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女真戰俘

天啓元年三月二十日晨,蘇翎、術虎、郝老六、胡顯成,以及餘彥澤、曹正雄均騎馬站立在赫圖阿拉內城當中,正對努爾哈赤的汗宮大衙門,各隊主官身後上千護衛騎兵整列列隊,注目以待。

那座八角形的建築,象徵着努爾哈赤數十年征戰四方的來的權勢與威望的汗宮大衙門,已經被小山一般的柴草環繞着,上面還被澆淋了幾大缸油,一隊騎兵已經點燃火把,列隊而立。

蘇翎最後望了一眼這座醜陋的建築,然後轉向一旁的武官們,此時數千人鴉雀無聲地站立在蘇翎面前,只有火把燃燒時輕微的爆裂聲,隱隱做響。

“點火!”蘇翎用低沉的聲音發佈命令。

那隊手執火把的騎兵立即上前,將火把向柴堆中擲去,頓時,“轟”的一聲,潑滿易燃油料的柴堆猛然蓬起一團火焰,熊熊燃燒起來。幾乎眨眼的功夫,整座建築都被火焰包圍,視線都變得扭曲,猶如猙獰的惡魔,略略輕嘯的火焰聲響,就是最後垂死的獰笑。

隨着濃煙在赫圖阿拉內城當中升向清晨烏雲的天空,緊接着,整個赫圖阿拉谷地,自那些存在數十年而沒有遭到絲毫損壞的建築羣中,也紛紛燃起大火,滾滾濃煙爭先恐後般的騰起,給努爾哈赤的老巢以最後一日的盛裝典禮。

蘇翎催動戰馬,在衆人面前來回跑動幾步,大聲吼道:“各隊出發!”

“尊令!”

郝老六等衆位武官齊聲應道,當即轉身帶着各自的護衛騎兵奔出城外。

蘇翎帶着祝浩等護衛,直奔南門,很快穿過外城,奔過蘇子河上的橋樑。黑甲騎兵營五千騎兵已整齊地列成戰陣,等待主官的到來。

蘇翎勒住戰馬,也不說話,伸手向幾位注視着自己的管帶千騎的武官做了幾個手勢。黑甲騎兵營隨即開拔。一路向鴉鵠關方向進發。

黑甲騎兵全部離開原地之後。纔看見田大熊帶着他地披髮軍也在等候蘇翎地命令。

昨夜赫圖阿拉除了術虎、郝老六以及黑甲騎兵營稍作休息之外。其餘地人幾乎徹夜未眠。連夜收拾赫圖阿拉河谷中所有事宜。這田大熊也是半夜未睡。但其所獲頗爲驚人。在其身後。足足佔有五千左右地披髮軍。個個在風中飄揚着斷髮。身形勇武。面色不善。這些人都連夜尋到了趁手地兵器。不僅腰中有各式各樣地刀。大半都身背弓箭。至於鎧甲。更是五花八門。有些甚至只在身上捆了幾層皮製坎肩。就算是最基本地防護。

昨夜待曹正雄所部趕到。蘇翎便派祝浩前去整頓田大熊地披髮軍。事急倉促。也談不上如何嚴格。蘇翎只是從曹正雄以及術虎、郝老六部調集數個小隊地騎兵。依舊按照一向地小隊編制。原來每一個普通騎兵。頓時升職成隊長。管帶十人至五十人不等。除去原來地三十五人理所當然地升職外。每一隊裡都至少安插有一名副隊長。至於田大熊。蘇翎做到當初答應地條件。只給其配備一名原職小隊長地騎兵做副手。

這種最簡單地整頓。已經是目前最好地處置。這效果如何。便要看蘇翎如何駕馭這些新來地悍兵了。對於因各種各樣心思入營當兵地人。只要聽命令行事。蘇翎並不十分擔心。除了軍紀做了初步宣示之外。其它地蘇翎都多加干涉。田大熊在這一日顯示出來地蠻橫。以及驟然擁有地權勢。足夠使其暫時依附蘇翎而別無去處。

蘇翎望着田大熊這些站不成陣型。只聚在一堆地新兵。略略猶豫。隨即縱馬前進來到田大熊面前。

“管得住這些人麼?”蘇翎沉着臉問道。

“管得住。”田大熊咧着嘴說道。

“好。跟着我走,有你的大好前程。”蘇翎面無表情地說道:“這一仗打完,回頭賞你一千兩銀子,算是你招兵地賞賜。”

