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窺破玄機

《大山之子》——第二部 《商殤》

第42節 窺破玄機

於宅客廳,羣情激憤,幾口熱茶灌下去,潤得喉嚨,一屋的嚷嚷吵吵更加熱鬧。

老爺子攥着拳頭,在椅子抶手上一通的拍:“氣殺我也,氣殺我也……老夫枉活了幾十歲,就沒見過這等的狂徒……呼哧呼哧,氣殺我也……”

王太爺也是氣得不輕:“哦喲喲,這洋人,這洋教,哦喲喲,真不是個東西!重慶府成都府,那些個通都大邑的,還不夠他撒野麼?咱三河,鳥不拉屎的山旮旯,竟也不放過!”

蔣先生:“最是那李路易,最是無禮,咆哮公堂,斯文掃地,可惱!可惱!”

倒是於平江不瘟不火,解勸道:“三們太爺爺呀,休要生氣。你們也不想想,李路易這廝,不過西番蠻子,怎省得咱中華的禮節?再說了,這廝咆哮公堂,失的是朝廷的禮節,辱的是官家的顏面,知縣老爺尚不生氣,咱生氣作甚?”

蔣先生:“然也!然也!咱一介布衣,一不在衙,二不在官,生這些個悶氣兒,倒是真真的不值。”

王太爺把個巴掌拍着肥肥的肚皮:“哈哈,然也然也,咱不生氣,咱就不生氣!”

於平江:“《大學》有云,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若只顧着生氣,也是於事無補的,咱不若靜下心來,謀個對策纔是。”

於老太爺:“對,對,平兒這話在理。咱們既是攤着了這個事兒,總須謀個對策,若只顧着生那悶氣,頂個屁用……呃,小孫孫,你說說,你……呃,你手裡,拿着個甚?”

王太爺:“呃,就是,小孫孫,你手裡那個紙飛飛兒,寫着個甚?”

於信達:“哦,這紙飛飛兒嗦,法人的條款噻。”

於老太爺:“法人的條款?啥個條款?”

於信達:“嘿嘿,就是李路易徵地建堂的條款噻。被爺爺扔了在地,小孫孫覺着好玩兒,撿了來揣在衣兜兜。”

於老太爺:“哦,就那條款嗦。你且拿來,我看看,我看看,不,拿給蔣先生,念來大家聽聽,一款一款地念,大家哩,一款一款地議。”

王太爺:“對對,一款一款地念,一款一款地議。哦喲喲,我就不信了,這狗嘴裡能吐出個什麼牙。”

蔣先生從於信達手裡接過公函,“咳,咳咳,甲款,法國天主教會川東教區,爲發展教會事業,須在三河縣徵地。”

王太爺:“呃,老夫子,咋個停了呢?念噻,往下念噻。”

蔣先生:“不是說好了,一款一款地念,一款一款地議麼?”

王太爺:“哦,原來就這麼句話兒嗦……呃,不對噻,這個,甲款,咋個讓人磣得慌呢?”

於老爺子:“是哩,是哩,只得徵地一說,徵哪裡的地,徵多少地,徵來幹啥,都沒個說法,莫名其妙的。”

蔣先生:“哦,這個乙款,說,所徵之地用於修建三河縣天主教堂、開設教會學校,開辦西式醫院。”

王太爺:“這個乙款,倒是說明了徵地之用,但是,徵多少,怎麼徵,也沒個說道噻。”

於信達:“孫兒的疑惑,就在這上面了。”

於老太爺:“按常理說,總要列出個大略,纔好談判噻。這西人,列的這個條款,卻是一個實字兒也無,從何談起?”

蔣先生:“或許,這西人不懂徵地,或者不曉條款的常識,也是說不定的。”

於平江:“嗤!西人不懂?就咱川東教會,所轄的大縣大鎮,都是有教堂的,這些教堂,哪所不是徵地而建?若說西不懂,咱是萬萬不相信的。”

於信達:“再有,這個條款的序列,西人都用一二三四,只咱中國,方用甲乙丙丁。”

蔣先生:“哦,這樣說來,倒是老夫我想得偏了。”

於信達:“聽得大家這麼一議,孫兒倒是有些明白了,條款上的這些個漏缺,定是西人故意留的。”

蔣先生捋着鬍鬚:“嗯,故意的……那麼,西人故意漏缺,卻又爲何呢?”

