽城內的那份家產,這熬到了冬天,畢竟要熬不下去了。是故那李永芳倒是沒花多少銀子,便辦了此事。這一來,李家,纔算真正名副其實。李永芳知道,李家,可始終都得依靠蘇翎而興亡。

如今李永芳還多了份任務,依着其以往在遼東的人脈,這廣寧一帶,還有其昔日同僚、舊故之人,是故蘇翎命其掌管廣寧一帶的哨探消息。算是對李永芳更加重用的一個標誌。

趙毅成、李永芳、鍾維澤在總兵府後院專門撥給趙毅成居住的一個院子裡,足足說了兩個時辰,纔算是彼此交換了各地的消息,並進行了篩選、參照、比對,然後由一旁負責整理的何安東正式寫成文書。

趁着何安東謄抄文書之際,趙毅成略微活動了下身子,笑着問道:“遼陽城裡,這些日子有什麼消息?”

這自然該有鍾維澤回答,鍾維澤立即便將近日情形簡要說了,然後,稍稍停頓,便將上午自何丹旭處打聽的消息說了出來。這段話,倒是講了不少時辰,這吳家、張家之事,也的確是遼陽城裡如今算是最重要的事了。

鍾維澤問何丹旭時,倒是左問右問詢的仔細,這回兒講出來,那是條理清晰,來龍去脈,可都清清楚楚。趙毅成聽的有趣,邊聽邊笑,就連李永芳,也是滿面笑容。這件吳家、張家攪在一起,或許該稱之爲苦心積慮的事情,在這幾人看來,倒是件趣事。

鍾維澤說完,那趙毅成左右看看,笑着說道:“有趣,這事日後說不定還能寫入野史。”

李永芳也笑着說道:“我這個歲數了,還是第一回聽說這樣巧的事情。這到底是天算呢,還是人算來的巧?”

鍾維澤笑着說道:“據何丹旭講,這會兒袁大人怕是還在頭疼,想不出該如何處置。”

趙毅成琢磨着,面上笑意未散,自言自語似的說道:“你們說,我大哥會怎麼看?”

剛說完,卻又搖搖頭,說道:“我看大哥是不會在乎的。這吳家算是白來了。”

鍾維澤一聽,說道:“也不算白來。那吳家這回可是帶了大批商貨來的,這一趟也能賺不少銀子回去。”

趙毅成一聽,笑着說道:“倒也是,到底是關內的,這財大氣粗,遼東可比不上。”

李永芳微微點頭,說道:“那吳家想必門道不少,光是這批貨能運到遼東,便就不是一般人家。”

趙毅成想了想,說道:“可惜,若是吳家是遼東人,倒是可以用一用。聽你說的那些,那吳家可以動用的人手,可是不少啊。”

鍾維澤說道:“昨夜我聽的消息時,便派人到城外查問。這吳家來的人中,光是護衛便有一般多人。還有那些管事,今日上午我也去親眼看過了,都是些年輕能幹之人。不像是臨時僱請的。”

“那個姓張的呢?”趙毅成問道。

“也見過了,”鍾維澤說道,“只是一個書生。”

趙毅成琢磨着,說道:“那姓吳的,倒沒什麼。只是這姓張的,有些麻煩。”

李永芳一時沒想明白,便問:“有何麻煩?蘇將軍未必還擔心此人?”

言下之意,以蘇翎的做派,這從千山堡一直打到遼陽,若是要講什麼規矩、道理,可就不是蘇翎了。

趙毅成笑着搖搖頭,說道:“我大哥還會怕什麼?只是這事傳出去了,名聲上不好聽。”

“名聲?”李永芳微微皺了皺眉頭,問道:“如今誰還敢說將軍不好?”

鍾維澤說:“要不要我去”話未說完,手上卻做了個動作。

“不。”趙毅成擺了擺手,說道:“沒必要,那會將事情越弄越亂。那姓張的也算不得什麼,用不着動刀子。倒不是顧忌什麼張家,如今遼東形勢比不得千山堡那會兒,有些手段能不用便不用。再說,人家也沒什麼錯不是?這傳出去了,怕是沒什麼好話了。大哥的事,可別爲此人給攪了。”

李永芳問道:“此人能攪了蘇將軍的婚事?我看未必吧,趙將軍也太看高了此人。”

“不是說這個。”趙毅成搖搖頭,說道:“我是指的遼東的事。你們也看到了,如今我們哨探這邊,也不是全都放在軍事上了。以後,這重點不會都放在努爾哈赤身上。”

