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

看見這個情況,城上巡邏的順軍兵士就算再傻也明白是發生了什麼事,膽子小點的那是撒丫子就往回跑,還有人已經開始倉皇的到處亂竄。

大部分人都是面色震驚,但畢竟安排守城的都是些老兵,這麼久過來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夜裡雖然四面都是火光,但從前又不是沒見過這個場面,經過最初的驚恐之後,很多人開始穩定下來,一面組織抵抗,一面將此事馳報正在縣衙中休息的劉芳亮。

“官兵夜襲了!”

“快去通稟劉制將軍!”

方纔那個巡哨的流賊便是黃得功用三石力弓射下來的,他在戰前好喝滿壇黃酒來給自己加氣,而在戰鬥時獨特的提振士氣方法正是以射賊開始。

明軍見主將如此神勇,自然也不會給流賊任何喘息的機會,從暗處跑出來之後,便是將一架架簡單的雲梯架在良鄉縣城城牆的垛口邊。

前排的官兵用牙咬着刀,在他們爬雲梯的同時立即又有一隊步弓手來到城下,這些弓箭手張弓搭箭,瞄準城頭那些流賊便是突放冷箭。

“嗖嗖嗖——”

明軍的步弓手顯然沒有關外韃子那麼強力,就算這些人已經是精挑細選出來,射出的箭簇還是稀稀落落,多是各自瞄準一人隨意開火,互相也沒什麼交流,根本稱不上箭雨二字。

事先崇禎皇帝已經命人統計,帶出來的火器真正能用的只有三千杆。

有可能在戰時出現電影裡演的那些炸膛、啞彈之類的都已經帶回兵仗司和軍器司回爐重製,崇禎皇帝起初一聽還挺開心,有三千杆能用還真出乎自己的意料。

可後來才被澆了一頭冷水,正能用的這三千多杆火銃不全是想象中的鳥銃,有一大部分都是土銃和三眼銃。

三眼銃威力是有一些,吳三桂麾下的關寧騎兵多是裝備此器,不過三眼銃和三眼銃之間也有區別,吳三桂那個是他自己出錢讓遼東匠戶打造,全是最新款。

就是沒用朝廷一分錢,實際上朝廷也沒錢可以給。

現在崇禎皇帝在附近衛所搜刮出來的這些,後面多是刻着天啓、萬曆的字號,甚至有以少部分是嘉靖年遺留下來的。

莫說戰鬥力幾何,這玩意崇禎皇帝自己都不敢用,生怕一摸就散架子了,怎麼能給兵士發下去?

土銃就別提了,一般都是農家用來嚇唬山賊的,稍微穿戴副像樣點兒的盔甲就很難破防,壓根沒什麼戰鬥力。

換句話來說,起碼在這場戰鬥中,鳥銃和各種火器應當是派不上什麼用處的,還是挑選步弓手用處更大一些,至於火器的事兒,等打完了再說。

所幸黃得功的部下久經善戰,神武軍也是久經操練,能拉弓遠射人不在少數。

明軍有很多優勢,熟悉城內外環境是其中一方面,軍中便有良鄉的把總和千總,甚至還有些本地兵士,他們都在戰前詳細說說明了城垛和城牆的高度情況。

這個年代培養一個合格的步弓手非常困難,即便黃得功的麾下中,擅長拉弓射箭也不算很多,加上神武軍,能達到遠射要求的步弓手也只有一千多個。

崇禎皇帝將這一千多名還算合格的步弓手全部加派給黃得功,不是什麼偏心,本來素質就不怎麼樣,當然攥成一股繩才能發揮戰鬥力。

這個道理很多軍將都明白,自然不會多說什麼,崇禎皇帝是個現代人,所以在戰前肯定是要和各總兵、指揮使詳細制定計劃。

其餘各門的明軍主要是佯攻,黃得功這裡纔是關鍵的破局點。

黃得功打起仗來不管不顧,往往都是衝在第一線,但現在這次他並沒有,只是在城門口密切聽着裡面的動靜。

隨着明軍涌上城頭,一場慘烈的白刃戰就此展開,起初似乎是官軍佔了出其不意的優勢,但好景不長,似乎又有流賊趕來支援,傷亡的官兵開始增多。

過得一炷香的功夫,黃得功面對部下傷亡,終於是等不下去,正要親自登城強攻的時候,城門卻忽然被人開了一個小縫。

這小縫越來越大,一羣手持馬刀的流賊出現在衆官軍眼前,爲首那個頭領正是前些日入黃村大營投誠的虎子。

這虎子揮手說了句什麼,一衆流賊便是在官軍的眼前將手中刀槍‘叮叮噹噹’扔在地上,虎子上前幾步抱拳跪在地上,喊道:

“罪民王虎,恭迎官軍入城!”

“恭迎官軍入城!”一衆流賊趕緊有樣學樣兒,給黃得功和城外明軍讓開一條直通‘羅馬’的大道。

黃得功此時心中再無任何疑慮,彎腰大笑兩聲扶起王虎,操刀大聲喊道:

“活捉劉芳亮!!”

“活捉劉芳亮!!”

當劉芳亮渾渾噩噩接到來自四面城牆的告急時,整個人都是懵的。

自己大順揮師百萬,每戰必勝,逢城必佔,明軍一般都是連城都守不住的渣渣,怎麼可能敢放棄守京城出來圍攻自己。

說起來,上次遇見敢和自己野戰的明軍是什麼時候,劉芳亮自己都記不清了,最開始一個門的守將來報他還沒在意,後來各門陸陸續續都回來人,他這才意識到大事不妙。

聽着周圍陡然間響起的喊殺聲,劉芳亮又轉頭看了一眼,發現自己這些心腹頭領全都喝的爛醉躺在地上,連動彈一下都費勁,怎麼能上陣打仗。

實際上,劉芳亮自己都是處在半醉狀態,剛走了幾步便是控制不住的朝一側倒去,還是親兵及時上來扶住。

在原地掙扎半晌之後,劉芳亮拍拍額頭,聽見南方傳來的一陣歡呼聲,再見到更多的流賊慌慌張張跑到自己這裡來,便是知事已不可爲,憤憤難平。

崇禎皇帝這一手請君入甕玩的很是熟練,任了誰都沒有想到,不過劉芳亮在悲憤之餘還是清醒的意識到當務之急,他推開親兵的攙扶,下令道:

“傳本將的將令,讓聶頭領帶着流民營增援四門,你去叫老營都回縣衙。”

劉芳亮前面的命令是增援四門,這沒錯,但後面的就很耐人尋味了。

老營向來都是闖軍的主力,這些人都是不折不扣的‘賊寇’,想讓他們投降那是根本不存在的。

這些老營兵自從高迎祥時期起便是在闖營南征北戰,那是將流賊的習性都連到家了,按後世某些磚家的推論,其戰鬥力甚至可能直追關外韃清步甲。

很多次李自成被打成光桿司令,到了其它地方轉眼間又能裹挾一片,成千上萬,就是這些老營兵在作祟。

對於大順來說,總數在十幾萬的老營兵便是根本所在,劉芳亮自然明白。

這種時候把自己麾下的兩萬老營兵叫回來,說明劉芳亮並不想在這裡和官軍魚死網破,親兵猶豫幾刻鐘後也是斷然跑出去傳令。

“把那個姓周的員外和他全家都帶過來,老子就不信這良鄉就只有四個門能出去!”

不多時,十幾個男男女女畏畏縮縮的走進縣衙,見到周圍流賊凶神惡煞的模樣,再聽聽城外激烈的廝殺聲,心裡一下子就明白髮生了什麼事。

“官軍居然反攻了?”

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
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