“謝將軍。”田大熊雙眼圓睜,說道。

“你跟他們說,每人十兩銀子的賞銀,只要到了鎮江堡,便立即發放。”

“是。”

“若有人不聽招呼,立斬!”蘇翎厲聲吼道。

“尊令!”田大熊也提高聲音回答。

“好生帶隊跟在後面。”蘇翎說完。便帶着祝浩抽馬而去。

那田大熊立即吼叫着。驅趕這些剛剛聚攏的披髮士卒,亂七八糟地跟在後面。從背後看去。這些兵個個都揹負着包裹,裡面是連夜收集到的乾糧,有面餅、乾肉,都是各家各戶隨處可見的吃食。當然,當得知黑甲騎兵們每人都有專門特製的乾糧時,那種羨慕之情,在每一堆亂糟糟的頭髮之下那雙略帶迷茫的雙眼之中,都表露無遺。

就在蘇翎帶着一萬名騎兵奔向鴉鵠關的同時,赫圖阿拉河谷左側,郝老六地太平哨營五千人,術虎所帶部族戰士兩萬五千左右的騎兵,共計三萬人馬,也浩浩蕩蕩殺向古勒寨、界凡方向。因此後必須快速遊動作戰,郝老六將太平哨營中的火炮戰車全數留下,只帶上二十門能夠用來轟擊城門的火炮,挑選健馬壯騾負載,每一門炮,都有數匹騾馬備用,好在這在以往的訓練中便已做過,一應器械工具都是齊備的,不至於影響整個大隊的行進速度。

郝老六與術虎所部的糧草,已經由胡顯成管帶的大批民夫運至,每人都有十日份地炒麪,這種加了食鹽的乾糧,並不會爲每個騎兵增添多少份量。再說,此去一路上女真村寨甚多,根本不愁糧草,說起來這三萬人便象一羣蝗蟲,愣是要把努爾哈赤這一路上的子民們吃光喝盡。

至於留在赫圖阿拉的,湯南凱的火器四營因行動不便,不能跟隨郝老六做那種遊動襲殺的戰鬥;曹正雄所部因折損過多,戰力差強人意,跟上去反而是累贅;而餘彥澤的振武營,雖在這一戰中初顯強勢。可也無法保證能夠適應蘇翎的黑甲騎兵營的移動速度,且那些火炮始終是騎兵地拖累。

這三部加起來,也有近兩萬左右地人馬,再算上術虎後續來地部族人手,以及千山堡近萬民夫,就是清理赫圖阿拉河谷地全部人力。總計在三萬五千左右。

這一夜,這三萬五千人被各自分做兩撥,前半夜一組,後半夜一組,讓整個河谷沒有一刻的安寧。赫圖阿拉老城四周有數萬女真人被俘獲,在加上赫圖阿拉北段數裡處的女真人聚集處的數萬,連同郝老六、術虎沿途所俘獲的,正如蘇翎估計地,近十萬男女老幼。

時間緊急。所有的戰利品都來不及清點,甚至是裝滿一車,便運走一車。一隊騾馬裝好口袋,便有數人驅趕回千山堡。這裡到要說海西、東海部族跟來的那數千人,連女人都有,動作麻利得讓千山堡的那些壯勞力們都暗自乍舌。

堆積成山的糧草、農具以及鐵鍋之類的物品,被一隊隊的民夫帶走,至於金銀、布匹等等,根本無暇清點,任人拿去,只有等回去之後再做打算。至於有沒有私自隱匿的,此時已不再考慮之內。

那些被俘獲的女真人,不論男女老幼,被分成五十人一隊,成年男丁首先被勒令割去辮子,這是不容置疑地命令,稍有遲疑着立即當場格殺。這在殺了數十人之後,便再無人以頭換髮。隨後,這每一隊的女真人便被命令揹負糧食、工具、鐵鍋等等物品。源源不斷地向東、向北行去。這樣每千人左右,由一小隊士兵押送,同時那些民夫也擔當了監視的職責。這種情形在昨夜天色暗下來時,便已有上路地隊伍。

因事先胡顯成便做了周密考慮,這些成隊的女真人被用自己的語言反覆宣示,每隊中若有一人逃逸,則全隊都將被斬殺。有敢丟棄揹負的財物、糧食、農具的,也將被立即斬首。儘管這些女真人都熟悉山林,可押送的士兵、民夫也都是常年居住在山林之中的人。這一路上何處行走。何處監視,自是不需擔。尤其是那些部族的人。前面開路的人幾乎將任何可能引發逃逸地地方都做了事先提防。

