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崑山之玉

bookmark

巴掌大的軟玉潔白如羊脂,擺放在漆黑的案几上,反射着柔和的光澤……

“這就是崑山之玉?”

縱使黑夫、陳平不識玉價,也能看出,這塊玉價值不菲,雖不至於“連城”,起碼也值數十百金!

黑夫的敘述,便是從玉石講起的。

他對烏氏倮道:“陛下喜好收藏寶物,當年李廷尉上《諫逐客書》,便將崑山之玉與隨侯之寶、和氏之璧、明月之珠、太阿之劍等並列。據我所知,這崑山之玉,便是烏君從月氏換來的……”

所謂崑山,便是崑崙山,不過,這時代的崑崙,並不是一個已確定的地理名詞,更沒有一塊石碑立在那告訴你這就是崑崙主峰。

它是現實和想象雜糅的產物,類似“海外仙島”,虛無縹緲。有人說它其實位於冀州,又稱天柱山,對應北斗星;有人說,它是河西祁連山;又有人說,它遠在流沙大漠之外……

所以屈原在他的《天問》裡,才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崑崙懸圃,其尻(kāo)安在?”

這可謂是春秋戰國以來,最大的未解之謎之一。

所以黑夫纔敢慫恿陳寶巫雅跟秦始皇胡吹“西王母或在崑崙之墟”,因爲他知道,根本找不到,亦難以證僞。

就算皇帝真派使者走到崑崙山主脈又如何?東西五千裡,南北數百里,許多地方連鳥兒都飛不上去,遠看恍如仙境,走近才發現難如登天,鬼知道“西王母邦”會不會在上面。

不管怎樣,儘管崑崙渺茫難求,但對來自崑崙的東西,中原人卻喜愛得不行。

從千百年前的殷商開始,便不斷有“崑山玉”從西邊運來,成爲中原人最喜歡的異域寶物,婦好牧裡的玉器,便多是崑山玉。烏氏倮與河西月氏的貿易,主要便是運去絲綢,換取牛馬和玉石,這些玉石是秦朝宮廷各類玉飾品的主要來源。

所以這條貿易路線,亦可稱之爲“玉石之路”。

“但這崑山玉究竟是從何處而來?是月氏人開採的麼?“黑夫提出了疑問。

烏氏倮兄弟搖頭:“中原商賈進入月氏,常被拒於合黎水東岸,不得再往西半步。而崑山玉,是從月氏五部的都邑昭武城運過來的。”

合黎水,黑夫雖不知道是哪,大概距離黃河也沒有太遠,如此說來,烏氏的商隊,只進入了河西的邊緣地帶。

親自去過那邊的烏氏延道:

“吾等也曾賄賂月氏部落君長,他們只說,此玉並非月氏所產,是從流沙大漠用駝隊運至昭武城,再追問,卻不肯再透露半句,說是月氏王有令,向東人泄西方之事者死!”

“我不死心,曾派一隊人偷渡合黎水,向西進發,結果杳無音訊。只是到來年貿易時,月氏王給我送來了他們的人頭……”

說起這件事,烏氏延還有點來氣。

很明顯,月氏這麼做,是爲了壟斷貿易路線,因爲控制了河西走廊,他們既可以買下西方之玉,也可以獲得東方絲綢,然後再將兩者高價賣給對方,從中賺取巨利!

這種生意要維持下去,就必須杜絕東西兩方商人接觸。

就連烏氏倮兄弟,也對西域知之甚少,這樣的話,只能參考假託周穆王西行的《穆天子傳》了。裡面倒是描述了不少西域地名,什麼舂山、赤烏國、羣玉山、曹奴……

據黑夫猜測,書中說赤烏國盛產美女,也許是樓蘭?而羣玉山大概就是和田,因爲書中說周穆王在那兒“取玉三乘,玉器服物,載玉萬隻”,當真收穫頗豐。

總之,月氏以西的世界,比中原人想象中的更大。

黑夫開始拼命向烏氏倮灌輸道:“月氏佔據河西,阻斷東西客商,獨佔玉、帛之利,所獲利潤,十倍於烏氏!”

“故而,陛下若派李信將軍西征滅月氏,於烏氏有利而無害。月氏若滅,烏氏商隊便能暢通無阻,沿着河西一直往西走,一邊爲陛下尋找西王母之邦,一邊與西方邦國貿易。屆時,絲絹紅糖,可直銷到數千裡之外,玉石等異域之物,亦將源源不絕運入中原,這一來一回,所獲之利,與賤賣絲絹予月氏,孰大?這便是我說的大買賣!”

