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

不知爲何,看着即將結束的圍城戰,波拉斯卻有些惶恐般的問道:“傳令下去,入城之後,要以蒐集戰利品爲主。”

這道命令的來源,實際上是因爲多年以前克里特戰爭前夕,也就是處於波拉斯相同位置的上一任元帥。

那位帝國元帥及下屬的將軍們在克里特戰役中前仆後繼,終於徹底擊潰威尼斯海軍,並且團團圍住坎地亞城,一雪前恥。

正當他們攜帶着勝利之榮光回到伊斯坦布爾以後,誰曾料想,等待着他們的,竟是冰冷的斷頭臺。

奧斯曼帝國蘇丹默罕默德四世將這批功臣砍掉的原因,僅是由於他後宮中妃嬪認爲戰利品太少。

在那些貌美妃嬪的左右遊說下,默罕默德四世認爲那位元帥和將軍們拿回如此之少的戰利品,是對自己的不尊敬,毅然決然將他們送上了斷頭臺。

作爲帝國最富具盛名的元帥,波拉斯統領着全帝國作爲精銳的蘇丹親衛軍,但即便是他,也不得不對這位剛剛執政幾年的蘇丹有些牴觸。

在波拉斯接手以後,圍城的奧斯曼軍隊身上再也見不到此前那種爲了擴張和征服的鐵血精神。

正相反,絕大多數人都對此有牴觸情緒,就算拿下坎地亞又能如何呢,伊斯坦布爾宮廷妃嬪的一句話,就能讓他們爲之奮戰一生的事業葬送,甚至會因此被送上斷頭臺。

即便有波拉斯坐鎮於此,那些繼續戰爭的帝國將領也難免有兔死狗烹之感——沒人會繼續爲蘇丹賣命了。

波拉斯用幾場小勝,稍微讓軍中的悲傷情緒有些減弱,但他很快發現,這已經於事無補。

中下層將領和士兵對蘇丹默罕默德四世及其妃嬪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因而,奧斯曼對克里特島首府坎地亞城的圍攻最終由碾壓戰變成了拉鋸戰。

由於士兵和將領們不肯賣命,波拉斯一直看不到有速勝的希望。

波拉斯時常用各種冠冕堂皇的口號去安危軍官、士兵們,可當他發現有破城機會時,卻有些猶豫。

這城真的該攻破嗎。

這麼耗下去還好,他手握重兵,蘇丹默罕默德四世始終不敢太過激進,可城破以後回到伊斯坦布爾,他可就成了案板上的肉。

波拉斯甚至在想,要是沒能管束住大部分士兵,手中沒有足夠的戰利品,會不會步前者後塵?

在這樣的情緒下,波拉斯遲遲沒有下達全面進攻的命令,在城頭的皮埃裡克也想不明白,但他決定不浪費一絲一毫的機會。

趁着波拉斯猶豫不決的時間,自巴爾幹半島登陸的明軍擊破了奧斯曼在海上停泊的艦隊羣,並且逐步掃清了一個又一個壁壘。

當波拉斯總算下達總攻命令以後,早就醞釀已久的奧斯曼人也開始前進,打算征服這座克里特島上的最後殘敵。

在奧斯曼人看來,皮埃裡克或許早就該保留體面的投降,讓他們順利進入坎地亞城,而不是頑抗兩年之久。

他們與當初的心思已經不一樣了,此前對默罕默德四世的不滿情緒,現在都將由坎地亞城內的威尼斯居民承受。

“嗚——”

伴隨着綿長的號角聲,奧斯曼一望無際的軍隊開始整齊前進,走在最前面的,是雜亂的突尼斯海盜團。

這些地中海的慣匪盜賊們,因爲默罕默德四世的某些法令,現在已經加入了奧斯曼的軍隊序列,堂而皇之的行使着殺掠的權利。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巴巴里海盜都是奧斯曼帝國艦隊的主要力量,但默罕默德四世統治下的奧斯曼正逐漸衰弱,對巴巴里地區的完全控制正在減弱。

