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104章 陰謀陽謀

袁紹原是渤海郡守。上任之時。與曹操相同,因反董卓,曾經大量募兵。因而在收到曹操矯詔之後,纔有兵三萬,趕赴陳留。隨後,袁紹又焚林而田,竭澤而漁,命顏良、文丑效仿黃巾燒屋抽丁之法,徵兵兩萬,以作援兵。渤海境內,被袁紹弄得土地荒蕪,十室九空。接下來的日子怎麼過?百姓被抽空了,軍糧從哪裡來?這樣的問題直接擺在袁紹的面前。令其出關之後,憂心忡忡。

過了黃河之後,就是河內郡。袁紹見河內太守王匡已然不在,河內守兵十不存一,當下大喜,便鳩佔鵲巢,佔住河內不走了。飛馬傳信,讓留守渤海的逢紀等人趕來河內。

田潤這邊,因爲製造減震疊片。而憑空耽誤了三日,讓田潤與王越進行做人大業。然而,縱有拖延,終須一別。三日後,減震疊片安裝完畢。試車,效果奇好。田潤與王越分別的時刻就到了。

田潤詳細囑咐王越:“此次,你帶二十人上京。主要辦兩事。一事,是討封。董賊挾天子偏安一隅,衆諸侯尚未表示效忠。我部拒關與衆諸侯相鬥,董賊必然已經知曉。我部再率先上表,董賊必然欣喜。所以討封之事,斷無不準。我們有了朝廷加封的官銜之後,接下來與諸侯征戰便有了大義。第二件事,便是促請蔡邕。算來,蔡琰已經十七歲了,該是成親的時候了。你師侄趙雲,也該下山了。討封和蔡琰成行,比較容易;要蔡邕本人走,比較困難。若蔡邕不願走,你就遣回軍士,獨自留下,相伴蔡邕。董賊活着一天,你就相伴蔡邕一日。俟董賊亡時,長安必定大亂。屆時,你必須用強,一定要把蔡邕帶出長安。”

王越道:“那董賊若二十年不亡,你我夫妻豈非二十年不能見面?”田潤道:“若董賊長命。兩年後,你就把蔡邕帶走。”王越道:“兩年啊,一年行不行?”田潤道:“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王越走了。田潤亦開始了領地的巡視。

田潤帶了滿寵、毛玠、劉曄、郭嘉、鍾會、樑習、杜畿七人同行。自帶三名女親兵,還從高順那兒要了六名趕車的士兵。當然,還帶上了馬鈞。

六輛馬車,三輛載人,兩輛載物,一輛空置。載人的三輛馬車,每人乘坐四人。前面七人,分爲三三一。六人分坐兩輛馬車,每車再加一名女親兵。有了女親兵之後,車上三人就不方便議論了。另一人則上田潤所乘的馬車,再加上馬鈞和一名女親兵,剛好也是四人。三三一隻是個秩序,人員則是輪流變換的,七天一個輪迴。七人當中的任何一人,在七天之內,都會跟田潤共乘馬車一天。張飛、程春及十名護衛士兵則乘馬,隨車同行。

四十天後,逢紀到河內。一進城。馬匹撞着劉備。好在劉備常年習武,僅跌一跤,並無大礙。逢紀謝過劉備,急上馬趕往郡府,求見袁紹。

見過袁紹,知袁紹西征經歷,逢紀不勝唏噓。袁紹道:“區區田潤毛城,民不過五萬,擁兵不過一萬。待秋收之後,吾必伐之。”逢紀道:“田潤有兵上萬乎?”田豐道:“風聞田潤在兩千兵阻關的同時,曾率三千騎兵,四五千步兵於豫州、兗州、青州三州大肆劫掠。兵力上萬無疑。”

逢紀道:“那就沒有意思了。五萬之民,擁兵上萬,就跟渤海郡一樣,沒有油水了。征伐之時,損失慘重;勝利之後,沒有好處。主公還不若徑取韓馥之冀州,將毛城直接置於轄下。”袁紹道:“但所願爾,只恐力有未逮。”

“劉備、劉玄德是怎麼回事?”逢紀轉而問道。田豐答道:“空有漢室宗親之血統,而無縱橫馳騁之本事,無足輕重一小卒爾。元圖怎麼想起問這人?”

