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望鳳坡

《大山之子》——第二部 《商殤》

第26節 望鳳坡

辭過嘉州,啓錨而發,入岷江,轉沱江,順了大渡河而下,再轉入大龍河,泊在三河碼頭時,已是傍晚時分。

行在街道上,冷冷清清,城裡人家都已關門閉戶,只有幾隻土狗,在空空寂寂的大街上游蕩,間或呲牙裂嘴,咻咻不已。

三河是偏僻的小縣城,生意人家打烊得早,比不得成都府重慶府,沒有那樣繁華熱鬧的夜生活。

老爺子離家小半月,回得家來,一家子都高興起來。於信達的歸來,更是平添了許多的熱鬧。

萍兒大媽蘭兒小姐姐,更有姣兒姑姑,圍了於小信達在中間,爭着擁在懷裡,又搓又揉,又拉又拍,特別是姣兒姑姑,還把個小嘴兒直往圓臉蛋上貼,弄得滿臉都塗着唾沫星子。

老爺子每次外出,都會給家人們帶回些小玩意兒,這次自不例外。袁崇明、田耕禾、程耘粟,三個小子得着了禮物,擁着於信達,溜到後院裡瘋去了。

不多會兒,廚下上得飯菜來,極是簡單。於家自古以來便有個傳承的,對吃穿用度這些個身外的東西,是不大講究的,粗茶淡飯即可,飯桌上也沒有主子奴僕這樣的尊卑之規,視手下夥計就如同家人一般,隨意得很。

一衆人等圍了圓桌,邊吃邊說,相互交換着各自的信息。

老爺子雖離家大半月,其實也沒多少大事兒可說。

家務之事,自有丁萍兒彙報。“一切如常”,一句話兒就帶過了。

生意上的事兒,歸口袁安興管理,大事兒哩,也只一件:知縣大人劉裕謙,來過兩次,說有要事相商。

老爺子:“嗯,要事?啥個要事?”

袁安興:“劉知縣沒得明說,聽那口風,似乎與洋教有關。劉知縣再三地叮囑,說,若是舵爺歸得家來,務必縣衙一晤,嗯,一晤。”

老爺子捋捋花白鬍須:“嗯,來了,終究還是來了。這個洋教,終究擋它不住的。”

第二日,已是日上三竿,於信達方纔出得屋來。與小刀小炮還有崇明哥,久不相見,昨晚鬧得歡了,天明時分方纔各屋睡去。

父親母親那裡問過安,再到袁爺爺和姣兒姑姑那裡問過安,小刀小炮和崇明哥早已起來,一同陪着,草草地吃過幾口早飯,相陪着在後院裡,泡上一盞濃茶,閒話些趣事兒。

哪來那麼多的趣事兒喲,聊來聊去,漸漸地就沒了興趣,幾個呆坐在一起,盡皆無趣。

過午時分,老爺爺終是回來了,卻又冷着個臉,甚也不說。

新鮮沒過幾天,生活規律起來,便如一池靜水,一塊石子投下去,激起一陣的漣漪,那漣漪卻不持久,漸漸地消微,漸漸地淡去,水面復歸平靜,再沒了甚意思。

每日天色微亮,後院傳來些微的響動,那是丫環僕婦們,灑掃除塵,做飯燒水,跟着是一陣的“嘿嘿嗬嗬”,那是田大刀程大炮,帶了田耕禾程耘粟倆小子,在庭中習練武藝。

老爺子年青那會兒,爲朝廷作着軍需供應的生意,官家特批,是養着幾十個家丁護衛的。待得平定拳匪之亂,這私家養兵,歷爲官家所忌,老爺子便把護衛都遣散了只留得兩個義子:於平海於平河。

