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大勢

和順酒肆前。

幾個顯貴上了酒肆,那個冀州兵卒對落魄青年冷笑道:“你知道方纔的老爺們是誰麼?是袁大公子,你小子要是在此胡纏,小心砍了你!”

落魄青年也冷笑一聲,說道:“這袁車騎手下的冀州都是此番模樣嗎?那真要在下失望了。”

袁尚帶着典韋等人走上前,說道:“袁車騎治下冀州皆是懂法守禮之人,那只是個例罷了。”

那個幾個兵卒中顯然有人認得袁尚,他們不敢放肆,各自退後到旁邊。那個落魄青年將一切看在眼裡,他知道袁尚必定大有來頭,於是拱手道:“在下胡言,兄臺莫怪!”說完他牽馬就要離去。

“相逢既是有緣,不如一同共飲一番如何?”袁尚再自報家門道,“在下袁尚,袁顯甫,看兄臺也非凡人,特此一邀。”

落魄青年聞言一呆,半響回過神後答應道:“日然如此嘮叨袁三公子了。”

袁尚笑着讓親衛將馬匹牽去酒肆的馬廄,他帶着落魄青年和典韋、許褚上了酒肆三樓。

店主認得袁尚,趕緊過來招呼道:“三公子自打去了青州後就沒有來光顧小店了吧,這回得好好飲上一番。我家二公子也正在鄴城,方纔我叫人請他過來了。”

袁尚點頭答應,讓店主上了些菜餚跟好酒,並讓落魄青年和典韋、許褚一齊坐下。

落魄青年也不拘束,他坐定後說道:“多謝三公子宴請,在下安平觀津人牽招,表字子經。”

袁尚腦中急轉。隱隱地想起牽招這個人,似乎是歷史上袁紹和袁尚的手下。袁尚知道歷史上不少賢才都在袁紹手下埋沒,這個牽招名氣雖然不如其他名將,但說不定還是個幹才。

袁尚笑了笑,給他滿上一爵酒。“方纔那是我兄長,其並無惡意,只是底下的人有時仗着主人的尊榮,做些欺壓常人的事,子經兄你別見怪。”

牽招點點頭,說道:“我想也是如此。這些年來我一直遊歷各地,但時刻關注着冀州鄉里發生地事情。PaoShu8回到安平後聽聞袁公挫敗公孫瓚、張燕的合謀,覺得袁公是個能做一番大業的明主。於是趕來鄴城投奔。”

袁尚暗暗點頭,袁紹的聲望很高,不少俊才豪傑,或有一技之長的人都來投奔。如果家世聲名顯赫一點地,袁紹就會召爲上賓。委以重任,像郭圖、陳琳等人。如果是家世名望一般,又有一技之長的人,袁紹也會折節下士地招攬爲門客,像擅長易經算卦跟盜掘的李植。

一番交談後。袁尚對牽招有了個大致瞭解。知道他是前車騎將軍何苗的長史樂隱的弟子。何苗、樂隱在洛陽遇害後,牽招和樂隱的門生冒着被殺的危險,一同收斂樂隱的屍體運送同鄉。之後,牽招就一直遊歷四方,直到年初纔回到安平。

在洛陽時,何苗長吏樂隱地名字袁尚也聽過。但沒有深入瞭解其才能。但袁尚從牽招的談吐中,就大致覺得他是個不錯的幹才。如此袁尚在言語中更是大加拉攏招攬。但牽招是衝着袁紹來的,袁尚現在又不能給他封官,只能答應把他引薦給袁紹。如果牽招被重用,也算是安插在袁紹那裡的一枚棋子。

牽招也是有些傲氣之人,經前後對比,他對於袁尚地禮遇還是很感激的,“早聞三公子才名,但不知三公子你也是如此好交遊結納朋友的人。”

袁尚笑着舉爵跟牽招對飲。當看到店主在一旁打眼色時。他告了聲罪,跟店主來到旁邊一個單間。一身華貴服飾的甄儼起身相迎。“三公子,在下有禮了。”

“二哥不需客氣。”袁尚招呼他坐下,“二哥是何時到鄴城的,家中甄夫人他們可好?”