巴巴里王國正逐漸脫離其統治,現今成爲幾乎獨立的王國。

相對來說,現在是碩大的奧斯曼帝國離不開巴巴里海盜的援助,而非是這些海盜們強賴在帝國軍隊之中。

現在這個時候,歐洲各國的海軍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改善了武器裝備、編制訓練與理論戰術,逐步與亞非各國的海軍形成了很大的代差。

已經被大明徵服的法蘭西和不列顛,雖然海軍力量遭受重創,但很快又在大明的扶持下開始復甦,這已經讓奧斯曼艦隊無法承受。

要是再加上與大明結盟的神羅和西班牙海軍對帝國“遠交近攻”,這更讓默罕默德四世無法抗衡。

因而,默罕默德四世不得不同意巴巴里海盜首領各種無禮的要求,以此來換取他們對帝國的幫助。

見到奧斯曼的衰落,巴巴里決定更徹底的與奧斯曼撇開關係,這些海盜實際上在去年就已經成立了王國,初步脫離了奧斯曼帝國的掌控。

經過默罕默德四世的默許,突尼斯海盜團的主要經濟來源也從直接的打劫與收取海洋保護費混合的辦法,變爲單純收取海洋保護費。

當然,爲了得到奧斯曼帝國的貿易幫助,他們仍然要派遣更多的力量加入奧斯曼軍隊,爲之抵抗歐洲各國和東方的聯合封鎖。

所有的歐洲國家,只要要在地中海做生意,就必須交錢,否則巴巴里海盜便會攻擊其商船。

原本各國爲了避免不必要麻煩都寧願交出這筆錢,因此巴巴里王國在脫離奧斯曼以後依舊保持經濟收入能來源不斷。、

但事實上,即便是奧斯曼龐大而臃腫的艦隊就已經被東西方拉開差距,西西里更不足以發展科技,研發新的戰船。

這也註定了曾經地中海的海盜霸主,如今更難維持住自己的貿易挾持地位我,終究無法徹底與奧斯曼斬斷聯繫。

巴巴里王國的海盜們似乎意識了這一點,所以在大明宣佈向奧斯曼開戰的三個月以前,他們放棄了對明屬英法兩國收取保護費。

海盜們希望,能借助英法兩國與西西里之間關係的改善,能讓大明不會直接介入奧斯曼與神羅、西班牙之間的戰爭。

因爲大明一旦加入,整個局勢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明水師是除西方以外全世界最早開始步入近代化的海軍,其武器裝備,船隻性能都不再是巴巴里海盜所能相比。

且大明帝國設立了武學院,海軍軍官的戰術戰略思想更是提高了數個層次。

就算拋開武器裝備和軍官素質上,大明的海軍遍佈世界,現如今歐洲有三分之二的國家在向其納貢稱臣。

僅從數量上,大明朝廷正編的幾支水師戰船就和奧斯曼帝國艦隊持平,這還沒算上鄭氏及那些歸附大明的各國附庸軍。

但無論他們是怎麼想的,崇禎皇帝還是拋開一切所能束縛住自己的想法,決定與奧斯曼開戰。

這意味着,全球三分之二的地區都將加入這場戰爭。

在與大明接戰以前,奧斯曼的帝國艦隊就已經被歐洲各國用車輪戰打得千瘡百孔,今年在中歐土地上的失利,更讓帝國陸軍損傷慘重,只剩下了自保之力。

默罕默德四世之所以要急於解決克里特島,正是爲了將這裡的海陸軍主力撤回本土防禦即將到來的瘋狂進攻。

大明海陸軍隊捲圖重來,曾威脅整個歐洲的突尼斯海盜團如今也只有傾盡全力與奧斯曼站到一起這條路可以走。

如果說面對歐洲各國接踵而至的近現代海軍還有一戰之力的話,那麼當他們面對大明這個真正的龐然大物時,他們會真正感到自己的渺小和無助。

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
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