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章 渤海高氏

bookmark

跟董昭定下了侄子們過來的日子之後,董明也沒有再多留他。董昭本也有公務,便告辭離開了。他離開沒多久,荀璦就抱了一摞卷宗過來。

“老師,您要的資料都在這裡了。”荀璦指着卷宗道:“學生根據州部,做了分類。從上往下,依次是司隸校尉部、豫州、兗州、幽州、幷州、青州、徐州、揚州、交州、荊南、荊北、冀州、雍州、涼州、益州。”

事實上,此時的鹽官,並沒有遍佈天下各個州郡,事實上,眼下東漢的各郡縣大小鹽官,三十七個,分佈在全國二十八個郡國當中。其中包括河東、太原、渤海、會稽、蜀郡、南海等。

“嗯?這麼多?有些地方沒有鹽官吧?”董明雖然不清楚詳細的數據,但是大概還是知道的。

荀璦解釋道:“自然沒有。不過各州都有負責食鹽轉運的官員、鄉紳、豪族。也都在上面了。”

董明聞言點點頭,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荀璦是個做事很認真,細緻的人。

“先把渤海郡的找出來給我。”董明當先要解決的,始終還是萊州灣鹽場的事情。

荀璦對資料很是清楚,三兩下就將渤海郡的內容找到,指給董明看。

“渤海郡鹽官,是高朗。”

“高朗?”董明有些懵,這不是一個熟悉的名字。

“此人倒是沒什麼可說道的,不過他出身渤海高氏。”荀璦輕輕解釋道。

董明仍然是懵圈的,渤海高氏是什麼鬼?

荀璦知道自家老師在這一方面很缺乏常識,因此耐着性子解釋道:“渤海高氏,祖上可以追溯到齊桓公時期,其祖乃是白兔先生高傒。”

“啥先生?”董明好像聽到了不得東西。

“白兔現身,高傒,號白兔。”荀璦覺得董明關注的重點有些奇怪,不過在重複了一遍之後,還是繼續解釋起來。

渤海高氏,自高傒起得姓(桓公賜“以王父名爲氏”),爲春秋時齊國公族,世爲天子所命監國上卿,同時也是盧姓始祖。高氏和同爲上卿的國氏成爲齊國最顯赫的兩大貴族,鼎盛時“三分齊而有其一”

再往後,高家又出了一個高柴,乃是齊文公十八世孫,字子羔。當然出身顯赫並不是他青史留名的原因,主要是他有一個好老師,叫孔丘。後人在儒家著述中,經常看到一個名字,子皋,說的就是他。

此人同時還是柴氏的始祖。當然這都是扯遠了,就說現在。高傒二十五世孫有一個人叫高洪,曾做過渤海郡太守,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渤海高氏開始成爲渤海郡望家族。自高洪以降,高洪的四世孫高褒字宣仁,爲東漢太子太傅;六世孫高丞字文休,爲國子祭酒、東莞太守;七世孫高延字慶壽,爲前漢中太守。

眼下高延年邁,高家的話事人是他的兒子高納高孝才。整個渤海高氏都由此人當家做主。而高朗,從血緣上來看,算是高納的堂兄弟。

聽完了荀璦解釋,董明覺得還挺魔幻的,沒想到一個高氏往前掰扯掰扯也能這麼牛掰。他都有些想知道自己這個董氏能掰扯出什麼高貴的出身了。

“天下之高出渤海,自渤海太守之後,高家在漁陽、遼東、廣陵等地皆有分支。渤海高氏既是高姓源頭,也是高姓五望之首。其他各地高家,在大是大非上,也會跟渤海高氏保持步調一致的。”荀璦又補充了一句。

“你倒是挺清楚的。”董明笑着誇了一句。

荀璦搖搖頭道:“這都是小時候就背下來的,老師也知道學生出身荀家,這些東西從小就要知道。”

“行了,不說這個。”董明直接道:“也就是說,眼下這渤海其實是高家說了算?”

“雖然不中聽,但是的確如此。”荀璦點點頭,然後又道:“事實上,除非朝廷派過去的太守特別有能力,有魄力。不然的話,地方上的政務基本上都要仰仗當地郡望,這是誰也沒有辦法的事情。能不與當地郡望同流合污,坑害百姓,已經算是難得。”

“也不盡然,若是你去渤海郡,想來不會被他們刁難。”董明笑着說道。

這是實話,天下世家雖然各有各的利益,但是彼此之間還是不會鬧得太過難看的。這也是爲什麼,自劉邦以降,大漢的政治總是被世家影響的原因。朝廷你好把控,但地方呢?你隨便派個人過去,人家當傻子耍,只能仰仗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員。

到了東漢之後,這種情況就越來越嚴重了。及至眼下,整個大漢朝與其說是個國家,倒不如說是個世家聯合體。其他的世家尊劉家爲世家之主。

荀璦聽了董明的話之後,先是一愣,然後搖搖頭道:“老師,其實世家也不是都是這樣的。”

