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誅殺奸賊

壽春淪陷,諸葛誕突圍途中被殺。孫綝沒有成功拯救諸葛誕,卻將吳國的重要將領朱異殺死,因此一時之間朝野對他都憤恨不已。

姜維聞諸葛誕敗亡,只得引軍而還。鄧艾因功升任徵西將軍,前後共增食邑六千六百戶。

諸葛誕的長女嫁與琅琊武王司馬伷,生琅琊恭王司馬覲、武陵王司馬澹、東安王司馬繇。諸葛誕次女,嫁與太尉王凌之子王廣,後因王凌受罪牽連,與丈夫同被誅殺。時人稱其不改諸葛家風。諸葛誕的人質兒子諸葛靚入仕東吳,後吳國滅亡後,投降晉朝,但終身不仕,時人稱許他至孝。諸葛頤,諸葛靚長子,弱冠知名,官至太常。諸葛恢,字道明,諸葛靚次子,在東晉官至尚書令,死後追贈左光祿大夫開府。

有人向司馬昭建議,淮南不斷髮生叛變,形勢依然很危險,而東吳降兵的家屬仍然在東吳,恐怕不會誠心歸順,應該把他們都殺掉以絕後患。司馬昭說:“古人用兵作戰,從不消滅敵人的國家,而只是把領頭的除掉而已,東吳降兵即使逃走,也足以顯示我們的胸懷。”結果,投降的東吳士兵一個人都沒有被殺,全部被安置在首都洛陽附近;對於投降過來的東吳將軍,司馬昭也分別給予封號;而凡是跟隨諸葛誕叛亂的淮河軍團將士,一律被赦免;對於被諸葛誕殺死的文欽,司馬昭允許已經被封官加爵的文鴦、文虎給他收屍,然後由司馬昭贈送一輛牛車,拉回老家譙縣(安徽毫縣)的祖墳入土爲安。總之一句話,寬大寬大再寬大。

至此,淮河軍區的第三次叛亂,也徹底平息,司馬昭所施展出來的各種手腕,讓曹魏帝國、甚至是敵國的士兵、百姓們,都深深折服。從此以後,淮河軍區、乃至整個曹魏帝國,再也沒有發生過反對司馬家族的叛亂。通過這次戰爭,以司馬昭爲代表的司馬家族,贏得了整個曹魏帝國將領們的一致敬畏和效忠,英雄輩出的中國大地,正在迎來司馬家族稱霸的新時代。

在平定諸葛誕叛亂後兩個多月,也就是公元260年夏,魏國小皇帝曹髦頒佈詔書,在給司馬昭更貴重的賞賜:當晉公,加九錫。

九錫,曹操也被加過。就是皇帝賜給大臣九樣皇帝才能用的東西,吃的喝的用的住的行的,全部和皇帝一模一樣。說穿了,如果接收了這些東西,這人就是皇帝,當然除了名字不是皇帝。至於晉公這個爵位,相對於加九錫來說,實在是很不重要了。

司馬昭看到手上擁有的,說:“父親,大哥,我彷彿現在也看到了你們想擁有的東西了。”

駐守吳國西部邊境的驃騎將軍朱然之子朱績甚至擔心孫綝如果繼續秉政將使大臣們猜疑離心,使吳國陷入政治混亂,從而讓曹魏可以乘釁入侵。於是朱績密書暗中聯繫蜀漢,讓他們事先制定吞併吳國的計劃。

孫綝從前線返回建業後,吳帝孫亮已經開始親政,孫亮派人責問誅殺大將之過。孫綝害怕會對自己不利,回到建業並稱病不上朝謁見孫亮。他在朱雀橋南邊修建宮室,命令其弟威遠將軍孫據負責宿衛宮禁蒼龍門,弟武衛將軍孫恩、偏將軍孫幹、長水校尉孫闓分別駐守各個營地,想要以此來控制朝政以求自保。