王太爺:“嘿嘿,老夫我倒是有些感悟了。譬如,咱家商鋪售賣貨物,咱的先給他隨意地喊個高價兒,若是遇着個不知行情的,受了咱的騙,自然挨咱的宰割,若是知得行情的,自然討價還價一番。嗯嗯,老夫我就感悟,西人定是學了咱的招術,拿個糊里糊塗的條款,來探咱的底兒。”

於信達拍起掌來:“是了,是了,老爺爺這一說,終是解孫兒心中一惑。”

於老太爺:“哎呀哎呀,這個李路易,咱先前被他氣糊塗了,沒想到卻着了這娃娃的道。後生可畏呀!”

蔣先生:“老太爺勿要自責了,誰沒個馬失前蹄的時候呀?呃,小孫孫還有甚疑,不妨道來,咱們一同議議,老夫哩,也好長長見識。”

於信達:“孫兒的第二惑麼,便是這西人的態度。”

蔣先生:“西人的態度?嗨,小孫孫這話,西人的態度,咋的啦?”

於信達:“但看今日談判,李路易這廝,於那公堂之上,那說話,那揮手,那氣勢,張牙舞爪,其勢洶洶……”

蔣先生:“嗯嗯,驕橫霸道,狂妄之至!”

於信達:“對對,狂妄之至,狂妄之至。孫兒總覺得吧,李路易這廝,不至於噻……”

王太爺:“哦喲喲,我的個小祖宗,你這話,啥個意思嘛。明說,往明瞭說,不要讓老爺爺我去胡思亂想,行啵?”

於信達:“孫兒我在成都府上學,入得尊經書院,書院也聘得許多的西洋老師,個個的彬彬有禮,個個的溫文爾雅,便是在成都將軍府吧,那些個英人法人葡人美利堅人,一衆的各國洋人,說話行事,都是極文明極禮貌的。反觀今兒個,李路易這傢伙,公堂之上的舉止言語,咋個……天差地別的呢?”

於老爺子:“嗯哪,西洋之人麼,我在成都府也是見過的,小孫孫所言不虛。那些個西洋人,倒也彬彬得很。”

蔣先生搖搖頭:“這話哩,我倒有得一解。譬如那藍先生吧,五六十歲的老頭子,早被磨平了棱角,加之又是咱國人,受得儒家文化的醺陶,性情哩,也就溫和寬厚囉,說話行事,自然的溫文爾雅了。反觀李路易,這廝,正當年青氣盛,肝火正旺的年歲,加之又是法蘭西國的洋人,哪曉得中庸平和的道理喲。所以麼,其性情兒張狂驕橫,自在情理之中噻。”

於信達:“嗯,先生這話哩,徒兒自是贊同的。年齡不同,地域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各人性情也不同。只是麼,先生卻忘了這兩人的身份。”

蔣先生:“身份?”

於信達:“藍風生也好,李路易也好,不過都是川東教會派出的專使,說白了,都得按主教大人的意思來行事。”

於慈恩:“川東教會自是由李約瑟噹噹家做主,李路易也好,藍風生也好,不過跑跑腿,辦辦事,兩個木偶人兒,這個理兒,倒好理解。”

於信達:“孫兒所知,這西洋之人,也是極重禮節的。譬如,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兒,不期而遇了,相互之間,總是先得‘哈嘍’一番的……”

蔣先生:“打住!打住!信兒呀,這個……‘哈嘍’一番,咋回事喲?”

於信達:“哦,哈嘍者,西洋語也。譬如咱中國人見面,一方問候‘您好’,另一方迴應‘您好’。咱中國人是問候‘您好’,西洋人問候,便是‘哈嘍’囉。”

蔣先生:“既是如此……這西人,兩個陌生之人相見了,也要‘哈嘍’一番的,今日公堂之上,又是談判徵地的正經大事兒,這西人,哦,這李路易,怎會如此張狂,全無一絲兒的禮節呢?嗯,其中,或有隱秘?”

