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

聽見這話,王大宇等人立刻想到一件事,都是交談議論起來。

崇禎十四年,楊嗣昌以閣臣的身份出京督師剿賊,後因襄陽、洛陽的陷落而數日驚懼,水米不進,也是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楊嗣昌之死,頗見世態炎涼。

據說此事傳到京師後,只有崇禎皇帝爲楊嗣昌悲痛萬分,滿朝臣子皆是幸災樂禍,東林黨更是欣然有得色,所謂‘忘國徇私,幸敗樂禍’便是說的此情此景。

“廷臣聞襄陽之變,交章論列,大肆詆譭,而嗣昌已死,猶追論不已,其間猶以東林黨徒爲重。”

楊嗣昌已經死了,最後一個有作爲的督師失敗了,這是大明的不幸,然而滿朝的官員卻彷彿獲勝一般,每日對此議論不止,還沉浸在他們的粗陋淺見與黨爭勝利之中。

廷臣揪住楊嗣昌生前之事不依不饒,歷史上的崇禎皇帝這時卻少見的沒有優柔寡斷,直接一錘定音,說楊嗣昌沒功勞也有苦勞,不必追責。

按理說,崇禎皇帝金口已開,滿朝臣工就該同聲附和過去,哪料,那些站着說話不腰疼的人還是不依不饒,一輪接着一輪的上疏,言辭也是越來越激烈,大有讓楊嗣昌像盧象升那樣,八十日無法安葬之勢。

說來也是報應,當年盧象升戰死,最後無法及時下葬,廷臣攻訐,楊嗣昌從中作梗自然難辭其咎,崇禎十四年的時候楊嗣昌督師身死,言官們又對着他一頓猛攻。

對於這種情況,當時還在獄中的孫傳庭卻看不下去了,往牆上總結刻印了十二個字——‘撫臣微有謀略者,朝臣必嫉之。’

許多當時的開明之人也是對朝廷徹底失望,歷史上的崇禎皇帝更是獨自感嘆,“自嗣昌歿,無復有能督師平賊者。”

實際上也正是如此,此後以閣臣身份外出督師之人,既無有威望亦不存在任何能力可言,根本無法管束衆將。

這些人出京前後態度截然相反,皆是畏戰不前,要麼特意避開戰區,要麼就是在某地逗留不前,向朝廷問兵要餉。

王大宇忽然想到什麼似的,面色緊張地提醒道:

“任指揮使,按你的意思,難道是要借流賊之手,以陷城重罪使那高蠻子伏法?”

任綱呵呵一笑,點頭說道:

“王員外說的差不多,不過流賊現如今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在下聽聞各位與關外多有往來,高傑此前奉詔南援北進,部衆四出,宣府鎮城早就是無兵留守,此時若有一支清軍直抵城下,那將如何?”

聽見這話,王大宇面色一變,猛地喝道:

“放屁!老子和建奴可沒什麼來往,這事兒別叫上我!”

說罷,王大宇轉身就要離開,黃雲發幾人也是面色忽陰忽晴,這些買賣都是暗地裡的事兒,要是抖漏出來可就成了誅九族的大罪。

這指揮使是不是腦子有毛病,哪有直接公開說出來的。

範永鬥一動沒動,手指在桌上敲了敲,陰惻惻的說道:

“老王你清白的很,這輩子都沒和建奴做過生意。但我就不明白了,近些年你家中的馬都是怎麼回事兒,那可不像內地能有的樣色兒!”

說着,範永鬥見王大宇腳步停住,面上冷笑,繼續說道:

“要是就這麼走了,你覺得那昏君收拾了我們,能單獨把你老王的馬行留着?”

王大宇攥緊拳頭,忽地轉過身來,憋着怒氣道:

“範永鬥,你說的不錯!我王大宇是和關外有交易,可是你他孃的屁股就乾淨了?你們的屁股都不比老子乾淨!別和老子提這些有的沒的,有什麼話,一次性說完!”

黃雲發還是覺得有些不靠譜,和建奴與蒙古做生意是一碼事,勾結他們攻打宣府鎮城又是一碼事兒,他坐在那想了半天,此時不等範永鬥再說話便起來說道:

“這事兒我看不成,沒必要啊!”

“這宣鎮上上下下哪處的衙門沒收過我們的孝敬?又有哪個文武官員屁股是乾淨的?就算那高蠻子到了,咱們讓守備千總關緊城門,難道他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揮兵攻城不成?”

靳良玉表示贊同,也是起身說道:

“沒必要用這種法子,現在時間還充裕,我看還是將家產南移,我們要走,還有誰攔得住?”

田生蘭卻也有自己的方法,說道:

“有錢能使鬼推磨!那高蠻子不過是賤民出身,現如今這姓李的錦衣衛都指揮使從前不過是南鎮撫司下轄一個不入流的小坐堂。衆位多出些銀錢,他們還能不伸手去拿?”

範永鬥擺擺手,卻是說道:

“話雖如此,但那高蠻子什麼事兒幹不出來,沒準他還真敢揮軍攻城,除了任指揮使的法子能一勞永逸,諸位可還有更好的法子嗎?”

外頭的戲班唱臺與鄉紳宴會還在繼續,在外人看來,範府這一天都在玩與樂中度過,然而這些花裡胡哨的東西不過是爲裡頭這七大蝗商的議論打掩護,大約在當日的晚間,七個人終於是統一了意見,一隻信鴿從範府中院飛出去直奔東北方向。

且說高傑,接旨任代王承胤爲宣鎮總兵的時候已經是臨危受命,激動萬分的他是立刻馬不停蹄便率本部軍馬赴任。

高傑在各路官軍之中素有威望,實際上比白廣恩更有說服力,調集宣鎮兵馬分爲兩路,任綱所說不錯,鎮城他是真的沒留什麼兵馬防守。

接到捉拿範永鬥等七大蝗商聖旨的時候高傑還在前往京師勤王的路上,聽聞良鄉大捷後他本就是興奮地要命,此刻又拿到這樣的旨意,更是有如渾身打了雞血,立即調轉矛頭,直奔張家口來了。

至於宣府鎮城的防務,那壓根就不在高傑這個莽夫的考慮範圍之內,聖旨是去張家口捉拿七個豪商,這可是好事。

雖說朝廷把軍餉補齊了大半,但銀子這種東西誰嫌多。

這幾家可都是當地有名的鄉紳,這次要是能拿下,後續十年的餉銀都不用愁了。

就在高傑意氣風發準備前往張家口大展身手的時候,剩餘的七大蝗商們卻是統一了意見,一直偃旗息鼓的建奴馬隊正在悄然接近。

良鄉大捷對多爾袞的影響比較大,他也有點犯嘀咕,不知道京城的明軍和大順軍還有多少,正和八旗的王公貝勒們商議進退的時候,卻忽然間接到範永鬥等七人聯名的請兵書。

這可是天上掉下來的機遇,多爾袞當即決定派兵前往宣鎮鬧他一鬧。

不過這廝也沒老老實實的按照與七大蝗商約定的那樣去圍攻鎮城,戴罪立功的阿巴泰帶人從建奴大營出來後,居然直接奔着高傑的幾千人來了。

看這情形,多爾袞顯然是要在張家口弄死高傑。

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
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