孫亮見孫綝不臣的行徑大爲不滿,於是藉口追究其三姐朱公主孫魯育被殺事件的原委,降詔怒責孫綝的親信虎林督朱熊與外部督朱損當年沒有匡正孫峻誅殺魯育公主的錯誤。孫綝上表入諫求情,但孫亮不予准許,派遣左將軍丁奉誅殺了朱熊與朱損。

孫亮與孫綝的矛盾已經公開化了,因此孫亮則私下與其大姐全公主孫魯班、太常全尚、將軍劉承等討論誅殺孫綝事宜。但謀事不密,被孫亮的一個妃子知曉,那個妃子是孫綝從外甥女,於是偷偷向孫綝密報此事。孫綝連夜帶兵緝拿了全尚,並派遣其弟孫恩在蒼龍門外殺害了劉承。然後舉兵包圍皇宮,命令光祿勳盂宗到宗廟祭祀先帝,召集羣臣宣佈廢掉孫亮,羣臣十分震驚,無人敢違抗孫綝的命令。孫綝乃派遣中書郎李祟去奪取了玉璽,以詔書的形式向全國公佈孫亮所謂的罪狀。尚書桓彝不肯在詔書上署名,被孫綝殺害。典軍施正勸孫綝立孫權六子琅邪王孫休爲皇帝,孫綝表示同意,於是命令宗正寫信給孫休,孫休聽到消息,起始有所疑慮,孫楷、董朝一起陳述孫綝等之所以奉迎孫休的原因,留住一天兩夜,於是出發。十月十七日,抵達曲阿,有老翁攔住孫休叩頭說:“事情拖久了就會發生變化,天下人都殷殷期望着您,希望陛下迅速前行。”孫休認爲老者說的對,當天就趕到布塞亭。武衛將軍孫恩代行丞相事務,率領百官用皇帝的御車在永昌亭迎駕孫休,修築宮室,用武帳圍成便殿,設置御座。十八日,孫休到達,望見便殿就停了下來,讓孫楷先見孫恩。孫楷回返,孫休才乘輦前行,百官再拜稱臣。孫休登升便殿,謙遜而不走上御座,只停息在東廂。戶曹尚書前趨到階下宣頌奏文,丞相捧上玉璽、符契。孫休再三謙讓,羣臣三請。孫休說:“將相諸侯共同推戴寡人,寡人豈敢不承受璽、符。”百官按等級秩序給孫休導引車駕,孫休乘上帝輦,百官陪侍

,孫綝率領士卒千人在近郊迎接,在路旁下拜,孫休下車回拜。當天就登上正殿,大赦全國,更改年號。

將孫休迎回建業登基稱帝。另將廢帝孫亮貶爲會稽王,送回封國;將全公主孫魯班遷徙至豫章郡,全尚則被流放至零陵郡。

孫休即位後,孫綝上疏給孫休,來表示自己的忠心。孫休則下詔封:“孫綝爲丞相大將軍兼領荊州牧,孫綝之弟孫恩被封爲御史大夫、衛將軍,孫據爲右將軍,二人皆封縣侯。孫幹爲雜號將軍、亭侯,孫闓也受封爲亭侯,長水校尉張布勤勞輔導,以張布爲輔義將軍,封永康侯。董朝親自迎駕,封爲鄉侯。”孫綝一門五侯,而且皆掌管禁軍部隊,權力遠遠超過皇帝,是東吳的大臣中一直以來未曾出現的事情。孫綝志得意滿,開始肆意妄爲,甚至破壞民間信仰,燒掉伍子胥廟,又破壞各地的祠廟,斬殺道士。

孫休又下詔說:“丹楊太守李衡,因爲過去與我有怨,自己綁縛到有關衙門。古人射鉤斬袂不記前仇,在誰手下爲誰效力,故此送李衡回到原郡,不要讓他自我心存疑懼。”二十八日,封孫鰑爲烏程侯,孫鰑弟弟孫德爲錢塘侯,孫謙爲永安侯。