李永芳想了想,說道:“這個張旭儒,此時出現,最多也就是一塊小石頭,倒擋不了路,卻總會讓人看一眼、擋一下。”

趙毅成搖搖頭,說道:“姓張的不去管他。隨他去吧,倒是那姓吳的要謹慎些。不看別的,就單是能大批往遼東販貨,便就有用。你們也知道,若不是商務局招這麼多商販,遼東的日子怕不好過。大哥的那些手段,可都要有麻煩。”

鍾維澤、李永芳都微微點頭,表示同意。

的確,遼東都司缺的,便是糧食、布匹等等商貨,均是遼東本地不能自足的。就拿那五百個村鎮來說,這沒銀子不怕,有銀莊放貸,其餘農具、牲畜等等都可

。但若是沒貨,可是有銀子都沒用的。朝廷上倒是軍需的供給,可也顧不到這麼多百姓過日子所需的。

所以這些赴遼東賺銀子的商人,便擔負起了這項責任,雖然並未算出這些商貨到底佔了幾成,但確實大大減輕了鎮江堡的負擔。胡德昌等人與胡顯成等,都會因此獲益。

趙毅成忽然想起鍾維澤轉述袁應泰那句話,便笑着說道:“這下,該我們想想,這如何又不傷其面子,又能讓他們繼續往遼東販貨了。這吳家老爺,倒真能出題目。”

鍾維澤、李永芳一聽,也一齊笑起來,不過,二人倒是一時也想不出來兩全其美的辦法。

三人這片刻靜默的功夫,那一邊的何安東已經謄寫、審視完畢,此時擡頭瞧了瞧衆人,說道:

“將軍,容我插嘴,這吳家的事倒好辦,那張家的卻是不易。”

這話可剛好與趙毅成說得相反,趙毅成、鍾維澤、李永芳一齊向何安東看去。

“來,”趙毅成招了招手,說道:“坐近點說。”

何安東便起身離開文案,走過來坐下,笑着說道:“將軍,適才所說,我都聽到了。”

趙毅成笑道:“叫你來,便是讓你聽的。你過來遼陽也有不少日子了,主意也出了不少,這回又有什麼高見?”

何安東伸手摸了摸那並不長的幾縷鬍鬚,笑着說道:“我先問問趙將軍,對於那吳家小姐,蘇將軍會如何看待?”

“我大哥?”趙毅成想了想,說道:“怎麼看我不知道,不過,這吳家想攀大哥這門親事,大哥早就推掉了。”

“這我知道。”何安東說道,“這回吳家小姐都了遼陽,蘇將軍自然不會推遲與陳家大小姐的喜事。我是指,蘇將軍會不會納妾?看吳家的舉止,這一點他們倒不介意。”

“納妾?”趙毅成笑着說道:“不會。我大哥”

趙毅成停下看了看幾人,這才說道:“這事以往都沒說過。今日便告訴你們也無妨。這還是在千山堡的時候,我們兄弟幾個閒聊,大哥便說過,這納妾一事,他是不贊同的。尤其是那些胡大人家,納幾房、十幾房小妾的,更是不喜。我大哥說過,除了的確無法生養的之外,這納妾是絕不不許的。”

“哦?”何安東驚奇地問道:“沒想到蘇將軍居然會如此想。”

趙毅成笑道:“這事本與那奴僕身份一事連在一起說的,不過,你們也看到了,如今倒沒明文規定一定不許人家收養家僕,這是慢慢來的事情,只要人人都有地有房,也就沒奴僕一說了。此事我們不是也曾議論過?只是這納妾的說法,大哥倒沒說出來,只是我們兄弟之間講過。”

“這是爲何?”何安東似乎忘了適才要說的“正事”。

“爲何?”趙毅成偏着頭想了想,才說道:“大哥倒是沒有細說,不過,大哥說的,可都是對的。我們兄弟只管聽大哥的便是。這不會錯。”

何安東略微有些失望,接着說道:“這倒是,如今這遼東,也算是與蘇將軍捆在了一起。

“那當然,”趙毅成笑着說道:“我們兄弟,可都算是一個人一般。”

何安東想了想,笑着問道:“那麼,蘇將軍決計不會娶那吳家小姐了?趙將軍可能肯定?”

趙毅成想都未想,立刻答道:“能。”

“好。”何安東再次摸他那稀疏的鬍子,笑眯眯地問道:“再請問趙將軍,這若是有一件事,對蘇將軍有好處,對遼東也有好處。且這好處眼下看不到,但日後定會有用,趙將軍願不願意做呢?”

