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

朝議散去,留下仍在回味的羣臣各自離去,司禮太監王德化卻是帶着聖旨和數名錦衣校尉,悄然來到城外的京師禁軍大營,宣讀朝堂上決策下來的旨意。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纘承洪緒,統理兆人,海澨山陬,皆我赤子,苟非元惡,普欲包荒。

寧遠總兵吳氏三桂,世受皇恩浩蕩,不思感懷,反行其亂。驕橫跋扈,陽奉陰違,內奪關政,外結建虜,興薦食之志,窺咫尺之京。今擅殺鎮關大將,敢行奪關之亂,欲獻山海重關於虜手。此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朕爲天子,承天受命,當執天子劍手刃國賊,豈宜坐視?

若使內禍不除,何來攘外,若使國賊不靖,誰人尊制,況此賊爲門庭之患,遏沮定亂,在予一人,留,不如早除之。

賊負固多端,陽順陰逆,求本伺影,故作乞憐。吳氏三桂,表裡不一,忠孝爲皮,朕洞知狡狀,獨斷於心。

乃發郡國羽林之材,無吝金錢勇爵之賞,必盡弁服,用兵山海之間。

親征期間,國事悉交太子、皇后之手,羣臣共度之。諸因東征加派錢糧,一切盡令有司除豁,務爲存撫,勿事煩苛,諮爾多方,宜尊朕意。”

“臣張世澤,接旨!”

其實方纔在朝上,張世澤就已經知道了這個決定,不過此時聽見詔書中對吳三桂“表裡不一,忠孝爲皮”的評價,還是覺得尤爲解氣。

想這吳三桂本是寧遠總兵,到山海關是爲客,他從原山海關總兵高第手中強行奪關,已經是僭越之舉,如今更是擅殺守關參將,只爲爭奪關城控制權,更是不將朝廷放在眼中。

吳三桂此賊前罪尚且不提,就光這幾條,已經夠他死了一百八十幾次。

“英國公,陛下還有口諭下來,說是讓您從速準備,諸事都要備齊。東征山海關之事,必須要儘快進行,不能給賊人長久的喘息之機。”

王德化拉着張世澤來到一旁,笑眯眯說道。

張世澤點了點頭,從一旁禁軍千總李逍遙手中接過銀錠,遞到他手中,笑着抱拳說道:“勞煩公公跑一趟,日後的事兒,還望公公在皇上面前多多言語纔是。”

“英國公奉己爲國,可比那些東林餘孽們強上太多了。皇上本就對您讚賞有加,說話的事兒啊,那是自然!“王德化對張世澤的恭維很受用,畢竟這是領兵在外的實權國公爺。

他向外慢慢踱步走着,也說着:“咱家身在內廷,不能隨軍,還盼着英國公此行好生護衛陛下,將山海關重新拿回到朝廷手裡。”

“恭送公公。”

張世澤笑呵呵的命李逍遙親自送王德化出營,將心中惡寒置下,待兩人走遠了,這纔是冷哼一聲,“砰”地敲在桌子上,厲聲道:

“這吳三桂目無王法,行事愈發明目張膽了,竟敢擅殺鎮關參將,這已是不將皇上和朝廷放在眼裡,早就該殺!本公身爲大明英國公,豈能對此等國賊置之不理?定要手刃此賊,以報聖上浩蕩皇恩。”

吳啓華憤憤不平地道:“英國公說的不錯,弟兄們早就聽說,這關寧軍號稱大明最強的兵馬,乃是昔年孫督師留下的舊底子,可瞧瞧,這大明最強的關寧軍,近些年可有什麼戰績傳聞?”

“砰”地一聲,卻是另一個禁軍總兵胡海龍一拳頭砸在桌子上,將上頭的物件都震動起來,他站起來冷笑不止地道:

“戰績沒有,犯上的事兒倒是一樣都沒少幹!我可從撫寧衛的堂哥那邊聽到不少消息,說是自打皇上停了遼餉,他們就一直開始鬧,還口口聲聲的說什麼沒銀子沒撫卹??我可去他們孃的吧!”

說到這,胡海龍罵了幾句難聽的,聽的張世澤直皺眉,他又向地上吐了一口黃色濃痰,道:“呵呵...可大家不是瞎子,都能看得明白,九邊一帶官軍,誰的軍械有他們關寧軍齊全,哪家餉銀髮的又有他們多?遼餉那可是幾百萬幾百萬的送過去,到現在屁用沒見着,倒他孃的養出個大禍患來!”

吳啓華大大咧咧的接話喊道:“老胡這是話糙理不糙,說的不假!英國公,軍中將士早都是不服了,若那些給關寧軍的東西給了俺們,一準將韃子打趴下!”

常世隆看了看張世澤的面色,起身將他們兩個按在座位上,溫和的笑了笑,道:“別激動,你們二位急個什麼呀?...這次東征山海關,皇上不是也親征嗎,到時候再叫這些關寧叛賊看看,到底誰纔是大明最強的兵馬。”

“這大明最強的兵馬,當然是我禁軍,不若還有哪支?”張世澤面色難看,但卻不是因爲這三位禁軍總兵爆出來的粗口。

說實在的,若不是身爲英國公,爲勳戚之首,又統領禁軍要顧及顏面,他還真的挺想和這三位一樣先罵他個痛快,待到了戰場上,再殺他個痛快,想想就爽得很。

見李逍遙搖着頭走進營帳,張世澤問道:“怎麼樣,王公公送走了嗎?”

李逍遙點點頭坐回到千總的位子上,頗有諷刺的說道:“回總督,送出去了,看他離開那副樣子,還挺高興的。”

張世澤點點頭,轉念下令道:“時間緊迫,日落前就要全部集結完畢。”

“吳總兵,你去點齊兵馬,人數一定要覈實。”

“常總兵,你去帶人檢查軍械、糧草是否齊全,這是頭等大事,交給你,我放心!”

胡海龍有些性急,外出需要準備的就這點事兒,都交給前頭那兩位了,那自己要幹什麼,若是留守軍營,別人出去殺賊立功,自己在這玩過家家,想想都難受。

聽了他的顧慮,張世澤笑了笑,說道:“放心吧,怎麼能少了你胡海龍?”

“這次出征,皇上要我上報一個前鋒人選,胡總兵,你出營之後,立即點起五千步軍,先到兀良哈鎮與兀良哈騎兵合兵,估計你到的時候,聖旨也已經到了。”

“這些兀良哈騎兵都由你指揮,到撫寧衛去找張鼐總兵,記着,在朝廷大軍到之前,萬事聽從張總兵的吩咐,不可擅自做主。”

胡海龍愈聽愈興奮,忙不迭的拍着胸脯保證道:“我胡海龍擔當先鋒,定然給那幫狗眼看人低的關寧賊子們嚐嚐苦頭!”

張世澤點點頭,囑咐道:‘切記,對待兀良哈鎮的蒙古人,要一視同仁,不能做清虜那種拿他們當炮灰的缺德事兒,既然一同上戰場捱了刀子,那就是兄弟。’

“英國公放心吧,我還不至於混到韃子那種地步去,蒙古人又怎麼了,只要敢上陣殺賊,照樣是我胡海龍的好兄弟!”

“這我就放心了。”

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六百章:得與失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九章:復建東廠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
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六百章:得與失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九章:復建東廠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