王太爺撫掌而呼:“哦喲喲,哦喲喲,這樣一說,老夫算是明白了,嗯,明白了。”

於老爺子:“哎呀哎呀,你相王老西兒,大呼小叫的作甚?你且說說,明白個甚?”

王老太爺:“這個,自古的講究,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噻。”

於老爺子:“兩國交兵,不斬……你是說,李路易這廝,碼定了咱不會使橫,所以,故意裝了蠻橫,欲行王霸之道?”

王太爺:“正是,正是。李路易這廝,裝腔作勢,裝模作樣,裝神作鬼,裝……裝……反正,裝出個橫行霸道的派頭,欲要唬了咱的膽兒,乖乖兒地聽他擺佈。”

蔣先生拈着一綹兒鬍鬚:“嗬嗬,嗬嗬,這廝,今日堂上,驕橫霸道的模樣……嗬嗬,嗬嗬,先聲奪人,威逼於咱。”

於信達點點頭:“依徒兒想來,當是八九不離十的事兒。”

於慈恩:“哈,李路易這廝,唬得咱一驚一炸的。若是平常人兒,豈不着了他的道兒?”

王太爺:“嗯,這個生意上的事兒,哦,徵地談判的事兒,軟的硬的都常見的,打他一巴掌,再給他顆糖果,打他一巴掌,再給他顆糖果……”

於慈恩:“軟硬兼施,嗯,軟硬兼施,這些個把戲,諧穿了哩,其實也沒甚高明的,就咱對付大山裡的那些個土司老爺,不就這套路麼?只是麼,這洋人卻搞顛倒了。”

王太爺:“咋個顛倒了呢?”

於慈恩:“在咱中國,必是先禮後兵,這西洋人,反其道而行之,先給咱一個下馬威!”

於信達撓撓腦瓜,嘿嘿一笑:“咱在尊經書院,常聽洋先生講解西人殖民,其手段哩,不外乎二:一手拿胡蘿蔔,一手拿大棒……”

蔣先生:“哈,一手胡蘿蔔,一手大棒……哈,這西人,倒也有趣得緊。”

“哈,這熱鬧的,說道些啥呢?”客廳門口,閃出袁其隆來,後面跟着袁安興。

臨近春節,各家各戶都在備年貨,正是一年走商正旺的時節,於家走商的生意,忙得不可開交。

於老爺子:“哎呀哎呀,說着說着,竟是近午了。”

王太爺:“哦喲喲,近午了麼?這午飯,嗨嗨,這午飯……”

於老爺子:“飯麼,管飽,酒麼,管醉。”

王老太爺:“於老夫子,我且問你,那個……西洋紅酒,可還在否?”

蔣先生:“然也,然也!咱幾哥兒的,品着西洋之酒,議着西洋之事,豈不美哉!嘻嘻,美哉!”

老太爺:“西洋紅酒……嘿嘿,酸酸的,沒意思……”

