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再組商行

啓二年正月十五這晚,遼東總兵官與遼東經略袁應泰T談,可完全忘了原本想一起參加晚宴的那些士紳們,這直到快午時了,也沒見袁大人召見,那些心思可算是完全白費了。

不過,遼東經略袁應泰袁大人,這一晚之後,可徹底倒向了蘇翎一方。從此,蘇翎對袁應泰的提防之心,算是近於無,這能將全族之人都遷來遼東,便算是與遼東徹底捆在了一起。袁應泰由最初的對蘇翎百依百順,到如今可以走到一起來商議大事了。這除了袁應泰死而復生受到的刺激,也還有蘇翎不知道的一面。

這還得說說袁家在鳳翔的境地,袁應泰所在袁家,果然如其所說。這袁家並不算什麼大戶人家,幾百畝地,在鳳翔當地,可還比不上蘇杭一帶幾十畝富裕。鳳翔一地,天干少雨,所種也不過是麥、棉而已,這與遼東是一樣的。袁應泰也是寒窗苦讀,走的科舉的路子,萬曆二十三年進士,這最初任臨漳知縣時,所作的一番農事水利之事,便與其家境有關。這幾十年下來,袁應泰起起伏伏,卻也沒積攢下多少家產。這什麼年例等等銀子往來雖然也是有的,但出出進進的,對袁家可並未作出多大的變化。

若不在遼東一地,關內其餘任何地方,袁應泰就算是想遷居,怕也沒有這個先例,想都不會去想。而如今蘇翎提起,這振興袁家的心思,便就旺盛起來。大明朝文武官員,撈銀子做官,可不僅僅是爲了白花花的銀子而已,這田產屋舍,纔是儒家本源的財富。袁應泰既然動了心思,可就拉不住了。當然,蘇翎允諾的三倍田產,自然也是有吸引力的。

當然,袁應泰本人是做不出什麼給自己分地的事情,這也就是蘇翎這位什麼都敢做的武官才能說出口的話,且說出來,就如呼吸一樣自然。袁應泰苦讀多年的詩書、經典,可就慢慢地被蘇翎所“引誘”,這變化,已不可逆轉。

不管蘇翎將袁家遷居說得如何具有非凡意義,這具體做起來,還得花一番功夫,兩人就細節探討了許久,才最終尋到都較爲滿意的法子。這自然便忘了其餘的事情。

臨近午夜,蘇翎與袁應泰都覺得腹中飢餓,這才意識到時辰到了什麼時候。

“蘇將軍,這菜都涼了,待我叫人熱一熱吧,這都快午夜了。”袁應泰說道。

“好。”蘇翎笑道:“可的確餓了。”

袁應泰便喚人,何丹旭忙進來招呼,這立即便讓人進來撤換了滿桌子的酒菜。好在府中伙房一直都有預備,這熱菜熱飯倒是很快便上來了,二人便悶頭吃了陣子,算是填了肚子。

待二人吃完,何丹旭纔看着二人,遲疑地問道:“大人,那些人可都還等着呢,要不要見見?”

袁應泰恍然。說道:“這我都忘了。”

袁應泰轉臉對蘇翎說道:“將軍。那幾人來見我。無非想要謀個差使。這遼東官員缺員甚多。這些人既然家在遼東。便走了這些路子。你看”

僅這一句話。蘇翎便能肯定。袁應泰已經完全站在自己這邊了。既然這樣。考慮問題。也就有了新地方式。

蘇翎說道:“這些人原來是做什麼地?”

袁應泰說道:“左右不過是弄些田莊。做些生意罷了。他們已經聽說了那些土地被重新劃分過了。這回也有想要回來地意思。不過。還沒開口。”

蘇翎想了想。說道:“他們有沒有在朝廷上傳說?或是朝廷上已經有人知道了。有何議論沒有?”

袁應泰笑道:“還沒有。”

這說道朝廷裡的事,袁應泰可就要比蘇翎要明白些。

“蘇將軍,這些人可不敢亂說話,如今蘇將軍是朝廷眼中的紅人,他們若是真想謀差使、要回田產,只能來捧場,卻不敢自尋死路的。”

蘇翎想了想,笑道:“也對。這事可沒什麼官司好打。”

袁應泰說道:“這些人倒都是遼東的大戶世家,不過在朝裡倒沒有人做官的。不過,這些人的家世倒是不錯,據說窖藏的銀子,可都是數萬之巨,都運往京城去了。

這回走這條路,也花了不少銀子呢。蘇將軍看如何處置?”

