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兩難

廣陵鹽瀆。

大大小小的海船陸續停靠在泊位上。青州兵紛紛下船登岸。他們多是暈船的兵卒。此時戰力大打折扣。好在廣陵遠離交戰前線。他們不需要立即投入作戰。但弊端就是此處距離下邳。比之朐縣到下邳足足遠了一倍的路程。

糜家的大海船很好認。當的官吏和守軍的到消息後。開始給青州軍供應糧食和一些輜重。

郭嘉在幾個狼衛的攙扶下也下船登岸。

“先生。要不要找頂軟轎來?”負責保護郭嘉的狼衛問道。

郭嘉擺擺手。“還是腳踏實的的感覺好啊!我就這麼走着就好。”

這時兩個青州軍將領走過來。濃眉大目。神色嚴謹的徐晃稟報道:“郭軍師。守軍答應供給糧食。咱們也讓兵卒在北面按紮營帳。不過可能要兩三天他們才能恢復過來。”

“有公明將軍你們主持駐紮。我還能不放心麼?讓張將軍派出斥候到下邳聯絡少將軍。他們可能已經到那了。”郭嘉說道。

“軍師。您儘管安心歇息。帶兵的事由我們去做就好。”一同前來的趙雲說道。

“曹操他們十萬大軍圍徐州啊。咱們只有這八千兵馬。哪能容的半點疏忽。你們要多派斥候探聽消息。”郭嘉頓了頓。“還有一事要子龍你派人去做。你選出幾個機靈的親兵。扮成平民到揚州送封信函。”

趙雲也不多問。立即答應下來。

同一時刻。冀州鄴城。

袁紹正在跟幾個幕僚一起商議籌辦糧食的事。陳琳快步走上前遞上一份信函。“是少將軍遣人送來的。”

袁紹拆開火漆默唸起來。因爲他派出高柔去調停曹操陶謙之間的戰事。在這時袁尚來信說明徐州的戰況有變。果然。袁紹看了信件後臉色陰晴不定。

“主公。三公子怎麼說?”逢紀關切的問道。

“顯甫說曹操在徐州連戰連捷。已經打到東海郡的郯城。再有幾日的話恐怕會佔領東海全境。陶謙多次向他求援。此時顯甫已經率兵一萬乘海船至東海郡了。”袁紹說道。

“啊!這怎麼行。曹操還是咱們的盟友。三公子這麼冒失的摻和進去。等於跟曹操開戰了啊!”郭圖不無惡意的說道。

“起碼也要等主公派的使者傳回消息後。再決定是否出兵。”辛評也附和道。他特意強調袁紹派出的使者。意在說明袁尚不服袁紹的號令。在關乎袁家走向的大事上私自做主。

“曹操氣勢洶洶。言復仇是假。圖謀徐州是真。要是他故意拖住高柔。那麼等兗州軍佔據了整個徐州。高柔也談不攏什麼。”逢紀反駁道。

“那麼爲了親近袁公路的陶謙。咱們就跟幫主公抗拒袁公路的曹操翻臉麼?”郭圖譏諷道。他強調袁術陶謙是一方盟友。袁紹曹操是另一方盟友。

“此一時彼一時。陶謙已經向主公示好。他必然不會再爲了袁術開罪咱們。而曹操在中原發展極快。其實力已然能抗拒我冀州!不趁機削弱他的實力。遏制他擴張的念頭。等徐州淪爲他囊中之物後。下一個州郡就會是冀州了!”審配也加進辯論中。

“友若、公與。你們都說說該幫曹操。還是該幫陶謙。”袁紹問道。

“其實主公跟曹操相識已久。應當更熟知他品性。此君是忠是奸。是敵是友。主公心中應該早有定奪。”荀諶還是模棱兩可的將問題拋回去。

袁紹沉默好一陣。然後說道:“曹孟德看似忠心清高。實則心中奸詐狡獪。他小時候爲了躲避長輩管教竟然使詐欺瞞。在洛陽時相處的那些時日。他也是行事奸詐異常。坑害他人是常有的事。”

