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

不過無論如何,豪格之亂既平,他也就沒有任何理由再和大明保持所謂的‘和平’狀態了。

要知道,現在滿清國內可是過一年就孱弱一分,而大明已經今非昔比,一年的功夫,他們已經了強大數倍。

更別說還有個華盟,那幾十個成員國不僅聽着唬人,全部加起來,各種方面的壓力,也有多爾袞好受。

這樣下去,大清遲早要被明國給活活拖死,趁着現在八旗都是剛剛剿滅豪格的得勝之師,去和崇禎拼一拼,倒還有一線生機。

話說回來,豪格還真的是挺能撐。

崇禎本來估計他能拖延幾個月頂天了,沒想到這貨足足撐了快一年才被多爾袞徹底搞定。

豪格撐的越久,崇禎也就有越多的時間去處理國內,現在明清雙方國內都差不多,是該決戰的時候了。

在這件事上,多爾袞做的也很絕。

拿下赫圖阿拉以後,多爾袞將豪格及支持他的保守派大臣全部剷除,一個不剩。

剷除的意思,就是除族。

在打壓異己上,多爾袞覺得崇禎的做法雖然殘忍,但是的確可取。

曾經他就是因爲對那些人存有希望,所以纔會一讓再讓,結果他們卻並不會對自己心存感激,反而會變本加厲。

人,有的時候真是很奇怪。

崇禎對那些文臣十分信任之時,他們個個尾巴翹到了天上去,孤傲的就連皇帝都不放在眼內。

可是當崇禎忍無可忍,開始對這些人血腥的清洗之後,他們卻又變得十分聽話,將從前自己口口聲聲掛在嘴邊的清高拋諸腦後。

這次將那些‘異己’全部誅殺以後,很快多爾袞就發現了崇禎皇帝這麼做的大智若愚。

雖說一番清洗之下,在遼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和亂子,但當他和多鐸率領八旗兵將之全部平定以後,各地反倒是安穩得不像話,基本成了一潭死水。

那個時候,多爾袞是非常後悔的,他後悔自己爲什麼醒悟的比崇禎那漢人皇帝還要晚。

怪不得崇禎從甲申年開始就和換了個人一樣,現在的多爾袞嚐到甜頭,也和換了個人一樣。

甚至多爾袞還在想,如果自己早稱帝去這麼做,大清現在只怕已經入主中原了。

清洗之後,雖然遼東境內已經沒有了反對他的勢力,但多爾袞很快發現,經過一系列的內戰,他們本就不多的國力已經被消耗的差不多。

在孫之獬等對大清‘忠心耿耿’的漢臣們建議下,多爾袞考慮再三,終於決定放棄赫圖阿拉。

放棄赫圖阿拉的原因有很多,其一是這裡曾是支持豪格的兩黃旗聚齊地,將他們遷走分散,顯然是最好的做法。

其二,是多爾袞現在已經沒有多少資源去管理這一帶,內戰前清軍和明軍進行了幾場戰鬥,全都以慘敗告終。

這幾場戰鬥,使得明朝有了喘息之機,而清軍八旗也損失慘重,爲了彌補這些損失,多爾袞只得再度徵兵。

他將原本赫圖阿拉附近居住的旗人全部強行遷到盛京一帶,出兵進圍祖大壽屯駐的錦州之前,又下詔在遼東強徵男丁入伍。

但僅僅如此,仍不足以彌補與大明之間幾場戰爭的失敗還有與豪格內戰時的損失。

他採納了多鐸的意見,派兵進山搜捕藏匿其中的野人女真還有其它女真部落。

這些野人女真被多爾袞訓練成了作戰時極其悍勇的銳卒,又被分配以八旗的衣甲。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整備,在多爾袞的手上,原本已死傷過半的清軍,硬是被他生生整改成了一支全新的滿洲八旗。

另一方面,留守錦州的祖大壽麪對多爾袞的再次勸降,態度比前兩次更爲堅決。

事不能過三,他祖大壽前面已經背叛了兩次大明,說出去都是恥辱。

崇禎皇帝寬宏大量,念及祖氏功勳不予追究,但祖大壽心裡一直過不去這道坎兒。

這次如果他再次投降的話,那可就是天理難容,自尋死路了。

“哼,這個祖大壽,真是敬酒不吃他非要吃罰酒!”看着被送回來的信使那剛被割下來的血淋淋耳鼻,多爾袞不由得大怒:

“朕對他已經再三仁慈,他卻仍要頑抗,視城內軍民百姓爲無物,阿爾津!”

一員虎背熊腰且穿戴着藍色全身甲的滿洲將官應聲出列,他抱拳喝道:“奴才在,請皇上吩咐!”

“你與納穆泰率正黃旗,正藍旗從正面進攻,那兩門紅衣大炮給你們配上,今夜之前,一定要拿下錦州!”

阿爾津笑了笑,輕鬆地道:“皇上放心,有了這兩門大炮,奴才定能在日落前解決城內明狗!”

少時後,清營人喊馬嘶,從中呼嘯着馳出約兩萬騎兵與數萬步兵,還推着兩門紅衣大炮。

正藍旗都統阿爾津與正黃旗固山額真納穆泰站在山坡上,看着錦州城牆上同樣望向自己這邊的祖大壽、金冠等人,眼中有些不屑。

“這祖大壽此前自降我韃清後,早傳出與當地都統不和,我早看出他有不臣之心,皇上若聽信我意,他早就死了,何來今日的復攻錦州。”

聽阿爾津說完,納穆泰也說道:“這話不對,祖大壽城內只有兩萬多人,頑抗罷了。我們有十幾萬大軍,若不是他頑抗,哪有你我二人的前程。”

阿爾津聞言回過頭去,心道也是,大聲下令道:“集中轟擊東南角,上次就是從那裡破城,此處最薄!”

“奴才謹遵都統之令!”負責兩門大炮的漢軍都統趕緊點頭。

錦州城牆上,祖大壽、金冠和祖大樂等人看着山坡上的阿爾津與納穆泰,卻是神色凝重。

“父親,此戰咱們有沒有援軍還是兩說,您真要打下去嗎?”祖大樂有些動搖。

聞言,祖大壽卻是十分堅定,他呵斥道:“怎麼,難道你這小子二韃子還沒做夠?”

“當今皇上聖明,饒恕我祖大壽兩次背叛朝廷之罪,我已是無地之容,爲報效皇上,舍了這一身老骨頭又有何妨!”

“傳令下去,就算此戰沒有援軍,也要掰下多爾袞兩顆門牙,讓天下人看看,咱們遼東軍不是孬的!”

金冠雖被說的振奮不已,但他也知道此戰兇險,皺眉說道:“大帥,他們還有紅夷炮。”

“東南角上次被轟塌,雖然經過修繕,但畢竟是薄弱之處,我怕......”

不等他話說完,對側清軍兩門紅夷炮忽然發動,兩顆實心彈丸打了個弧線,正是奔着東南角而來。

雖然只有一顆歪歪斜斜地打到了城牆上,但如此巨大的威力,卻還是給上頭的明軍造成不小影響,城牆晃動之下,人心也有些動搖。

祖大壽呵呵冷笑幾聲。

“看來你說對了,傳令下去,讓東南角的人全都下城,既然守不住,就跟他們拼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