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

“皇...皇上,這地方官員上奏,總還是把話往嚴重了說...”蔣德璟自打任了這內閣首輔,性子和從前大不一樣,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從前幹御史和言官那陣子,蔣德璟可以說是現如今朝堂之中最接近海瑞的那個,相當於初生牛犢不怕虎,在去年朝會上,這傢伙可把崇禎罵成狗血淋頭。

若不是這傢伙真正在爲國朝考慮,崇禎皇帝這小暴脾氣,早把他一擼到底順便來個誅九族什麼的了。

可是現如今蔣德璟在暖閣說出的第一句話,居然是在安慰崇禎皇帝,周圍馮銓也是有些驚奇的看向這邊,心道這傢伙難不成換心性了,還是以前都是裝出來的。

想歸這麼想,換了他,也還是會這麼說。

馮銓也是上前嘿嘿笑着說道:“皇上毋需驚擾,這等小亂,地方上說平定也給就平定了。”

聽見蔣德璟的話,崇禎心底有些欣慰,心道這廝總算是會說兩句好聽的了,不過心情卻並未因此變好。

馮銓說完,崇禎纔是冷笑幾聲,反問道:“朕什麼時候受到驚擾了,再說這也不是小亂子了吧,全國的勳戚集體跟朕不對付。”

馮銓看崇禎臉中帶有殺氣,一下子反應過來自己說錯話了,趕緊跪在地上磕頭認錯,卻是一個字也不再再說。

蔣德璟連忙出來當和事佬,說道:“馮閣老是好心說錯了話,皇上吉人自有天相,乃是天命之子,這等不大不小的亂子,地方上用不多久時日也就平定了。”

朕還真是天命之子,自打穿越過來就沒趕上過一件好事兒!

忙活了三年,好不容易讓形勢好看了點,沒等高興幾天,三王之亂一下子演變成多王亂國了,就連一些遠得沒邊兒的勳戚們也跟着出來湊熱鬧。

在崇禎看來,他們湊的這是熱鬧麼,那是上趕着來找死!

看起來好像全天下都用盡了法子讓大明玩完,可是朕偏偏還就穿越到朱由檢的身上,皇帝不是白做的,大明玩完了,自己也就玩完了。

自己是後世的人,東林黨那些正人君子們歷史上真正的醜惡嘴臉再明白不過,對於復社等各種團體自己不遺餘力的打擊,還有對於商稅,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調整,就是爲了讓這幫賣國之人老實點。

可是崇禎怎麼就想不通,到底是什麼,讓這幫子各個階層的人,平時甚至互相明爭暗鬥的人,在賣國這種事兒竟然上如此的步調一致,甚至可以說是前仆後繼。

最開始崇禎覺得是利益趨使,現在他明白了,這幫人就是骨頭賤,想跪着做奴才,不想站起來堂堂正正的做人。

其實想一想,崇禎皇帝覺得自己挺冤的。

明面上看來,自己狠狠“屠殺”一波所謂的清正人士,在民間把復社和他們的書院一棍子全部打死,但是那都是爲了什麼,說白了都是形勢所迫,爲了保命!

可是實際上相對於東南或者說江南之地東林黨徒的根基說來,自己乾的這些還能算得上是什麼事兒?

蔣德璟來的前一天晚上,三廠一衛的密奏就分批次呈到了暖閣,從那個時候崇禎心底就在尋思,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說起來這幫人也真是蠢的可以,怪不得歷史上被韃清一個一個的往死了收拾。

說是造反,那你起碼得有個統一的領導吧,他們沒有,東南和江南各處到處都是各種稱帝的王爺,一個個吹的天花亂墜,連朱常淓都算不上其中最正統的那個。

朱常淓也是,韃清還沒有勾搭上,就先把自己所謂聯虜復國的消息散的到處都是,這不是蠢是什麼,對,這是蠢到家了。

崇禎冷哼幾聲,仍是陰沉着臉說道:

“哼,這不亂還好,一亂起來,真是什麼牛鬼蛇神都蹦出來了。”說着,崇禎皇帝忽地冷笑幾聲,又道:

“從前那幫禍害地方的人朕就不說了,這次卻都是我大明的皇親國戚,見不得大明好,真是給朕長臉,真是給大明長臉!”

“皇上,這杭州一帶還未平定,鳳陽、山東又起爭端,要不要先把圍剿杭州的黃得功、牟文綬他們撤回來,守住南京,先把山東和鳳陽平定了再說。”

蔣德璟到底還是有主意的人,很快就提出了一個目前看來還不錯的法子。

崇禎皇帝倒是另有心思,想了想,擺手說道:

“不必了,朕打算親自去一趟山東曲阜,魯王府和孔府不是都在那邊兒麼,據說孔衍植還接受了朱以海的冊封?”

“朕倒要親自去問問他,如今的孔府,到底我大明的孔府,還是那朱以海所謂小朝廷的孔府!”

“皇上的意思是...?”蔣德璟額頭的褶子深深皺起,有種不祥的預感。

果然,崇禎皇帝下一句便是說道:“京師留皇后監國,英國公負責內外所有防戍,既然韃虜已經退出關外,就不必戒嚴了!”

暖閣裡幾位大佬不好再說什麼,畢竟皇上在氣頭上,可是這事兒拿到朝堂上再議的時候,史可法當即就不幹了,跳出來大聲疾呼。

史可法都疾呼些什麼玩意兒,崇禎皇帝壓根就沒在乎,大致聽一聽,差不多是不讓自己去的意思。

羣臣也是紛紛被帶動,這他娘還得了,你有完沒完了,京師裡待着陪陪新封的三個后妃不好麼,閒着沒事兒怎麼老想着往外跑呢?

說是去山東曲阜看看,那頭有孔府啊,誰都知道你氣勢洶洶這麼一去肯定是沒好事兒,到時候一個不高興給全砍了怎麼辦,這可滑天下之大稽了。

無論是不是東林黨,聽到崇禎皇帝第一站就要奔着孔府去,那全都是緊張的要死,這個時候的孔府,在天下讀書人的心目中,那就是聖地。

不讓崇禎皇帝去的理由那可是五花八門,但京師的羣臣學聰明瞭,七嘴八舌歸根結底就說了一個意思,不讓您去,那是大傢伙愛戴你,怕你死在那兒。

山東那個地界,可是個僅次於九邊的窮兇極惡之處,雖然牟文綬鎮守幾年,但山東六府,還有登萊這麼山高皇帝遠,畢竟不是京師,沒個五年八年誰敢說絕對穩定。

就算你帶的兵馬再多,你能防着所有的意外?

山東布政司各衙門,各處的衛所和村鎮的軍將、兵士們,除去錦衣衛和東廠這種安插的親信之外,你又能信得過誰?

還別說,崇禎皇帝稍微這麼一想,這幫傢伙說的是有那麼點道理。

但是轉念又一想,孔府這種禍害還是早處理的好,這幫誰來投誰的貨色憑什麼還讓他們活着浪費空氣?

再者說了,別以爲你們一個個異口同聲的,就能攔住朕了,朕可不吃那套,就算不經過內閣,朕也還是要去!

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隨便說說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
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隨便說說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