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

堵胤錫初領官軍,便在臨汾守城中獲得了一個大勝,雖說流賊還沒有傷筋動骨,也沒有退卻,但卻實實在在打出了大明官兵寧死不屈的底氣。

就在白廣恩率部在城外草草收拾了戰場回到城內以後不久,堵胤錫的總督軍令傳來,讓他去總督府軍議。

沒有多久,趁着流賊敗退回去這短暫的空隙,這次城內的所有遊擊、參將及以上級別軍將,全都會聚在總督府大堂之中。

當然,這些是沒有在城頭戰死的,這裡已經消失了一些戰前軍議活躍的身影,他們戰亡的屍體,就被人掩埋在城內。

衆人的歡聲笑語和不斷大吹牛皮的話,掩蓋了因戰友覆亡造成的傷感。

不多時,伴隨着一批君子營兵士率先前來列隊在大廳外,大明如今的五省督師堵胤錫邁着沉重的腳步走了上來,君子營的督標坐營官李元胤亦隨侍從旁。

君子營,是堵胤錫取越勾踐君子六千之意,殺掉劉猛等人正法以後,組建的一支僅有三百人的精兵營。

堵胤錫以君子營爲左營,除此之外,又從劉猛部下招募另外三百人,成立勇士營,爲督標右營,均爲久經善戰之輩。

因爲不知道流賊要退多久,考慮到他們隨時都可能再突然攻城,堵胤錫便是咳咳兩聲,待衆人寂靜下來,開門見山的道:

“韓參將,此戰中你把守東側,力戰王世傑,本督全都看在眼裡,此戰過後,當親自向朝廷報捷,爲你請功。”

太原府西路參將韓奇瑞本就沒想到,劉猛居然會是白蓮教的奸細,害怕連坐所以才患得患失,聽見這話是大喜失色,上前連聲喊道:

“謝過總督大人,末將定不負厚望,爲朝廷再立新功!”

“大同總兵白廣恩,你陣殺巨寇劉希堯,這是一大功,本督亦會向聖上如實稟明,爲你輕功!”

聽了這話,白廣恩心裡樂開了花,趕緊道:“總督擡愛了,全賴總督守城十四字讖言,要不然,末將怎麼會想到這個突然襲擊的法子?”

“哈哈哈,你小子倒是實誠!”高傑上前拍了拍前者肩膀幾下,大笑着說道,堵胤錫微微一笑,對白廣恩恭維之言不置可否,轉念道:

“高總兵,此次你守城有功,不過流賊還未傷筋動骨,必會再來,你們南側的城牆,依然兇險哪。”

“不怕。”高傑拍着胸脯喊道:“只要總督一句話,我高蠻子願意爲朝廷上刀山,下油鍋!我宣鎮軍的人,哪個不是鐵骨錚錚的真漢子?”

聽見這話,便是連一旁保定總兵馬爌也點點頭。

宣鎮軍這個大熔爐,吸納了劉部至少幾千的兵將,這些人原本都是戰力平平,可自打進入宣鎮軍以後,就都變了副樣子。

作戰的時候非但沒有臨陣畏縮,反而死守城頭,用蒙古人的話說,那就是從一羣綿羊,變成了嗷嗷叫的餓狼,這高傑可真是奇了。

俗話說冰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高傑的勇猛善戰世人皆知,手下必定也都是一羣瘋子,能有如今的成就,現在看絕非偶然。

這次戰鬥算奇招制勝,但一點也不輕鬆,結果是好的。

但根據總結來看,雖說官軍損傷極少,但本身體量就沒有流賊衆多,流賊可以損失個把萬人毫無動容,官軍卻不行。

個把萬人,那就是一個宣鎮軍或大同軍,李自成甚至可以損失了劉宗敏這個助力,但堵胤錫就連一場都輸不起。

一六四二年的孫傳庭和一六四四年的堵胤錫,如今這兩個人的心情堵胤錫終於明白了,正因爲一場也輸不起,所以陳奇瑜纔會規劃的如此長遠。

所以他纔會殫精竭慮,爲大明的中興大業死而後已。

陳奇瑜留給堵胤錫的局面相比自己的,已經可以稱得上地獄和天堂的區別,可形勢依舊不容樂觀。

雖說號稱五省官軍,可實際上堵胤錫這個新上任的五省總督,也就只能調動山西一部分兵力與山東、宣大幾地而已。

真定的戚元輔,保定的馬爌,都是請求兵部調令自願前來的。

河南全境沒有收復,山西剛剛收復又開始和流賊進入鏖戰,湖廣一帶除了左良玉,基本是降的降、逃的逃。

就算還在抵抗的,那也零星分佈各處,根本聯繫不上朝廷,都是自主作戰。

便是這樣,前不久堵胤錫還接到消息,那號稱武昌屯兵三十餘衆的左良玉左家軍,被高一功和張可望打得丟盔棄甲,接連敗退。

如今不僅丟了武昌,又開始到處竄逃的亡命生涯,就連部衆都散得差不多幹乾淨淨。

堵胤錫的心情極爲舒暢,這一戰過後,流賊起碼不敢再隨便來犯,這就給了自己整頓和準備的機會。

肅清殘敵,和巡視周邊的工作都不是什麼太複雜的工作,在營帳之中的衆將都是頗爲閒適,特別是經過這一仗之後,把許多人的自信打了出來。

很多人都明白了一個道理,流賊越是聲勢浩大,便越是不堪一擊。?

衆人所說的有不少都是白廣恩親領大同軍出城野戰的勇猛事蹟,看到堵胤錫的態度之後,更是爲白廣恩將要獲得的大功垂涎欲滴。

白廣恩知道自己的表現贏得了總督大人的歡心,而且在衆將之中威望也會更上一層樓,雖說還不如高傑,但已經很不錯了。

那出城奇襲的戰功,傳回大同之後,相比說三道四的人也會少很多,白廣恩心中更如大石落地,無論如何,朝廷也能由此見到自己的能力了。

事實上,這次消息傳回京師以後,崇禎對白廣恩大同軍的表現極爲滿意,盛讚稱他驍勇敢戰。

大同軍收到皇帝的親口嘉獎,這讓許多人更覺得皇帝雖然高高在上,但卻像一直就在自己身後,看着自己殺敵建功一樣。

這次的戰鬥讓許多官兵見識到了流賊的孱弱,和官軍如今戰鬥力飛躍般的提升,增長了自信的同時,也讓堵胤錫看見了守城時的不足。

護城河雖說能將流賊大部分割開來,利於防守,但陳奇瑜在世時流賊還沒有打到這裡,他並不會知道,在河邊的流賊步弓手拋射,剛好能射到城頭。

而城頭的弓箭手和火器手往往由於城牆的低矮而深陷近戰,無法自拔,這就給了流賊不斷消耗己方的機會,會令戰場處於被動。

所以堵胤錫很快決定,派韓奇瑞和李澤的部隊出城,儘量在流賊再次攻城之前,在護城河周圍埋下各種陷阱。

並且他派君子營和勇士營的督標兵,將各種守城時作用不大的遠程火炮拉下去。

白廣恩也在帶着大同軍的兵士,在城內中心地帶收整出一塊空地,明軍將在這裡建立火炮陣地,這樣就能不受流賊的威脅而隨意發射。

除此之外,堵胤錫還幹了一件所有人都想不通的事,那就是讓高傑的宣鎮軍,將流賊敗退還沒來得及的屍首收攏起來。

他們在城外挖出一個大坑,將這些屍首堆放在其中,並且立上簡單的墓誌銘,用以銘記。

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一些相關通知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
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一些相關通知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