“你這是說得什麼話?”趙毅成笑着說道:“想當年做夜不收的時候,我們兄弟這條命,都是大哥給留下的。你們不知道,當年振武營的夜不收,最多出去五次,便就活不了。大哥帶着我們,可是做得最多的。”

趙毅成的臉上浮現自豪的神情,的確,沒有蘇翎,這些夜不收,早就成了羣山野地裡的孤魂野鬼。

“那趙將軍是願意做了?”何安東卻像是不識趣,依舊問道。

“當然願意,就算是拿這條命去換,也是願意的。”趙毅成說得斬釘截鐵,絲毫不容懷疑。

“那好,就請趙將軍娶了那吳家小姐吧!”何安東說完,便依舊笑眯眯地看着趙毅成。

趙毅成一愣,那鍾維澤、李永芳也是一怔,但隨即也笑着看向趙毅成。

“你這是什麼意思?”趙毅成眨着眼睛問道,這何安東還真是會出主意,一語驚人。

何安東卻不急不緩地說道:“趙將軍,這說起來,還不算是我的主意,當初蘇將軍不是也這麼提過?”

趙毅成想了想,依稀記得確有此事,但當初不過是隨意一說,何來今日這般說事?

何安東說道:“趙將軍不是願意赴湯蹈火麼?”

“這”趙毅成倒不想何安東這般拿話套住,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何安東笑道:“其實也不是替蘇將軍省事。適才不過是說笑而已。趙將軍不是一直也沒有中意的親事?聽說其餘十多位將軍,可都算是尋了親事的,只是來不及趕上這一回而已。趙將軍,我說的可對?”

趙毅成卻不說話,大概腦子還沒轉過來。

何安東接着說道:“據說當初蘇將軍便說過,若是能兄弟們一起辦喜事,便是最好。如今各位將軍各帶一營人馬,這聚在一起成親的事,自然無法辦到。不是給趙將軍看

姑娘,趙將軍卻一直沒有中意的?”

趙毅成不得不點點頭,何安東說得,可是句句屬實。只是這事說的,也太過離奇了。

何安東笑着說道:“當然,這也得等趙將軍見過吳家小姐之後,再定。畢竟這親事,不像此時我們這麼說說而已。若是那吳家小姐,是個東施效顰般的人物,也就罷了。”

鍾維澤看着趙毅成,笑道:“將軍,我倒是見過吳家小姐,的確不凡。”

趙毅成卻搖搖頭,說道:“這事還是先問問大哥再說。”

何安東笑着說道:“也好,不過,這事可以分開來看,倒不必攪在一起。”

“分開?”趙毅成問道。

“嗯。”何安東說道:“這趙將軍的親事是一樁。這吳家對遼東的好處,是另一樁。這樣,趙將軍便不會覺得不妥了。”

趙毅成一想,笑着說道:“我總覺得,這未免兒戲了些。”

何安東搖搖頭,說道:“趙將軍,這天下人,只分爲做事之人,與看事之人。做事的,未必回去在乎旁人如何看,看事的,卻未必知道做事的爲何要做。”

趙毅成想了想,說道:“你先說說看,你是如何看的?”

何安東又去摸他那鬍子,卻收了笑臉,說道:“趙將軍覺得有些兒戲,那麼,那吳家小姐千里迢迢的來到遼東,爲的什麼?豈不是更加兒戲?按說,這閨中女子這般坐下來,可是關係到吳家臉面的問題。如今吳家都不在乎,做了出來,可見對蘇將軍,是極其看重的。此時雖不知吳家到底是什麼人,但既然能與袁大人攀上,這來歷自是不凡。趙將軍,你想,那吳家像是做事糊塗之人的樣子麼?”

趙毅成搖搖頭,說道:“不會。這事怕是糊塗之人也未必能作。”

何安東說道:“正是如此。那吳家既然與袁大人是故交,這遼東之事,想必也是瞭解的。這滿京城的權貴不去攀結,卻千里迢迢的來遼東,那麼,吳家必然是有另外的想法。要說遼東有什麼與往日不同,那便是蘇將軍以及趙將軍你們這些年輕武官們。”

何安東停下看了看趙毅成的神情,那李永芳趁機說道:“吳家能將姓張的在這時候弄來,這用心可是不淺。

何安東笑着點點頭,說道:“用心深的人多了,但這用心深,且能做到,便表明,吳家的手段,可是不會少。想來那批商貨,不過是其一而已。”

趙毅成問道:“你是說,這一切,以後遼東這邊,都會用的着?”