那努爾哈赤自打跟明軍誓死不能兩立,不斷出兵擄掠沿邊百姓村寨,那些被俘的漢人以及士兵,個個都逆來順受,不敢反抗,乖乖地被分給努爾哈赤麾下那些大臣、貝勒們做阿哈,甚至一般的女真諸申,也都幾個阿哈耕田放牧。如今,這女真族人自己也嚐到了這種味道,被俘獲之後的處境,大致相同。

誰說只有漢人懦弱無力?看看這些俘虜,看看這些個個都沒了辮子,垂頭喪氣毫無表情的女真人,這天當真是變了。那些千山堡來的漢人們,驚奇地不斷打量這些在遼東令人聞風色變的女真族人,原來這些人也不都是兇殘成性的野人,這辮子割去之後,看上去與漢人也沒什麼兩樣,甚至有些人看刻意地看了看那些也是常年勞作在手上留下的老繭,當然,這樣地心情,已經將彼此強弱之勢,徹底顛倒。

這中間,尤其是那些被掠去做了多年阿哈的人,那被多次鞭打早已麻木的心,終於開始變成一小捧沃土,一顆種子悄悄地萌芽着。看着昔日自己都不敢擡頭看一眼的女真諸申們哆哆嗦嗦的身體,蒼白的面色,以及躲閃的眼神,阿哈們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大聲地呵斥幾句,見對方旋即加快腳步,毫無反抗地聽從自己的吩咐,這心裡終於明白,自己原來也有這般威風,也能從幾句話中,便展露出無形的力量來。

不過,轉念一想,這羣軍人,到底是誰地人馬?到底是誰,將自己從苦海中解救出來?最初這些由數百增多至數千願意做事地阿哈們,還保持着慣性,不敢稍有多餘的言辭,只聽令辦事,但隨着路上心情地轉變,膽子便漸漸大了,再加上那些全身鎧甲的士兵並沒有對他們這些人有任何言語呵斥,反而顯得十分和氣,便慢慢地尋着話頭兒,打聽起這翻天一戰的前後來。

就在女真人還未抵達的路上。蘇翎的名字,便傳遍了大大小小的搬運隊伍,甚至被俘的女真人,也從一旁豎耳偷聽中漸漸明白了原委。不論是女真人,還是阿哈們,也不論是各自信奉何方神靈。這位蘇翎將軍,開始代替努爾哈赤地位置,成爲個人嚮往、恐懼以及羨慕的名字。

隨着赫圖阿拉燃起大片煙火,數萬的女真人俘虜,跟着大羣士兵以及民夫,攜帶數不清的財物、糧草,牛羊、馬匹,在羣山之中拉出數十里的長線。這一路走得自然不會很快,但在押送隊伍不停的催促下。赫圖阿拉老城地大火燃起不過半個時辰,整個河谷已經再也看不到一個女真人的影子。這自然不能算上那些辨不清身份的屍首,最後留下的數百騎兵。在將整個河谷巡視一遍之後,開始點燃堆在赫圖阿拉老城城牆之下的火藥,這些是自赫圖阿拉城內武庫中搜尋到的,搬運不便,胡顯成便用其放了最後的爆竹。

隨着“轟隆隆”一陣巨響,不斷有迴音在赫圖阿拉河谷之中來回盪漾,這是留給努爾哈赤最後的訊息。那些及時逃到山裡倖存的女真人,望着河谷中地滾滾濃煙,以及震天巨響。均是雙目癡呆,欲哭無淚。大火整整燒了三天三夜,此後,赫圖阿拉再也沒有一處可以供人居住的房子,也沒有一粒糧食可以食用。

所有帶不走的東西,胡顯成都想法子進行破壞,帶不走地糧食,燒掉一部分,倒進蘇子河一部分。所有木製的房屋、傢俱,都變成灰燼。赫圖阿拉北門處的鐵匠作坊、弓箭作坊,連一顆釘子都沒剩下。最終目的,便是留下一片“完整”的廢墟。這僅僅半個半天,一個夜晚,數萬人能帶走的東西也實在有限,但顯然,胡顯成的最終目的是達到了。

