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

堵胤錫初領官軍,便在臨汾守城中獲得了一個大勝,雖說流賊還沒有傷筋動骨,也沒有退卻,但卻實實在在打出了大明官兵寧死不屈的底氣。

就在白廣恩率部在城外草草收拾了戰場回到城內以後不久,堵胤錫的總督軍令傳來,讓他去總督府軍議。

沒有多久,趁着流賊敗退回去這短暫的空隙,這次城內的所有遊擊、參將及以上級別軍將,全都會聚在總督府大堂之中。

當然,這些是沒有在城頭戰死的,這裡已經消失了一些戰前軍議活躍的身影,他們戰亡的屍體,就被人掩埋在城內。

衆人的歡聲笑語和不斷大吹牛皮的話,掩蓋了因戰友覆亡造成的傷感。

不多時,伴隨着一批君子營兵士率先前來列隊在大廳外,大明如今的五省督師堵胤錫邁着沉重的腳步走了上來,君子營的督標坐營官李元胤亦隨侍從旁。

君子營,是堵胤錫取越勾踐君子六千之意,殺掉劉猛等人正法以後,組建的一支僅有三百人的精兵營。

堵胤錫以君子營爲左營,除此之外,又從劉猛部下招募另外三百人,成立勇士營,爲督標右營,均爲久經善戰之輩。

因爲不知道流賊要退多久,考慮到他們隨時都可能再突然攻城,堵胤錫便是咳咳兩聲,待衆人寂靜下來,開門見山的道:

“韓參將,此戰中你把守東側,力戰王世傑,本督全都看在眼裡,此戰過後,當親自向朝廷報捷,爲你請功。”

太原府西路參將韓奇瑞本就沒想到,劉猛居然會是白蓮教的奸細,害怕連坐所以才患得患失,聽見這話是大喜失色,上前連聲喊道:

“謝過總督大人,末將定不負厚望,爲朝廷再立新功!”

“大同總兵白廣恩,你陣殺巨寇劉希堯,這是一大功,本督亦會向聖上如實稟明,爲你輕功!”

聽了這話,白廣恩心裡樂開了花,趕緊道:“總督擡愛了,全賴總督守城十四字讖言,要不然,末將怎麼會想到這個突然襲擊的法子?”

“哈哈哈,你小子倒是實誠!”高傑上前拍了拍前者肩膀幾下,大笑着說道,堵胤錫微微一笑,對白廣恩恭維之言不置可否,轉念道:

“高總兵,此次你守城有功,不過流賊還未傷筋動骨,必會再來,你們南側的城牆,依然兇險哪。”

“不怕。”高傑拍着胸脯喊道:“只要總督一句話,我高蠻子願意爲朝廷上刀山,下油鍋!我宣鎮軍的人,哪個不是鐵骨錚錚的真漢子?”

聽見這話,便是連一旁保定總兵馬爌也點點頭。

宣鎮軍這個大熔爐,吸納了劉部至少幾千的兵將,這些人原本都是戰力平平,可自打進入宣鎮軍以後,就都變了副樣子。

作戰的時候非但沒有臨陣畏縮,反而死守城頭,用蒙古人的話說,那就是從一羣綿羊,變成了嗷嗷叫的餓狼,這高傑可真是奇了。

俗話說冰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高傑的勇猛善戰世人皆知,手下必定也都是一羣瘋子,能有如今的成就,現在看絕非偶然。

這次戰鬥算奇招制勝,但一點也不輕鬆,結果是好的。

但根據總結來看,雖說官軍損傷極少,但本身體量就沒有流賊衆多,流賊可以損失個把萬人毫無動容,官軍卻不行。

個把萬人,那就是一個宣鎮軍或大同軍,李自成甚至可以損失了劉宗敏這個助力,但堵胤錫就連一場都輸不起。

一六四二年的孫傳庭和一六四四年的堵胤錫,如今這兩個人的心情堵胤錫終於明白了,正因爲一場也輸不起,所以陳奇瑜纔會規劃的如此長遠。

所以他纔會殫精竭慮,爲大明的中興大業死而後已。

陳奇瑜留給堵胤錫的局面相比自己的,已經可以稱得上地獄和天堂的區別,可形勢依舊不容樂觀。

雖說號稱五省官軍,可實際上堵胤錫這個新上任的五省總督,也就只能調動山西一部分兵力與山東、宣大幾地而已。

真定的戚元輔,保定的馬爌,都是請求兵部調令自願前來的。

河南全境沒有收復,山西剛剛收復又開始和流賊進入鏖戰,湖廣一帶除了左良玉,基本是降的降、逃的逃。

就算還在抵抗的,那也零星分佈各處,根本聯繫不上朝廷,都是自主作戰。

便是這樣,前不久堵胤錫還接到消息,那號稱武昌屯兵三十餘衆的左良玉左家軍,被高一功和張可望打得丟盔棄甲,接連敗退。

如今不僅丟了武昌,又開始到處竄逃的亡命生涯,就連部衆都散得差不多幹乾淨淨。

堵胤錫的心情極爲舒暢,這一戰過後,流賊起碼不敢再隨便來犯,這就給了自己整頓和準備的機會。

肅清殘敵,和巡視周邊的工作都不是什麼太複雜的工作,在營帳之中的衆將都是頗爲閒適,特別是經過這一仗之後,把許多人的自信打了出來。

很多人都明白了一個道理,流賊越是聲勢浩大,便越是不堪一擊。?

衆人所說的有不少都是白廣恩親領大同軍出城野戰的勇猛事蹟,看到堵胤錫的態度之後,更是爲白廣恩將要獲得的大功垂涎欲滴。

白廣恩知道自己的表現贏得了總督大人的歡心,而且在衆將之中威望也會更上一層樓,雖說還不如高傑,但已經很不錯了。

那出城奇襲的戰功,傳回大同之後,相比說三道四的人也會少很多,白廣恩心中更如大石落地,無論如何,朝廷也能由此見到自己的能力了。

事實上,這次消息傳回京師以後,崇禎對白廣恩大同軍的表現極爲滿意,盛讚稱他驍勇敢戰。

大同軍收到皇帝的親口嘉獎,這讓許多人更覺得皇帝雖然高高在上,但卻像一直就在自己身後,看着自己殺敵建功一樣。

這次的戰鬥讓許多官兵見識到了流賊的孱弱,和官軍如今戰鬥力飛躍般的提升,增長了自信的同時,也讓堵胤錫看見了守城時的不足。

護城河雖說能將流賊大部分割開來,利於防守,但陳奇瑜在世時流賊還沒有打到這裡,他並不會知道,在河邊的流賊步弓手拋射,剛好能射到城頭。

而城頭的弓箭手和火器手往往由於城牆的低矮而深陷近戰,無法自拔,這就給了流賊不斷消耗己方的機會,會令戰場處於被動。

所以堵胤錫很快決定,派韓奇瑞和李澤的部隊出城,儘量在流賊再次攻城之前,在護城河周圍埋下各種陷阱。

並且他派君子營和勇士營的督標兵,將各種守城時作用不大的遠程火炮拉下去。

白廣恩也在帶着大同軍的兵士,在城內中心地帶收整出一塊空地,明軍將在這裡建立火炮陣地,這樣就能不受流賊的威脅而隨意發射。

除此之外,堵胤錫還幹了一件所有人都想不通的事,那就是讓高傑的宣鎮軍,將流賊敗退還沒來得及的屍首收攏起來。

他們在城外挖出一個大坑,將這些屍首堆放在其中,並且立上簡單的墓誌銘,用以銘記。

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四發章推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
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四發章推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