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

巴子平自然明白說這話的意思,也知道血濺三步,究竟意味着什麼。他注意到了夏正平身上的穿着,又是注意到了南山客與關長雲的動作,臉色變得極爲難看起來。

血濺三步,乃是大夏神朝歷史上的舊事。曾經,大夏神朝的某位君主,與其餘國家的皇帝,舉行會盟。當時的大夏神朝的這位君主,可謂是盛氣凌人,侮辱那個國家的君主。

誰曾想到,那個國家有一個臣子,竟然上前反駁,並掏出了一把匕首,指着大夏神朝的君主,威脅他的生命,要讓大夏君主血濺三步,向本國君主道歉。雖然,最後事情過去了,但是自那以後,這位大夏神朝的君主,也逐漸對那個國家重視起來。

而那個敢於拿着匕首,威脅大夏神朝君主的臣子,後來做了那個國家丞相,執掌軍政三十年。三十年的時間,竟然沒有一個國家,敢於去挑釁那個國家。當這位臣子去世之後,他們的國君,竟是以國君葬禮對待他,至今,這樣的事蹟,還流傳在大夏神朝的某些地方。

儘管,那個國家後來被大夏神朝所滅,然而那個地區的人,以及那個國家的王朝後人,也依舊記着那個臣子。

這就是,血濺三步的由來。且,這一件事,正史之上,已有記載。可以說是,無人不曉,無人不知。

巴子平有理由相信,夏正平會做出這件事來。哪怕是剛剛親衛環繞,他都能輕而易舉的把青銅劍指着自己的面前,只能說明,他早有準備。或者說,來到巴郡的一切,都在他的算計之中。

政事堂中的衆人,面色已然變化,明白夏正平此來,絕不是獻降,也不是來詐降,而是來威脅的。沒看到人家,一言不合,就拔出了自己佩戴的青銅劍嗎?若是真心投降,又怎麼可能會這樣子做?這樣子,壓根就不是投降的誠意,也絲毫見不到任何想要投降的心思。所以,。衆人已經明白了一切。

“八皇子,你別忘了!這裡是巴郡,不是你的永昌郡!”朱常洛似乎心有不甘,他走出班列,冷聲說道,“就算你血濺三步,殺了巴子平大人又是如何?你認爲,您能走得出這巴郡之城嗎?您認爲您可以全身而退嗎?”

“哈哈——”夏正平聞言,臉色並沒有太多的變化,反而是哈哈大笑,“真是可笑,我既然敢來巴郡,就有着後續的辦法。你們這羣蠢貨,真的以爲我夏正平,是尋常百姓嗎?”

“就算我走不出巴郡,可你們就以爲你們還能守着巴州多久?”

衆人聞言,皆是一愣。包括巴子平在內,都想不通,爲什麼這個夏正平,會有如此的把握,認爲自己真的能夠走出巴郡?或者說,爲什麼他連續兩次大笑,又是發出那種反問?

巴子平猶豫了許久,方纔揮了揮手,示意親衛士兵退了下去,道:“八皇子果真是有真才實學,三言兩語,就說的讓我放棄了自己的想法!”

夏正平後退,盯着諸多政事堂官員,神色沒什麼變化,只是緩緩說道:“巴郡諸官,也不過如此,就連自己身處萬分危急,也察覺不到!”

“不知八皇子殿下,說的究竟是什麼危危機?”朱常洛很是不甘心,“我看,現在殿下的危機,纔是萬分火急纔對。”

“那我便說道說道了!”夏正平神色一變,雙眼放射出精光,直勾勾的盯着巴子平,“我想問巴大人,襄王的那十五萬兵馬,是怎麼來的?又是交給誰指揮的?”

巴子平一愣,他不明白夏正平爲什麼要這麼問,難道說,巴州處於十萬火急的危機,是和襄王有關?

姑且不管這是什麼問題,且聽這個夏正平如何說道。如果說的不好,那就直接將其囚禁起來,回頭押送濟州。要說的好,當然也不能讓他離開,必須將其禁錮在巴郡之中,絕不能讓他離去,或者說,爲了完成濟州方面交給自己的任務,必須讓這個送上門來的夏正平留在巴郡。不管他說什麼,都必須這樣子做。因爲,那是自己效忠濟州諸多主上的前提條件。

夏正平見着巴子平沉思的模樣,當然明白巴子平在想些什麼。然而,無論巴子平在想什麼,夏正平身上有着何士元給的錦囊,自然知道給如何對付眼前的狀況。不過,他也沒有思考太多,而是緩緩說道:“看樣子,諸位大人,是回答不上這個問題了。那我夏正平,就給大家回答這個問題吧!”

他頓了一下,神色掃過了政事堂衆人的面龐,沒有太多的變化,依舊繼續說道:“襄王的十五萬兵馬,怕是要以駐紮在巴州之內的某座郡城爲由,才肯前來的吧?”

衆人一愣,似乎這件事情,巴子平並沒有向人提起過,襄王十五萬兵馬,究竟是以何種理由,來幫助巴子平征討夏正平的。

頓時,衆人的眼神,就齊齊的朝着巴子平投射而去,想要知道他有什麼說法。

事實上,夏正平說的這件事,並不是十分把握。或者說,他就是照着何士元給他的錦囊,依照其中的方法,而進行的猜測。

其實,早在那日秉燭夜談之時,何士元就給夏正平分析了襄王十五萬大軍,究竟是爲何而來的。到來了巴州,又將會做哪些事情,這一切,都是有所根據的。

襄王有着衆多的謀士輔佐,佔據着荊襄九郡。想要有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支撐點,必須選擇巴州。那麼,他此次主動派兵協助巴子平,自然也是爲了這一點。

假虞滅虢的故事,也許並不是十分爲人知曉,但是知道的人,卻明白那樣子會意味着什麼。顯然,巴子平是不明白假虞滅虢的真實含義。

當下,夏正平也不多想,而是直截了當的開口:“既然巴大人沉默了下去,那想必是這樣子的了。我別的不想說,只想着提醒一下,巴大人,您是否知道假虞滅虢的真正意思?”

