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回武昌

闊別數月的武昌城牆,依然是那麼巍峨。今天更是劉尚凱旋的日子,天還矇矇亮,就有無數的百姓端着木盆,開始清掃周圍官道,雖然地面上根本沒有什麼灰塵,但是時常有自發的百姓過來灑掃。

道路的兩旁,原本劉尚隨意命人栽種的樹苗已經有了一米多高,它們筆直的,相隔三五步遠的站在哪裡。一個個神情肅穆的衛兵,站在兩棵樹之間,一動不動的筆挺着。他們的身後,道路的兩旁,黑壓壓的全是人頭,無數的百姓一大早就是提前過來,還是沒能搶到最前的位置。只能各顯本事,或者尋了木凳子,或者站在突破上,有那小孩子,央求着大人,就騎在脖子上,嫩嫩的小手對着那些大兵指指點點。

日頭當空,所以人感覺有些悶氣。尤其是人多,更加的熱了。許多人不自覺的想要用手扇風,不過看到兩排肅穆的,一動不動的衛兵,這些人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一個大老爺們,雖然不像這些軍爺那般有膽氣,敢上陣廝殺。到底也是卵子不是,人家能夠站在太陽底下一動不動,自己總不能像個娘們一樣示弱了吧。只是,雖然許多人能夠忍住燥熱,只是這鼻子還是不自覺的狠狠的抽了抽。因爲,人羣裡,不是隻有大老爺們的,還有許多花枝招展的大姑娘,小媳婦,一個個嬌聲說笑,她們可沒什麼較勁的念頭,趕到熱了,自然拿起紙扇子搖一搖,一股股誘人的脂粉香,就那麼飄蕩了開了。

不得不說,劉尚的到來改變了不少事。先不說各地的局勢因此產生了細微的變化,就說這民衆的生活,就是變得更加的多姿多彩了。就拿這紙扇子來說,現在可是大漢女子們最流行的稀罕物。一個姑娘家,就是再沒有錢,那也得用白紙糊了一把團扇,當作點綴。至於扇子上花了花鳥的,那更是了不得,完全是貴族小姐最喜愛的物事。也因此,武昌甚至還多了一種專門在紙扇上畫畫的手藝人。

日頭更高了,議論紛紛的百姓也漸漸感覺到了飢餓。雖然劉尚有通知是今天入城,可是這個時間,到底也不是那麼好把握的。原本興沖沖的百姓,遲遲等不到劉尚大軍過來,都是開始不耐煩起來。想要散去先吃了午飯,在來等着。

一日三餐,這換了以前,那是想也不敢想的。劉尚沒來之前,武昌的人裡面,也就是那些豪門地主之類的,才能夠享受這種福氣。不過,隨着左伯紙的發明,書籍的出現,大量的商人涌入,不知不覺,原本平常的武昌人家也是突然間富裕了起來。一個個手裡有了閒錢,再不肯虧待而來自己的胃。所以,這種至上而下的一日三餐,就在劉尚完全無意之間,漸漸成了習慣,一種只有咱武昌人才有的習慣,。

沒錯,就是咱武昌人。往常的時候,說起哪裡人,很多人都會說豫章人,揚州人,唯獨不好說自己是武昌人,因爲,武昌雖然資源充沛,劉尚沒來之前,也不過就是一個大點的縣城罷了。比起中原,也就相當於一個比較富庶的縣城,最大的官也不過是縣長,而不是縣令。

這長、令,看起來都是一縣之主,其實裡面的學問大着呢。不說別的,就是人口,你縣長管的就不如縣令多。其他的什麼地位,待遇,更別說了。

不過現在的武昌可是不同了。自從劉尚大發神威,很是滅了一部分三心二意的豪族之後,許多在外地的豪族也是紛紛把家搬了過來。這一嘛,自然是越來越繁榮的武昌強大吸引力,二來,也可就近結交各處的貴人,爭取入了劉尚的法眼。雖然上次幾家豪族的滅門慘案,公開的說法是因爲匪徒入侵,不過在這些豪族心中可是各有一杆秤,看得清形式。

這不,雖然劉尚此次的回軍並沒有特意的通知這些豪族,他們依然一大早的帶着僕人,駕着牛車馬車出城等候。裡面最突出的,當是喬玄。這個劉尚的既定老丈人自從出城後可是一直沒有聽過嘴。不是這家來拜,就是那家來請。整整一個上午,喬玄的嘴就沒有聽過。那還是許多自覺地位不夠的小豪族沒有上前的結果。

不過,隨着太陽的高升,原本圍着喬玄的豪族門又是老實了下來,一個個雖然沒有想那些軍卒一樣筆挺了身子,也是親自下了車馬,跟着喬玄一道往魯肅那邊湊。

這些人動靜,立刻引得圍觀的羣衆大喜,紛紛低聲道:“大人們動了,看來輔國將軍要來了!”