“適才進城,一時不慎,撞翻了他,”逢紀道,“我聽說過此人。大約是田潤手下,後背主而去,庇護於好友公孫伯珪門下。不知此人何時又棄了伯珪,今任何職啊?”

“哦,這次他倒沒有棄主。”田豐道,“公孫伯珪因田潤阻關而全軍覆沒。劉備落難,暫託我軍。有鑑於劉備並未向本初表示效忠,未派職務。如今就是個閒人。”

“妙哉!”逢紀擊了一下手掌,“冀州之地,着落在此人身上了。”“此話怎講?”袁紹忙問。

逢紀道:“公孫伯珪駐守北平,長年與烏桓、鮮卑征戰,手下兵多將廣,均能征慣戰之士。今命喪田潤之手,此仇寧不報乎?而田潤五萬之民就有一萬之兵,報仇又有何益乎?故此,與我軍相同,將報仇的目標指向韓馥,方乃大智。今主公可召見玄德,令其速返北平,起兵討伐冀州。劉備此人,平素顛沛流離,未有棲身之地。主公再許以平分冀州之好處,劉備勢必高舉大義之旗,興兵南下。屆時,兵臨城下,韓馥無謀之輩,必請主公協領州事。主公就中取事。冀州即唾手可得。”

袁紹聽了,大喜。當即傳見劉備。劉備聽說可以平分冀州,亦大喜。當即飛馬直返北平,以復仇之大義,說動了公孫瓚的族人,即日興兵。

郭嘉等人,自進了毛城東關之後,便看見寬闊的道路,而且路面還抹了石灰。當日就曾經爲毛城的富裕而甚爲驚訝。上路之後,因爲當日沒有細看,這時仔細端詳。卻見這樣的道路在羣山之中逶迤騰挪,彷彿沒有盡頭,更感覺歎爲觀止。所乘之馬車,前所未見之平穩,恐怕皇帝的龍攆也有所不及。這幾人當即告誡自己,貧賤不能移,不,是富貴不能移。切莫貪小利而忘了大義。

田潤說了,是巡視領地。然而馬車卻並沒有往毛城馳去。莫非在這羣山之中,還別有洞天?這樣的疑問,很快就有了分曉。掉頭南下不久,便到了最初的居民安置處。

這是一片相對平緩的丘陵。平均寬約五里,長則不知道多少裡。但見山凹田間,阡陌縱橫;雜花生樹,碧草堆茵;牛羊自樂,百鳥和鳴;三五農夫,互語殷殷;竹籬茅舍,村趣留人。簡直就是世外桃源一般的景象。

走了一陣,遠遠的,田潤看見一名老漢正在耕田,便叫停車。衆人從車上下來。程春跑過去叫住了老漢。田潤、張飛帶着衆人慢慢走了過去。田潤問那名老漢:“老伯伯,這才三月的天氣,怎麼就開始犁田了啊?”老漢道:“敢問……敢問……敢問……”

田潤道:“你是不是想要問我的名字?”“嗯!”老漢使勁地點了點頭。“我叫田潤,您老叫我小田就行了。”“原來真是田大帥啊,”老漢慌忙下跪磕頭,口稱,“小民給田大帥磕頭。祝您老人家長命百歲,不,長命萬歲,萬萬歲。”

“老伯伯毋須多禮,”田潤蹲下,扶起老漢,道:“女人,不希望別人稱自己是老人家的。”

“咦,這可奇了?”一旁馬鈞忽然有了發現,“這犁跟一般百姓常用的不一樣啊。一般的犁,用的都是直轅。這個梨居然改作了曲轅。”馬鈞跳下地頭,把梨抽了出來,仔細觀瞧,“啊,這轅上還刻了有級的犁評。這……這……用這種犁,耕地的時候豈不是可以根據需要調節耕作的深度了嗎?嗯,好像後退也很方便。老伯,我可不可以試一下啊?”