何安東說道:“且不止是商貨。”

趙毅成腦子此時飛快地轉着,這若將兩件事分開想,便好辦得多。

“你們說,”李永芳遲疑地問道:“那姓張的此時來,會不會還有別的意思?”

“別的?”趙毅成想了想,說道:“你是說除了攪和一下婚事,還有顯示吳家手段、勢力的意思?”

李永芳遲疑地點點頭,但沒有出聲,顯然也是猜測。

何安東又接着說道:“趙將軍,按今日彙集的消息上看,那努爾哈赤覆滅,指日可待。這剩下的,可都是往後遼東的事情了。這接下來,戰事一了,蘇將軍以及各位將軍,可要面對着朝廷做事了。眼下,只有徐熙在京城,到時候能否指望的上,可是不敢亂猜。”

趙毅成猶豫地說道:“你是說,這吳家,不可錯過?”

何安東點點頭,說道:“這些來遼東的商賈,能與吳家相提並論的,好像還沒看到吧?”

趙毅成點點頭,看了看衆人,似乎有些無奈地說道:“非得是我?”

何安東笑着說道:“最好是趙將軍。此事也算緣分,當初蘇將軍不是也跟袁大人提過麼?此時袁大人正爲難,這下不就解決了?若是與袁大人說起,怕是還得謝謝趙將軍呢!”

趙毅成左右瞧了瞧,略微有些窘意,問道:“可人家是衝着我大哥來的,我這麼去,不是笑話麼?”

“趙將軍多慮了。”何安東說道:“那吳家都能不管不顧的,讓吳家小姐來遼東,且明知蘇將軍已經拒絕了這門親事。趙將軍反而不如那吳家小姐麼?”

趙毅成想了想,忽然笑着說道:“這吳家、張家湊在一起,本就是奇事,如今我又參合在裡面,豈不是更加奇怪?”

衆人一聽,一想,果然如此,便俱都笑了起來。

趙毅成笑了片刻,又說道:“這事等一回大哥回來,問問他的主意吧。”

“除非,”何安東搖搖頭,說道:“除非蘇將軍也要做個奇事出來,不然便就是這個結果。”

“什麼奇事?”趙毅成問道。

“一次娶兩個。”何安東一本正經地說道。

這當然不會,以蘇翎的秉性,這奇事倒是做了不少,但偏偏就不會做這樣的事。蘇打將軍一直未娶,便在遼東本地傳爲佳話,這轉眼便娶兩個,怎麼可能?外人瞧熱鬧胡說道也罷了,這些跟在蘇翎身邊的人,可是知道的。

趙毅成、鍾維澤、李永芳對何安東所說,均不置一詞。

趙毅成又問:“那張家呢?”

何安東正色道:“這人得謹慎對待。既然當初定有婚約,想必,這婚書定是有的。陳家大小姐儘管已說過退婚,可這婚書是否要回來了?”

趙毅成一聽,連連搖頭,說道:“不知。當初頭一次去鎮江堡,諸事都是匆匆而爲,想必不會做得那般細緻。”

何安東說道:“這些舉子、秀才,那寫文章可是拿手好戲。

婚書在手,便就理直氣壯。若是寫上一份奪人妻的麻煩。傳到朝廷上,可是日後朝廷用出手段的藉口。”

鍾維澤插言道:“還是乾脆就”

這回,趙毅成沒有搖頭,但看着何安東,看他有什麼主意。

何安東皺了皺眉,說道:“爲此事流血,倒真不值得。況且,這日後若是傳到陳家大小姐耳中,可要遷怒到蘇將軍身上,這夫妻百年好合,可不能因爲這點事給弄壞了。”

趙毅成問道:“那你有何主意?”

何安東搖搖頭,說道:“我看還是先問問蘇將軍。若要我想,那張旭儒千里尋妻,倒也是癡心之人,若要用強,怕也未必有效。陳家小姐當初既然能退婚,必有自己的想法。最好是”

趙毅成追問道:“最好是什麼?”

何安東看了趙毅成一眼,遲疑地說道:“最好是讓陳家大小姐見那張旭儒一面,讓他們說清楚,也好讓張旭儒死了這條心。這是最穩當的做法。若是張旭儒不知好歹,一直糾纏,倒是自尋死路了。”

李永芳一聽,笑着說道:“何安東,你這也算是奇事吧?”

