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師,天哪!我居然能夠跟張天師直接對話,想也不敢想啊!
當代活生生的張天師,就坐在我面前。
看過不多的書裡,如《仙楚》裡的張天師,好像是挺邪挺陰的角色。
還有就是小椴的《杯雪》裡有龍虎山四大鬼的描寫,生動傳神,但極詭異!
中國自古相傳,至今延綿不絕的兩大世家,一是孔聖人,二是張天師。
多少代了?六十五代!眼前坐着的便是六十五代天師――張金濤。
不像,太不像了,天師府中天師殿裡的張天師,老祖——張金濤這麼稱呼他的祖宗,何等威猛,何等雄起?左手仗印,右手執劍,大鬼小鬼見了無不膽寒,可眼前的這位?怎麼看上去竟像是一位三家村裡的西席先生,一副儒生樣兒。難道孔聖人與張天師結過親?
呵呵,居然連天師也敢惡搞,找死!
分賓主坐下,斗膽問了張天師五個問題:
一、 “道”之終極理解
二、 正一道全真道之別
三、 張天師世家之歷史
四、 天師道齋醮符籙之真相
五、 天師府道教洞經音樂與當地民間音樂及中國戲曲之流變
有點像是侃大山呢,張天師開始尚拘謹,對於第一個問題,他的理解,只能從宗教角度來看。當然也不忘引點《道德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呵呵,這個俺也會。
說到天師道與全真道,天師有言:天師道爲道教宗源,先於全真道一千年,直到邱神仙出來,全真才大盛,弄得天下到處都是全真道士,其實俺們龍虎山纔是真正的道教之祖!自豪啊!
泥丸走遍了道教名山,發現居然到處都是全真道士,早就打心眼裡不服,這回還是真心地向着咱天師道,正一道,何況剛纔還聽了道樂團演奏的《山坡羊》呢,着實過癮。
於是點頭,大大地點頭,附合:“全真道像佛教啊,有點出世,還是正一道好,入世啊”。天師大悅,說道:“正一道士爲人解厄,吃齋只是初一十五,平時可以吃點犖,但有些東西不能吃地,像忠孝節義,不吃!有靈性的動物,不吃!”
偶大奇,沒聽說過啊,何謂忠孝節義?答曰:狗、雁、團魚、馬。呵呵,長見識啊!
說到天師世家之淵源,除創教老祖外,自然不能不提另兩位大大有名的天師:二十八代天師張繼先,四十二代張宇初。兩位都大獲聖眷,所以纔有了今天如此氣派的天師府啊。略過,俺知道一些,《水滸傳》第一回,略過。
醮齋符籙之道,張天師大大地宣講了一番。畫符唸咒,纔是天師真正的絕招啊!
以下原話:
符和籙是兩個東西,先說神符。
古代的天師道注重煉丹,當年老祖於江西雲錦山,即今天的龍虎山,煉成太清九鼎神丹,才前往四川鶴鳴山創立道教,當時叫正一道,也叫五斗米道。我們天師道的符,是用丹藥化水所書的,病人燒了以後服用,就會起到冶病的作用,不是符本身有用,而是丹藥的作用。
此時泥丸差點要笑,六十五代天師,跟俺一樣被唯物主義,唯科學主義洗過腦啊。按下不表。
籙呢,是一種記名的東西,就是錄下名字,上奏天帝以通神靈,相當於功過簿啊。天師府有法海宗壇,總領天下道門,這裡就統領天下道士的意思了。
呵呵,俺要不要去法海宗壇簽下名呢?猶猶豫豫,還是不敢,泥丸膽小啊。
懂了,天師畢竟是天師,讓俺茅塞頓看,行禮再三,佩服佩服!
音樂的事兒就不說了,聽道樂團演奏的時候,道士還有清唱,跟俺常聽的崑曲也沒啥兩樣。天師的大弟子,忘了他的道號了,說了一通。弋陽腔可不就是江西的嘛,百戲之祖的崑曲也曾取其部分音腔,明白了。
告辭,獲天師親筆簽名贈書一本《道教祖庭――嗣漢天師府》,珍而藏之,珍而藏之!
爲得天師接見,俺泥丸在太陽地裡足足站了兩個時辰,不過也值了。
六十五代天師張金濤,爲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之外孫。原來不是親孫子啊,不過畢竟是天師啊,此行不虛也。張恩溥在解放時去了臺灣,大陸上,他可是僅存的天師骨血了。
龍虎山,威名赫赫,卻不料山清水秀,果然是出神仙的地方。瀘溪之美絕不亞於桂林,只是小點而已。
印象極深的是,龍虎山有金槍峰,有羞女巖,像極,像極!造化鍾情於陰陽,抑或此即龍虎之道?
後悔沒有問天師,早期五斗米道之黃書赤界之法,陰陽種子之術,是否來源於龍虎山之金槍峰,羞女巖?
不是後悔,而是壓根不敢!
同行有女名妖妖,出得天師府,長出氣而大樂:天師怎麼沒有讓我現出原形啊?原來她自認大蛇精,
暈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