虹兒死後不久,受老爺子之命,於平海複名田大刀,於平河複名程大炮,分別娶了於家丫頭,過起居家養育的日子來,但仍留在於家,做了老爺子的隨身護衛。

待得天色大亮,所有的人都出得屋來,一通的洗洗漱漱,晚輩跟長輩問過好,便圍在飯廳的大圓桌。

生意上的事兒,自有袁老管家打理,遇着難以斷處的,便說與老爺子,有幾次,也喊了小孫孫旁聽旁議。

整一上午,小孫孫於信達,便被關在了帳房之內,翻看些歷年的帳簿,買進多少賣出多少,賺銀多少折本多少,不過都是些數字兒,翻天覆地的數字兒,看着看着,眼睛便迷糊起來,迷糊起來。

唉,還是尊經書院好耍,西洋先生的新鮮講授,書院藏書的豐富多彩,更有姐夫簽押房中許多的邸報消息,哪一樣,都比這帳簿兒上的數字,有趣多了。

上午只能呆在帳房裡,與帳簿數字爲伴,這是老爺爺的命令,違拗不得的。下午卻是自由的,可以滿城的逛,但不得出城,這個,也是老爺爺的命令,也是違拗不得的。

哦,城外也不是不可去,但必得老爺爺批准。

這個出城,是爲母親虹兒祭墓。

城外便是官道,一架石橋跨在大龍河上,橋那岸連着一條石板道,兩米來寬,向着山中蜿蜒而去,老爺爺說,這石板道直通大雪山腳,卻是少有人行的。

過得石板橋,沿着石板路,行得兩裡許,便有一條碎石山路連着石板路,沿了山勢通向半山腰。

這山,名作望鳳坡,於家歷代先人的長眠之地。

上山的道路挺寬,足夠兩車並行,墊了碎石。只是久無人行,已長滿了沒至膝蓋的荒草,路旁的荒草更是長得瘋,趴伏在路沿邊。雖然已入深秋,草葉早已枯萎,但那密密的莖稈卻沒折斷,高過了人頭。偶有山風吹拂,漫山的蒿草便一起一伏地,幻作一浪又一浪的波濤,夾着漫天的蘆花飛舞。

左首第一墳,葬着三河於氏開宗先祖於明洋,祭到第九墳,葬着第九代家主於泓清,都是雙棺,墳臺都壘得高高的,墳前都立着墓碑,有些碑銘尚好,有些則已風化,只能猜個大概了。

祭至第十墳,雖然也是雙棺,雖然也壘了高高的墳頭,雖然也立了墓碑,那碑上卻沒墓銘。

於信達早聽爺爺講過,右棺中葬着大奶奶於王氏,大名王玉芬,乳名香香。

奶奶歿時,於信達還不及兩歲,沒甚印象,只依稀的記得,老奶奶總愛搖着個撥浪鼓兒逗他,他呢,開始還被叮叮咚咚的聲響所吸,盯了撥浪鼓兒看,聽得久了,便不再感興趣,總是使勁兒地扭着身子,昐着下地。

這時,老奶奶便無奈地搖搖頭,“唉,淘氣,淘氣。”

至於左邊的空棺,自然是爲老爺爺於慈恩預備着的。

我們這方的風俗,都會在生前便備好自己的墳塋和棺材,一般也都立了空白之碑,待得入土,再勒上碑銘。

緊挨在爺爺奶奶的墳塋後頭,並排着兩顆不大的墳頭。於信達知道,這兩墳分別葬着二奶奶王玉芙,三奶奶王玉蓉。

千古傳下的規矩,正妻方有資格與丈夫同葬,爲妾的只能葬在墳後,也不能立碑。

於信達把疊壓得緊緊的冥錢一張一張地撕開,再一張一張地往火堆中扔去,心裡卻亂七八糟地想着事兒。

雖沒碑銘,於信達卻記得很清楚,二奶奶三奶奶同一年歿的,那年六歲,他剛入了蔣先生的望山書屋。

初夏的一天,早晨,於信達背了書包,蹦蹦跳跳地出得宅門。傍晚歸家,二奶奶的棺材板兒,卻擺在了偏堂。

聽得衆人敘述,說是二奶奶想到院壩中走走,下那三級臺階時,一腳踏空,高高地跌在青石板地面上,頭先觸地,先是抽搐了幾下,接着口鼻出血。胡郎中氣喘吁吁地趕來,見着滿地的血,再把兩根指尖貼在二奶奶的手腕處,搖搖頭,“唉,走啦,走啦。”