“儘管試、儘管試,”那位老漢道,“你是田大帥的人,別說試一下,就算是把梨拿走、把牛牽走,都可以。反正這些東西都是田大帥帶給我們的。”

“那我就不客氣了啊。”馬鈞說完,當場試了一下前進後退深耕淺犁諸般動作,令隨車同行的郭嘉等人大開眼界。滿寵和毛玠手癢,也下地試了一番。

在水渠旁,衆人洗手洗腳。田潤道:“古往今來,百姓逐水而居。殊不知水的走向,可以因水渠而改變。我們要做的,實際上就是把水從低處提到高處,然後水就會乖乖地聽話了。荒地沃野、滄海桑田,其實只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郭嘉等人聽了,默默無語。過了一會兒,馬鈞忽道:“田英雄剛纔的話,讓我想起什麼來了,但是轉眼又忘了。田英雄能否再說一次?”田潤道:“好話不說二遍。你想起什麼,一定與水有關。我們就沿着這道水渠,去看看翻車吧。說不定你就能想起來。”

衆人告別了梨地的老漢,沿着水渠步行。水渠分叉很多,走了很久,纔看見一道翻車。

這是一種刮板式連續提水機械,又名龍骨水車。有幾個農民正在踏動翻車,將水流從低處提到高處。龍骨葉板用作鏈條,臥於矩形長槽中。車身斜置於低水位水渠。下鏈輪和車身一部分沒入水中。踏動鏈輪之後,葉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長槽上端將水送到高水位水渠。