這話一出,巴子平臉色一變,衆多政事堂官員,雖然有些人臉上沒什麼變化,但是大多數人的心裡活動開來了。

“襄王是個什麼樣的人,想必巴子平大人,在諸多幕僚的輔助之下,是知道的。”夏正平神色卻沒什麼變化,“那是一個志在天下的人物!假虞滅虢,就是想要藉助巴大人攻打我夏正平的時候,出兵相助,同時又回過頭來,一舉攻下巴州,從而實現它的意圖。”

“只可惜,不知多少人沒有認清襄王的面目,到頭來,都是爲他人做嫁衣!”

“常說,濟州諸多皇子,連接外地諸侯,恐怕其中就有着襄王的份。我也是明白,皇長子就有着某種意圖,比如想要藉助襄王之手來殺我!”

“恐怕,永昌、建寧兩郡,城破之時,就是我夏正平身亡之日,也是巴州斷送之日!”

巴子平聞言,神色再一次變化,他剛剛已經默認了,是如同夏正平說的那樣,襄王要求要駐軍於巴州,才肯出兵協助自己。不過,那並不是自己要求的,而是濟州方面有人談判的結果,至於是誰,恐怕正如夏正平猜測的那般,除了皇長子以外,別無他人。

“你怎知,襄王是有這般的意圖?更何況,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把你,抓住送往濟州。要不然,也不會費了那麼大的周章,借兵前來?”朱常洛再一次反駁,“現在如果你要束手就擒,那麼就是相當於給我們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再者,襄王即便是十五萬大軍前來,我巴州上下,好歹也有數十萬大軍,難道就沒有辦法抵抗嗎?”說這話的是趙河,“你當我們這些人,都是飯桶嗎?”

“哈哈——”夏正平聞言,仰頭大笑,“人言,巴州州牧,治下多奇才,今日一見,也不過如此。簡直是鼠目寸光,巴州的這幾十萬大軍,能和襄王的比嗎?襄王的一萬大軍,能夠打得別人五萬大軍落花流水,你們的行嗎?”

夏正平說的這是個事實,他雖然沒有見識過襄王軍隊的真實水平,但是他熟讀史書,知道從荊襄九郡走出來的士兵,絕不是那麼容易打敗的。更有甚者,歷代襄王,都有借兵給其他郡城抵抗外敵的歷史,他們訓練的士兵,早已是巴州士兵戰力的數倍。說他們以一敵五,絕不爲過。”

趙河等人,終究是被夏正平的言語嚇到了,他們沒有再說話,而是盯着夏正平。

“常言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你們若是不相信,可以等三個月!這三個月內,我什麼也不會做,甚至是就留在巴郡!若是三個月之內,襄王有什麼動向,想要對巴州下手,便算是我說對了,我夏正平自然要協助您巴子平抵禦襄王,將功贖罪。”

“至少,讓您在皇帝陛下那裡,交代的過去。而至於皇長子那裡,您只說我戰死即可。我夏正平也是個愛惜自己生命的人,從今往後隱姓埋名!”

“若是我說的有些差池,你們大可以將我押送去往濟州!”

夏正平說的很多,然而,聽得南山客與關長雲,直想發出笑聲,主公這個滿口胡言的本事真是越來越強大了。不過,看政事堂的衆人,似乎有些相信了。

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十六章 六籍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七章 駁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二章 又三年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七章 官商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六章 農政書第十六章 六籍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三十二章 七分天下(下)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三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七章 政事堂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二十章 漢王第十四章 王業不偏安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八章 巡查街道第二章 賤民?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七章 狠角色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九章 尉遲破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二章 又三年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九章 鎮南將軍第三十五章 攻安陽雛鳳用計第七章 駁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十五章 交易第七章 狠角色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一章 大變革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三十五章 攻安陽雛鳳用計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三十四章 議取蜀州(下)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四十九章 矯詔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
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四十二章 約法三章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三十九章 求親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十六章 六籍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七章 駁第十章 三十萬大軍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二十章 歲月如流水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四章 城下搦戰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二章 又三年第五十四章 巴州漢王三連駁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七章 官商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十八章 東野小城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六章 農政書第十六章 六籍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五十五章 黃瀚生突襲後部,夏正平氣死醉龍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十四章 南蠻來使第三十二章 七分天下(下)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戰(下)第二十九章 頭盔第五章 白髮漁樵江渚上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三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七章 政事堂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三十一章 晏嬰舊事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二十章 漢王第十四章 王業不偏安第三十三章 議取蜀州(上)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十一章 張富貴的作死秀第二十六章 落鳳坡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二十八章 大戰起兮雪飛揚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八章 巡查街道第二章 賤民?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四十七章 奪軍第七章 狠角色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戰申不易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九章 尉遲破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二章 又三年第四十一章 效仿舊事第九章 鎮南將軍第三十五章 攻安陽雛鳳用計第七章 駁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第十五章 交易第七章 狠角色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一章 大變革第一章 指桑罵槐第三十五章 攻安陽雛鳳用計第四十四章 臨機制宜之權第三十四章 議取蜀州(下)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四十九章 矯詔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於寒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