父親跪在二奶奶靈前,兩天兩夜,不吃不睡,也不說話,就只跪着。丁萍兒心疼得緊,跟丈夫擺起龍門陣來:爲甚偏偏就踩空了呢?爲甚偏偏就頭先觸地了呢?爲甚偏偏就口鼻流血了呢?爲甚偏偏……唉,俗話兒說呀,富貴在天,生死有命,萬般不由人啦,一切的一切呀,早有閻王定妥……

過不兩月,也是早飯之時,三奶奶捂了肚子喊疼,衆人擁在身邊,用手揉,用熱帕敷,卻愈發地疼。胡郎中把過脈,說,此謂“絞腸莎”,湯藥只能緩緩疼痛,卻治不得病根兒,只看個人造化。

疼,徹心徹肺地疼,滿地兒打滾,疼到第三天,實在沒了勁頭兒,昏昏的眼光間或閃閃,捱到傍晚,三奶奶實在熬受不過,雙腿兒一蹬,攆趕二奶奶去了。

大奶奶一走,便有媒婆上門,二奶奶三奶奶一走,媒婆兒來得更勤,差點兒踩破了門檻,更有不少的妙年好女子拋了羞怯,毛遂自薦。

於老爺子也不多話,只把眼一瞪:“嘿,可比得過香香姐?”

那個時節,討小納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憑家業,任聲望,憑權勢,有個小女子暖暖被窩兒,說說閒話兒,有甚不該呢?有甚不好呢?嘿,老爺爺這事兒,考慮欠周啦,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啦。

“唉!”於信達一邊往火堆上扔冥着紙,心裡卻在嘆息:二奶奶三奶奶,兩個好女人哩,爲啥就立不得碑呢?沒得道理噻。

祭到最右,哦,也就是第十一墳,墳頭比之前的都顯得高些,大些,墳前立着兩碑,一碑無銘,一碑銘着文字,新新近近的,顯是時間並不久遠。

碑銘曰:

生於咸豐二年九月十七日,卒於同治十三年六月廿六日。

慈母於彩虹之墓。

孝男於紅兒,同治十三年六月立。

於信達恭恭敬敬地跪在了虹兒墳前,祀上三牲,燃起香蠟,一縷青煙,便嫋嫋地在墳頭飄蕩開來。

虹兒母親難產,大出血,用了自己的生命換得自己臨世,這事兒,於信達是知道的。

沒見過母親的容顏,沒聽過母親的聲音,也沒吸過母親的乳汁,他只能想象,虹兒母親一定美麗極了,非凡極了。要不,能與父親同墳而葬?能單獨立碑勒文?能讓父親念念不捨,終生縈懷?