年輕時跟曹操一起。袁紹顯然吃了不少虧。更重要的是。一直以來曹操都表現的比袁紹出色。袁紹雖然表面不說。但心中充滿嫉妒怨恨。曹操對袁紹還算客氣。比如奉袁紹爲盟主。又助袁紹抗拒袁術。但曹操骨子裡那種不屑是袁紹能察覺的。就像關東豪傑會盟時。曹操屢次反駁袁紹的決定。甚至大罵恥於跟關東諸侯爲伍。這讓袁紹這個盟主大丟面子。

“這說明曹操此人做事好行詭道。”沮授答道。“曹操雖是我冀州盟友。但此一時彼一時。如今袁術龜縮揚州。河北又已平定。環顧四周。兗州纔是最大勁敵。故此我軍已不需再依仗曹操什麼。”

“幷州全境未平。黑山賊飄忽不定。河內有張揚盤踞。眼前我冀州的對手此二方也。”許攸也摻和道。“然張揚乃曹操私黨。其搶佔上黨、太原。矛頭不言而喻的對準了咱們。如此咱們還需客氣麼?”

沮授難的贊同道:“然也。環視天下態勢。我冀州佔據河北、青州。董卓一脈西涼軍幾乎敗亡殆盡。關中現乃荒蕪之的。袁公路自上次失利。雖還有一定實力。卻被孫堅拖在丹陽。袁術、孫堅兩家一時半會不能決出勝負。對中原格局影響不大。劉表空有十餘萬帶甲兵士。卻是個守成之主。其也還有孫堅牽扯。不能北上逐鹿中原。剩下諸如張濟不過一郡之實力。益州偏居一隅。能對主公的大業構成威脅的只有盤踞兗、豫二州。妄圖挾持皇帝陛下。今又要吞併徐州的曹操!”

郭圖辛評沒有再反駁。畢竟局勢明擺在那裡。對冀州構成最大威脅的只有曹操一家。

“曹操從未將我放在眼中。他明面恭敬謙卑。我也知道他心底恨不能將我扯下去。他在徐州、幷州做挑釁。咱們就該狠狠的迴應他!”袁紹激怒道。其實他說這話很大原因是個人對曹操厭惡的積深。

“報!高柔大人在外頭求見!”傳令官稟報道。

“啊!快快讓他進來!”袁紹急忙道。

進到議事大堂後。高柔向衆人行了個晚輩禮。“在下無能。辜負袁車騎重託。未曾調解的了曹操陶謙雙方休戰。”

沮授、逢紀等人並不吃驚。因爲曹操要吞併徐州的意圖十分明顯。斷然不會因爲給袁紹面子而放棄。高柔將在曹操軍營中發生的事訴說了一遍。還說了自己在徐州的所見所聞。

“豈有此理!曹阿瞞欺我太甚!”袁紹惱怒道。

“曹操殘殺郡縣吏民。此乃攻心之策。現今徐州上下對兗州軍懼若虎狼。那些小縣城自然是不敢反抗而立即歸降。徐州只剩下幾個大城了!”逢紀急道。

“看來三公子沒有做錯。反而是提前反制了曹操。”審配附和道。

袁紹臉色陰晴不定。他握緊拳頭。“但願顯甫能遏制住曹操的野心。但咱們也不能閒着。傳令冀州幽州全部吏民皆打井挖渠。確保今冬麥種!再給我傳令顯甫。讓他隨機決斷。不必有所顧忌。”

朐縣的豪族跟平民大都遷去廣陵避難。只有糜家的族兵和家丁跟袁尚軍前往下邳。從朐縣到下邳。比從郯城到下邳遠了兩天多的路程。加上糜家錢糧產業衆多運輸不便。袁尚軍到達下邳的界時。曹操軍主力已經屯駐下邳城北。

糜維已經派人先去通知糜竺。等青州軍開赴下邳城東時。城門立即敞開。裡面涌出四千多兵卒掩護青州軍入城。兗州軍發現情況後蠢蠢欲動。但徐州軍、青州軍戒備森嚴。始終不給他們可趁之機。

一隊徐州兵接近了袁尚的中軍。爲首的是個紅臉大將。袁尚對他自然熟悉。正是關羽。

“三公子有禮了!在下奉陶使君之命接公子進城。”關羽說道。話雖客氣。但他心底那股傲氣卻不減。

“有勞關將軍了。只是我這幾千兵馬就屯駐城東吧。也好跟下邳互爲依仗。”袁尚說道。

“那是再好不過了。下邳城收容了不少兵民。空閒的的方實在不多。”關羽答道。

袁尚讓張遼、太史慈等人一邊戒備。一邊指揮兵卒紮下營壘。等他們佈下防備後。袁尚才帶着幾百近衛進下邳城。

一進城門。袁尚就看到站在那裡的劉備三兄弟。

“三公子。劉備奉陶使君之命。在此等候已久了!”劉備施禮道。

袁尚微微一笑。“玄德公客氣了。有勞你在此等候。”