十一月三日,大風反覆吹刮,迷霧連日不散。孫綝一家五侯都掌領禁衛軍,權力震懾人主,他有所陳述表請,孫休只得恭敬對待,不敢有違,於是孫綝更加驕橫放肆。孫休擔心孫綝心底有不良的變化,多次加予賞賜。五日,孫休下詔說:“大將軍忠誠發自內心,首建大計來安定國家,朝廷內外文武百官,一致贊同他的建議,一同有功勞。從前霍光定計,百官同心,也未超過今天的情形。及時按照前些天與大將軍商議定下的參加告廟儀式的人員名單,依照舊例應該加進爵位者,都要儘快辦理。”七日,又下詔說:“大將軍執掌朝廷內外諸多軍務,事情頭緒繁多,現加授衛將軍御史大夫孫恩爲侍中,與大將軍分擔省察各種事務。”二十一日,又下詔說:“各低級政府官員家庭中有五人的,其中三人在爲國家作事,父兄在都城,子弟供職郡縣官吏,既交納了規定的稅糧,軍隊出征又要跟着去,以至於家中無人經營家計,朕對這種情況甚爲憐憫。那些家有五人,其中有三人爲國家作事的,聽任該家的父兄決定留下哪一個,讓他留下一人在家,免除他家應交的糧米,軍隊出征時不必跟着去。”又說:“各位將領官吏凡在永昌亭迎駕陪侍的都官升一級。”

孫綝奉獻牛酒給孫休,孫休擔心酒裡有毒,因此沒有接受。孫綝於是用酒宴請左將軍張布,喝到盡興時,孫綝口出怨言道:“當初廢黜少主時,不少人勸我應該自己即爲稱帝。我認爲當今陛下賢明,所以把他迎立他爲天子。皇帝沒有我就不可能即位,如今我奉上禮品卻遭到拒絕,只是把我當作一般的臣子來對待而已,看來我必須要再次改變計劃了。”

張布遂將這件事情告訴孫休,孫休於是緊記在心,怕孫綝會作亂犯上,於是對其多次給予賞賜,又加官孫恩爲侍中,與孫綝一起批閱朝廷文書。當時有人告發孫綝懷怨在心,侮辱聖上,意圖謀圖反,孫休於是將此人抓住交給孫綝發落。孫綝便殺了該告密者,但此後其也開始感到惶恐不安,便通過孟宗向孫休表示自己要出屯武昌。孫休答應了他的要求,敕命孫綝所督帥的中營精兵萬餘人跟隨前往,軍隊所需要的武庫兵器,都下令給與。

將軍魏邈勸告孫休:“如果讓孫綝出屯地方的話將會造成國家動亂。”武衛士施朔也舉報孫綝有謀反的舉動。

孫休於是秘密詢問張布解決的辦法,張布說:“丁奉雖不能識文斷字,但計略過人,能決斷大事。”於是孫休召見丁奉對他說:“孫綝把持國政,將要圖謀不軌,朕想與將軍一起殺了他。”丁奉說:“丞相的兄弟黨羽很多,恐怕人心不能統一,難以一下子將他制服。可藉口臘月祭祀,請他參加,用陛下的親兵殺了他。”

十二月八日舉行臘祭,百官朝賀,公卿上殿。孫綝因爲此前聽到一些風聲,遂以身體不適爲由拒絕出席。孫休派出使者十餘人去請他赴宴,孫綝無法在推脫,只得前往。行前孫綝與家中約定,在宴會過程中,家人可在府內放火,他就以這個藉口伺機返回。後來,孫綝見府中火起,於是向孫休請求返回,孫休不准許。孫綝準備強行離席,丁奉、張布此時示意左右將孫綝捆綁起來。孫綝方纔醒悟,於是跪下叩首到:“臣願意被流放到交州贖罪。”孫休答道:“卿當初爲何不流放滕胤、呂據,而卻將他們誅殺?”孫綝再次請求道:“臣願意受罰淪爲官奴。”

