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

大順永昌二年十月一日,西安城頭再次聚滿了無數身穿白色衣甲的大順軍兵將,他們各自神采飛揚,看那模樣,都是迫不及待的想殺向北京。

根據李自成與衆將議定,這一天,將是他們進行第二次東征的祭旗出征儀式。

實際上,拿不下北京城,李自成這個皇帝也就是沒有正統名號,雖說李自成自己個兒還是對故鄉陝西情有獨鍾,想穩穩當當當個西北王,但是大順軍中的部下可不全是這麼想。

況且,大順軍去年南撤回來之後到現在纔多久,李自成就發現各營的老毛病又犯了,一是軍紀問題,二則是軍餉糧食問題。

大順壓根沒有任何糧食儲備,走到哪兒,就把當地的地主豪紳和富戶瓜分乾淨,也沒有什麼賺銀子的來路,一年坐吃山空下來,有些地方兵士已經坐不住了。

沒錢,也沒糧了。

現在大家都是在自己家鄉陝西,自己家鄉父老面前,屬實不太好行那搶掠之舉,李自成也拉不下那個臉,正這個要命的關頭,朝廷那邊兒忽然作死的搞了一出征朵顏,把西北大營抽調的差不多。

李自成感慨真是天命於我,沒怎麼考慮,實際上也沒有第二個選擇,只能應了衆將所請,順理成章的祭旗東征。

西安城頭高大的角樓上飄蕩着大順字號揚旗,旗幟下面,則是劉宗敏、田見秀,牛金星等一應大順軍的文官武將。

除五大老營兵均配着鐵甲鋼刀以外,其餘大多數的大順軍兵士,手中都拿着從前明軍制式的刀槍,穿着白色箭衣,胸前背後刻有“大順”二字補子,好一些的會在胸前加上一層細細的皮甲或布面甲。

直到現在,最起碼看起來也是各自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式裝備。

大順軍各營之中,最爲精銳的便是所謂五大老營兵,這些人多半是從高迎祥時代便隨李自成跟一路走南闖北過來,戰力強勁。

從未和清虜交過手的李自成深信,他們甚至足以和關外清虜一較高低。

左輔營,旗纛爲白色,原是制將軍劉芳亮統帶,然而去年劉芳亮所轄南路軍兩戰兩敗,左輔營部衆又被陳奇瑜和董琦在固關圍剿全殲,包括果毅將軍馬世耀,右威武將軍劉汝魁等在大順軍中較有威望的將領,至今也都是下落不明,料想首級應是已經被明軍封爲驗功。

經此兩戰之後,左輔營也便是不復存在。

當然,李自成有心重建左輔營,歸爲自己統轄,復籌五營軍制,但是包括劉宗敏在內的其餘大順將領都不想各自部下被瓜分,也不有些心存不軌之人不想李自成獨自勢力做大,自然都是心照不宣的極力反對。

事到如今,重建左輔營之事也便是無從着落。

除左輔營以外,右翼營旗纛爲紅色,爲制將軍作袁宗第統帶,左果毅將軍白鳴鶴,右果毅將軍劉體純副之;前鋒營旗纛爲黑色,制將軍劉希堯統帶,左果毅將軍謝君友,右果毅將軍田虎副之;後勁營旗纛爲黃色,爲制將軍李過統帶,左果毅將軍張能,右果毅將軍馬重僖副之。

“帶上來!”劉宗敏大嗓門一吼,衆將回頭一看,發現從城下被兵士押上來的,居然是個大腹便便的朱明王爺。

這不知是哪兒的王爺看這個陣勢,顯然是嚇得夠嗆,哪裡還有什麼大明皇室的威嚴,跪在那給李自成不斷磕頭,就差抱着劉宗敏的大腿嚎啕大哭了。

下頭百姓也是對朝廷恨之入骨,各自又喊又罵,就從這些個王爺皇族身上就能看得出來,這大明朝廷都是些什麼貨色。

這要是不亡,天理難容啊!

文人爲了功名,先是慫恿李自成登基當了所謂的永昌皇帝,而後更是不斷的催促出關一統天下,把李自成誇的神乎其神,將大明朝廷貶低的一文不值。

像崇禎皇帝改善軍士,撤銷衛所屯守制度這種好事兒,牛金星是壓根不會提,李自成不知道,百姓更少有幾個耳聞過。

那這丫提的是什麼呢,都是在添油加醋的說崇禎皇帝如何如何嗜殺,如何如何失了民心,今天殺了幾個大臣,明日又杖斃了幾個錚臣,關內苛捐雜稅層出不窮,百姓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就等着他永昌皇帝李自成率領大順王師到了那兒才能活下去。

時間一長,李自成自己也就覺得這大明該亡,天下理應是自己的。

話說回來,此事大順軍內實際上上下的等級遠算不上森嚴,依舊還是從前的結義狀態,劉宗敏屬下的兵馬和李自成不相上下,軍中甚至稱得上平起平坐。

大順軍八成軍將和兵士還是以闖王相稱,只有牛金星、宋獻策這些舞文弄墨的文官,還有少數和田見秀這般異常忠心的武將才會李自成稱呼以皇帝。

此次東征誓師,李自成身上依舊是自己那招牌風衣和紅色氈帽,由此可見,他自己也是對這個空名的皇帝抱着無所謂的態度。

“今日,我大順揮師百萬,二度東征,誓要誅滅暴明,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給百姓過上好日子!”李自成大聲說着,轉頭看向那王爺,冷聲道:

“將這欺壓百姓的暴明王爺拉下去祭旗,下一個祭旗的,就是北京城那昏君!”

看着周圍百姓不斷歡呼叫好,那王爺直到了最後關頭,知道自己之死已經無可避免,總算是挺起一絲身爲皇族的底氣,顫顫巍巍、聲嘶力竭的吼道:

“李賊!陛下會給本王報仇,你們這些刁民,到了那個時候,一樣都會被殺的乾乾淨淨,早晚會步了本王后塵!”

李自成對這些王爺向來沒甚麼好感,揮揮手示意一番,且見兩名大順軍兵士手起刀落,那王爺殺豬似的慘嚎聲戛然而止,豬血流了一地。

不待多時,一顆肥頭碩耳的渾圓腦袋被升到城頭,麪皮上全然都是恐懼,仍在不斷滴血。

見了血腥,就連下面那些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屁民都變得瘋狂起來,不斷的爲李自成吶喊助威,大順軍兵士們也便是各自興奮異常。

李自成看着腳下如同一股洪流的大順軍,心道看來暴明的盡數快到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
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