烏氏倮意有所動,但他是個理智的商人,不會爲了虛無縹緲的東西賭上一切,他思索之後道:

“西拓之策纔剛剛實行,現在談滅月氏,爲時尚早。但郡尉這麼一說,老夫倒也極想知道,月氏以西,究竟有多少邦國,其人口多寡,有何特產,等着吾等去貿易。”

烏氏倮產生這種想法,黑夫的目的便達到了一半。

一位偉人說過: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家就會大膽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爲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

除了野心勃勃的征服者外,商人,永遠探索發現的急先鋒。

就像文藝復興後的歐洲人一直迫切希望繞開奧斯曼帝國,與印度、中國直接貿易,所以前赴後繼不斷奔赴大海一樣。這時代的中原人,不僅皇帝嚮往神秘的崑崙和西王母,烏氏倮等商賈,也希望能直接找到玉石原產地。

“這種渴望,便是地理大發現的動力啊……”

黑夫自己當然不可能去搞探索,風險太大,不小心就會像張騫一樣,十幾年都回不來,這個重任,還是得交給烏氏倮家的商隊。

這時候,烏氏兄弟已經開始研究,如何繞開河西月氏,派一支商隊去西方看看了。

烏氏延提議道:“可以走湟中,那兒羣羌林立,只要給諸羌豪酋打點得當,便可放行。”

他所說的路線,是直接走青海柴達木盆地到西域,這也是歷史上絲綢之路的副線,張騫第一次通西域時,便是從這條路回來的。

不過,歷史總是有奇異的地方,歷史上,張騫通西域,是爲了尋找大月氏,現如今,烏氏兄弟通西域,卻是想避開月氏……

烏氏倮則道:“還可經匈奴,走草原西行!匈奴不事貿易,不會故意阻撓,只是匈奴人喜歡劫掠客商,風險亦不小。”

他所說的,應就是“草原絲綢之路”,從北方草原一直西行,只要有水草的地方,就有路可走。

一邊說着,烏氏倮亦看了黑夫一眼,笑道:“走這條路線,亦能爲陛下,爲郡尉打探匈奴虛實!”

“好一個生意人!”

黑夫心中暗道,沒錯,這就是他力勸烏氏倮的目的之一!

最好的間諜,無非是兩種人,其一是出使外國的使臣,其二,則是做邊疆貿易的商人。黑夫不僅需要烏氏倮在資金、牲畜上予以協助,還需要他手下的商隊深入匈奴,幫自己打探敵人虛實,達到”知彼“。

強迫烏氏合作,和烏氏主動幫忙,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眼看這筆買賣就要談成了,一旁的陳平乘機說道:

“三百年來,中原有許多富商,但能富過兩代人的,除陶朱外,再無其他!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何也?難道巨賈子弟皆愚笨不善?依我看,這是因爲他們坐擁千金,卻於國無功,遂被君主、大臣視爲蝨害,打壓之下,千金之子,一夜之間便會成爲閭左窮漢。”

“而如今,烏君爲邦國刺探匈奴、月氏軍情,此乃一功。爲大秦開新商道,此乃二功;又爲陛下尋找西王母之邦,此乃三功!”

不僅可以致萬金,亦是保全家族富貴的好辦法。

“想來再過些年,烏君恐怕要真的封君拜侯了!”

好話誰都愛聽,烏氏倮聞言大笑:“郡尉,你這長史,當真會說話,不做商賈,實在可惜。”

他本是隨口一說,豈料,陳平卻順坡上驢,直接向黑夫請求道:

“郡尉,平願僞裝成商賈,隨烏氏商隊北上匈奴,爲郡尉刺探其虛實!”

第127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59章 天狗第972章 呂澤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659章 自討第259章 章邯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66章 監守自盜第712章 亡秦者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869章 山海第122章 積粟第61章 匿名信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60章 將陽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857章 鄧林之險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848章 深海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644章 武昌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308章 水蠱第582章 任將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309章 南昌第857章 鄧林之險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第458章 好男兒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375章 烏氏倮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373章 羊圈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215章 巧合?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789章 望夫第199章 縣尉有請第286章 秦王(下)第844章 瑚璉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536章 要有光第30章 第一第861章 武關第627章 極盛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621章 天罰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743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中)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397章 駿馬第667章 換相第984章 石頭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900章 不殺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197章 弟子第391章 良弓第18章 袍澤們第348章 項目組第141章 陳平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563章 大復仇第949章 養狙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141章 陳平第301章 加個人第730章 君要臣死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191章 若驅羣羊第604章 海東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
第127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59章 天狗第972章 呂澤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659章 自討第259章 章邯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66章 監守自盜第712章 亡秦者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869章 山海第122章 積粟第61章 匿名信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60章 將陽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857章 鄧林之險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848章 深海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644章 武昌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308章 水蠱第582章 任將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309章 南昌第857章 鄧林之險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第458章 好男兒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375章 烏氏倮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373章 羊圈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215章 巧合?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789章 望夫第199章 縣尉有請第286章 秦王(下)第844章 瑚璉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536章 要有光第30章 第一第861章 武關第627章 極盛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621章 天罰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743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中)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397章 駿馬第667章 換相第984章 石頭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900章 不殺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197章 弟子第391章 良弓第18章 袍澤們第348章 項目組第141章 陳平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563章 大復仇第949章 養狙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141章 陳平第301章 加個人第730章 君要臣死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191章 若驅羣羊第604章 海東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