“啊?這不是我想出來的鏈輪提水機麼,居然流傳到田英雄這兒來了!”馬鈞驚呼了一聲,奔了過去,上下察看。

第二卷 第666章 雪盡寒輕第二卷 第593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284章 巨大的雞第二卷 第249章 緩緩佯攻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二卷 第141章 兵潮涌動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585章 澄江霽月第二卷 第310章 商業貿易第二卷 第119章 酒能亂性第二卷 第829章 草解宜男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一卷 第37章 大俠王越第二卷 第233章 殺六殺戮第二卷 第602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648章 周行胎息第二卷 第131章 宣戰再打第二卷 第462章 薄衫閒院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二卷 第506章 三徑步餘第二卷 第484章 妝席相逢第二卷 第163章 空手索賄第二卷 第416章 珠翠煙霞第二卷 第59章 冒充衛士第二卷 第489章 滿面殘紅第二卷 第663章 一曲離亭第二卷 第698章 魚遊靈沼第二卷 第320章 霹靂投石第一卷 第38章 攔路搶劫第二卷 第474章 餘聲歸向第二卷 第59章 冒充衛士第二卷 第252章 轉逃爲擾第二卷 第305章 混亂理論第二卷 第296章 島國混戰第二卷 第666章 雪盡寒輕第一卷 第47章 當日餘戰第一卷 第1章 穿到屍場第二卷 第752章 風光鶯語第二卷 第170章 良禽擇木第二卷 第161章 能治兩人第二卷 第209章 孫策投軍第二卷 第774章 羅綺歡緒第二卷 第639章 梅花粉面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825章 露英千樣第二卷 第105章 冀州易手第二卷 第615章 一經傳訓第二卷 第97章 積雪不化第二卷 第452章 星橋東西第二卷 第702章 長空黯淡第二卷 第438章 對酒開顏第二卷 第473章 蠟燭半籠第二卷 第524章 竹外花邊第二卷 第527章 傳杯繞檻第二卷 第629章 刀頭切藕第二卷 第211章 棄袁而走第二卷 第572章 莫辭沉醉第二卷 第624章 此恨殷勤第二卷 第396章 牽繫人情第二卷 第742章 遠山眉小第二卷 第652章 香散東風第二卷 第428章 旋翻紅袖第二卷 第704章 香噴雲閣第二卷 第125章 反反劫營第二卷 第90章 走哪條路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695章 胸前淚粉第二卷 第211章 棄袁而走第二卷 第423章 水泛落英第二卷 第611章 量金買笑第二卷 第666章 雪盡寒輕第二卷 第479章 繞溪東注第二卷 第258章 北上開花第二卷 第300章 不得不打第二卷 第386章 橫玉聲中第二卷 第486章 玉顏光景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第二卷 第219章 計長計短第二卷 第130章 呂布來投第二卷 第328章 手把紅旗第二卷 第519章 金吾不禁第二卷 第708章 華渚虹流第一卷 第32章 乘夜逆襲第二卷 第479章 繞溪東注第二卷 第300章 不得不打第二卷 第209章 孫策投軍第二卷 第593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419章 拈花嗅蕊第二卷 第393章 朱闌向曉第二卷 第760章 六樂先舉第二卷 第503章 千載君同第二卷 第604章 閒垂風絮第一卷 第25章 得到弓箭第二卷 第170章 良禽擇木第二卷 第337章 異花四季第二卷 第85章 曹軍進攻第二卷 第796章 魚鱗簟展第二卷 第323章 迅速成軍
第二卷 第666章 雪盡寒輕第二卷 第593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284章 巨大的雞第二卷 第249章 緩緩佯攻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二卷 第141章 兵潮涌動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585章 澄江霽月第二卷 第310章 商業貿易第二卷 第119章 酒能亂性第二卷 第829章 草解宜男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一卷 第37章 大俠王越第二卷 第233章 殺六殺戮第二卷 第602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648章 周行胎息第二卷 第131章 宣戰再打第二卷 第462章 薄衫閒院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二卷 第506章 三徑步餘第二卷 第484章 妝席相逢第二卷 第163章 空手索賄第二卷 第416章 珠翠煙霞第二卷 第59章 冒充衛士第二卷 第489章 滿面殘紅第二卷 第663章 一曲離亭第二卷 第698章 魚遊靈沼第二卷 第320章 霹靂投石第一卷 第38章 攔路搶劫第二卷 第474章 餘聲歸向第二卷 第59章 冒充衛士第二卷 第252章 轉逃爲擾第二卷 第305章 混亂理論第二卷 第296章 島國混戰第二卷 第666章 雪盡寒輕第一卷 第47章 當日餘戰第一卷 第1章 穿到屍場第二卷 第752章 風光鶯語第二卷 第170章 良禽擇木第二卷 第161章 能治兩人第二卷 第209章 孫策投軍第二卷 第774章 羅綺歡緒第二卷 第639章 梅花粉面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825章 露英千樣第二卷 第105章 冀州易手第二卷 第615章 一經傳訓第二卷 第97章 積雪不化第二卷 第452章 星橋東西第二卷 第702章 長空黯淡第二卷 第438章 對酒開顏第二卷 第473章 蠟燭半籠第二卷 第524章 竹外花邊第二卷 第527章 傳杯繞檻第二卷 第629章 刀頭切藕第二卷 第211章 棄袁而走第二卷 第572章 莫辭沉醉第二卷 第624章 此恨殷勤第二卷 第396章 牽繫人情第二卷 第742章 遠山眉小第二卷 第652章 香散東風第二卷 第428章 旋翻紅袖第二卷 第704章 香噴雲閣第二卷 第125章 反反劫營第二卷 第90章 走哪條路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695章 胸前淚粉第二卷 第211章 棄袁而走第二卷 第423章 水泛落英第二卷 第611章 量金買笑第二卷 第666章 雪盡寒輕第二卷 第479章 繞溪東注第二卷 第258章 北上開花第二卷 第300章 不得不打第二卷 第386章 橫玉聲中第二卷 第486章 玉顏光景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會第二卷 第219章 計長計短第二卷 第130章 呂布來投第二卷 第328章 手把紅旗第二卷 第519章 金吾不禁第二卷 第708章 華渚虹流第一卷 第32章 乘夜逆襲第二卷 第479章 繞溪東注第二卷 第300章 不得不打第二卷 第209章 孫策投軍第二卷 第593章 溼雨穿花第二卷 第419章 拈花嗅蕊第二卷 第393章 朱闌向曉第二卷 第760章 六樂先舉第二卷 第503章 千載君同第二卷 第604章 閒垂風絮第一卷 第25章 得到弓箭第二卷 第170章 良禽擇木第二卷 第337章 異花四季第二卷 第85章 曹軍進攻第二卷 第796章 魚鱗簟展第二卷 第323章 迅速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