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離間之計

兩軍出營布成陣勢。馬超分龐德爲左翼,馬岱爲右翼,韓遂押中軍。馬超挺槍縱馬,立於陣前,高叫:“虎癡快出!”曹操在門旗下回顧衆將說:“馬超不減呂布之勇!”言未絕,許褚拍馬舞刀而出。馬超挺槍接戰。鬥了一百餘合,勝負不分。馬匹睏乏,各回軍中,換了馬匹,又出陣前。又鬥一百餘合,不分勝負。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兩軍大駭。兩個又鬥到三十餘合,褚奮威舉刀便砍馬超。馬超閃過,一槍望許褚心窩刺來。褚棄刀將槍挾住。兩個在馬上奪槍。許諸力大,一聲響,拗斷槍桿,各拿半節在馬上亂打。曹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淵、曹洪兩將齊出夾攻。龐德、馬岱見曹操將齊出,麾兩翼鐵騎,橫衝直撞,混殺將來。曹操兵大亂。許褚臂中兩箭。諸將慌退入寨。馬超直殺到壕邊,操兵折傷大半。操令堅閉休出。馬超回至渭口,謂韓遂說:“吾見惡戰者莫如許褚,真虎癡也!”由於馬超等關中聯軍在春季三月時,就在潼關屯集十萬大軍,加之用於長途輸送糧草的人力,馬超等關中聯軍各部,當年的農業生產幾乎全廢。此時秋季已過,冬季將臨,馬超等關中聯軍各部卻徵收不上來新糧,全軍有斷炊之虞,早前曹操與徐晃約好,在曹操從潼關北渡時,徐晃方纔能從浦阪津西渡黃河,否則,消息過早泄露,徐晃會遭到敵人大軍的攻擊。馬超看到曹操北渡,自然知道曹操是想從浦阪津渡河進入關中,遂派樑興帶五千多人前去搶佔浦阪津渡口西岸,通常情況下,這五千人足以阻擋曹操渡河。但馬超沒有料到的是,徐晃已經搶先佔領了浦阪津渡口西岸。經長途急行軍趕到浦阪津渡口的樑興軍,自然不是以逸待勞的曹軍對手。待消息經幾百里路傳回潼關馬超大軍處時,馬超再想派大軍去重新奪回渡口,時間已經來不及了。曹操事後解釋時說:“賊兵佔據潼關,如果我軍進入河東,賊兵必將帶兵守住黃河各渡口,我們就不能渡到河西;我故意重兵逼進潼關,賊兵全力來守南邊,西河的防備空虛,因此徐晃、朱靈二將才能輕易佔領西河。在此之後我帶大軍北渡黃河,賊兵不敢與我們爭奪西河,是因爲有他們二將的軍隊。”西渡黃河後,此時曹軍的糧草改由河東經浦阪津渡口供應。曹操沿河連車樹柵爲甬道向南推進。馬超退屯渭口。現在曹操又在南岸澆築起凍沙城。天明時,凍沙城建築完畢。九月,曹操大軍全部從容渡過渭水,進駐渭南的營地。至此,曹操已經完成了全面攻擊的準備。馬超等曾數次前往挑戰他,曹操又不答應,只守不攻。

韓遂決定向曹操求和,於是韓遂遣楊秋爲使,直往曹操寨下書,言割地請和之事,馬超也向曹操送子質請和。曹操說:“你且回寨,吾來日使人回報。”楊秋辭去。賈詡進來說:““丞相主意若何?”曹操說:“公所見若何?”賈詡說:“兵不厭詐,可僞許之;然後用反間計,令韓、馬相疑,則一鼓可破也。”曹操撫掌大喜道:“天下高見,多有相合。文和之謀,正吾心中之事也。”於是遣人回書,言:“待我徐徐退兵,還汝河西之地。”一面教搭起浮橋,作退軍之意。馬超得書,謂韓