話音未落,突然之間,遠處的盡頭出現了無數的黑點。隨後,一片片軍馬不緊不慢的奔跑了過來,戰馬之上,一個個騎士雄赳赳的挺着胸膛。在周圍衛兵羨慕嫉妒的眼神下整齊的排在兩邊,恰好是一棵樹一個騎士。

就這樣,一個站在地上,一個騎在馬上,這地位自然天差地別。當場就令的許多人羨慕的流口水。暗道什麼時候自己也能夠披上這樣的盔甲,替輔國將軍征戰沙場,就是死了,那也值得了。

可別小看這些騎士,就是在北方這等戰馬氾濫的地方,一個騎士的待遇都是高出步卒數倍,更不要說在南方了。凡是跟着劉尚南征北戰的騎兵,那一個身後沒有幾畝薄田?戰功大的,已經完全算個小地主了,這如何不令人羨慕。

但是,羨慕歸羨慕,百姓空城而來,可不是緊緊爲了看這些騎兵的,而是爲了見一見傳說中的輔國將軍。他們也擡起頭,踮起腳,拼命的往遠處張望。

只是,他們看見的,依然是一隊隊的軍卒,一片片的盔甲,雖然這些軍卒個個精銳,每一批出現,都是贏得無數的喝彩聲。可是大家的心裡,總覺得空落樓。也癢癢的,恨不能衝過去把劉尚當場揪出來。

城樓上的陸環,就有這種忍不住瘋一把的衝動。只是她咬着嘴脣,看了一眼坐在一邊的一個年輕男子,又是狠狠的攥緊了拳頭,硬生生的忍住了這口氣。

那個男子很文弱,看上去彷彿一陣風就能把他吹倒,偏偏的,這人身上還帶着劍,怎麼看,怎麼有種滑稽的感覺。尤其是,這人看起來斯文,現在的動作可是跟斯文一點也不沾邊。只見他一隻手飛快的剝桔子,一隻手抓起一半,就是往嘴裡塞,地面上,厚厚的桔子皮可以把人的腳跟淹沒。就是奉命監視他的士卒見了,牙根子也忍不住發酸,恨不能當場跑去下求魯肅把他們換下去。

只是魯肅可沒有那個閒工夫管這些事,他雖然是武昌的大總管不假,事無鉅細都是親歷親爲,不過今日可是劉尚回城的日子。而且,魯肅也不敢肯定,這些天自己的施政方式合不合劉尚的心意。

雖然劉尚臨走的時候曾經拍着魯肅的肩膀說道:“我信任你就像相信我自己!”

但是伴君如伴虎,這種獨攬政權看起來威風,魯肅卻時刻有種如履薄冰的感覺。現在劉尚回來了,魯肅也可以稍微的鬆了口氣。

拍了拍有些僵硬的腿腳。看到破軍營,定難軍以及山越營的兵馬陸續經過,或者回營,或者護衛,魯肅也扭頭對身邊的文武官員道:“差不多了,你等隨我前去迎接主公!”

衆人聞言精神一振。凜然的跟在魯肅身後。按照品級大小,一個個跟在魯肅身後。本來,漢朝的官職,是按照俸祿的多少來排定大小的,比如兩千擔之內的,可是劉尚嫌難聽,感覺一個個像是個賣糧的,於是私底下該做了一到九品。當然,這只是私底下武昌流傳的,大家可不敢擺上臺面。畢竟還有個大漢朝壓着。只是隱隱的,凡是接受了這種分法的官員,就可以算作劉尚的心腹,升遷也快,若是不能接受,那隻能一張凳子坐在到老。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被人一腳踹了下去。比如許邵,雖然也是個大名士,十個魯肅的名頭加起來才抵的過他一個,可是他的身邊就是冷冷清清,只有幾個童子陪着。

閒話不說,但說官道之上,薛綜見了劉尚令軍馬先行,自己等人卻隨後,頗爲不解的問道:“現今城中諸公望眼欲穿者,只爲能早日見到了主公,緣何主公卻令軍卒先行,自己殿後?”

連日的奔波,劉尚也頗有些無聊,聽到薛綜發問,不禁笑道:“我能有今日,全賴將士用命,文武同心。沒有這些軍卒,就沒有今日的我,所以,他們應當是最先被迎接的。”

“原來如此!”薛綜點頭,不禁有些欽佩的看着劉尚。他本來就是走的統兵的路子,雖然骨子裡是文人,卻絲毫沒有這時候那種文人輕賤兵家子的偏見,劉尚的回答,可是說道他的心裡去了。

