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

“什麼,這天殺的狗賊居然要投韃子?真是該死!!”

楊御藩聽到這話,當即便是怒不可遏,‘噌’地抽出鋼刀,下一刻卻不知要幹什麼,這個賊人沒有在自己眼前,不然定要讓他血濺當場。

自己父親楊肇基一生征戰沙場三十餘年,直到五十一歲死在軍中,就是爲朝廷南剿羣賊,北御建虜,就連當今皇帝都爲之悲慟。

可是如今,這陳洪範幹了這麼多缺德的事兒,陛下只撤他的職已經是天恩浩蕩,如今他卻要造反投降建虜,以怨報德,是可忍孰不可忍!

“傳本將軍令,拔營入城,先將城內餘賊剿淨,待本將馳報朝廷聽候聖意!”

楊御藩心有當場衝到蓬萊與陳洪範對峙的想法,可一想起父親多年教誨,他還是忍住了,下達了此時最爲有利的命令。

楊可樂與諸將將命令飛速下達,楊部官兵的動作也很熟練,似乎是經常操練的原因,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兩千人的兵馬便是將營寨收拾的乾乾淨淨,直接進駐膠州城內。

同哨騎打探到的消息如出一轍,此時的膠州城內,真可謂是人跡罕至。

原本的膠州城因地勢偏遠,不僅經濟等方面比不上那些運河途經的得天獨厚之地,人口在山東各州城之中也屬低等。

崇禎五年正月,孔有德發動第一次登萊兵亂。

經過那次兵亂,朝廷在登萊兩府的官軍力量遭受毀滅性打擊,各處城鎮飽受劫掠,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直到如今也還沒有恢復。

十三年後,小小的登萊兩府再次爆發登萊兵亂,這次的主角不是孔有德、耿仲明幾人,卻是長期屯駐於此的登萊總兵陳洪範。

再次遭受亂兵和鹽丁劫掠的膠州城,在楊御藩率部下抵達的時候,除滿地屍骨及少數倖存的孤寡之人以外已是再無任何生機。

膠州城內死氣沉沉的一片,就連暫時駐守在此的楊部官兵們都是渾身不舒服,滿城屍體堵塞住各種路口,足足清理三日多才是完成,足見先前此地的慘烈。

見識到各種慘象的楊御藩夜不能寐,無論部下怎麼勸,一直都堅持這是自己來遲之過,不然城中百姓定然不會遭受此等劫難。

在入城之後的第四日晚,一名騎兵帶着楊御藩自陳罪狀的請罪書和報告情況的摺子自北門疾馳而出,直奔京師而去。

......

中原一代戰事激烈,山東平亂事宜又添新禍,然而此時的北京城內卻是喜慶洋洋一片,爲什麼呢,崇禎皇帝的第八個兒子要迫不及待的降臨人世了。

這是崇禎皇帝名義上的第八個兒子,但卻是實際意義上的第一個兒子,早在周皇后懷孕的時候,崇禎皇帝便是欣喜不已,決定在心中將此八子當成皇嫡長子來培養。

歷史上崇禎皇帝的八個兒子,活到現在的只有三個。

懷隱王朱慈烜,原是崇禎皇帝嫡次子,生母亦爲周皇后,崇禎二年年末出生,不久即夭折,次年被追諡爲懷隱王,葬於翠微山。

悼靈王朱慈煥,崇禎皇帝庶子,生母爲田貴妃,年僅5歲即早夭,死後被追諡爲悼靈王,這個兒子可是大有說頭。

提朱慈煥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都會一臉迷茫,但若說“朱三太子”這四個字,那可就是大名鼎鼎了。

