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

蔣府公堂,李、趙等十餘戶金陵城富商聚齊於此,所商討的,正是龐氏資產的分配。

誰都沒想到,堪稱商戶翹楚、一世英傑的龐中謙,會直接把稅務司這個燙手的山芋接過來,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金陵城內鉅富龐氏,一夜之間走向衰落。

龐中謙這個人在歷史上只有寥寥數筆的記載,謂“遇事剛決,饒經濟才”,可是崇禎從錦衣衛的卷宗中瞭解到,這個人比史書上記載的,更要聰明得多。

崇禎皇帝很是難受了一陣,按理說龐中謙這麼聰明的人,是不可能不知道自己這次交給他差事中的危機四伏,可他卻還是義無反顧的來了。

足以證明,這個龐氏對朝廷的忠心耿耿,如今龐氏被瓜分,崇禎自然不能坐視不理。

龐中謙起初做官,政績顯著,在龐氏數子內爭中奪魁,當時的龐氏還只是金陵諸多富商中的一個,前幾任家主爲避免多事,都是對朝廷陽奉陰違,並未有最初那種“每代必事”的感覺。

而自龐中謙爲家主後,公開表明爲朝廷前驅,當時廠衛能如此之快的解決八大晉商遺留禍患和資產,龐氏自是功不可沒。

龐氏起初是爲官世族,至萬曆朝御史龐尚鵬一代時,在所有人猶豫不決之事,果斷接了朝廷錢莊的行當,自此逐步專爲官商。

此後,龐氏由於有朝廷的資助和支持,逐漸成爲金陵城內,乃至整個江南錢莊行業的翹楚。

至今崇禎十九年,在龐中謙領導下的龐氏,其產業遍佈江南,已然成爲令金陵城內各大財閥都不容忽視的一個龐然大物,龐中謙本人的能力和心性自是極強,這也正是蔣德璟上位後就推薦此人的一個重要原因。

歷史上的龐氏,在清軍圍攻南京之時散盡家財,不僅龐中謙和管家死在城牆上,就連女人和孩子都拿着棍棒戰死,這個家族對大明的忠誠,實屬罕見。

吳偉業聽聞龐中謙與兩個兒子死於京師的消息之後,很是爲這位商業中的梟雄人物惋惜了一陣,寫道:

“昔者龐氏,金陵鉅富之魁也。起於錢莊,每代必事於朝,謂富商之雄。”

很顯然,吳偉業也不認爲向來對臣子昏庸暴虐的崇禎皇帝,會管這位富商的死活,其餘富商盡是如此想法,按以往崇禎的性格來看,這時候怕已經是有些退縮了。

整個朝廷的人幾乎九成九都收受過他們在場這些商人各種形式的賄賂和幫助,崇禎這可笑的所謂商稅改革,最後最可能的結果,就是朝廷再次退縮。

畢竟在他們看來,與富商爲敵,就是與全天下爲敵。

“哈哈哈,龐氏可真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第一個說話的是蔣氏家主蔣徵,此人穿着一身淡紫色綢袍,身子精瘦但卻散發着一股好似禿鷲覓食一般的氣息。

金陵城內龐氏獨佔鰲頭,蔣氏則緊隨其上,兩家一個爲朝廷辦事,一個爲私利辦事,可謂水火不容。

蔣氏根源還是嘉靖時期的家主蔣德在邊境茶馬生意發了財,終明一朝,茶馬生意都是比私鹽更加暴力的行當,一直都被朝廷明令禁止。

洪武皇帝朱元璋抑制茶馬生意的泛濫,即便染指茶馬的是馬皇后所生安慶公主的駙馬歐陽倫,也是不顧朝臣和親女兒的勸阻,執意將其誅殺。

這一點上,現在的崇禎皇帝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上次永安公主的駙馬鞏永固被坑,掉到私鹽的陷阱當中。

當時崇禎皇帝雖然震怒,最後也還是對這位在歷史上忠心爲國的駙馬下不去手,令他不可再任實職,回家養老。

可以料想,當年朱元璋殺歐陽倫,是下了多麼重的一個決心。

“就是!好生在金陵做他的錢莊行當就是,沒那個金剛鑽,應攬瓷器活,這下好了,龐中謙和他兩個兒子都死在京城,龐氏也就完了!”

