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

“皇上,禁軍兵士陣亡八十三人,受傷二百零六人!”

在關城內的總督府,原本陳奇瑜的位置上此時卻是崇禎皇帝坐在上面,聽到吳啓華的彙報,崇禎點點頭,微微皺起眉頭。

看到崇禎皇帝的神情,陳奇瑜有些不明白,這個傷損在他看來,實際上已經是出乎意料的好,這禁軍頭一次上陣就能有這樣的成績,實在是難得。

然而這個傷亡比例在崇禎皇帝看來,委實是在意料之外。

崇禎皇帝已經探聽好戰場形勢,之所以沒有直接讓禁軍投入,一是考慮到眼下禁軍大部分都是隻知道遵循命令的新兵蛋子,怕剛上去就被打殘。

二則是崇禎皇帝想起了歷史上的山海關之戰,想把多爾袞用的套路原封不動的再發到李自成手上,果然,大順軍還是特別吃這一套的。

這次禁軍到底幹了些什麼,大部分人都是看到了,之所以在那不斷吹噓禁軍戰鬥力,無非是阿諛奉承罷了,崇禎皇帝早就對這一套免疫,當時在主關城上看的一清二楚。

禁軍上去的時候流賊已經打的精疲力竭,這次上去一沖流賊就潰散了,剩下無非是列着陣型收拾戰場,就這樣還造成近三百人的傷亡,崇禎皇帝心中可以說是非常不滿意。

“皇上,其餘各路兵馬總共傷亡一萬三千五百餘人,戰死四千餘人,受傷的有近萬人,不過還有三百八十多名弟兄重傷,有些人就算是好轉,今後怕也上不得陣,揮不動刀槍了。”這次上來稟報的,是山東總兵牟文綬的族弟牟文舉。

看崇禎皇帝和陳奇瑜面色都有些低沉,牟文舉有些猶豫,請示了自己族哥之後,在邊上又遲疑一陣纔是上前繼續稟報道:

“有不少弟兄已經不行了,您看,要不要過去看看?”

牟文舉這話說得很有名堂,首先他整句都沒提“皇上”,雖然按例是在向崇禎皇帝稟報,說話的時候卻一直在看着陳奇瑜,圓滑的很。

在大明其它的軍營之中主將與督撫親臨營內看望傷員,這也就代表着那些人不再有上陣價值,傷好後就將面臨着勸退,軍旅生涯便是到頭了。

可陳奇瑜爲總督時卻沒有這樣的說法,每次戰後,無論大戰還是小戰,無論營內事務有多繁雜忙碌,他總是要親自下營探望受傷軍兵。

在去年固關大捷之間的那天晚上,陳奇瑜說過的話,所有兵士直到現在都還是口口相傳。

當時,陳奇瑜目睹重傷員不治身亡之後,居然在營內當着衆將的面潸然落淚,還說“部下將兵皆我子侄”,以致三軍感動,皆願爲其死戰。

陳奇瑜親自要求下屬將領要把陣亡將士家屬的錢財發放到每個人手上,並且在第二天就向崇禎請示將重傷身亡將士入忠烈祠供奉。

聽到廠衛關於此事的彙報之後,崇禎皇帝立即對陳奇瑜的請示予以批准,並且對陳奇瑜讚歎不已,稱“自傳庭歿,無復有能勝任總督者,至奇瑜止。”

陳奇瑜讚賞的看了一眼牟文舉,對他方纔的表現予以肯定。

牟文舉方纔的做法頗有門道,皇帝萬金之軀,萬萬不能在這個時候去詢問讓他下軍營,不然就會讓崇禎皇帝感到面上無光,成了逼君下營,乃是不忠不義之舉。

更何況,崇禎皇帝爲了區區固關再次御駕親征已經讓陳奇瑜意外不已,要是再讓九五至尊的皇帝下營看望那些粗鄙軍士,就有些過分了。

“陳愛卿曾說部下皆爲子侄,朕覺得在理,所以今日朕也說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全天下都是朕的子民,你們爲了朕,爲了大明英勇作戰而受傷,若是不去看看,朕於心何忍?朕又成了什麼樣的人?”

說完,崇禎皇帝見有人慾勸,直接起身走下座位,朝牟文舉問道:“傷兵都安置在何處,朕要親自去探望。”

牟文舉一下子愣住,天可憐見,他還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和皇帝接觸,就連皇帝說話時口中吐出的氣息都能流轉在臉上,實在是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當下,反應過來的牟文舉趕緊側身讓開一個身位,低着頭做出請的姿勢,卑恭萬分的說道:“回皇上,傷兵所在就在關後避風處,請皇上及總督大人隨我來。”

崇禎皇帝並沒有其他人想的那麼複雜,身爲後世過來人,對待性命的看法與當代人自然不同,就算不是爲了什麼所謂的民心,這些將士爲了自己死戰,自己去看看還是最起碼該做的。

跟着牟文舉來到關後避風處,崇禎皇帝看着躺在地上鋪着毛氈上面的傷員們,再看見他們所處的房屋又亂又髒,更是於心不忍。

正要回頭呵斥陳奇瑜,崇禎皇帝瞥眼見到有些傷員看着自己那不可置信的眼神,這纔將要說出去的話咽回肚子裡。

這個年頭,戰場上輕傷倒好,留下戰爭傷疤足夠吹噓一輩子,也有了一個難忘的經歷,可重傷員就難了,傷愈殘疾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情況,大部分人都是在哀嚎中痛苦的死去,極其悽慘。

崇禎皇帝走進屋內的時候,許多重傷員躺在毛氈上已經根本沒了氣息,身子也是一動不動,有的人甚至身下毛氈都被血水浸透,連地上都被染成紫黑色。

至於在戰場上被炮彈擊中或是被刀槍砍中手腳腦袋的,更是慘不忍睹,崇禎皇帝挨個走過每一名傷員身前,看到許多死去的傷員都還張着嘴,表情非常痛苦。

饒是後世的崇禎皇帝有些玩世不恭,看見此情此景也還是雙目發紅,剛走幾步,卻聽到有人在拼命的喊着一個稱呼,趕緊幾步過去,見到是一個輕傷員正搖晃着一名氣息微弱的重傷員又哭又喊。

這名輕傷員看來運氣不錯,傷在胳膊邊上,是皮外傷,可他口中那哥哥運氣就不怎麼樣了,眼睛沒了一個,臉上都是已經凝固的血跡,胸口又被劈開一道深可見骨的傷口,明顯是經過一場血戰之後纔不屈戰死。

這兵士口中的哥哥氣息非常微弱,明眼人都知道,就算大羅金仙下凡都是救不活了,而且他的意識已經模糊,嘴脣微張,似乎在極力要說出什麼。

崇禎皇帝心裡一抽,難受得很,先是擺手示意其他人離遠,顧不得毛氈上的血跡泥土,一手撐在上面,將耳朵貼近,細細聆聽。

這名重傷員只剩下一個眼睛,所以崇禎皇帝根本不知道他到底看沒看見自己,只能聽到他用極其微弱的聲音不斷重複幾個字:

“皇上來了...皇上來了......”

不知道看完此章的讀者怎麼想,石頭碼完之後,眼眶確確實實已經溼潤了,就以此章致敬給那些曾用自己生命,誓死保護中華大地的無名英烈吧!

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
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