這即將成婚,卻先見昔日締結婚約之人,這在大明朝可是要遭人恥笑之事。

何安東笑了笑,說道:“這若是不流血,便是最穩當的做法。也免得日後再生波瀾。”

趙毅成想了想,說道:“殺了他,也不能少麻煩。那張家在京城裡住着,這尋妻一事,想必也是知道的,若是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死了兒子,事情遲早還要鬧到這裡來。那時,可就有口難辯了。”

何安東說道:“遼事一定,這蘇將軍手握兵權,可就要面對朝廷的處置了。這事處理好了,至少能讓朝廷少一條藉口。”

衆人一聽,均感到事態不輕。這位張家公子,還當真不是說殺便殺的主兒。殺個人,對在座的這些人,除了何安東外,可都不會眨眼的。但對帶來的影響,可是沒人能擔保容易處置。

正說到這裡,外面一陣腳步聲傳來,正是蘇翎帶着護衛們回來了。

趙毅成連忙遣人請蘇翎來後院議事,前廳人太多,這樣的事,還是私下說的好。

蘇翎踏進屋內,便笑着說道:“有什麼緊急之事?還要躲在這裡說?”

看衆人面容,自然不是緊急軍情。待蘇翎落座,便由何安東開口,將適才所說,又詳盡地說了一遍。

果然,與衆人期待中的一樣,蘇翎也是神情古怪,似笑非笑。

“這事可巧得很了。”蘇翎說道。

“大哥,”趙毅成說道:“你說如何去辦?”

何安東卻先問道:“蘇將軍,那吳小姐將軍?”

Wшw✿тtkan✿¢O

話未說完,卻人人明白是什麼。這蘇翎不要,趙毅成又要,這事可明着不好說。若當真趙毅成娶了,今日之事,可都得保密才行。

蘇翎笑着看着趙毅成問道:“你覺得如何?”

趙毅成一陣難堪,說道:“大哥,我也不知。”

蘇翎笑道:“這樣,你先去暗中瞧瞧,若那吳家小姐你還中意,這事便就定了。”

“我們這就定了?”趙毅成反問道:“若是那吳家?”

蘇翎大手一揮,說道:“他們能想法子來遼東,我們便想法子將他們留下。懂了麼?”

何安東笑道:“這便是兩邊各算各的,倒最後,說不定皆大歡喜呢。”

蘇翎說道:“袁大人那邊,我去說,就算袁大人做的媒。至於吳家小姐,毅成,你想法子自己去說。”

“我?”趙毅成驚愕道:“我怎麼說?”

蘇翎卻先問道:“有沒有眼下立即便要辦的軍情?”

“沒有。”李永芳答道,趙毅成、鍾維澤也先後點頭。

“那好。”蘇翎說道:“趙毅成,這幾日,你便算是商務局借用幾日,去陪着那吳九奎、吳家小姐四處逛逛,這喝酒也好,打獵也好,都隨你安排。務必要辦到。”

衆人一聽,一齊笑了起來。這吳家小姐沒有家規,拋頭露面,這趙將軍便放着軍事不管,奉命陪着,這說出去,不也是一件奇事?

“至於那個張旭儒”蘇翎想了想,說道:“派人去跟他說,讓他立即趕到鎮江堡,讓陳芷雲見見。這婚事,讓陳芷雲一言決定。”

“大哥,這”趙毅成有些不同意,“若是陳家大小姐一時心軟”

蘇翎笑道:“怎麼,你擔心我成不了親,回頭跟你爭吳家小姐?”

“不是,不是。”趙毅成連忙說道,明知蘇翎是說笑,這卻急得不成樣子。

蘇翎笑着搖搖頭,說道:“這婚事,要將你情我願。此時還不是改的時候,以後,這些規矩,我們也得改一改了。陳芷雲若是不忘舊情,這婚事,便就給他們辦了。”

“那怎行?”趙毅成站起來叫道。

蘇翎擺擺手,說道:“大丈夫何愁無妻?此事你也看得過重了。畢竟我們是半路上結識的,又逢陳家遭難,這心思便難猜測。這幾年我又很少見到她,這事一直也沒機會多問。這一次,便讓她自己定下便是。”

趙毅成問道:“若是陳家大小姐還是退婚,那張旭儒不依不饒又如何?”