緊接着搭腔的是趙氏家主趙滿,此人是個大腹便便的中年人,穿着淡黃色綢袍,臉上非常油膩,看起來噁心無比。

趙氏是金陵城內布匹行當的首魁,甚至於,江南各處都有龐氏的資產和分鋪,所謂江南布匹行當第一家,正是這個趙氏。

趙滿說完,李良正卻是冷笑一聲,他也是目前這些大戶之中,唯一沒有殘餘任何龐氏資產瓜分的人,一直都覺得事情未必這麼簡單。

“你們諸位就這麼急着瓜分龐家,若朝廷來管,又當如何?”

“哈哈哈。”

聽到這話,在場衆人都像聽見了天大的笑話一般,蔣徵哼唧一聲,淡淡道:“你李家自己犯渾,地上有錢不想撿,又幹着我們什麼事?”

“那昏君自家事尚且料理不及,又怎會管我金陵?”一家家主大笑幾聲,說道:“更何況,朝中都有咱們的人,有個風吹草動,只怕朝廷還沒怎麼樣,咱們就先知道了。”

其餘商人也是紛紛點頭,這個時候要光是有錢,的確算不得什麼,就算那富可敵國的沈萬三,不也被朱洪武給搞沒了嗎。

如今的形勢上來說,在場這些商戶不僅有錢,而且有權,大半個朝廷都被控制住了,所謂的遙執朝政在崇禎看來,其實不是在說那些東林士子,卻是這些背後的財閥們。

要說在場衆人,生意上讓人挑不出毛病的還真沒幾個。

龐氏算一個,還有沒參與瓜分方式家財的李家又算一個,其餘幾個稍大一些的,蔣氏是靠茶馬生意獲利,趙氏雖然是布匹行當的大頭,可在私鹽、茶馬等方面卻也有不少產業。

如今晉商倒臺之後,蔣、趙兩家商量一陣,一齊承接了向關外輸送錢糧和刀槍等各種軍需物資的活計,牟取暴利再均等分配。

不得不說,往日八大晉商靠着國難財發家致富的路子是真挺好用。

如今多爾袞沒了晉商給物資,正是焦急之事,江南商人們自己找上門來自然求之不得,當時就王八看綠豆,對上眼兒了。

只是從前的晉商勢力大,加上沒有廠衛監督,商人們美其名曰跑商,給點錢就大搖大擺的直接從陸路出關,有能力管的人不會來管,想要管的又沒能力。

如今早不是洪武年間,朝廷禁令,用錢總是能解決的。

現在則不然,河南、山西一帶就滿是流賊和官軍地位交戰區,走商十有八九都會被搶,自晉商倒臺之後,陸路上想要出關,要麼宣大,要麼就得通過京畿。

現如今宣大分別是崇禎狗腿子高傑和白廣恩在守,再加上不斷大捷,軍兵餉銀和兵械衣甲均已經補齊,又常常受到封賞,鋌而走險收錢的人沒那麼多,想過去也沒那麼容易了。

京畿就更別提了,那是崇禎爪牙最多的地方,更是廠衛的大本營。

如今這三廠一衛可不是跟你鬧着玩的,據說此時京城的大戶們個個都跟病秧子似的,是跑也跑不掉,睡又睡不好。

說來也是,那些讓人恨成牙癢癢的廠衛就連你什麼時候出去嫖娼,從頭到尾持續了多久都能查的一清二楚給報上去,自己前腳剛有了意思,當天晚上就到崇禎御案前頭去了,那還怎麼玩。

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隨便說說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
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隨便說說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