至於隱藏起來的部分金銀財物,成了日後四處隱秘傳播地留言。引來不少尋寶人的窺視。不過。胡顯成爲了給努爾哈赤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記,赫圖阿拉大批被砍死的屍首。一律被斬下頭顱。數千顆帶着沾滿污血辮子的頭顱,被堆放在赫圖阿拉內城汗宮大衙門的廢墟前。由此,赫圖阿拉老城有了另一個稱呼,並一直延續數百年之久——“遊魂谷”。

數日之後,數萬戰俘人口才抵達各自的目的地。按事後的粗略估算,被強制遷往海西、東海一帶地女真人,其中包括一部分漢人,約有七萬多人,這算是彌補了海西、東海部族一直因人口問題困擾不前的狀況。而遷往千山堡的轄內的,約有一萬八千人稍多。這之間的差額,除了蘇翎所部招降的數千人之外,便是在漫漫山路中死於途中的數目。

這其中有多少是因傷病、寒冷而亡,還是試圖逃逸而被執行連坐酷刑的,沒有人去追究根底。這就如同死於邊牆一帶的遼東百姓一樣,誰也不知到底是女真人殺死地,還是邊牆上地旗軍奉令射殺的結果。這些數字從來都不會引起關注,戰勝者,是可以任意書寫歷史地人。

這些被遷居的女真人,到底是否懷恨在心,根本未在蘇翎的考慮之中。

海西的那些部族將戰俘帶回後,很快便按事先定下的規矩,按各部族出兵人數予以均分。這是毫無疑義的標準,最多的部族接納了近萬的新族人,而少的,幾乎與自己原來部族的人口相當。

因都是女真一族,這言語、風俗雖略有差異,但海西、東海部族很快便將這些人融入到自己的羣體之中,沒有任何紛亂出現。而一部分遷往海西、東海的漢人阿哈,大多是沒有勇氣追隨蘇翎的人,還有一部分是刻意伺候努爾哈赤而受到優待成爲諸申的。對於這部分,蘇翎早有交待,術虎也依令吩咐到各個部族之中。

當然,這不是是否成爲奴隸的問題,蘇翎眼下還不足以將手伸的能改變部族原有體制的地步,只是讓術虎給部族首領們講清農業以及手藝人的好處,讓其中有些“本事”的,可以因此受益,算是給血脈之緣留下一份鋪墊。不過,這僅僅只有蘇翎自己明白。

對於遷往千山堡的部分,自有因不斷擴展人馬而空閒出來的屯田新村可以安置。蘇翎沒有下令再從這些人中招募新兵,如今正是戰事最緊,蘇翎需要的,是擁有自願從戰場上奪取好處之心的人,這樣的人即便不算什麼好人,可卻是戰火連天之際最適合生存的。

就如同田大熊召集的人馬,不管其懷着什麼樣的心思,也不管以往是什麼來歷,只要膽敢一搏,喜歡銀子也罷,喜歡功名、權勢也罷,蘇翎都會將其收入麾下。這從源頭上,便將那些貪生怕生者從蘇翎的隊伍中攔住,而蘇翎目前擁有的武力,足以壓制這些還不成氣候的野心之人。

亂世之中,強者聚集的也都是強者。努爾哈赤征戰多年,後面的戰事幾乎都是輕而易舉,而自願歸附的,更是無數。這便是一個最好的明證。不過,赫圖阿拉的一把大火,以及數萬女真人的遷移,讓尚在遼陽坐着美夢的努爾哈赤,從此憂心忡忡。

敵對一方的大明朝,擁有無數人力、物力的廣大後方腹地,如今努爾哈赤不過是啃掉一隻耳朵,隨時都會遭致對方大兵重來;而後金內部,幾乎有一半的八旗兵,其家人均在赫圖阿拉居住,且都是跟隨最久之人,如今這一擊,那些八旗兵還會安心聽命麼?再說,昔日歸附的部族人口,如今可都能聽到,在海西、東海一帶有各自原來一族的名號,且正是努爾哈赤的對手,稍有風吹草動,難說這些人會不會再次倒向另一方。