“我是聽到光復鄴城地消息,昨日才趕來料理此地家業的。只是冀州戰亂時起,這生意是越來越難做了。公子你看是否可以再幫開出一些便利?”甄儼說道。

袁尚暗罵一聲,這甄儼整一個市儈的商人,一開口就是討要好處,但袁尚還借有甄家大筆錢糧,其他一些事又有求於他們,所以不得不客氣。

袁尚笑道:“如能幫襯的我一定幫襯,像在青州你們家不就包攬了糖跟酒的經營了麼?那可是能謀取大利的產業啊。”

接着袁尚跟甄儼說了重開通往關中商路地事。甄儼想了會,說道:“只要公子能幫打通關係,我看此事可行。但在下還是要回去跟母親、大哥他們商議才能決定。”

袁尚笑着答應,又問道:“公孫瓚寇略冀州,中山沒有被波及到吧?”

“鞠義將軍鎮守中山,公孫瓚跟黑山賊都沒能進入中山腹地。”甄儼突然有些焦慮地說道,“母親、小妹她們都好,只是大哥自從去歲燃上風寒,身體一直沒有康復,我們都很焦急。”

“華佗、張仲景兩位都是當世名醫,二哥何不差人尋訪?”

“華佗,張仲景?”甄儼喃喃道,“我倒沒有聽說過兩位,如真是名醫我差人去請來。”這也不怪甄儼,華佗現在中原一帶小有聲名,而張仲景聲名也侷限於江南一帶。甄儼久在河北,沒聽過也不足爲奇。

袁尚想到先前進來的袁譚等人,對旁邊侍候的店主問道:“我大哥他們都有些什麼人?”

店主想了一會,說道:“要是在下面有看走眼的話,應當是辛仲治、郭公則、朱文博、臧子源幾位。”

袁尚心中有數,他們這是在出徵前的宴請,這幾人都是袁譚的嫡系,並且都是頗有幹才的人物,只可惜投奔了袁譚。

店主心思一轉。說道:“在下已經在他們那間隔層裡安排了個耳尖的人,待會就能將他們所說報上來。”

袁尚搖搖頭,他們知道和順是甄家產業,並且要是機密怎麼會到酒肆這種場所來說。正當兩人說話時,一名夥計進來稟報道:“袁大公子有請三公子過去一敘。”

袁尚笑笑。吆喝上典韋來到袁譚他們那個單間。這裡面果然聚集了辛評、郭圖、臧洪、朱靈,還有其他一些世家族長。

“三弟,方纔聽下面人說你也到這酒肆飲酒,怎麼不來一同宴飲,莫不是瞧不起咱們。PaoShu⑻”袁譚迎上前說道。

“袁尚一俗人爾,怕打擾到大哥和諸位地雅興。”袁尚說道。

“三公子你是俗人,那我等豈不是更加俗不可耐了。”郭圖說道。

袁譚讓袁尚坐下,並引見了席中衆人。其中有兩個人引起袁尚地注意。一個樣貌清奇。長髯飄飄地中年。經介紹袁尚才知道他就是名相士劉良,就是傳言中給甄宓算命的那個相士。另外一個樣貌粗醜,五短身材披着一件粗布短衣,給人一種猥瑣不堪地感覺,卻是筮術師管輅。

袁尚心裡很想問劉良。現在自己要娶了“貴不可言”甄宓,那日後是否就會榮登九五呢?但想歸想,他還是很客氣地跟衆人寒暄。

袁尚一旦加入,筵席地氣氛就顯得有些冷場,除了劉良、管輅、辛評、郭圖。其他人都十分拘謹。袁尚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這是在爲袁譚、臧洪、朱靈三人餞行的,三日後他們就要起兵前往司隸追擊圍剿張燕。

對於他們能否剿滅張燕,袁尚持懷疑態度,就是自己也很難說徹底剿滅流動性極強的黑山賊。但袁譚他們要是真能極大打擊張燕,也是袁尚樂於見的事。

“大哥,朱將軍、臧將軍。黑山賊並非一般草寇,他們要是作戰不利,必會深遁山林間,要追擊進去可就費時費力了,故當設計將其引出聚而圍殲。”袁尚說道。

袁譚笑了笑,“多謝三弟你的提醒,這平黑山賊爲兄跟朱將軍他們有了計較。你就等我們的捷報吧。”袁譚心中不以爲意,他可不相信袁尚會安好心提醒他。

袁尚不知道袁譚將他找來的原因,過了一陣他推託有事。辭別袁譚等人離開那個單間。

袁尚一走。袁譚看席上沒有外人,於是向劉良問道:“先生你看我三弟面相如何?”