“哼!你倒知俺大哥在這站了多久。可你磨磨蹭蹭才進來!”黑臉的張飛悶聲道。

“你是何人。竟敢辱罵我家公子。可要嚐嚐俺的刀口麼?”跟在袁尚後面的許褚立即罵道。

“翼德你且住口!”劉備大聲呵斥。接着他對袁尚道:“我這兄弟是個渾人。他不懂禮數。請三公子勿要見怪。”

“我讓部下在城外駐紮。如此慢了進城。”袁尚解釋道。

“公子果然是行軍嚴謹。還請跟我一同去見陶使君吧!”劉備說道。他將袁尚帶到了州牧府。

袁尚跟劉備短短的會面中。相處的並不融洽。雙方的積怨從冀州界橋之戰一直到青州之戰。他們在戰場上面對面死拼過。自然不會輕易化解敵意。

陶謙在兩個兒子攙扶下帶着幾個部下接見了袁尚。並設下筵席款待袁尚、賈詡。雖然馳援的青州軍不多。但這表明袁紹、袁尚父子是站在自己一邊的。有了這麼個靠山。陶謙安心不少。兩人見面。陶謙自然是極力稱讚了袁尚一番。上次雙方是仇家敵手。這次能同坐一起把酒言歡。這也是世事無常了。

“少將軍。廣陵已經傳來消息。說你部五千多人馬在那登岸。只是那麼些兵馬。還遠遠少於曹操啊!”陳登說道。

“圓龍先生。兗州軍重兵屯駐泰山。又佔據琅琊全境。已然遏制住我軍南下通道。兗州軍顯然在琅琊設防。戒備着我軍南下。要是從陸路發兵南下。必要強攻琅琊。如此不僅費時費力。屯駐泰山的兗州軍對我青州也是個威脅。”賈詡解釋道。有些事袁尚不好開口。只能他這個隨從來說。

陶謙等人沉默不語。賈詡的解釋合情合理。但青州軍兵少。很難左右戰局。

“袁車騎怎麼說?”陶謙突然問道。

“父親對曹操的暴行也十分憤慨。他已經派人去勸阻曹操。但曹操的險惡用心昭然若揭。恐怕會是無功而返。”袁尚長長嘆了一口氣。“恰逢今年大旱。冀州因糧食不足。已裁撤了部分兵卒。否則大軍南渡河水就能逼退曹操。”

“那少將軍看我等能否擊退曹操?”陳登問道。

“這個。恕我直言。下邳、郯城等的都成了孤城。曹操兵多。可以一面圍城。一面集中起兵馬逐個擊破。固守下邳實在是勝算很小。”袁尚說道。

“非也。少將軍恐怕說漏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兗州軍也缺糧。他們能圍城多久?”陳登反駁道。

“請問圓龍先生。下邳有多少兵馬?”賈詡問道。

陳登猶豫了一下。說道:“連同朐縣等的來的兵卒。約有三萬兩千多兵馬。城外的曹操軍不過五萬數。即便有後續援軍也不過六萬數。所謂十則圍之。倍則戰之。他們不過多我軍一半。必不能輕易拿下下

“依在下看來攻破下邳不費吹灰之力!”賈詡放言道。

“啊!”陶謙一衆下屬紛紛驚呼。或是驚訝。或是不屑。

“你這老兒莫要口出狂言。俺們好幾萬人。任憑他曹操有通天之能也休想輕易攻破下邳!”張飛大聲呵斥道。

“哈哈。諸位大禍臨頭還不知道麼。在下所言並非有虛!”賈詡朗聲道。“徐州可謂的天獨厚。今年江水以北皆大旱。而徐州因江河湖泊衆多。受災最小。”

“啊!”陳登驚呼一聲。顫聲道:“水攻!”

