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

印度境內,輝煌一時的莫臥兒帝國分崩離析,沙賈汗和大皇子達羅·悉喬的忽然死亡,讓帝國一下子陷入了羣龍無首的境地。

在崇禎皇帝的微操之下,曾有一世威名的沙賈汗死於非命,而奧郎則布一夜之間成了全印度的罪人。

東有強敵,內部依舊爭鬥不休,忠於皇室的軍隊不知何去何從,現在的莫臥兒帝國,每時每刻都在向四分五裂前進。

奧郎則布如今作爲皇子的正統性已被顛覆,全印度人民都不再承認,此時,莫臥兒急需一位能繼任的人選。

在這樣混亂的局勢下,勢如破竹的明軍在仍忠於沙賈汗的地方莫臥兒軍隊協助下分成幾路,他們到處攻城陷地,鮮有抵抗。

沙賈汗死後約一個月,明軍在英國公張世澤的率領下,在莫臥兒的首都阿格拉插上了大明的玄鳥旗。

佔領阿格拉以後,明軍並未將莫臥兒的雄獅旗撤下,他們宣稱只是爲沙賈汗及達羅·悉喬報仇,暫時幫助孱弱的盟友守衛國土。

張世澤在阿格拉發佈告示,並且禁止進入阿格拉的明軍襲擾百姓,幫助當地平民修建房屋,很快得到了他們的支持。

沒有多久,在一批錦衣衛和大明官員的簇擁下,一位帝國皇子來到阿格拉。

他擡起頭,看着往日威風不再的這座“勝利之城”,心知自己命運的他仍義無反顧的踏了進去。

第二天,這位沙賈汗的遺子得到了大明崇禎皇帝的冊封,在阿格拉加冕爲整個印度的皇帝。

正是這位新的印度皇帝,開創了君臨整個南亞次大陸的莫臥兒帝國晚期時代。

這個皇帝是誰?是沙賈汗的僅存的第四個皇子——巴克什。

巴克什在歷史上的名聲不如他的兩位哥哥,達羅·悉喬和奧郎則布,平淡無奇的甚至比不上前段時間在孟加拉稱帝的那個皇子。

阿格拉宮廷,崇禎皇帝肆無忌憚地坐在本應該巴克什坐着的王座之上,身旁環衛着無數的禁軍將士和錦衣校尉。

太監王安展開金色卷軸,當着莫臥兒巴克什王朝的所有文武羣臣,肅穆地宣讀道:

“大明天子聖諭,新建伯王先通接旨。”

“臣王先通,接旨!”很快,從明軍衆將隊列中踏出一人,他半跪地上,眼中露出對身旁巴克什等人的不屑。

“...朕念爾多年隨駕,功勳卓著,戰績彪炳,着晉爲印國公,永鎮印度,以顯我大明護佑番邦之一片赤誠...”

王先通根本沒想到,瞪大了眼睛,不過還是立馬抱拳喝道:“臣接旨謝恩,吾皇萬歲萬萬歲!”