劉良一直是眯着眼。右手不停地撫着長髯,聽到袁譚這麼問,他嗯了一聲,閉上了眼睛左手不停掐算。PaoShu8

袁譚着急,但又不敢打擾他,衆人等了許久,劉良才睜開眼,說道:“三公子的命相比大公子你地要好,這也是他能凡事順風順水的緣由。”

袁譚心中嫉妒震怒,但又不敢表現出來,他追問道:“好到什麼程度?”

劉良微微一笑,“大公子且聽我說完,三公子命相雖好,卻在三十左右有個大劫,要是處理不當性命堪虞。”

“啊!”袁譚喜不自勝,問道:“先生方纔說我能位及封頂,不知這個封頂是何頂,還有是何時的事?”

劉良笑了笑,“大公子你是四世三公的袁家長子,本就家世顯赫尊榮,又有上天神靈庇護,只要渡過幾個小劫,遲早會達成所願。”

袁譚不滿意劉良的解答,但劉良地話給他極大的想象,他也就不追究到底。

郭圖眼珠一轉,問道:“劉先生曾經爲甄家小姐看過像,說她貴不可言。不知是真是假?”

劉良微微點頭,“卻有此事。”郭圖又問道:“那這個貴不可言又是如何的貴法?能與大公子的相比麼?”

管輅哈哈一笑,“郭大人誤會了,這女子的尊貴跟男子地尊貴不同,怎能相提並論。那甄家是大富之家,已不能再富。他們缺的是貴,這女子的貴嘛,自然是找到大樹的蔭庇。袁家四世三公,尊貴無比。那甄家小姐跟三公子結合豈不是貴不可言?”

袁譚歎服道:“劉先生真乃當世名相,在下想留下先生。好日夜請教,不知先生願意否?”

劉良擺擺手,“公子好意在下心領,只是身爲相士就要走遍大山河川,觀測山川地理。會遍天下衆生。揭破天命玄奧。要是拘泥一地一人,對我的修業來說豈不是毫無長進?”

袁譚對管輅和劉良地態度迥然不同,但管輅也不在意,自顧自地吃喝。袁譚看留不下劉良,只得送給他許多財帛做謝禮。

劉良、管輅兩人一出和順酒肆就一同步行走向城南。當兩人拐過街巷時,一個膀大腰圓,面貌粗狂威武地壯漢攔住兩人,“在下譙國人許褚。我家袁三公子在前面酒肆恭候兩位先生,請兩位移步。”

管輅、劉良對視一眼皆相視而笑,這剛辭別大哥,小弟又來找上他們。

管輅笑道:“我方纔沒有吃飽喝足,正好補回來。”

劉良無奈。只能跟許褚一起來到過一條巷的一家小酒肆。袁尚已經讓人把牽招帶去安頓。他自己在這家小酒肆備下一頓酒食,等着管輅、劉良兩人。

劉良對袁尚拱手施禮,但管輅卻僅擡了擡手就大馬橫刀地坐下,然後自顧自地吃菜喝酒。

劉良歉意道:“三公子勿怪,管兄就是這脾性。”

袁尚微微一笑。招呼劉良坐下,親自給兩人滿上一碗酒,“我沒有大哥的闊氣,只能在這寒酸的小酒肆宴請兩位先生了。”

劉良再次致謝,然後說道:“三公子說吧,您地生辰八字。”

“什麼生辰八字?”袁尚奇道。“方纔先生不是已經在和順酒肆給在下算過了麼?”