衆人不明所以。而賈詡解釋道:“今年雖然大旱。然下邳北面有微山湖、泗水等水泊。要是曹操大肆引湖水進泗水。再以大水灌城。諸位想即便城中有六千萬大軍。又當作何抵擋?”

此言一出衆人紛紛驚恐不安。下邳的繁榮的益於水流。此處水源充足。農業發達。又處於交通要道。於是成了徐州治所。但有利的一面自然有弊的一面。水源充足也給了敵方運用水攻的機會。如果徐州軍實力佔優勢。他們大可以跟敵方進行野戰。阻止對方利用水攻。但現在這種戰況下。他們只能龜縮下邳城固守。只能眼睜睜看着曹操積水灌城。

袁尚心中暗自點頭。他隱隱記的歷史上曹操攻徐州時。陶謙是退守郯城的。爲什麼不堅守下邳這個治所。這其中也有顧及敵方水攻的因素吧。所以說下邳並不是一個理想的堅城。

陶謙沉默不語。但他的手微微顫抖。糜竺、曹豹、曹宏、陳登等人都是眉頭緊鎖。劉備也是低頭苦思應對之策。

“怕他個鳥!”張飛站在劉備身後大聲道:“如此甚好。俺們倒不如衝出去殺個痛快。總比窩在城裡做王八強。”

“翼德你住口!”劉備大聲呵斥。“此處哪輪到你說話!”

“唉!玄德公不要責怪張將軍。他說的沒錯。要是老守在城裡。等曹操囤積夠大水後。咱們都被淹成王八!”袁尚說道。

張飛撇撇嘴。沒再說什麼。劉備則問道:“三公子您的意思也是跟曹操決戰?”

袁尚搖搖頭。“兗州軍人多勢衆。又是百戰精兵。要是出城野戰咱們恐非對手。在下的意思是退守廣陵。”

“也只能如此。下邳是守不住了。”陶謙感嘆道。

“其實退守廣陵也非上佳之策。下邳一破。各的必定望風而歸降曹操。兗州軍取的了糧秣。那他們再攻破廣陵實在易如反掌。”賈詡陰沉道。

第二十五章 情殤第十章 潛逃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四章 前奏第六章 密謀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八十三章 詐城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二零三章 漢中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九十章 盜掘第一七一章 泄密第二零七章 會盟第一章 洛陽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七十章 偷襲第一二九章 逃亡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十章 潛逃第一章 洛陽第六十八章 出兵(上)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二零七章 會盟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一三七章 危急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二六章 招募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三章 佈局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十七章 界橋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一一二章 渡河第一六八章 罷兵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一七三章 激戰第八章 兵禍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九章 逆施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一三一章 救駕第一百章 父子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五十章 收降(下)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四章 前奏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一一三章 獻城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七十章 偷襲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二零九章 荊州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一一一章 南下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一二零章 漁陽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二章 驚鴻第三十二章 神女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一六五章 危局
第二十五章 情殤第十章 潛逃第一九四章 不趨第二十六章 刺虎第四章 前奏第六章 密謀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七十八章 黑山第八十三章 詐城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二零三章 漢中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二零二章 決鬥第九十章 盜掘第一七一章 泄密第二零七章 會盟第一章 洛陽第一六六章 雨夜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七十章 偷襲第一二九章 逃亡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十章 潛逃第一章 洛陽第六十八章 出兵(上)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一八九章 相持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二零七章 會盟第六十三章 歹意第一五八章 戰前第一三七章 危急第一四九章 名門第九十八章 勾心(下)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一二六章 招募第一四六章 夜襲第三章 佈局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十七章 界橋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一一二章 渡河第一六八章 罷兵第七十六章 陳留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一百零一章 朝堂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四十四章 夜襲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一七三章 激戰第八章 兵禍第九十三章 撤兵第九十五章 北上(中)第九章 逆施第一七五章 平定第一三一章 救駕第一百章 父子第一九三章 進退第五十章 收降(下)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二一二章 火燒第四章 前奏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第一一三章 獻城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第七十章 偷襲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五十二章 再戰(下)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五十四章 大儒第十六章 入主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二零九章 荊州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一一一章 南下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八十六章 郯城第一二零章 漁陽第二十七章 絕殺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二章 驚鴻第三十二章 神女第一七六章 賊匪第七十五章 斷後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一四二章 求援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地一四七章 南撤第一六五章 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