孫休又答道:“爲什麼當初不讓滕胤、呂據成爲官奴!”遂下令將孫綝斬首示衆,且宣佈曾與孫綝同謀作亂者一概予以赦免,於是孫綝部衆放下兵器請降者多達五千人。孫綝被殺時年僅28歲。其弟孫闓乘船想要渡河北降曹魏,在逃亡途中被追兵所殺。孫休下令夷滅孫綝三族,且發掘出孫峻棺木,取出其陪葬印綬,將棺木砍碎後直接將其屍體埋葬,以此追究他當年殺害魯育公主的罪行。

孫休認爲與孫峻、孫綝同族是恥辱,特地

從宗族中取消了他們的名字,將他們稱作“故峻、故綝”。孫休又下詔說:“諸葛恪、滕胤與呂據原來是無罪,而是受到孫峻與孫綝兄弟所殘害,我爲此感到痛心,希望都能爲他們改葬,並加以祭祀。因爲他們而牽連被流放者,都可以回來。”

九日,下詔說因爲左將軍討伐奸臣,故加授張布爲中軍督,封張布的弟弟張惇爲都亭侯,授給親兵三百,張惇的弟弟張恂被任命爲校尉。

丁奉也因此功升爲大將軍,加封左右都護。

姜維屢次北伐,不但未見成效,反而弄得民困兵疲。於是,不再輕易對外用兵,轉過頭來,致力於加強漢中的守禦。當年劉備留魏延鎮守漢中,各個營寨都充實兵力,抵禦外寇。敵人來進攻,使其不得入一步。後來漢中之戰,王平抵拒曹爽,用的就是這種辦法。姜維認真研究了蜀中形勢,提出了“斂兵聚谷”的新策略。

姜維認爲,“以爲錯守諸圍,雖合《周易》“重門”之義,然適可禦敵,不獲大利。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斂兵聚谷,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臣重關鎮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遊軍並進以伺其虛。敵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縣糧,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遊軍併力搏之,此殄敵之術也”。

朝廷也覺得姜維的辦法不錯,便命令漢中都督胡濟退駐延壽、監軍王含駐守樂城,護軍蔣斌駐守漢城。又在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等地建立軍營駐防。其實,斂軍聚谷之法,弊大利小,等於是自棄險要,自拆樊籬。

公元259年(永安二年)春正月,雷震電閃。三月,完備九卿官制,孫休詔書說:“朕以無德之人,委身王公之上,心中日夜不安,忘食廢寢。現在打算停息戰事,昌明文教,以推崇宏盛的教化。推行仁政之道,應當從士民心中嚮往的事情着手,就必須加強農桑生產。《管子》有言:‘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一夫不耕,就有人捱餓;一婦不織,就有人受寒;飢寒交迫而老百姓不爲非作歹,從來沒有這種情況。自近年以來,州郡官民及各軍隊士卒,大多離棄農桑本業,都駕船長江之上,上下來往做買賣,良田逐漸荒蕪,所收糧食日益減少,要想求得國家完全安定,這種狀況怎麼可能呢?也是因爲租稅過重,農人所收甚少,才使情況變成這樣吧!現在準備廣泛發展農業,減輕百姓賦稅,根據勞力強弱來徵收田地課稅,務必使農民負擔均勻,使國家和個人分利得當,讓家家戶戶自給自足,能供養全家老小,那麼百姓就會愛惜身家性命,不去觸法犯令,然後刑罰可以做到不施或少用,風俗可以整頓。憑着全體官員的忠正賢明,如果能盡心於當前急務,雖然遠古時代隆盛的教化,一時還不能達到,但漢文帝時期的昇平景象,也許能夠實現。實現這種治世,則君臣都能享受光榮,不能實現則遭致損失凌辱,怎能從容地得過且過呢?衆位公卿尚書,可以共同商議計劃,務必選取利便完善的措施。農桑大忙季節已到,千萬不能誤過農時。事情決定後當即施行,這才符合朕的心意啊!”