遂說:“曹操雖然許和,奸雄難測。倘不準備,反受其制。馬超與叔父輪流調兵,今日叔向曹操,馬超向徐晃;明日超向操,叔向徐晃:分頭提備,以防其詐。”韓遂依計而行。早有人報知曹操。曹操顧賈詡說:“我事濟矣!”問:“來日是誰合向我這邊?”人報道:“韓遂。”次日,操引衆將出營,左右圍繞,操獨顯一騎於中央。韓遂部卒多有不識操者,出陣觀看。曹操高叫道:“你諸軍欲觀我曹操?我也只是普通人也,非有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諸軍皆有懼色。操使人過陣謂韓遂說:“丞相謹請韓將軍會話。”韓遂即出陣;見曹操並無甲仗,亦棄衣甲,輕服匹馬而出。二人馬頭相交,各按轡對語。操曰:“吾與將軍之父,同舉孝廉,吾嘗以叔事之。我亦與公同登仕路,不覺有年矣。將軍今年妙齡幾何?”韓遂答曰:“四十歲矣。”曹操說:“往日在京師,皆青春年少,何期又中旬矣!安得天下清平共樂耶!”只把舊事細說,並不提起軍情。說罷大笑,相談有一個時辰,方回馬而別,各自歸寨。早有人將此事報知馬超。超忙來問韓遂說:“今日曹操陣前所言何事?”韓遂說:“只訴京師舊事耳。”馬超說:“安得不言軍務乎?”韓遂說:“曹操不言,我何獨言之?”馬超心甚疑,不言而退。曹操回寨,謂賈詡曰:“公知吾陣前對語之意否?”賈詡說:“此意雖妙,尚未足間二人。某有一策,令韓、馬自相仇殺。”操問其計。賈詡曰:“馬超乃一勇之夫,不識機密。丞相親筆作一書,單與韓遂,中間朦朧字樣,於要害處,自行塗抹改易,然後封送與韓遂,故意使馬超知之。超必索書來看。若看見上面要緊去處,盡皆改抹,只猜是韓遂恐超知甚機密事,自行改抹,正合着單騎會語之疑;疑則必生亂。我更暗結韓遂部下諸將,使互相離間,超可圖矣。”操曰:“此計甚妙。”隨寫書一封,將緊要處盡皆改抹,然後實封,故意多遣從人送過寨去,下了書自回。果然有人報知馬超。超心愈疑,徑來韓遂處索書看。韓遂將書與超。超見上面有改抹字樣,問遂曰:“書上如何都改抹糊塗?”韓遂說:“原書如此,不知何故。”馬超說:“豈有以草稿送與人耶?必是叔父怕我知了詳細,先改抹了。”韓遂說:“莫非曹操錯將草稿誤封來了。”馬超說:“我又不信。曹操是精細之人,豈有差錯?吾與叔父併力殺賊,奈何忽生異心?”韓遂說:“你若不信我心,來日我在陣前賺操說話,汝從陣內突出,一槍刺殺便了。”馬超說:“若如此,方見叔父真心。”兩人約定。

次日,韓遂引侯選、李堪、樑興、馬玩、楊秋五將出陣。馬超藏在門影裡。韓遂使人到操寨前,高叫:“韓將軍請丞相攀話。”曹操乃令曹洪引數十騎徑出陣前與韓遂相見。馬離數步,曹洪馬上欠身言說:“夜來丞相拜意將軍之言,切莫有誤。”言訖便回馬。馬超聽得大怒,挺槍驟馬,便刺韓遂。五將攔住,勸解回寨。韓遂說:“賢侄休疑,我無歹心。”馬超那裡肯信,恨怨而去。

韓遂與五將商議曰:“這事如何解釋?”楊秋曰:“馬超倚仗武勇,常有欺凌主公之心,便勝得曹操,怎肯相讓?以某愚見,不如

暗投曹公,他日不失封侯之位。”遂曰:“吾與馬騰結爲兄弟,安忍背之?”楊秋曰:“事已至此,不得不然。”遂曰:“誰可以通消息?”楊秋曰:“某願往。”遂乃寫密書,遣楊秋徑來操寨,說投降之事。操大喜,許封韓遂爲西涼侯、楊秋爲西涼太守。其餘皆有官爵。約定放火爲號,共謀馬超。楊秋拜辭,回見韓遂,備言其事:“約定今夜放火,裡應外合。”遂大喜,就令軍士於中軍帳後堆積乾柴,五將各懸刀劍聽候,韓遂商議,欲設宴賺請馬超,就席圖之,猶豫未決。