蘇翎笑道:“袁大人原先如何想的?”

袁應泰說道:“我還沒想出什麼法子,此事自然要告訴將軍再商議纔對。”

蘇翎想了想,問道:“袁大人說說,這些人都能做些什麼?”

袁應泰說道:“這世家大戶,田莊倒是精心打整的不錯。這店鋪生意麼,也是拿手的。不過,蘇將軍,不是我替這些人說話,這幾家因朝中無人,倒是沒做多少欺壓良善的事情。反倒是辦了不少義倉、社學等好事。若不是我打聽到這些,蘇將軍也知道,我對遼東大戶人家,可沒多少好印象。”

蘇翎笑道:“比如說李成樑、養性之類的?”

袁應泰一笑,說道:“當然。”

蘇翎說道:“既然袁大人覺得,這些人也辦過不少好事,那便見一見吧。”

袁應泰便吩咐何丹旭叫那些人進來。

這一下,進來了七八個人,均都規規矩矩地站着。當初的那些女人,自然不再此列,想必早已去休息了。

袁應泰便示意何丹旭做了番介紹,什麼金州胡家,海州鄧家,復州張家不一而書,總之蘇翎一時間也記不住那麼多,只是面無表情地一一打量着。

待何丹旭說完,蘇翎便緩緩說道:“你們家裡現在如何,我還的去查查才知道。不過,你們既然都已逃離遼東,這些事便也就不奇怪,你們若是想不通,那也情有可原。這次你們來遼東,是不是都想回來?”

“是。”這幾個人紛紛答道。

“好。既然願意回來,”蘇翎說道:“我也不會虧待你們。不過,這地,每人五十畝,是規矩,你們也不例外,你們的主宅,倒是可以還給你們,不過,這多的,便就沒有了。”

衆人鴉雀無聲,即便不願意,卻也不敢此時便說話。

蘇翎看了一圈,再次緩緩說道:“不過,我倒可以給你們個機會,能賺銀子的機會。有了銀

們照樣是遼東大戶人家,你們願意做麼?”

衆人一陣遲疑,其中一位老者說道:“請問將軍,是何生意?”

蘇翎卻先不說話,緩了片刻,這才說道:“你們也都知道了,如今遼東可不再是以往的遼東,這規矩都得改以改。這一點,你們可都要記住了。今日是看在袁大人面子上,我才見你們,給你們一條出路。這願不願意走,你們可以回去好好商量。”

“別的,我也不多說了,你們回到家,自然能看到。”蘇翎接着說道:“但此刻我要說的,便是這經商一事。在遼東,任何人都可以經商。你們也可以經營鹽、鐵,這些以後統統不會限制。”

這話一出,衆人可都是微微吃驚,但顧忌着蘇翎,不敢交談而已。

蘇翎笑了笑,說道:“不過,我此時說的,不是這些。你們也都有不少銀子積攢着,只要肯拿出來做生意,我這個法子,可以讓你們的銀子,翻上幾番。這一萬變五萬,五萬變二十五萬。”

蘇翎停了一下,看了看衆人的反應,接着說道:“你們不必擔心。縱然你們有百萬家產,我也沒放在眼裡,你們不必照朝廷的老規矩去想事情。我在遼東,只要你按規矩繳納商稅,你們做生意的事情,只有受到保護,而不會有任何阻礙。這便是遼東的新規矩。”

那老者遲疑了下,問道:“將軍的意思,是做什麼都可以?在哪兒做都行?”

“對。”蘇翎笑道:“只要繳稅,我不管你們將生意做到何處,相反,我還會獎勵那些將店鋪開到各地的商人。”

獎勵商人,大明朝可從來沒有。

蘇翎接着說道:“今日也晚了,我便不多說。這給你們的機會,便是這些,你們都好生記住了,下去商量好了,便去尋遼陽商務局的胡世雲、嚴正安,他們會交待你們該如何去做。”

那老者說道:“請將軍吩咐。”

蘇翎點點頭,說道:“在鎮江堡,現在已經有六家船場,等今年開春,海州海邊還有一家船場修建。這以後,遼東的海船會越來越多。我給你們的機會,便是讓你們拿出銀子,購買海船,去東洋、南洋做海上生意。你們既然都是世家大戶,這海上生意如何,該有所耳聞吧?”