此時,陸遜之子陸抗已經拜鎮軍將軍,鎮守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翌年,假節。

公元259年正月,正是舉國歡慶的時候。有人向曹髦報告了一個重大喜訊,說是在中原某地的一個水井裡,居然發現兩條黃色的龍。

龍這種東西,經過現代科學證實,其實並不存在。但是在古代,不斷有這種驚人發現,而且每次報告的人都指天發誓說是自己親眼所見,由不得人不信。在曹髦接到這次報告之前,在很多地方,也多次在水井裡發現過黃龍。大臣們覺得這是個好兆頭,因爲在古人的眼中,龍就代表皇帝,如今神龍屢屢降臨,這不正顯示咱們皇上運勢正旺嗎?

可是曹髦不這麼想,他對大臣們說:“龍,代表皇帝,可是他不能飛上太空,不能飛下農田,卻只能困在井裡,根本不是好兆頭。”不久,曹髦自己寫了一首《潛龍詩》:“可憐的龍困在井裡,不能跳出深淵,不能衝上九天,不能降落農田;可憐的龍墜入井底深處,泥鰍都在他身邊唱歌跳舞,他藏着牙收着爪,只能默默嘆息,我也像他一樣啊!”等到司馬昭看到這首詩,大爲倒胃,從此更加敵視曹髦。

曹髦不甘心被司馬昭控制的心情,此時已經十分明顯。然而形勢比人強,其實年輕的曹髦現在能做的,只是看着權力一天一天的遠離自己,他越來越不滿意,然而只能是不滿意而已。孩子!不是你不行,而是誰都不行,即使你的老祖宗曹操復活,也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而已。

但曹髦還是不甘心,真的不甘心。因爲就像鍾會說的一樣,他是當初叱詫風雲的魏武帝曹操的長孫,他要像曹操一樣,稱霸天下、輝煌一生。

即使是化作流星,也請讓我璀璨一次吧!

司馬昭六月,將荊州分爲兩部分,置二都督,王基鎮守新野,州泰鎮守襄陽。使石苞都督揚州,陳騫都督豫州,鍾毓都督徐州,宋均監青州諸軍事。

(本章完)