不想馬超早已探知備細,便帶親隨數人,仗劍先行,令龐德、馬岱爲後應。馬超潛步入韓遂帳中,只見五將與韓遂密語,只聽得楊秋口中說道:“事不宜遲,可速行之!”超大怒,揮劍直入,大喝道:“羣賊焉敢謀害我!”衆皆大驚。超一劍望韓遂面門剁去,遂慌以手迎之,左手早被砍落。五將揮刀齊出。超縱步出帳外,五將圍繞混殺。超獨揮寶劍,力敵五將。劍光明處,鮮血濺飛:砍翻馬玩,剁倒樑興,三將各自逃生。馬超復入帳中來殺韓遂時,已被左右救去。帳後一把火起,各寨兵皆動。馬超連忙上馬,龐德、馬岱亦至,互相混戰。

曹操便知道兩人已經離心,於是派輕騎兵來挑戰,又派虎豹騎夾擊聯軍,聯軍大敗。恰好於禁從馬超背後趕來。于禁開弓射馬超。馬超聽得背後弦響,急閃過,卻射中前面李堪,落馬而死。馬超回馬來殺于禁,于禁拍馬走了。超回橋上住紮。操兵前後大至,虎衛軍當先,亂箭夾射馬超。超以槍撥之,矢皆紛紛落地。超令從騎往來突殺。爭奈曹兵圍裹堅厚,不能衝出。超於橋上大喝一聲,殺入河北,從騎皆被截斷。超獨在陣中衝突,卻被暗弩射倒坐下馬,馬超墮於地上,操軍逼合。正在危急,忽西北角上一彪軍殺來,乃龐德、馬岱也。二人救了馬超,將軍中戰馬與馬超騎了,翻身殺條血路,望西北而走。曹操聞馬超走脫,傳令諸將:“無分曉夜,務要趕到馬兒。如得首級者,千金賞,萬戶侯;生獲者封大將軍。”衆將得令,各要爭功,迤邐追襲。馬超顧不得人馬睏乏,只顧奔走。從騎漸漸皆散。步兵走不上者,多被擒去。止剩得三十餘騎,與龐德、馬岱望隴西臨洮而去。成宜早前隨馬超等人夜襲曹操營寨,率三十騎往前哨探,侵入中軍,被伏兵包圍,爲夏侯淵所殺。

樑興隨韓遂敗走涼州,楊秋守安定程銀、侯選南入漢中投靠張魯。渭南之戰到此結束。在這場驚天動地的大決戰中,關中諸將的武裝力量基本損失殆盡,從此結束了關中軍閥割據的局面,關中各郡進入了朝廷直接掌控的範圍。十月曹操從長安出兵北征楊秋,包圍安定,楊秋投降。曹操保留楊秋的爵位,讓他留在安定安撫部下。曹操在此戰將關中數個擁兵自重的軍團打敗,令他們不能結合反抗,大大削弱了他們的勢力。鍾繇因此戰期間糧草供給有功,被封爲前軍師。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曹操派徐晃與夏侯淵平定隃麋、汧諸氐,在安定會師。曹操還鄴後,又派徐晃與夏侯淵平鄜(今陝西省延安地區)、夏陽餘賊,斬殺樑興,降三千餘戶。

(本章完)