有了薛綜開頭,劉尚也來了說話的興致。加上兩人的年紀也是相仿,自然也能說道一塊。不必面對許靖那種禮數周到的壓抑。就這麼一路談笑,漸漸的,劉尚總於接近了武昌的城門。

第三四五章 期待3第一百零三章 邊境啓釁第三一四章 商議2第二七九章 家事3第三二五章 蠻地9第六章 喜得劉曄第二四一章 衡陽6第二九二章 國事5第三零零章 天下事2第二八九章 國事2第一百六十七章 才稱帝第六十六章 並黃祖7第一百九十七章 壽春1第一百四十五章 殘酷第八十二章 奪寶第一百二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一百四十六章 遠征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動第二百章 壽春4第四十二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四十六章 遠征第二四九章 長沙6第二章 太史歸心第二七三章 風波5第三一九章 蠻地3第一百七十五章 賺將第三二五章 蠻地9第六十六章 並黃祖7第二五一章 長沙8第一百四十三章 潰敗第一百五十章 白紙第一百九十一章 黃巾2第三三五章 永安2第二四一章 衡陽6第三四七章 下江陵1第三一零章 五溪2第一百零六章 兵進南海第一百九十一章 黃巾2第二三一章 桂陽1第三三一章 兵臨江陵3第六十八章 並黃祖9第一百三十九 堅定第二三八章 衡陽3第一百二十六章 親越之策第一百零六章 兵進南海第二八二章 家事6第二六五章 歸順1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選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二四二章 衡陽7第二百八章 攸縣5第二八三章 家事7第一百八十四章 惡鬥下第十一章 皖城喬公第一百九十三章 夏侯第一百三十四章 交戰第三十七章 孫軍殺到第一百三十七章 對陣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制第六十章 並黃祖1第俄二三三章 桂陽3第六十章 並黃祖1第三二二章 蠻地6第一百七十四章 邀戰第九章 終得魯肅第二百七章 攸縣4第三三八章 謀劃2第二二三章 零陵3第一百三十七章 對陣第三三四章 永安1第一百章 連根拔起第三四三章 期待第三三一章 兵臨江陵3第二四三章 衡陽8第俄二三三章 桂陽3第三四五章 期待3第一百六十七章 才稱帝第七十三章 宛城張繡第二三五章 桂陽5第二百一章 收服第一百九十九章 壽春3第一百一十章 去往何處第三一七章 蠻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呂布下第二三五章 桂陽5第二一二章 湘水1第八十一章 比鬥第二八二章 家事6第二八二章 家事6第七十五章 生米煮成熟飯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議進兵第三二六章 殺第一百七十三 聚焦第三零六章 波瀾3第一百零三章 邊境啓釁第二三六章 衡陽1第二百八章 攸縣5第三章 太史之威第七十四章 使者大戰第二二六章 零陵6
第三四五章 期待3第一百零三章 邊境啓釁第三一四章 商議2第二七九章 家事3第三二五章 蠻地9第六章 喜得劉曄第二四一章 衡陽6第二九二章 國事5第三零零章 天下事2第二八九章 國事2第一百六十七章 才稱帝第六十六章 並黃祖7第一百九十七章 壽春1第一百四十五章 殘酷第八十二章 奪寶第一百二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一百四十六章 遠征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動第二百章 壽春4第四十二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四十六章 遠征第二四九章 長沙6第二章 太史歸心第二七三章 風波5第三一九章 蠻地3第一百七十五章 賺將第三二五章 蠻地9第六十六章 並黃祖7第二五一章 長沙8第一百四十三章 潰敗第一百五十章 白紙第一百九十一章 黃巾2第三三五章 永安2第二四一章 衡陽6第三四七章 下江陵1第三一零章 五溪2第一百零六章 兵進南海第一百九十一章 黃巾2第二三一章 桂陽1第三三一章 兵臨江陵3第六十八章 並黃祖9第一百三十九 堅定第二三八章 衡陽3第一百二十六章 親越之策第一百零六章 兵進南海第二八二章 家事6第二六五章 歸順1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選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二四二章 衡陽7第二百八章 攸縣5第二八三章 家事7第一百八十四章 惡鬥下第十一章 皖城喬公第一百九十三章 夏侯第一百三十四章 交戰第三十七章 孫軍殺到第一百三十七章 對陣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制第六十章 並黃祖1第俄二三三章 桂陽3第六十章 並黃祖1第三二二章 蠻地6第一百七十四章 邀戰第九章 終得魯肅第二百七章 攸縣4第三三八章 謀劃2第二二三章 零陵3第一百三十七章 對陣第三三四章 永安1第一百章 連根拔起第三四三章 期待第三三一章 兵臨江陵3第二四三章 衡陽8第俄二三三章 桂陽3第三四五章 期待3第一百六十七章 才稱帝第七十三章 宛城張繡第二三五章 桂陽5第二百一章 收服第一百九十九章 壽春3第一百一十章 去往何處第三一七章 蠻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呂布下第二三五章 桂陽5第二一二章 湘水1第八十一章 比鬥第二八二章 家事6第二八二章 家事6第七十五章 生米煮成熟飯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議進兵第三二六章 殺第一百七十三 聚焦第三零六章 波瀾3第一百零三章 邊境啓釁第二三六章 衡陽1第二百八章 攸縣5第三章 太史之威第七十四章 使者大戰第二二六章 零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