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將軍衙門

《大山之子》——第二部 《商殤》

第17節 將軍衙門

三河於氏“誠義實商號”的成都分號,在城守街上設有兩間鋪面,出售綢緞棉布、鹽茶瓷器,都是於家走商的日常物品,尋常得很。

嗯,成都府城守街,大清朝那會兒,可是有名得很,因爲臨着四川按察使衙門;現今,這地兒更有名,叫做:春熙路。

民國十三年,正是楊森主政四川的時節,花費重金,把按察使衙門附近的城守街、北新街、科甲巷等等,一應地推倒了重來,建成南北通暢的一條大街。

有個前清舉人,名叫江子漁,受楊森所請,爲這條新大街取個名兒。

江舉人順口而名:“森威路”。

森威路?哦,北洋政府封了個“森威將軍”,正是四川楊森。

再後來,四川一衆軍頭兒掐起架來,楊森掐輸了,只好捲了鋪蓋,率着一衆的殘兵敗將,讓出了成都府。

新任長官王贊緒,皺着眉頭:“嗯,這個,森威,不好,大大的不好。”

也是這個江子漁江舉人,順口而名:“那就春熙路唄”。

“春熙?”王贊緒將軍疑惑得緊。

江舉人一點兒也不臉紅:“《道德經》有云,‘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吾觀此地,春風如沐,商賈熙熙,是之謂也。”

嗬嗬,這個江子漁,舉人老爺江子漁,有意思!

於氏誠義實商號的倉房,卻是設在九眼橋邊,因爲城守街那地兒,租金實在太貴了些。

城守街那兩間鋪面,不過是作些零售,排些樣品,於家商號的大宗生意,卻是走商。九眼橋這地兒,花不多錢便可租下大片的地,適合建作倉房,存放物品,並且水運直通,船泊碼頭,僅僅是搬運這一塊,就省得許多人力財力。

從九眼橋前往將軍衙門,勿需騎馬,也勿需擡轎,步行也就小半個時辰,權當散步。

若問將軍衙門在哪,滿成都府,沒人不知,沒人不曉。便是那三歲娃娃,也會小嘴兒一呶,小手兒一指:哦,將軍衙門麼,自然的,就在將軍衙門街啦。

整個成都府,論起建築的壯觀氣派,將軍衙門要是排第二,便沒人敢誇第一。

當街,一溜粉得雪白的長牆,八字型的大門開在中間。門前一對石獅,精雕細刻,栩栩如生,靈動中透着無限的威嚴和勇武。大門門頭,畫角飛檐,朱門青瓦。大門正中,高懸匾額,上書“帥府”二字。大門左側,豎着高大的旗杆,一面“四川督軍”的繡旗,懸在杆頂,獵獵飄揚。

這字兒,靈動飛逸,珠圓玉潤,趙體風格,不消說的,歧元將軍所書。

將軍家的總管張無什,帶了兒子張全有,早早地,就候在了大門外。

見過禮,一行衆人,便被簇擁着,跨過高高的門檻,進得內裡。

寬寬敞敞的大院,一堵高高大大的照壁。兩旁柵欄式的轅門,各懸巨匾,東邊匾額“望重西南”,西邊匾額“聲敫中外”。不消說的,匾上之字麼,歧元將軍的大作。

轅門兩側各豎哨樓,四個兵丁,日夜值守。你想呀,軍機重地,豈能由得閒人任意出入?