外記(四十一)鮮卑衰落外記(三)笮融小傳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第十三章 新盟誕生第十一章 總觀亂世第六十四章 初到江東外記(二十一)曹休敗仗-石亭外記(四十二)千年西北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外記(十)渭南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石亭之戰第五十章 大難前奏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第一百六十七章 背離人心第五十六章 徐庶孝道外記(三十九)三國親戚外記(二十六)再論太和浮華案第七十七章 江陵堅盾第二十二章 宛城失算第一百零五章 宮闈鬥爭第一百零七章 蜀漢興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門之後外記(四十一)鮮卑衰落外記(二)劫持獻帝的亂局第一百零七章 蜀漢興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門之後外記(三)笮融小傳第九十章 計捉張任第二十一章 轅門射戟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門之後第二十二章 宛城失算外記(十六)少數民族羣雄(二)第二十三章 大戰袁術第一百零九章 三路伐吳第九十章 計捉張任第三十四章 相持官渡第一百零九章 三路伐吳第一百二十五章 合肥新城外記(四十一)鮮卑衰落外記(十一)荀彧之死外記(二十七)東吳豪族第一百七十章 一統決心第七十三章 火燒赤壁第五十五章 長阪怒吼第五十二章 攜民南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與壞弟弟第二十六章 許田打獵第一百二十七章 治世之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第三十九章 郭嘉遺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平定鮮卑第八十一章 大宴銅雀臺第二十四章 再擊呂布第六章 玉璽爭鋒第五十六章 徐庶孝道第四十九章 江東英豪第十三章 新盟誕生第二十七章 青梅煮酒第三十九章 郭嘉遺計第七十六章 劉備曙光外記(一)濮陽之戰第一章 蠢蠢欲動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第一百四十一章 決戰合肥第一百四十二章 陰謀詭計第五十七章 再敗漢津外記(四)宛城陰謀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外記(三十六)英雄記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分漢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鋒外記(二十五)司馬子元第一百一十九章 石亭之戰第五十七章 再敗漢津第一百一十五章 陰謀陽略第七十七章 江陵堅盾外記(二十一)曹休敗仗-石亭第一百六十七章 背離人心第八十三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零一章 白衣渡江外記(八)皇帝夢第六章 玉璽爭鋒第六十章 江東使者第一百六十四章 慘無人性外記(三十七)人傑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外記(四十七)人物生卒.魏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舊交替外記(四十四)魏西北名將外記(九)毛玠與崔琰外記(二十六)再論太和浮華案第八十章 蜜月陰謀外記(二十一)曹休敗仗-石亭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九十六章 平定三巴外記(四十六)西北守神人第九十九章 漢中稱王第四十九章 江東英豪第一百三十二章 重演奪嫡外記(二十六)再論太和浮華案
外記(四十一)鮮卑衰落外記(三)笮融小傳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第十三章 新盟誕生第十一章 總觀亂世第六十四章 初到江東外記(二十一)曹休敗仗-石亭外記(四十二)千年西北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外記(十)渭南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石亭之戰第五十章 大難前奏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第一百六十七章 背離人心第五十六章 徐庶孝道外記(三十九)三國親戚外記(二十六)再論太和浮華案第七十七章 江陵堅盾第二十二章 宛城失算第一百零五章 宮闈鬥爭第一百零七章 蜀漢興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門之後外記(四十一)鮮卑衰落外記(二)劫持獻帝的亂局第一百零七章 蜀漢興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門之後外記(三)笮融小傳第九十章 計捉張任第二十一章 轅門射戟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門之後第二十二章 宛城失算外記(十六)少數民族羣雄(二)第二十三章 大戰袁術第一百零九章 三路伐吳第九十章 計捉張任第三十四章 相持官渡第一百零九章 三路伐吳第一百二十五章 合肥新城外記(四十一)鮮卑衰落外記(十一)荀彧之死外記(二十七)東吳豪族第一百七十章 一統決心第七十三章 火燒赤壁第五十五章 長阪怒吼第五十二章 攜民南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與壞弟弟第二十六章 許田打獵第一百二十七章 治世之道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第三十九章 郭嘉遺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平定鮮卑第八十一章 大宴銅雀臺第二十四章 再擊呂布第六章 玉璽爭鋒第五十六章 徐庶孝道第四十九章 江東英豪第十三章 新盟誕生第二十七章 青梅煮酒第三十九章 郭嘉遺計第七十六章 劉備曙光外記(一)濮陽之戰第一章 蠢蠢欲動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第一百四十一章 決戰合肥第一百四十二章 陰謀詭計第五十七章 再敗漢津外記(四)宛城陰謀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外記(三十六)英雄記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分漢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鋒外記(二十五)司馬子元第一百一十九章 石亭之戰第五十七章 再敗漢津第一百一十五章 陰謀陽略第七十七章 江陵堅盾外記(二十一)曹休敗仗-石亭第一百六十七章 背離人心第八十三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零一章 白衣渡江外記(八)皇帝夢第六章 玉璽爭鋒第六十章 江東使者第一百六十四章 慘無人性外記(三十七)人傑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外記(四十七)人物生卒.魏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舊交替外記(四十四)魏西北名將外記(九)毛玠與崔琰外記(二十六)再論太和浮華案第八十章 蜜月陰謀外記(二十一)曹休敗仗-石亭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九十六章 平定三巴外記(四十六)西北守神人第九十九章 漢中稱王第四十九章 江東英豪第一百三十二章 重演奪嫡外記(二十六)再論太和浮華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