永鎮印度,說是協助歷代的莫臥兒皇室守衛國土,實際上崇禎的意思不言而喻,王先通心裡很清楚。

那就是現在印度國內平民仍舊對莫臥兒存有感懷之心,自己的任務,就是將大明威加海內的正統性宣播到這裡。

這個國公不好當。

原本自己不過是個新建伯,現在一下子成了外封的國公,雖然有皇帝的信任,卻也並非是個好差事。

除了國內的口誅筆伐以外,王先通需要完成的任務還有很多。

巴克什不過是個明軍堂而皇之接受全部印度國土的傀儡,真正在莫臥兒掌權的,從此以後必須是要他們印國公府。

爲了分權,崇禎還設立了駐印大臣及五軍都督府分別握着文武大權,以後可能會有更多,比如東廠和錦衣衛分署,用來監視。

在接到自己父親和哥哥已死的消息後,奧郎則布明知希望渺茫,卻還是聚齊了仍能忠於自己的軍隊退守到德干,意圖割據一方。

但是這個時候,崇禎皇帝已經率領艦隊直奔法蘭西,壓根沒有去管這貨。

崇禎二十五年的正月,印國公王先通“帶着”莫臥兒的印度皇帝巴克什及一幫帝國文臣武將向德干進軍。

留在印度的大明軍隊和莫臥兒本土的帝國軍組成了二十萬人的聯軍,兵臨德干高原,將奧郎則布的都城團團圍住。

半個月以後,奧郎則布兵敗,逃回自己的宮廷,在窮困潦倒和四面楚歌中自殺。

莫臥兒國內最後反抗大明的勢力就此終結,在這之後的數年間,王先通都在忙於平定莫臥兒國內的“叛亂”。

在王先通忙着的時候,在安南境內的白文選也沒閒着。

崇禎二十三年,東籲王朝(緬甸)的他隆王去世。

與印度的沙賈汗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他隆王和沙賈汗都是在他們國內足以稱得上雄才大略的君主,而他們強盛的表象之下,卻是暗潮洶涌。

沙賈汗在位時期的莫臥兒開疆擴土,成爲南亞次大陸唯一的強權,而他隆王在位時期的東籲王朝不斷改革,也有了戰象百頭和幾十萬大軍的實力。

沙賈汗忽然暴斃,讓崇禎皇帝得以打着光明正大的旗號乘勢入侵。

現如今繼位的印度巴克什王朝君主巴克什,已經完全成爲大明的傀儡,莫臥兒帝國的軍政大權,已經不再受到他們的掌控。

他隆王去世,正值明軍在東南亞的安南、大城、金邊王朝各國執行武力擴張政策。

一開始,明軍無暇顧及紛亂的緬甸國內局勢。

但明軍的無暇顧及,卻讓緬甸更爲衰弱,他隆王之後繼任的緬甸國王平達力是個十足的昏庸之輩。

明軍平定了安南等地之後驚奇地發現,幾乎沒怎麼受到干預的東籲王朝已經衰弱的不成樣子了。

崇禎二十五年正月的某一天,緬甸邊境的一隊百人巡邏兵與白文選派出的十幾人明軍小隊遭遇。

一場亂戰下來,這十幾人的明軍小隊不僅擊潰了這一百多人的緬軍,而且還順勢找到他們的老窩,一把火將其燒了個精光。

如此孱弱的緬軍,讓白文選看到了戰機,而真正的戰機,往往都是稍縱即逝。

經過接近半年的調動,周遇吉、白文選等人率領明軍進至磨整、雍會一帶,接連在戰鬥中擊潰出迎的緬軍。

當時緬甸官員有一種錯覺,以爲大明仍舊處在朝不保夕的境地,明朝的軍隊大概剩下的不過是一些散兵遊勇,已經不堪一擊。

他們看到明軍中有不少馬匹,心聲歹意,竟然派出一二百騎闖入明軍營中大張旗鼓的搶馬。

白文選大爲震怒,這特麼分明就是不把老子放在眼裡,一聲令下,周遇吉也開始在東面合圍。

緬方搶馬的士卒被明軍反擊的兵將追到河邊,不少人都溺死在河裡,算是先敗一陣。

按例來說,前陣敗了,應該推到城中以逸待勞,但緬軍極其自大,他們集結了幾萬人的主力在江對岸列陣準備迎戰。

白文選和周遇吉下令砍伐樹木編造筏排,渡江而戰,緬軍自恃人多勢衆,對明軍根本看不上眼,居然想要靜待明軍上岸整隊。

白文選坐在木筏上魚貫而渡,剛上岸一百多騎兵,便是直接下令吹起號角。

他身先士卒,帶着百騎一鼓而前,緬軍被忽然衝擊,陣勢大亂。

後續明軍紛紛上岸,很輕易的就佔領了灘頭陣地,周遇吉帶領主力渡河以後展開全面進攻,緬軍大敗,再也不能抵擋。

這場雙方之間的第一場大戰,其實並不能說是一場戰爭,白文選只帶着一百多個騎兵就擊潰了緬軍集結的幾萬兵力,剩下的不過是漫山遍野的追殺罷了。

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一些相關通知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
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一些相關通知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