這定然是都聽說過的,只是海上風險也大,利潤當然更高,在屋裡的這些人家,怕是哪家都曾經琢磨過這些事情。

蘇翎緩緩說道:“我說過給你們機會,便是要給你們一些幫助。只要你們拿出銀子,購買海船,成立自己的船隊,我便幫着你們開通海路,不僅這山東、天津之間的海上,你們可以任意往返販貨,這日後到東洋、南洋的海路,我還會命令水師幫你們護航。當然,這往蘇杭一帶販運絲棉之類的,要的銀子也不會少。你們若是沒有本錢,便就算了。”

那老者猶猶豫豫,問道:“將軍的意思,是讓我們合夥做這海上生意?”

蘇翎點點頭,說道:“合夥與否,你們自己商議,我建議最好這樣。當然,你們若是隻想在遼東經營店鋪什麼的,也是可以的。不過,這海上的生意,將來若是再加入,怕就沒這麼簡單了。”

這經營海上商貿,沒點眼光與魄力,怕是不敢冒風險的。這些大戶世家到底如何,蘇翎可是沒底。

蘇翎接着說道:“你們最好別惦記着做官發財。以後的遼東,做生意的商人,只要走正路,便沒有任何人會礙事,也不敢索要賄賂,這點我說到做到。當然,你們中間的人家,若是有子弟願意出來做事,我也是可以接納的,但最好想清楚。我屬下的官員,可都是要辦事的,而不是指望着辦事發財的。你們既然有人做過官,就該知道我說的是什麼。這點也要想清楚,否則,到時候貪財被斬,就來不及了。”

“你們想清楚了,我便將你們的祖宅都還給你們,算是獎勵。”蘇翎冷冷地說道:“但是土地就照規矩辦,不會多給你們一畝地。這是日後遼東的規矩。”

袁應泰在一旁聽着,神情輕鬆,似乎這一切,都與他無關。

蘇翎又說道:“這一得一失,你們自己去衡量。這也是看在你們昔日也做過不少善舉,否則,我可沒功夫跟你們說這些賺銀子的事。”

這倉促之間聽到這些,再加上一些傳聞,這些人站在蘇翎面前,可是都說不出什麼主意來。但親耳聽到蘇大將軍說話,可比那些傳聞要強上百倍。至少,蘇大將軍並非要絕了他們在遼東生存的路子。

這些人既然逃了,若能留在關內,自然不會再回遼東。但人既然多了,這心思便也不全然一樣,在屋內的這些人,還都是想回來居住的。不管其祖上是怎麼來的遼東,既然居住數代,這故土的情感還是留下的。

蘇翎笑了笑,將屋內的緊張緩和了一下,說道:“你們最好是到鎮江堡看一看,那裡聚集着不少商人大戶,原來大多都還是在遼陽城居住的,如今雖然遷居到了鎮江堡,可是並未損失半點家財。只不過,這不是土地,而是實打實的銀子。我建議你們最好也換個腦筋,別將土地看得那麼死板,只要銀子賺的多了,你們這些人照樣是過得富裕。”

“另外,”蘇翎話音一轉,說道:“我不妨實話告訴你們,這鎮江堡一帶的生意,我本人以及兄弟們,便也有一部分合夥的生意。這麼大的遼東,可絕不會都由鎮江堡的商人都做了。所以,今日這個機會,我便給了你們,你們最好合夥成立一家商行,我會像支持自己的生意那樣,支持你們的生意。我要的是遼東商貨充溢,你們要的是銀子。這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蘇翎瞧了瞧袁應泰,忽然笑着說道:“你們若是不放心,袁大人,你代表袁家,也參一股如何?”

袁應泰一怔,說道:“我?”

