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

甲申年東征戰役,一個周經武的神武軍,就已經讓李自成親自率領下的百萬大順軍焦頭爛額。

這麼多年來,順軍一直是在迴避朝廷的軍隊,當然,他們迴避的是那些官軍主力。

像是牟文綬的山東軍,周經武的神武軍,堵胤錫的君子營和西北大營,還有高傑、白廣恩的宣大軍,禁軍等等。

這些兵馬經過各種戰鬥洗禮,再加上崇禎皇帝的軍改,戰鬥力早已今非昔比。

雖然順軍在甲申年以後,面對中原官軍大部分還能獲得勝利,可一旦要是見到這樣的官軍主力,不免就要開始潰敗。

這種情況也是讓順軍的將領心中有恐懼和擔心,多年下來,朝廷的實力發展到這樣的地步,衆人都覺得要變天了。

只要是在順軍時間稍長的軍將,大概都知道順軍之中對這些官軍主力的傳聞。

許多資格老的老營們曾經繪聲繪色的講過,固關、太原城下的那些戰鬥,如今官軍就和當初他們揭竿而起時一樣,打起仗來沒有怕死的。

就算是必死之人,也要抱着一些順軍兵卒同歸於盡,這樣的軍魂一旦是磨鍊出來,就足以讓其它軍隊爲之膽寒失色。

可現在的順軍,就如歷史上的太平軍一樣,在多年鏖戰下來,開始不可避免的腐化。

原本作戰悍勇的那些老卒,變得和原本官軍中畏戰、怕死卻貪功的老兵油子們一樣,作戰基本都是隻會最後上去收割人頭和清點戰場。

即便是上去了,那也要時刻看着戰場形勢,一旦不利於己方,他們就要立即退出戰場,根本不會做什麼反撲。

換另外一個角度說,如今官軍逐漸變得強大,而順軍則慢慢被自己擊敗,心中對官兵有了不可磨滅的一個陰影。

這些老營也是各有各的打算,根本沒有爲大順死戰的心思。

就算是李自成在西安定下撤入湖廣的戰略以前,順軍上下對戰局的估計,也還是嚴重不足。

無論官軍這麼多年來,變化如何顯著,他們的戰術卻依舊停留在面對賀人龍、左良玉那些軍閥時。

要說順軍的變化,更多是體現在外觀層面上。

如今很多人雖然表面上都在說天命在我大順,必定能在湖廣再次打開局面,東山再起,可每個人心中都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李自成帶着全部主力陷在陝西,連日下來,衆人倒沒有最開始的義憤填膺了。

相反,他們如今表現讓高一功很是寒心。

就比如那手下八千兵馬的許定國,若是想要戰,肯定是全副戎裝的來到這裡議事。

然而眼下他不過穿着順軍中的日常服飾,眼神飄忽不定,根本看不出任何戰心,對他的想法,高一功倒也猜到了一二。

除許定國對朝廷大軍逼近沒什麼過激反應以外,餘的田英、張泰兩位將軍,各也是非同尋常的‘鎮靜’。

上面坐着的高一功看他們神態各異,心中也感慨不已。

說起來這人心本就不凝聚,怕是還沒開始攻打興都的時候,就已經有人要暗中投靠官軍了。

其實就算是李自成,又何嘗不是想退入湖廣之後,利用此處沒有大勢力佔據的局面再來博一次呢?

只不過他太過自負,被官軍在商洛之中圍死了而已。

......

興都的戰鬥,進行得異常順利。

城內官軍就像往日縱橫中原時遇到的那樣,根本毫無抵抗,甚至在順軍攻城沒多久,守城的千總就打開城門屈膝投降了。

不過在這裡遇到的官軍,很多都還沒來得及接受朝廷軍改,並不是在身後將他們打散的那支主力。

打贏這樣的戰鬥,高一功沒覺得有多高興,卻是整日在城中最大的官邸悶悶不樂。

這場戰鬥雖然贏了,但這並不是因爲順軍戰鬥力而贏的,是因爲守城明軍壓根就沒想打。

攻城的時候,本定下是由許定國、田英、張泰三營按照人數多寡來商定各出多少人馬。

可就是這麼一件小事,三人卻起了內訌。

許定國人數最多,本該他至少出動半數四千人馬去作爲主力攻城。

可這樣一做,許營的人馬自然損失將會最爲慘重,許定國自然不願意,但他卻沒有直說。

直說出來可能引起衆怒,怎麼辦呢,他找到部下人數第二多的田英,兩人一齊擠兌張泰。

張泰是泥腿子出身,本身是在底層活不下去快餓死才造反,所以此時這四營,也就只有他還算有些戰心。

相比之下,原明廷投降過來的許定國和張英,這些日常有往來,聯合擠兌他人,估計早就想要投靠朝廷了。

爲免在城下鬧出分裂,高一功也是在深夜找到張泰,他們兩人出各自部下攻城。

很快,拿下原興都城,現安陸府城的順軍接到最新消息,說是山東軍、西北大營的幾支官軍主力已經進入湖廣。

這個時候,在西安駐守的神武軍也已經得到來自後方支援,開始向西進軍,對這裡呈現出合圍之勢。

高一功召集四營及各部頭領在城內商定戰策,這次衆人的表現,卻比前些日在城外時更爲冷漠。

許定國和田英這次直接坐到一起,張泰和上面的高一功也常有眼色來往,餘的順軍將領,各面面相覷,實則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等許定國說出了投降的打算之後,大廳之中鴉雀無聲,高一功猛然間攥緊了拳頭。

不過既然敢說出來,許定國和田英自然就是早有準備。

他們的部下佔據如今城內順軍半數,幾個心腹都在廳外偷瞄,密切主意廳內一舉一動。

實際上,兩人也早對高一功和張泰暗中來往有所注意,來議事前,各在外面少不得佈置了幾百精銳,關鍵時候隨時都可以衝進來。

現在還不到撕破臉皮的時候,高一功鬆開拳頭,站起來說道:

“攻這興都城的時候,老營和張營出力最多,特別是張兄弟部下,都是衝在最前面。”

“如今這個事,我想他最有發言權。”

張泰聞言,斜倪了一眼正在坐回去的高一功,卻也沒多說什麼閒話,站起來道:

“本來攻城是爲了讓官軍自亂,現在官軍沒有自亂,我們倒開始自亂了,既然軍需已經到手,還是繼續向南。”

“我看,要與張獻忠會合以後,纔有勝算。”

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
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