咱母親,虹兒,定是非凡之人。

凡非凡之人,必有非凡的故事。

哦,還有這坡,名作“望鳳”, 怪怪的。

第45節 葉兒妹妹第17節 將軍衙門第43節 先聲奪人第150節 閒說哈哥第167節 哈哥其人第155節 鹽司脫困第51節 縣衙對質第28節 大話《三國》第132節 童家二娃第17節 將軍衙門第64節 洋人再來第144節 路易主刀第34節 黃家二少第52節 惡人惡行第83節 謀定而動第134節 梅子高燒第53節 劉忠說勢第162節 羞死人了第72節 主教親臨第48節 雨蘭回門第01節  金氏之祖第131節 點拔生意第113節 大刀報信第37節 不見花姐第42節 窺破玄機第134節 梅子高燒第72節 主教親臨第161節 地攤生意第99節 共營鹽井第109節 堂倌作怪第55節 師孃高見第03節 金川之戰第148節 鄉民應差第159節 崇明敘事第106節 陸少情變第169節 協統大人第55節 師孃高見第83節 謀定而動第62節 強人剪徑第57節 縣衙公議第123 藏南事發第43節 先聲奪人第168節 智者千慮第33節 重慶之行第151節 知府勞軍第52節 惡人惡行第111節 一樹桃花第62節 強人剪徑第100節 此去自貢第12節 望山書屋第126節 幕後推手第31節 運動運動第19節 大足教案第13節 大話西遊第164節 管家出馬第171節 大美二美第96節 結拜義兄第93節 藏南(二)第55節 師孃高見第27節 再訪蔣宅第94節 蔣家笑談第112節 洋醫之辯第135節 物理降溫第150節 閒說哈哥第36節 縣衙戲耍第139節 曾姥姥爺第80節 難得糊塗第37節 不見花姐第106節 陸少情變第25節 嘉州商號第100節 此去自貢第01節  金氏之祖第34節 黃家二少第50節 祝大蟲子第103節 買條小狗第149節 途中受阻第57節 縣衙公議第88節 與爾辯辯第98節 自貢葉家第168節 智者千慮第68節 密室謀議第109節 堂倌作怪第20節 菊兒大婚第80節 難得糊塗第123 藏南事發第98節 自貢葉家第28節 大話《三國》第35節 巴黎風情第132節 童家二娃第67節 談判(三)第80節 難得糊塗第13節 大話西遊第15節 成都將軍第33節 重慶之行第89節 莫得商量第143節 李老頭兒第29節 信兒主事第18節 尊經書院第128節 疑神疑鬼
第45節 葉兒妹妹第17節 將軍衙門第43節 先聲奪人第150節 閒說哈哥第167節 哈哥其人第155節 鹽司脫困第51節 縣衙對質第28節 大話《三國》第132節 童家二娃第17節 將軍衙門第64節 洋人再來第144節 路易主刀第34節 黃家二少第52節 惡人惡行第83節 謀定而動第134節 梅子高燒第53節 劉忠說勢第162節 羞死人了第72節 主教親臨第48節 雨蘭回門第01節  金氏之祖第131節 點拔生意第113節 大刀報信第37節 不見花姐第42節 窺破玄機第134節 梅子高燒第72節 主教親臨第161節 地攤生意第99節 共營鹽井第109節 堂倌作怪第55節 師孃高見第03節 金川之戰第148節 鄉民應差第159節 崇明敘事第106節 陸少情變第169節 協統大人第55節 師孃高見第83節 謀定而動第62節 強人剪徑第57節 縣衙公議第123 藏南事發第43節 先聲奪人第168節 智者千慮第33節 重慶之行第151節 知府勞軍第52節 惡人惡行第111節 一樹桃花第62節 強人剪徑第100節 此去自貢第12節 望山書屋第126節 幕後推手第31節 運動運動第19節 大足教案第13節 大話西遊第164節 管家出馬第171節 大美二美第96節 結拜義兄第93節 藏南(二)第55節 師孃高見第27節 再訪蔣宅第94節 蔣家笑談第112節 洋醫之辯第135節 物理降溫第150節 閒說哈哥第36節 縣衙戲耍第139節 曾姥姥爺第80節 難得糊塗第37節 不見花姐第106節 陸少情變第25節 嘉州商號第100節 此去自貢第01節  金氏之祖第34節 黃家二少第50節 祝大蟲子第103節 買條小狗第149節 途中受阻第57節 縣衙公議第88節 與爾辯辯第98節 自貢葉家第168節 智者千慮第68節 密室謀議第109節 堂倌作怪第20節 菊兒大婚第80節 難得糊塗第123 藏南事發第98節 自貢葉家第28節 大話《三國》第35節 巴黎風情第132節 童家二娃第67節 談判(三)第80節 難得糊塗第13節 大話西遊第15節 成都將軍第33節 重慶之行第89節 莫得商量第143節 李老頭兒第29節 信兒主事第18節 尊經書院第128節 疑神疑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