後世無數的武俠小說中都對這所謂的朱三太子有提及,民間也有不少傳說,而且越傳越邪乎,其中關於韃清之中反清復明人士用“朱三太子”當旗號的事反倒成了比較可信的。

當然,後世的崇禎皇帝也看小說,還挺喜歡看武俠,所以這些事兒也還特意去查過,據說朱慈煥在世時對歷史上的崇禎講九蓮菩薩曾給自己託夢。

這九蓮菩薩是誰當時崇禎皇帝還不知道,穿越過來之後才明白,那特麼是神宗萬曆皇帝生母李氏的封號,哪裡是後世傳的什麼神仙。

武俠小說裡說神宗萬曆皇帝生母李氏給朱慈煥託夢,說他爹崇禎待勳臣外戚太薄,神宗皇帝十分震怒,要讓他的兒子全部都死掉。

又傳聞崇禎聽後竟然嚇得屁滾尿流、大爲惶恐,於是尊自己兒子朱慈煥爲“玄機慈應真君”,希望能感動上蒼以消禍。

這些事兒當時傳的挺邪乎,崇禎皇帝差點就信了,可等穿越過來一看,全特麼是狗屁。

首先那九蓮菩薩就不是個神仙,是一個人的尊號,其次歷史上崇禎皇帝的記憶力裡也壓根沒有被自己兒子某一句夢話給嚇成屁滾尿流這回事兒。

由此可見,那些考據不嚴的小說真是害人不淺。

悼懷王朱慈燦,崇禎庶子,生母也是田貴妃,崇禎十年生,年僅兩歲即早夭,死後被追諡爲悼懷王,又有田貴妃庶出之悼良王朱某三歲早夭。

崇禎皇帝怎麼想都想不起來自己這個死去兒子的名字,難道是歷史上的那位把自己兒子的名字都給忘了?

除了早夭的這四個,現在還活着的兒子有三個,十六歲的獻愍太子朱慈烺、十三歲的定王朱慈炯和十二歲的永王朱慈炤。

歷史上,朱慈炤是唯一一個可考活到七十五歲的大明皇室後裔。

前世今生,崇禎皇帝都是頭一次經歷這種要當爹的過程,心下已然是五味陳雜,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旁側袁貴妃、柔貴妃也是滿臉的急切,可卻又不知該怎麼安慰,只能眼睜睜看着崇禎皇帝到處不停的走動。

周皇后怎麼叫的這麼慘,到底是兒子是女兒,聽說古代母子存活率不高,可不要有什麼閃失纔好。

崇禎皇帝心中天南海北的到處想,恨不能直接踹門而入盯着纔好。

不多時,門內傳來一聲嬰孩清脆的啼哭,崇禎皇帝反應也是前所未有地快,不等太監開門便是一個箭步破門而入,一轉眼就來到周皇后牀榻邊。

“怎麼樣了?”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母子平安,喜得龍子。我大明又有一位皇子了!”宮中御用的接生穩婆立馬將剛剛出生還在哇哇大哭的孩子交到崇禎皇帝手中,滿臉都是欣慰的笑容。

奇怪的是,這孩子方纔還哭的撕心裂肺,到崇禎皇帝手上以後卻是逐漸止住哭聲,就這麼怔怔看着。

“快讓我看看。”周皇后母情心切,從崇禎皇帝手中接過孩子,也是用憋漲通紅的臉蹭了蹭他的小臉,笑着說道:

“陛下起個名吧。”

原本按照皇宮的規矩,大明皇帝出生到起名都將經過一套繁瑣的程序,崇禎皇帝爲免麻煩,自然是能簡則簡。

聽到周皇后詢問,崇禎皇帝想起方纔這小子看着自己那目光灼灼的眼神,便是說道: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此子,便叫做朱慈灼吧,皇后以爲如何?”

“朱慈灼。”周皇后喃喃幾句,笑着點頭。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爲帝王,應天曆而奉宗祧,首重元儲。尤隆世嫡,朕以渺躬,嗣位丕基,祗念我皇祖皇考,集慶發祥,源深緒遠。

佇昌嗣續,仰慰治謀。茲荷上帝居歆,宗祊垂佑。以今年十一月初六日第八子生,系皇后周氏出,中闈開冢嫡之續,萬國愜元良之祝。欽此。”

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
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