“三公子你如何得知?”劉良問道。

“哈哈,我這個大哥就是熱心人,他請我怎會僅僅是去飲酒。有兩位先生在場,定是請兩位幫我算命看相了。”

管輅終於停下吃喝,微微打量了袁尚一眼。劉良笑問道:“那公子想知道自己哪方面的運勢?”

袁尚舉起粗陶碗致意,說道:“我找兩位並非爲了相命,而是有事懇求。”

劉良擺擺手,“我與管兄只懂一些旁門左道之術,混口飯吃而已。除了相命占卜還真幫不上公子什麼。”

袁尚說道:“百業皆有自個的門道。相學占卜並非末技。此事還真要兩位先生才能幫得上忙。”

袁尚頓了頓繼續說道:“天下紛亂,羣雄割據。各州郡戰禍平凡。我袁家四世三公,深受皇恩,當此爲難之際理當挽救大漢社稷。如此平定諸多豪強在所難免。”

管輅終於說道:“三公子你找錯人了吧,我等並無勇力,幫不了公子你上陣征戰。”

袁尚搖搖頭,“上陣征戰並非一味廝殺,排兵佈陣運籌帷幄纔是機要。如此當熟知各地山川地理,我想請兩位先生在遊歷各地時幫繪製各州郡的地勢地理。以助我軍平定動亂安撫百姓社稷。”

管輅、劉良兩人想不到袁尚提出的是這個要求。劉良笑問道:“此時不難辦,但公子當真不爲自己問運勢麼?”

袁尚對兩人深深一揖,笑道:“我委託地是天下蒼生地運勢,比起天下社稷,我個人的運勢又何足道哉呢?”

劉良點頭讚許,“國運衰落,士民個人地運勢再好又能如何?我能相出天下蒼生的運勢,卻不能對他們施救。看來只有袁公和公子這樣的俊傑才能拯救蒼生啊,在下願盡微薄之力。”管輅也認真道:“也算在下一份。”

“那有勞兩位先生了,在下急切要的是兗、豫、荊、益、揚幾州的山川地形圖。”袁尚說道,接着他向兩人說了可以聯絡地各地商鋪。

末了,劉良再次笑問道:“公子當真不想知道自己的命相運勢嗎?”

袁尚淡淡一笑,“我命在我,不在天。”

袁尚回到州牧府後,隔天就將牽招引薦給袁紹。袁紹聽了牽招的事蹟,瞭解到他在安平一帶還是很有名聲的,於是將他安排在軍中爲督軍從事。

接下來日子裡,袁尚除了幫袁紹整理一些文書,就是接收查看各地的情報,在者就是拉攏冀州高層地那些將領謀士。

時間不知不覺地來到初平四年的歲末。

從整理的文書傳報中袁尚瞭解到了各地一些情況。先是公孫瓚在加強控制了幽州各郡,大肆清理劉虞的舊部。還大舉徵發民夫修築城防,徵集囤積糧谷。弄得幽州民怨沸騰。

袁術在兗州慘敗後退回豫州,但被曹操接連攻擊。袁術派部將全力死守汝南,自己則帶部龜縮至淮南郡壽春。曹操乘勝佔據豫州四郡,一時間地盤大漲,正積蓄軍力,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態勢,預計在來年會對豫州汝南發動進攻。飛將呂布在袁術潰逃後率部投奔了佔據河內的張揚。隨後張揚派遣呂布屯駐河內北面地太行山一帶,兵鋒直指幷州上黨。於毒逃離魏郡後一路向西,到河內率部投靠了張揚。

關中方面,郭汜、李、楊奉等人貌合神離,劉協跟楊彪發出的詔書如石沉大海,毫無迴音,諸侯們都忙着兼併擴張。但讓袁尚在意的是,徵西將軍馬騰爲私事有求於李,因未得到滿足而跟李翻臉。