第136節 仙女是誰第107節 驚魂始定第119節 醉仙酒樓第21節 重慶教案第158節 小刀報信第61節 月圓之夜第112節 洋醫之辯第127節 戰時軍鹽第30節 菊兒之心第96節 結拜義兄第41節 洋人來了第111節 一樹桃花第111節 一樹桃花第14節 袍哥人家第02節 三河於氏第02節 三河於氏第118節 疑雲重重第42節 窺破玄機第69節 持家不易第56節 王家老三第22節 太爺之憂第42節 窺破玄機第154節 與爾十載第137節 捨我其誰第62節 強人剪徑第07節 義女虹兒第73節 這個娃娃第13節 大話西遊第48節 雨蘭回門第93節 藏南(二)第62節 強人剪徑第156節 教士問罪第126節 幕後推手第56節 王家老三第139節 曾姥姥爺第75節 百順酒樓第78節 騙子告饒第41節 洋人來了第22節 太爺之憂第32節 小何師傅第119節 醉仙酒樓第157節 三封快信第170節 何足掛齒第08節 丁家舉人第56節 王家老三第118節 疑雲重重第95節 洋玩意兒第45節 葉兒妹妹第137節 捨我其誰第52節 惡人惡行第103節 買條小狗第15節 成都將軍第149節 途中受阻第144節 路易主刀第133節 孰輕孰重第90節 西洋技師第18節 尊經書院第49節 一城垃圾第30節 菊兒之心第140節 華佗之術第150節 閒說哈哥第126節 幕後推手第126節 幕後推手第99節 共營鹽井第139節 曾姥姥爺第98節 自貢葉家第94節 蔣家笑談第122 龍蛇混雜第09節 丁萍兒第42節 窺破玄機第95節 洋玩意兒第97節 自貢兩井第130節 西洋石灰第117節 析說鹽政第29節 信兒主事第30節 菊兒之心第05節 於慈恩大婚第84節 謀生之計第150節 閒說哈哥第28節 大話《三國》第09節 丁萍兒第158節 小刀報信第13節 大話西遊第107節 驚魂始定第17節 將軍衙門第143節 李老頭兒第22節 太爺之憂第15節 成都將軍第49節 一城垃圾第161節 地攤生意第69節 持家不易第46節 花燭之酒第172節 黑白通吃第44節 吳疆哥哥第10節 虹兒作妾第39節 再訪蔣宅第127節 戰時軍鹽第64節 洋人再來第142節 夫妻夜話
第136節 仙女是誰第107節 驚魂始定第119節 醉仙酒樓第21節 重慶教案第158節 小刀報信第61節 月圓之夜第112節 洋醫之辯第127節 戰時軍鹽第30節 菊兒之心第96節 結拜義兄第41節 洋人來了第111節 一樹桃花第111節 一樹桃花第14節 袍哥人家第02節 三河於氏第02節 三河於氏第118節 疑雲重重第42節 窺破玄機第69節 持家不易第56節 王家老三第22節 太爺之憂第42節 窺破玄機第154節 與爾十載第137節 捨我其誰第62節 強人剪徑第07節 義女虹兒第73節 這個娃娃第13節 大話西遊第48節 雨蘭回門第93節 藏南(二)第62節 強人剪徑第156節 教士問罪第126節 幕後推手第56節 王家老三第139節 曾姥姥爺第75節 百順酒樓第78節 騙子告饒第41節 洋人來了第22節 太爺之憂第32節 小何師傅第119節 醉仙酒樓第157節 三封快信第170節 何足掛齒第08節 丁家舉人第56節 王家老三第118節 疑雲重重第95節 洋玩意兒第45節 葉兒妹妹第137節 捨我其誰第52節 惡人惡行第103節 買條小狗第15節 成都將軍第149節 途中受阻第144節 路易主刀第133節 孰輕孰重第90節 西洋技師第18節 尊經書院第49節 一城垃圾第30節 菊兒之心第140節 華佗之術第150節 閒說哈哥第126節 幕後推手第126節 幕後推手第99節 共營鹽井第139節 曾姥姥爺第98節 自貢葉家第94節 蔣家笑談第122 龍蛇混雜第09節 丁萍兒第42節 窺破玄機第95節 洋玩意兒第97節 自貢兩井第130節 西洋石灰第117節 析說鹽政第29節 信兒主事第30節 菊兒之心第05節 於慈恩大婚第84節 謀生之計第150節 閒說哈哥第28節 大話《三國》第09節 丁萍兒第158節 小刀報信第13節 大話西遊第107節 驚魂始定第17節 將軍衙門第143節 李老頭兒第22節 太爺之憂第15節 成都將軍第49節 一城垃圾第161節 地攤生意第69節 持家不易第46節 花燭之酒第172節 黑白通吃第44節 吳疆哥哥第10節 虹兒作妾第39節 再訪蔣宅第127節 戰時軍鹽第64節 洋人再來第142節 夫妻夜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