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

後宮,周皇后、袁貴妃、柔貴妃都坐在上首生悶氣,下頭剛接進宮封爲妃的董宛如也坐在那裡,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上頭的三位後宮樑柱都在爲一件事兒生氣,朱由檢那廝又親征去了!

說崇禎十七年始親征是因爲背水一戰,這倒是情有可原,可後來那些次是背水一戰?

誰不知道你是刷聲望去了!

你這個崇禎皇帝,真是好狠的心,一年到頭壓根不在後宮待多久,讓我們獨守空房就算了,儲秀宮那些秀女你打算怎麼辦?

就算不親征,這廝也基本都待在暖閣處理政務,偶爾還要和董妃去外頭浪一圈,真是個喜新厭舊的皇上。

本來親征就一次比一次玩的遠,剛開始還在國內,起碼有個盼頭,去了趟察哈爾和瀋陽會盟,就已經讓他們提心吊膽。

這回可倒好,直接跑巴黎去了!

忍一時越看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周皇后嘆了口氣,袁貴妃也嘆了口氣,託婭倒是直接將手裡的瓷碗扔到地上打碎了。

這上好的釣窯就這麼碎了,看得一旁侍立的李春都心疼,不過也沒說什麼。

誰讓人家是主子,咱是下人呢。

李春眼神示意一下,立馬就有兩個機靈的小太監和宮女上前收拾,這股子忙活勁兒,看得董宛如不禁“噗嗤”一笑。

別說,這關外來的丫頭,無論打哪兒看,都不像是蠻子後代,入宮之後儀態也學的不錯。

現在的周皇后也已經把她當漢人看待了。

“董妃,你是有身孕的人了,別在這跟着我們生悶氣了,回去好好歇着吧。”

“是啊,皇上去了鍾粹宮一次就懷上了,看來是上天賜給的福分,別累壞了身子。”袁貴妃也是苦口婆心的說道。

本來歷史上董宛如進了宮以後,被韃子後宮爭鬥壓的喘不過氣兒來,身子愈發虛弱,早早就香消玉殞了。

可自打到了大明,這小妮子飯吃的多了,也常見她笑了,閒暇時候都在和娜木鐘鑽研漢語言文學。

本來崇禎還擔心歷史定律,到某個時候,該死的人必須會死,這麼一看也就放心了。

心情好了吃嘛嘛香,這身孕自然也就懷的快了,崇禎只在她那兒住了一個晚上,結果就有了。

“沒事兒的,多謝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關心,回宮也是閒待着。”董宛如微微一笑,自打成了崇禎皇帝的后妃,小小的年紀,也變得成熟了許多。

“是啊,咱們都是閒待着,等着容顏老去,可那位呢,整天可是忙活滴很哪!”袁貴妃見董宛如精氣神兒好,也就嘆了口氣,又開始無奈起來了。

誰都知道,她口中的那位,自然就是此時已經顛顛跑到安平軍港和鄭鴻奎見面的崇禎皇帝了。

崇禎皇帝雖然真實年齡也才三十,但畢竟身體已經快四十了,整不動了,對後宮的鶯鶯燕燕也沒啥辦法。

耕地太多,可老牛隻有一個啊。

......

“阿嚏...”

正在遠遠和鄭鴻奎擺手打招呼的崇禎皇帝猛地打了一個噴嚏,這還沒完,再次揮起手以後緊接着又打了兩個。

“他孃的,是哪個在說朕壞話??”

在下屬面前連打了三個噴嚏,其他人自然覺得沒什麼,崇禎卻覺得面子沒了,當即回頭就是惱羞成怒。

張世澤和王先通腳步一頓,一個往東看,一個向西愁,直腦子的吳啓華一臉懵逼,餘的軍將們也是大眼瞪小眼,都憋着笑。

這一惱羞成怒不打緊,反倒差點給安平城外迎接的鄭鴻奎等人嚇出個好歹。

啥意思,剛纔還笑容滿面如沐春風的,一轉身就氣成這樣兒?

都說自古以來文韜武略的帝王都是喜怒無常,鄭鴻奎算見識到了,這特麼也太無常了。

鄭芝龍被砍了頭,鄭鴻奎順利成爲鄭家一把手,接管了鄭家的全部事務。

現在的鄭家,已經徹底認慫,完全成了朝廷的附庸,根本不敢忤逆崇禎皇帝。

自從三個月以前,南京水師和天津水師的大明艦隊就已經開始向安平這邊集結,連帶着陸地上許多兵馬也在移動。

看那架勢,就好像朝廷想一舉把鄭家連窩端了,嚇得這段期間鄭家上下每一個敢大聲喘氣兒的。

福建人也發現,本來天不怕地不怕的老鄭家,在朝廷面前就所得跟一隻綿羊似的,就怕人家順手給你拿下。

直到後來鄭鴻奎知道了,這是崇禎皇帝又要親征了,所以纔在海陸調動這麼多兵馬,有保護的,也有隨行的。

而且這段時間安平來往的人多了好幾倍,除了想要大發橫財的商人們,也不乏一些廠衛在暗地進駐。

看到崇禎皇帝身後的這支海陸大軍,鄭鴻奎嚥了一口唾沫,這...當初鄭芝龍涼涼的時候自己頂住壓力不造反看來是對的。

就這實力,好像親征的路上順手把自己拿下,那也是舉手之勞吧!

至於那到了八輩子血黴的法蘭西,鄭鴻奎提前爲他高歌一首涼涼,就如今海陸都極強的大明朝廷,打誰誰擋得住?

要知道,號稱強權的沙皇俄國可是在一年之內就被打成親弟弟,痛痛快快的割讓了三分之二領土。

“臣率鄭氏族人,參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崇禎皇帝擺了擺手,顯然心思沒在這兒,只是問道:“艦船準備的怎麼樣了?”

鄭鴻奎不敢怠慢,趕緊說道:“回陛下,臣派出一千餘艦船組成的船隊,由施大瑄領隊,爲陛下保駕護航,打開前路,以彰我鄭氏歸服之心!”

“不錯,朕心甚慰。”崇禎皇帝習慣性的客套了一句,聽見施大瑄,忽然問道:“施大瑄是誰?”

“臣在!”施大瑄身子一搖,站了出來。

別看他站的穩當,心裡卻是慌得一批。

“你兒子叫施琅吧,讓他出來見朕。”

不久之後,不知爲何的施大瑄還是順從地把自己兒子叫到崇禎面前。

崇禎皇帝看着已經有了些英武之氣的施琅,上下打量一番,點了點頭,道:“你不錯,以後就跟着張名振做個水師遊擊吧。”

施琅一臉懵逼,站在那不知如何是好,這份驚喜來的太突然,竟沒有一絲絲防備。

施大瑄旁邊急的都快跳腳,這可是天大的恩典,常人求都求不來,這混小子是傻了?

良久之後,施琅猛地半跪在地,大聲喊道:“末將謝皇上提攜,此後定爲朝廷鞍前馬後,報效皇恩!”

與此同時,天津海防總兵張名振也在皺緊眉頭,上下打量着這個年輕人,當他注意到施琅仍鎮靜異常的言行舉止以後,總算暗暗點了點頭。

看來皇上看人還是毒辣,這小子倒真的可能是個好苗!

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
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