“我知道。”董明回了一句然後道:“你先去忙吧,爲師再看看。”

“喏。”

卷宗中,高朗的信息並不是很詳細,只有名字、表字還有生年。從履歷上來看,也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只有孤零零的一條。前渤海太守舉薦他爲渤海郡鹽官。那都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

也就是說,高朗自出仕以來,只待在一個地方,做了一件事。聽起來好像是個踏實肯幹的傢伙,事實上,自他上任以來,渤海每年的鹽稅都在下降。

經過詳細瞭解之後,董明才發現此時的鹽鐵專賣很是扯淡,又或者說,壓根就不能算是專賣。光武帝建立東漢後,乃廢專賣,除私煮之禁,任民煮鹽。凡郡縣出鹽多者始置鹽官,主收鹽稅,爲就場徵稅之始。至明帝時,復行專賣。和帝即位,仍行收稅,直至眼下。

也就是說,朝廷是放任民間私自產鹽的。只不過會收很重的稅收罷了。高稅收自然會使得鹽價虛高不下。當然,朝廷同時也控制着鹽產量。這聽起來很奇怪,放任鹽業民營的同時還控制鹽產量。

秘密就在於,私人產鹽可以,但是用的工具必須是朝廷的。也就是說,每一個產鹽的商人,都是記錄在冊的。

這些人產的鹽,也算是官鹽。只不過,財帛動人心,很商人會高產少報。這樣就會少交很多稅,多出的那一部分,就是白掙的錢了。此時所謂的私鹽,其實就是這一部分。

但可笑的是,這一部分的產量,遠遠高於朝廷徵稅時知道的產量。作爲朝廷財政支柱之一的鹽稅,每年都乾乾巴巴的。

全國幾千萬人吃鹽,收上來的鹽稅,連百官的俸祿都發不起,這實在是太可笑了。

“渤海郡自高朗任鹽官以來,鹽稅每況愈下,這要是沒有貓膩,某纔不相信。”董明直接將卷宗甩在了矮几上:“奉孝,你過來。”

郭嘉聞言擡起頭,一臉笑意的走到董明的矮几前笑着說道:“老師想讓此人怎麼死?”

董明翻了一個白眼,直接說道:“死什麼死,你找王韋借人,去把高朗查一個底兒掉,全都留下證據,人證物證,我都要!”

“小事一樁。”郭嘉眼睛轉了轉道:“可是這沒有什麼用,就算將高朗處死,渤海的鹽官還有李朗、張朗。”

“你直接說你有什麼辦法。”董明沒好氣的說道。

郭嘉笑眯眯的回道:“這種事情,其實法正那小子來做最合適。他這個人小氣的很,睚眥必報,多得是整人的辦法。”

“讓你說,你就說,攀扯他幹嘛。”

“好嘞。”也不知道是跟董明時間太久了,郭嘉年紀輕輕顯得有些太散漫了:“老師所求無非鹽業罷了。何必糾結區區一個渤海郡,區區一個高朗呢?直接恢復鹽業朝廷專營專賣即可,若是有人私自產鹽,直接抓了明正典刑便是。”

“你還會走康莊大道了?”董明覺得很是意外,他之所以點郭嘉的將,就是覺得這小子是一個愛劍走偏鋒的人,沒想到他竟然出了一個主意。

董明是跟郭嘉待久了,忘了郭嘉郭奉孝,可不是一個只會劍走偏鋒耍小聰明的傢伙。縱觀原本歷史軌跡上郭嘉的表現,那絕對是戰略家這個級別的。不弱於三分天下的諸葛亮,二分天下的周公瑾。

郭嘉笑着說道:“這是最好的辦法,學生可不是愛弄險,只是會選擇最優解罷了。老師這可是您教的。”

董明點點頭,開始思索郭嘉說的話。從根子上來說,這的確可以說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唯一的瑕疵無外乎從制度預計效果到實際執行效果之間的差距罷了。

但有一點,若是此時恢復鹽業朝廷專營,定然會激起民間,尤其是幾個產鹽大郡的不滿,甚至有可能變成叛亂。

要知道,私鹽販子要是造反,那才真的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更不要說眼下這些私鹽販子背後很可能還站着一個個高門大戶,要是真的有人鐵了心造反,這些人連謀略、高級人才、政府架構都不缺。

董明不敢冒這個險。要不說呢,江湖越老,膽子越小。

郭嘉很顯然看了出來,幽幽的說道:“老師,快刀斬亂麻,長痛不如短痛。老師若是擔心叛亂的話,那大可不必。”