“對。”蘇翎笑道:“這樣,他們也才放心一些。你袁家日後,也有了家底了嘛。”

袁應泰一想,隨即笑了起來。。

第28章 新生活第6章 三江連號第11章 撥雲見日第65章 豪爽胸懷第2章 昏官悍勇第23章 商人心思第37章 酒肆客棧第36章 百萬之初第6章 獅子張口第72章 海上船隊第47章 重振陳家第5章 白沙溝第19章 鐵甲斷金第36章 空城以待第9章 以血授職第17章 鹽參商第25章 各取所需第21章 撫軍心第24章 布場作坊第41章 遼陽又變第20章 棄婚約第31章 練兵收心第40章 虛張聲勢第13章 強行監軍第33章 跨海揚帆第77章 外圍殺戮第5章 七月流火第3章 以河爲界第25章 四萬明軍第25章 以商爲引第2章 贈書助力第46章 籌辦喜事第74章 相見之宴第44章 鎮江新城第23章 商人心思第73章 襲擾規模第42章 固定航線第48章 建奴內亂第15章 兵事之初第20章 部族戰爭第8章 越河演練第56章 疑神疑鬼第12章 奪命斬第11章 暗磨刀第14章 將軍視角第68章 燧發短銃第30章 事在人爲第92章 開疆拓土第59章 亂上加亂第12章 奪命斬第16章 將值幾何第52章 蘇系武官第20章 阿哈諸申第5章 白沙溝第3章 以河爲界第9章 莽撞之餘第6章 獅子張口第32章 城下收兵第53章 疑慮重重第19章 山東總督(三)第32章 山東水師第2章 贈書助力第59章 將軍賜名第27章 十萬知府第32章 山東水師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35章 遼陽移民第16章 太平哨第12章 將軍手段第16章 太平哨第57章 臉面交情第15章 三十天第3章 武裝辦案第25章 進退之間第62章 事本尋常第33章 跨海揚帆第29章 死生未卜第65章 豪爽胸懷第3章 以河爲界第17章 嗜血之兵第53章 將軍幕僚第9章 未來基石第24章 斷酋根本第26章 整軍威第79章 梟雄鼠輩第92章 開疆拓土第67章 長斤斧軍第26章 背影如煙第1章 遼事再變第12章 鎮江水師第34章 月下琴音第92章 開疆拓土第16章 各有所專第21章 窮途末路第29章 新學堂第65章 豪爽胸懷第16章 嚴寒將至第8章 越河演練第87章 一敗塗地第56章 牛錄歸附
第28章 新生活第6章 三江連號第11章 撥雲見日第65章 豪爽胸懷第2章 昏官悍勇第23章 商人心思第37章 酒肆客棧第36章 百萬之初第6章 獅子張口第72章 海上船隊第47章 重振陳家第5章 白沙溝第19章 鐵甲斷金第36章 空城以待第9章 以血授職第17章 鹽參商第25章 各取所需第21章 撫軍心第24章 布場作坊第41章 遼陽又變第20章 棄婚約第31章 練兵收心第40章 虛張聲勢第13章 強行監軍第33章 跨海揚帆第77章 外圍殺戮第5章 七月流火第3章 以河爲界第25章 四萬明軍第25章 以商爲引第2章 贈書助力第46章 籌辦喜事第74章 相見之宴第44章 鎮江新城第23章 商人心思第73章 襲擾規模第42章 固定航線第48章 建奴內亂第15章 兵事之初第20章 部族戰爭第8章 越河演練第56章 疑神疑鬼第12章 奪命斬第11章 暗磨刀第14章 將軍視角第68章 燧發短銃第30章 事在人爲第92章 開疆拓土第59章 亂上加亂第12章 奪命斬第16章 將值幾何第52章 蘇系武官第20章 阿哈諸申第5章 白沙溝第3章 以河爲界第9章 莽撞之餘第6章 獅子張口第32章 城下收兵第53章 疑慮重重第19章 山東總督(三)第32章 山東水師第2章 贈書助力第59章 將軍賜名第27章 十萬知府第32章 山東水師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35章 遼陽移民第16章 太平哨第12章 將軍手段第16章 太平哨第57章 臉面交情第15章 三十天第3章 武裝辦案第25章 進退之間第62章 事本尋常第33章 跨海揚帆第29章 死生未卜第65章 豪爽胸懷第3章 以河爲界第17章 嗜血之兵第53章 將軍幕僚第9章 未來基石第24章 斷酋根本第26章 整軍威第79章 梟雄鼠輩第92章 開疆拓土第67章 長斤斧軍第26章 背影如煙第1章 遼事再變第12章 鎮江水師第34章 月下琴音第92章 開疆拓土第16章 各有所專第21章 窮途末路第29章 新學堂第65章 豪爽胸懷第16章 嚴寒將至第8章 越河演練第87章 一敗塗地第56章 牛錄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