第一百零六章 劉備稱帝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第十三章 新盟誕生第二十五章 呂布喪命外記(六)孫策遇刺的背後(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舊功臣第三十五章 火燒烏巢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鋒第十五章 再次交鋒外記(二十五)司馬子元第九十八章 爭奪漢中第一百四十章 東興之戰第三章 董卓入京外記(十四)崔琰之死第一百七十二章 殊途同歸第一百四十六章 重任在肩第九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一百二十五章 合肥新城外記(一)濮陽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孟達叛變第一百四十章 東興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二宮之爭第一百章 暗藏殺機第五十章 大難前奏第七十一章 蔣幹渡江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舊交替外記(十一)荀彧之死第四十六章 必爭之地第四十一章 坐領江東外記(四十九)人物生卒蜀國第一百零四章 廢漢自立外記(三十八)士族階級外記(三)笮融小傳外記(四十四)魏西北名將第九十章 計捉張任第六十七章 中流砥柱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時代第五十四章 單騎救主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政之亂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七十三章 火燒赤壁第七十二章 黃蓋僞降第六十六章 口舌爭鋒第二十八章 袁術敗亡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門之後第五十七章 再敗漢津外記(一)濮陽之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陰謀詭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理想破滅外記(十一)荀彧之死外記(九)毛玠與崔琰外記(四十)荒漠鮮卑第五十一章 計獻荊州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第二十三章 大戰袁術第一百六十四章 慘無人性第三十七章 再破袁紹第十五章 再次交鋒第五十二章 攜民南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間冷暖第一章 蠢蠢欲動第一百一十章 永安託孤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第七十六章 劉備曙光第一百四十三章 清洗朝政第七十二章 黃蓋僞降第四章 關東聯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孫權稱帝外記(十)渭南之戰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鋒第二十章 平定江東第三十二章 白馬解圍第一百七十四章 三國事件第一百六十八章 羊祜其人第一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四章 初到江東外記(十)渭南之戰外記(二十二)月英其人第九十五章 威震逍遙津第六十五章 江東水師第十八章 夜襲徐州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石亭之戰第五十七章 再敗漢津第八十三章 離間之計第四十七章 臥龍之理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水幼麟第一百四十八章 誅殺奸賊第一百零九章 三路伐吳第五十一章 計獻荊州第五十六章 徐庶孝道第二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七十七章 江陵堅盾外記(十一)荀彧之死外記(十八)黃巾餘賊
第一百零六章 劉備稱帝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第十三章 新盟誕生第二十五章 呂布喪命外記(六)孫策遇刺的背後(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舊功臣第三十五章 火燒烏巢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鋒第十五章 再次交鋒外記(二十五)司馬子元第九十八章 爭奪漢中第一百四十章 東興之戰第三章 董卓入京外記(十四)崔琰之死第一百七十二章 殊途同歸第一百四十六章 重任在肩第九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一百二十五章 合肥新城外記(一)濮陽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孟達叛變第一百四十章 東興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二宮之爭第一百章 暗藏殺機第五十章 大難前奏第七十一章 蔣幹渡江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舊交替外記(十一)荀彧之死第四十六章 必爭之地第四十一章 坐領江東外記(四十九)人物生卒蜀國第一百零四章 廢漢自立外記(三十八)士族階級外記(三)笮融小傳外記(四十四)魏西北名將第九十章 計捉張任第六十七章 中流砥柱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時代第五十四章 單騎救主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政之亂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七十三章 火燒赤壁第七十二章 黃蓋僞降第六十六章 口舌爭鋒第二十八章 袁術敗亡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門之後第五十七章 再敗漢津外記(一)濮陽之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陰謀詭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理想破滅外記(十一)荀彧之死外記(九)毛玠與崔琰外記(四十)荒漠鮮卑第五十一章 計獻荊州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第二十三章 大戰袁術第一百六十四章 慘無人性第三十七章 再破袁紹第十五章 再次交鋒第五十二章 攜民南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間冷暖第一章 蠢蠢欲動第一百一十章 永安託孤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第七十六章 劉備曙光第一百四十三章 清洗朝政第七十二章 黃蓋僞降第四章 關東聯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孫權稱帝外記(十)渭南之戰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鋒第二十章 平定江東第三十二章 白馬解圍第一百七十四章 三國事件第一百六十八章 羊祜其人第一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四章 初到江東外記(十)渭南之戰外記(二十二)月英其人第九十五章 威震逍遙津第六十五章 江東水師第十八章 夜襲徐州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石亭之戰第五十七章 再敗漢津第八十三章 離間之計第四十七章 臥龍之理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水幼麟第一百四十八章 誅殺奸賊第一百零九章 三路伐吳第五十一章 計獻荊州第五十六章 徐庶孝道第二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七十七章 江陵堅盾外記(十一)荀彧之死外記(十八)黃巾餘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