“哦?”董明來了興趣,想看看郭嘉能說出什麼花來。

147章 孫挺三問254章 你聽說過收費站嗎?278章 洛長水泥路和萊州灣鹽場235 科考(二)303章 亂戰315章 劉宏,不行了365章 高大壯的故事113章 漢中-南陽水利工程計劃226章 建設兵團376章 放榜010章 即將而來的旱季270章 大朝會371章 騎射考試035章 公達拜託了282章 劉宏派人刺殺董明231章 變法(二)068章 討逆將軍259 科學司投入使用261章 製鹽227章 劉宏在想什麼呢112章 中平三年三月322章 荀爽應召,劉宏後手290章 一團亂麻132章 救下胡車兒419章 想當工部尚書162章 青銅遮面044 馬明的眼淚425章 皇甫叔獻和皇甫叔侯226章 建設兵團304章 建春門,破了424章 國家分配媳婦兒?299章 王斌出籠!193章 都來了137章 十一月,風雲變幻(上)279章 劣勢329章 SSR級的侍衛413章 計劃生育?012章 第六個學生192章 來自何皇后的惡意102章 邸報372章 陳到的環數和黃敘的機智409章 董明受傷啦?059章 田間地頭424章 國家分配媳婦兒?363章 明德書院·新050 打架了235 科考(二)191章 驚蟄(祝大家中秋節快樂)366章 盧先生418章 爲了大運河設立一個新的衙門?039章 簡憲和只能做這麼多了124章 二爺睜眼417章 大運河!318章 變法的到了新階段(上)042 無欲則剛184章 改除鄙陋,革故鼎新398章 你跟我去賣酒176章 多了一批死忠粉343章 還有誰!061 蓋勳031章 席地而講400章 有內鬼?354章 三處產業398章 你跟我去賣酒179章 明德書院,沒了.....105章 炸爐了176章 多了一批死忠粉045 士子逼宮348章 洛陽反應325章 高大壯082章 追擊091 附屬小學計劃053 章 彭城來人人物卡(持續更新)223章 這一夜好漫長(終)064章 明德書院405章 至陳留043 光和六年二月(感謝本座玄清的打賞)240章 放榜157章 董明歸宗,李通入學366章 盧先生033章 馬明351章 新增兩司125章 戰前220章 這一夜好漫長(一)118 潛移默化385章 臣有本奏381章 魯肅、荀彧252章 做老師和做改革者的糾結(一)261章 製鹽351章 新增兩司255章 孟德兄,你害苦我也115章 上課與筒車063章 唐周跑路了376章 放榜146章 大馬車184章 改除鄙陋,革故鼎新220章 這一夜好漫長(一)072章 留守鄴城
147章 孫挺三問254章 你聽說過收費站嗎?278章 洛長水泥路和萊州灣鹽場235 科考(二)303章 亂戰315章 劉宏,不行了365章 高大壯的故事113章 漢中-南陽水利工程計劃226章 建設兵團376章 放榜010章 即將而來的旱季270章 大朝會371章 騎射考試035章 公達拜託了282章 劉宏派人刺殺董明231章 變法(二)068章 討逆將軍259 科學司投入使用261章 製鹽227章 劉宏在想什麼呢112章 中平三年三月322章 荀爽應召,劉宏後手290章 一團亂麻132章 救下胡車兒419章 想當工部尚書162章 青銅遮面044 馬明的眼淚425章 皇甫叔獻和皇甫叔侯226章 建設兵團304章 建春門,破了424章 國家分配媳婦兒?299章 王斌出籠!193章 都來了137章 十一月,風雲變幻(上)279章 劣勢329章 SSR級的侍衛413章 計劃生育?012章 第六個學生192章 來自何皇后的惡意102章 邸報372章 陳到的環數和黃敘的機智409章 董明受傷啦?059章 田間地頭424章 國家分配媳婦兒?363章 明德書院·新050 打架了235 科考(二)191章 驚蟄(祝大家中秋節快樂)366章 盧先生418章 爲了大運河設立一個新的衙門?039章 簡憲和只能做這麼多了124章 二爺睜眼417章 大運河!318章 變法的到了新階段(上)042 無欲則剛184章 改除鄙陋,革故鼎新398章 你跟我去賣酒176章 多了一批死忠粉343章 還有誰!061 蓋勳031章 席地而講400章 有內鬼?354章 三處產業398章 你跟我去賣酒179章 明德書院,沒了.....105章 炸爐了176章 多了一批死忠粉045 士子逼宮348章 洛陽反應325章 高大壯082章 追擊091 附屬小學計劃053 章 彭城來人人物卡(持續更新)223章 這一夜好漫長(終)064章 明德書院405章 至陳留043 光和六年二月(感謝本座玄清的打賞)240章 放榜157章 董明歸宗,李通入學366章 盧先生033章 馬明351章 新增兩司125章 戰前220章 這一夜好漫長(一)118 潛移默化385章 臣有本奏381章 魯肅、荀彧252章 做老師和做改革者的糾結(一)261章 製鹽351章 新增兩司255章 孟德兄,你害苦我也115章 上課與筒車063章 唐周跑路了376章 放榜146章 大馬車184章 改除鄙陋,革故鼎新220章 這一夜好漫長(一)072章 留守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