蘇翎笑道:“我親手殺了他。”

第37章 酒肆客棧第12章 兩岸相連第32章 山東水師第25章 以商爲引第22章 登州城下第30章 賊酋血脈第36章 各有所爲第50章 逃亡官兵第26章 振武新營第59章 亂上加亂第41章 擠壓行動第48章 建奴內亂第29章 新學堂第11章 遮掩形跡第25章 進退之間第52章 旁敲側擊第84章 以火剝皮第25章 以商爲引第70章 天啓內帑第47章 大興土木第7章 全心備戰第86章 相互屠殺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11章 暗磨刀第20章 棄婚約第41章 遼陽又變第67章 蘇府新家第59章 亂上加亂第18章 兌現軍功第17章 工部庫存第11章 遮掩形跡第76章 再組商行第21章 水師一部第27章 黃雀在後第9章 莽撞之餘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21章 遙相呼應第61章 再聚雄兵第42章 固定航線第22章 兵將之選第27章 悍兵來源第6章 烈火焚城第78章 利刃穿心第6章 獅子張口第61章 好事多磨第20章 棄婚約第56章 牛錄歸附第17章 鹽參商第86章 相互屠殺第15章 堅城瀋陽第36章 空城以待第24章 世家大戶第43章 七虎獵熊第3章 宿營地第18章 振武染血第55章 爲奴之選第8章 千山書坊第16章 各有所專第1章 夜不收第78章 利刃穿心第3章 以河爲界第23章 興京易主第50章 逃亡官兵第16章 太平哨第48章 喬裝赴遼第18章 振武染血第5章 商人心思第14章 千山堡第27章 黃雀在後第16章 各有所專第20章 部族戰爭第78章 利刃穿心第49章 順勢而爲第3章 七恨起兵第41章 遼陽又變第28章 雪夜湮滅第8章 煙花柳巷第68章 燧發短銃第5章 漫長之夜第21章 撫軍心第26章 整軍威第18章 振武染血第12章 將軍手段第39章 江湖人士第11章 撥雲見日第35章 太平新城第8章 暗流涌動第13章 鐵壁消融第10章 聯手剿賊第28章 無主之城第13章 以牙還牙第5章 商人心思第19章 英雄美人第68章 瓜熟蒂落第70章 天啓內帑第74章 相見之宴第26章 再選官兵第14章 萬事俱備第33章 鄉鎮攻略第54章 越來越近
第37章 酒肆客棧第12章 兩岸相連第32章 山東水師第25章 以商爲引第22章 登州城下第30章 賊酋血脈第36章 各有所爲第50章 逃亡官兵第26章 振武新營第59章 亂上加亂第41章 擠壓行動第48章 建奴內亂第29章 新學堂第11章 遮掩形跡第25章 進退之間第52章 旁敲側擊第84章 以火剝皮第25章 以商爲引第70章 天啓內帑第47章 大興土木第7章 全心備戰第86章 相互屠殺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11章 暗磨刀第20章 棄婚約第41章 遼陽又變第67章 蘇府新家第59章 亂上加亂第18章 兌現軍功第17章 工部庫存第11章 遮掩形跡第76章 再組商行第21章 水師一部第27章 黃雀在後第9章 莽撞之餘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21章 遙相呼應第61章 再聚雄兵第42章 固定航線第22章 兵將之選第27章 悍兵來源第6章 烈火焚城第78章 利刃穿心第6章 獅子張口第61章 好事多磨第20章 棄婚約第56章 牛錄歸附第17章 鹽參商第86章 相互屠殺第15章 堅城瀋陽第36章 空城以待第24章 世家大戶第43章 七虎獵熊第3章 宿營地第18章 振武染血第55章 爲奴之選第8章 千山書坊第16章 各有所專第1章 夜不收第78章 利刃穿心第3章 以河爲界第23章 興京易主第50章 逃亡官兵第16章 太平哨第48章 喬裝赴遼第18章 振武染血第5章 商人心思第14章 千山堡第27章 黃雀在後第16章 各有所專第20章 部族戰爭第78章 利刃穿心第49章 順勢而爲第3章 七恨起兵第41章 遼陽又變第28章 雪夜湮滅第8章 煙花柳巷第68章 燧發短銃第5章 漫長之夜第21章 撫軍心第26章 整軍威第18章 振武染血第12章 將軍手段第39章 江湖人士第11章 撥雲見日第35章 太平新城第8章 暗流涌動第13章 鐵壁消融第10章 聯手剿賊第28章 無主之城第13章 以牙還牙第5章 商人心思第19章 英雄美人第68章 瓜熟蒂落第70章 天啓內帑第74章 相見之宴第26章 再選官兵第14章 萬事俱備第33章 鄉鎮攻略第54章 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