江東方面,並不同於歷史上劉繇被獻帝下詔書任命爲揚州刺史。孫堅沒戰死,他從徐州撤兵後,回到曲阿厲兵秣馬,開始向丹陽、吳郡等地擴張。

徐州方面,陶謙雖然久病纏身但並沒有死,他對劉備委以重任,讓劉備屯兵彭城以防曹操。袁尚也跟糜竺有過幾次書信往來。

北風蕭瑟,站在院落旁看着漫天雪花的袁尚不覺地打個寒顫,前世身爲南方人的他還是不能習慣河北的嚴寒。

輕盈的腳步聲傳來,甘恬將一件披風披到袁尚肩上。

袁尚握住她春筍般柔嫩的柔荑,正想進屋裡去。輪值的許褚快步走到了院落,說道:“公子,袁公遣人來召您過書房去議事。”

袁尚輕輕拍了拍甘恬地臉頰讓她回屋,自己則帶着許褚到袁紹書房。這時郭圖、荀諶、辛評、許攸、沮授、逢紀、審配、崔琰、陳琳等文吏謀士都在。而郭圖、辛評兩人地臉色顯然不太好。果然在袁紹示意下,陳琳將一份急報給衆人傳閱。

袁尚幾眼就將簡短的文書看完,大意就是袁譚中了張燕地埋伏,損失頗大。要知道前兩月時袁譚、朱靈、臧洪三人,在文丑偏師的配合下連戰連捷,將張燕趕到朝歌鹿場山的老巢。

急報文書說得簡短,但袁尚通過前後聯繫想出了全局,就是袁譚貪功,死死咬住張燕不放。而張燕帶着袁譚所部在鹿場山轉圈,直到前月張燕劫了袁譚軍的糧秣,時逢大雪封山,袁譚所部傷亡不少,要不是文丑及時救援,指不定全軍都會凍死餓死。

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一點說明和懇求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十二章 會盟第八十九章 退路第八十章 朐縣第一七一章 泄密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十一章 起兵第八章 兵禍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二零一章 奔襲第一六二章 對恃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九十四章 北上(上)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二十九章 隕落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一三七章 危急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四十章 借兵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十二章 會盟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四十章 借兵第一七二章 遭遇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一九六章 圍城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二十九章 隕落第七十三章 危勢(下)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四十六章 分道(上)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八十三章 詐城第九十章 退路(中)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一五六章 爆發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五章 情動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七九章 失算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一八零章 迂直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一章 洛陽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七十章 偷襲第一二五章 誘敵
第一百零六章 民心(下)第一九八章 末路第二十一章 漫道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三十三章 班底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一八七章 攻防(下)一點說明和懇求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十二章 會盟第八十九章 退路第八十章 朐縣第一七一章 泄密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十一章 起兵第八章 兵禍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一六九章 內爭第八十五章 巷戰(下)第一八一章 鎖喬第二零一章 奔襲第一六二章 對恃第四十一章 合兵第七十二章 危勢(中)第九十四章 北上(上)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一百零二章 朝堂(下)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一六一章 失利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五十七章 北海第六十九章 出兵(下)第二十八章 千鈞第五十六章 求援第一二七章 逼婚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一六三章 出奇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一五二章 戰始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一六四章 奔襲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二十九章 隕落第六十六章 仇恨(下)第一三七章 危急第九十六章 北上(下)第四十七章 分道(下)第四十章 借兵第一九五章 攻破第十二章 會盟第一八六章 攻防(中)第一四五章 渡海第一五四章 大婚(下)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二一零章 迫降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四十章 借兵第一七二章 遭遇第一二一章 涿郡第一九六章 圍城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二一一章 水戰第一五一章 北上第三十七章 變數第一六七章 轉折第一七零章 烏桓第二十九章 隕落第七十三章 危勢(下)第一百零五章 民心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二零六章 偏道第四十六章 分道(上)第五十五章 引禍第三十一章 根基第八十三章 詐城第九十章 退路(中)第一百零八章 處決第七十四章 軍心第一一五章 光復第五十三章 攻破第七十九章 後援第一九一章 危局第一五六章 爆發第一一八章 兵甲第五章 情動第一百零四章 薊縣第一七九章 失算第一一零章 田疇第一八零章 迂直第一八五章 攻防(上)第一章 洛陽第四十九章 收降(上)第八十四章 巷戰第一七七章 毒計第七十章 偷襲第一二五章 誘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