張大總管,誰不認得?誰敢盤詢?門崗兵勇都把個目光,聚在了衆人身上,一個個用了吃奶的力氣,挺了腰板,畢恭畢敬。

右邊門牆,闢有大門,便於旗兵巡行。門牆前,八個“戈什哈”,着勁裝,挎腰刀,背上還插着大砍刀,分立兩旁,擔着盤查守衛之責。

自然的,張大管家帶着的這一票人,不在盤詢之列。不僅不盤詢,反倒單腿跪地,雙手握拳,行起禮來。

繞過照壁,便是二門,懸着匾額,書着“儀門”二字。哦,進這門前,得把裝束行頭整理整理,抻抻衣角,緊緊綁腿,正正冠帶,繫系皁靴,總之,衣冠儀表,出不得差錯。

二門之內,又是一個寬寬敞敞的院壩。中央矗着牌坊,上題斗大四字:“控馭巖疆”,滿漢文對照,仍是趙體風格,仍是飄逸靈動,不消說,仍是歧元將軍的手筆。

牌坊後面,一溜兒排開五座公堂。大堂、二堂、三堂,爲署理公務處;四堂五堂,則是府衙內室了。

內院兩廂,設有東西花廳、文職官廳、巡捕房、馬號等等,一衆附屬設施。再後,便是兵營所在,更是寬廣。

府院四處,時見亭臺水榭,假山小園,滿栽着各色花木,四季長春,滿園錦繡。

於慈恩老爺子打頭,邁了方步,一衆相隨,邊走邊看;張大總管陪着,邊走邊說。

各位看官,他們看他們的,咱們說咱們的。得着這個空閒兒,咱就爲大夥兒科普科普來着,說說這成都將軍府的古今過往。

唉,咱老成都,歷史悠久,文明燦爛,偏偏哩,各位不甚瞭解,偏偏哩,老叔我哩,學富五車,學貫古今。嗬嗬,三生有幸哩,你們,遇着老叔我,你們,三生有幸哩。

成都將軍衙門,氣勢恢宏,莊嚴雄偉,甚是了得。嗯,可惜囉!不久後,保路運動,嗯,各位看官,四川保路運動,知道的噻。

不知道?不要緊的,老叔我,後面章節中,下回分解便是。

“保路同志軍”,一羣二桿子後生,激憤起來,放起火來,燒了,焚了,也就毀了。

後來,辛亥革命成功,川軍入佔。都督大人呢,看中了這裡,嗯,風水不錯,便下令,彌費重金,仿舊重建。

再後來,袁世凱那老兒,用了陰謀,篡得中華民國大總統之位,派了爪牙,到成都設立帥部,也是這個地兒。

再後來,護國運動啦。雲南都督蔡鍔,率了護國軍,打入四川,佔了成都,設立督軍署,也是這地兒。

再後來,北洋政府,委派軍閥劉成原,進駐四川,設府成都,仍是這地兒。

不久,熊克武率軍趕來,驅走劉都督,自己做起四川都督來,也是這兒,四川督軍署。

唉呀唉呀,城頭變換大王旗,不變換的,便是這滿清的成都將軍府,歷爲軍機重地。

話說,到得1938年,蔣介石蔣委員長,派個手下肱股,入主四川,尋了這地兒,改了名兒,行轅,嗯,全名兒,民國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轅……

哦喲,扯遠了,偏題,偏題。這些陳芝麻爛穀子,且聽將來分解。

扯回來,說說正事兒,重要公幹:談婚論嫁。

邊走邊看邊說邊論,逶逶迤迤的,婆婆媽媽的,一行人入得內衙,再轉彎抹角,纔是張總管的住處,單獨的一套四合院。

既是兒女親家,自然就不虛禮了。

丫頭上得茶來,賓主對坐,談論些家長裡短。家主夫人張劉氏,早在廳中候着的,便也側首相陪,共同參贊起獨子大婚之禮來。

婚期呢,早已斟定,就在臘月底;其它細枝末節的事兒,過聘啦,納彩啦,迎送啦,酒席啦……袁老總管安排便是。

婚嫁喪葬之類的事兒,於家老總管袁其隆,行家裡手,輕車熟路,內心早就謀定,妥妥當當的。衆人哩,其實都做了聽客。

於老爺子畢竟上了歲數,又兼連着七八天的,拜這家訪那家,精神頭兒有些不濟起來。所以,下午的時光,老爺子就歇在了張府。

於信達這娃娃,精神頭兒卻是足得很,把個未來的姐夫纏得緊緊的,頭前帶路,滿府衙亂竄。一個下午,竟然把個偌大的成都將軍府,看了個大概。

晚上,大宴,卻是歧元將軍作東,邀了幾個副將相陪。

前文說過的,歧元將軍的第三多,便是女人多。這女人多呢,不單指歧老將軍一妻十二妾,也暗指歧元將軍女兒衆多,承繼香火的男丁麼,便只靠了張總管的姐姐,十三姨,才生得獨子。

所以麼,歧元將軍對男孩兒,情有獨鍾,也就不奇怪了。偏偏呢,於信達這娃娃呢,模樣兒乖巧,小嘴兒又甜,把個歧元老將軍,哄得甚是開心。

飯局開始呢,老將軍總誇於家小子,天庭飽滿啦,地闊方圓啦,大福大貴啦,反正,盡是譽美之辭。到得後來,歧元老將軍竟扯了於家小子,硬生生地按在自己旁邊座位上,一雙手,老在小子的腦瓜子上摩挲個不住停。再後來,老將軍唉起氣來,唉,礙着滿漢不能通婚。否則,定要擇個最是乖巧的女兒,招你爲婿。

臨別時,歧元老將軍牽了於家小子的手兒,不忍放開。到得轎前,竟從腰間解下一個玉佩,親手系在小子腰帶上。

那玉佩,上鐫文字,滿漢文對照:

見此玉佩,如見本帥。

第101節 葉家別屋第169節 協統大人第157節 三封快信第158節 小刀報信第115節 萍兒探女第110節 劉老太醫第88節 與爾辯辯第130節 西洋石灰第167節 哈哥其人第91節 京報舊聞第57節 縣衙公議第143節 李老頭兒第46節 花燭之酒第167節 哈哥其人第90節 西洋技師第158節 小刀報信第89節 莫得商量第140節 華佗之術第70節 先生受騙第113節 大刀報信第89節 莫得商量第143節 李老頭兒第41節 洋人來了第78節 騙子告饒第35節 巴黎風情第149節 途中受阻第80節 難得糊塗第123 藏南事發第28節 大話《三國》第40節 衆議洋教第132節 童家二娃第163節 洋人拉車第42節 窺破玄機第137節 捨我其誰第95節 洋玩意兒第88節 與爾辯辯第15節 成都將軍第168節 智者千慮第157節 三封快信第73節 這個娃娃第170節 何足掛齒第91節 京報舊聞第93節 藏南(二)第23節 船頭議教第93節 藏南(二)第63節 劫後之謀第167節 哈哥其人第32節 小何師傅第113節 大刀報信第61節 月圓之夜第128節 疑神疑鬼第95節 洋玩意兒第90節 西洋技師第39節 再訪蔣宅第151節 知府勞軍第30節 菊兒之心第81節 城郊有地第70節 先生受騙第145節 麻醉之針第31節 運動運動第10節 虹兒作妾第07節 義女虹兒第171節 大美二美第104節 進了陸家第49節 一城垃圾第61節 月圓之夜第161節 地攤生意第129節 梅子回家第26節 望鳳坡第93節 藏南(二)第75節 百順酒樓第140節 華佗之術第35節 巴黎風情第120節 大盛餘商號第170節 何足掛齒第77節 你個騙子第92節 藏南(一)第163節 洋人拉車第95節 洋玩意兒第53節 劉忠說勢第32節 小何師傅第131節 點拔生意第12節 望山書屋第31節 運動運動第47節 藍風生第42節 窺破玄機第146節 重慶碼頭第110節 劉老太醫第01節  金氏之祖第68節 密室謀議第116節 母狗大黑第48節 雨蘭回門第114節 梅子試衣第34節 黃家二少第92節 藏南(一)第39節 再訪蔣宅第55節 師孃高見第67節 談判(三)第123 藏南事發
第101節 葉家別屋第169節 協統大人第157節 三封快信第158節 小刀報信第115節 萍兒探女第110節 劉老太醫第88節 與爾辯辯第130節 西洋石灰第167節 哈哥其人第91節 京報舊聞第57節 縣衙公議第143節 李老頭兒第46節 花燭之酒第167節 哈哥其人第90節 西洋技師第158節 小刀報信第89節 莫得商量第140節 華佗之術第70節 先生受騙第113節 大刀報信第89節 莫得商量第143節 李老頭兒第41節 洋人來了第78節 騙子告饒第35節 巴黎風情第149節 途中受阻第80節 難得糊塗第123 藏南事發第28節 大話《三國》第40節 衆議洋教第132節 童家二娃第163節 洋人拉車第42節 窺破玄機第137節 捨我其誰第95節 洋玩意兒第88節 與爾辯辯第15節 成都將軍第168節 智者千慮第157節 三封快信第73節 這個娃娃第170節 何足掛齒第91節 京報舊聞第93節 藏南(二)第23節 船頭議教第93節 藏南(二)第63節 劫後之謀第167節 哈哥其人第32節 小何師傅第113節 大刀報信第61節 月圓之夜第128節 疑神疑鬼第95節 洋玩意兒第90節 西洋技師第39節 再訪蔣宅第151節 知府勞軍第30節 菊兒之心第81節 城郊有地第70節 先生受騙第145節 麻醉之針第31節 運動運動第10節 虹兒作妾第07節 義女虹兒第171節 大美二美第104節 進了陸家第49節 一城垃圾第61節 月圓之夜第161節 地攤生意第129節 梅子回家第26節 望鳳坡第93節 藏南(二)第75節 百順酒樓第140節 華佗之術第35節 巴黎風情第120節 大盛餘商號第170節 何足掛齒第77節 你個騙子第92節 藏南(一)第163節 洋人拉車第95節 洋玩意兒第53節 劉忠說勢第32節 小何師傅第131節 點拔生意第12節 望山書屋第31節 運動運動第47節 藍風生第42節 窺破玄機第146節 重慶碼頭第110節 劉老太醫第01節  金氏之祖第68節 密室謀議第116節 母狗大黑第48節 雨蘭回門第114節 梅子試衣第34節 黃家二少第92節 藏南(一)第39節 再訪蔣宅第55節 師孃高見第67節 談判(三)第123 藏南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