不過,三月二十日這一天,努爾哈赤正全力攻打遼陽,絲毫不知赫圖阿拉的一幕,就算是已有快馬報信,此時也還遠遠未到。

蘇翎帶着黑甲騎兵以及田大熊的披髮軍,正向努爾哈赤逼進,要給努爾哈赤的傷口上,再加上一把特別的佐料。

第24章 斷酋根本第21章 遙相呼應第33章 跨海揚帆第15章 小勝暗襲第14章 戰線前哨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32章 何去何從第3章 以河爲界第6章 獅子張口第4章 東西教派第1章 夜不收第44章 鎮江新城第30章 風漸起第71章 京城兄弟第13章 強行監軍第18章 千山浴血第58章 各算各的第30章 事在人爲第21章 撫軍心第33章 波光之下第10章 身份之疑第4章 豪酋遲暮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63章 黑山之城第25章 以商爲引第24章 布場作坊第4章 東西教派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53章 疑慮重重第4章 女真人第2章 百戶屯田第63章 黑山之城第74章 相見之宴第88章 斬草除根第13章 鐵壁消融第81章 合圍瀋陽第21章 撫軍心第11章 天朝小國第23章 商人心思第26章 整軍威第40章 虛張聲勢第21章 窮途末路第81章 合圍瀋陽第2章 昏官悍勇第21章 撫軍心第5章 商人心思第8章 征服日第25章 虎添翼第67章 長斤斧軍第12章 兩岸相連第14章 遼東經略第41章 擠壓行動第44章 賀禮雲集第91章 瀋陽屯田第49章 人算天算第36章 孤注一擲第11章 撥雲見日第52章 旁敲側擊第5章 漫長之夜第20章 棄婚約第30章 事在人爲第55章 爲奴之選第14章 萬事俱備第1章 天災人禍第19章 安享冬雪第20章 洗劫建奴第22章 火器四營第14章 登州計劃第33章 波光之下第16章 各有所專第11章 故人相見第74章 相見之宴第21章 且變且行第4章 軍政之分第40章 虛張聲勢第1章 遼事再變第40章 存身根本第41章 擠壓行動第23章 興京易主第27章 分而擊之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21章 餘波未止第1章 遼事再變第10章 此長彼消第45章 鎮江新城第30章 風漸起第23章 經略牽線第68章 瓜熟蒂落第6章 山中人第86章 相互屠殺第17章 鹽參商第46章 心存高遠第43章 七虎獵熊第87章 一敗塗地第5章 漫長之夜第13章 強行監軍第71章 火炮長槍第5章 上行下效第23章 興京易主第4章 雷厲風行
第24章 斷酋根本第21章 遙相呼應第33章 跨海揚帆第15章 小勝暗襲第14章 戰線前哨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32章 何去何從第3章 以河爲界第6章 獅子張口第4章 東西教派第1章 夜不收第44章 鎮江新城第30章 風漸起第71章 京城兄弟第13章 強行監軍第18章 千山浴血第58章 各算各的第30章 事在人爲第21章 撫軍心第33章 波光之下第10章 身份之疑第4章 豪酋遲暮第65章 篩選精兵(二)第63章 黑山之城第25章 以商爲引第24章 布場作坊第4章 東西教派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53章 疑慮重重第4章 女真人第2章 百戶屯田第63章 黑山之城第74章 相見之宴第88章 斬草除根第13章 鐵壁消融第81章 合圍瀋陽第21章 撫軍心第11章 天朝小國第23章 商人心思第26章 整軍威第40章 虛張聲勢第21章 窮途末路第81章 合圍瀋陽第2章 昏官悍勇第21章 撫軍心第5章 商人心思第8章 征服日第25章 虎添翼第67章 長斤斧軍第12章 兩岸相連第14章 遼東經略第41章 擠壓行動第44章 賀禮雲集第91章 瀋陽屯田第49章 人算天算第36章 孤注一擲第11章 撥雲見日第52章 旁敲側擊第5章 漫長之夜第20章 棄婚約第30章 事在人爲第55章 爲奴之選第14章 萬事俱備第1章 天災人禍第19章 安享冬雪第20章 洗劫建奴第22章 火器四營第14章 登州計劃第33章 波光之下第16章 各有所專第11章 故人相見第74章 相見之宴第21章 且變且行第4章 軍政之分第40章 虛張聲勢第1章 遼事再變第40章 存身根本第41章 擠壓行動第23章 興京易主第27章 分而擊之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21章 餘波未止第1章 遼事再變第10章 此長彼消第45章 鎮江新城第30章 風漸起第23章 經略牽線第68章 瓜熟蒂落第6章 山中人第86章 相互屠殺第17章 鹽參商第46章 心存高遠第43章 七虎獵熊第87章 一敗塗地第5章 漫長之夜第13章 強行監軍第71章 火炮長槍第5章 上行下效第23章 興京易主第4章 雷厲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