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

“侯爺,要不要再爭取一下......”

張鼐帶着隊伍氣喘吁吁的從前方撤回來,看了一眼其餘狼狽竄逃的人,又想起十幾年前被官軍追成抱頭鼠竄的時候,當下也是有些不甘心。

怎麼過了這麼久,還要過這種憋屈的日子?

“走!快走!!”

儘管劉宗敏戰時常好衝動行事,但關鍵時刻倒也是有決斷之輩,聽到張鼐問話,他倒是毫不猶豫的大吼幾句。

這也是李自成喜歡劉宗敏的地方,此人雖然跋扈,但卻是大順軍中不可或缺的一員,戰事僵持時他可以事先士卒的帶隊前壓,甚至不畏生死,替李自成壓住局面。

當戰事一面倒之後,根本不剩下什麼翻盤希望的時候,李自成都是隻顧自己,那個時候的劉宗敏往往也會秉持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原則,乾脆利落的轉身就走。

事後兩人又會心照不宣的聚到一起,再次用老營拉起隊伍。

此刻還留在城牆上沒逃的,多半是要跟隨劉宗敏死戰的角色,個個都有替自家汝候去死的覺悟,逃跑這個命令倒不用張鼐多提,衆人見劉宗敏下城,自然就沒了死戰的心思,紛紛原路逃下城。

好在他們是老營,多年以來,被官軍追得遍地跑這種局面倒也不是沒遇見過,如何處理早就爛熟於心。

眼下雖然看着是四散而逃,但大部分老營卻是有根據的在逃,不久之後就能繞回營地找見隊伍,這也是多年來他們能一直存在的原因,論逃,都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就算這幾日有個別人找不到,他們也能從百姓口中打聽到官軍和大順軍的動向,迴歸隊伍只是時間罷了。

由於禁軍隊伍在防備流賊反擊,所以追擊獲取的戰果相當有限,等吳啓華等人帶隊趕到甕城時,這些猴子一般的老賊早就逃的無影無蹤,追之不及。

當然,無論是誰,在逃命地時候也根本不會顧及除自己以外的人或事物,每個老賊下城之後都是趕緊尋到自己綁着的坐騎,尋了個沒有官兵的方向,拼命抽打馬匹想要離開戰場。

由於他們跟隨劉宗敏登城,這些坐騎根本沒有什麼體力消耗,在上面騎手如此快頻率的抽打之下,跑起來那速度與烏爾邁率領的朵**兵也是不相上下。

不知道跑了多久,張鼐回頭一看,沒有在地平線上見到任何官軍追兵的足跡,這纔是發覺右手因爲長時間的抽打而有些痠痛,開始齜牙咧嘴的慢慢減速停下來。

張鼐揉了揉生疼的右肩,擡頭看一眼纔剛暗下去的天色,回頭見到跟在自己身邊那些喪老營甚至都不到五十人,個個都和喪家之犬一樣,鼻子一酸,卻是氣的差點哭了出來。

這種畫面對他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太熟悉了,在中原轉戰的時候,雖然有勝仗的風光,但最開始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像這樣被攆着到處跑。

那個時候的大順軍,可謂喪氣到了極點,當初貌似團結的各路義軍也在官兵打擊之下開始變質,牀榻天劉國能等等一大批威望甚高的頭領開始投奔官軍,闖營內部也開始分裂。

自西安開朝大順以來,張鼐被封爲中軍武威將軍,覺得自己總算是苦盡甘來,可以光宗耀祖了,可沒成想,到現在還是被官兵追着打。

“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不斷的胡思亂想之下,張鼐不經意說出了這樣一句有些悲觀的話。

周圍老營人人都是造的灰頭土臉,聽到張鼐說完,各自也是想起從前流寇生活,現在這麼看來,委實沒有太大變化。

其實無論李自成給自己冠冕堂皇的加了多少皇帝名頭,流賊們又是被堂而皇之的分封成什麼職位,面對延續了兩百七十多年的大明,各自心中都還覺得自己是個賊。

這是骨子裡的,除非徹底拿下北京,不然這個想法不會變。

一個老營甩了甩頭,打馬到水邊,看了看周圍環境,嘆氣說道:“將軍,咱們這是跑到蔓水邊上來了,趁着天還沒黑,回營吧?”

這老營的話帶着詢問,顯然是有些不確定和不願意的意思。

張鼐聽了也是重重嘆口氣,催馬到蔓水前,看到對岸的村莊,說道:“今夜天色已黑,明日再回營,到那裡修整一晚再說。”

號稱百萬的大順軍,實際人數雖然沒有一百萬,但五十萬上下總還是有的,與算上援軍總數都還不到十萬的官軍交戰,怎麼能打成這個樣子?

折損了幾成人馬還不知道,這種軍勢對比之下,只要拿不下固關就是失敗,更別提幾十萬大軍都被打散,簡直想都不敢想。

對岸的村莊中荒無人煙,看樣子至少幾個月都沒人來過,這隊老營也尋了個靠水的地方住下,入夜之後,一羣流賊圍坐在篝火旁,都是不住的唉聲嘆氣。

本以爲會這次和以前一樣望風披靡,誰想到居然是這個樣子。

其實張鼐根本不想回大營,有時候他還真就覺得在外面無憂無慮的感覺要好,作爲劉宗敏手下第一號人物,又是李自成養子,很多事都得他來做。

劉宗敏部下有事多來詢問張鼐,爲了劉部和李自成本部兵馬的融合,他又要斡旋於兩者之間,有時候被迫去做這些背離昔日起義兄弟道義的事情,真是感覺厭煩至極。

如此大的失敗,在這幾年的戰鬥中可算是頭一份了,要是就這麼回去,今夜絕無安寧之時,被罰倒是其次,張鼐深知,到時候帳內諸將誰都不服誰,又會是一片爭吵景象。

這種情況他經歷的越多,也就就越來越厭煩,想到這裡,張鼐將頭盔扯下來扔到腳邊,面色陰沉的說道:

“現在還留在我身邊的,都是我張鼐最爲信任的兄弟,既然大家是兄弟,把話說透了才能保證沒人吃虧,說句實話,我不想回去了。”

張鼐這話一出,周圍老營之間的關係倒一下子親近不少。

其實共同作戰這麼多年,互相之間的感情早就超越了一般兄弟之情,根本沒了什麼上下分隔,最初在水邊問話的那個老營一愣,看了一眼圍坐在身邊的人,點頭說道:

“張爺放心,弟兄們都是明事理的,不會多嘴,你去哪都跟着你!”

聽到熟悉的稱呼,張鼐眼眶有些溼潤,招呼幾聲,把人都聚攏在身邊,有些心寒的問道:“老五,跟着我幾年了?”

最初那老營聞言一愣,老老實實回道:“張爺,有五年了!”

“嗯,五年,你還算少的!”張鼐點點頭,扯着嗓子說道:“最初跟着咱張爺的十幾號人全都死了,一個都沒剩下,到現在有十幾年了!可咱們和官軍來來去去打了十幾年,得到什麼了?”

“當初喊着闖王來了不納糧,可給咱們編口號的那位軍師呢,早就跟着皇帝在京城幹了,轉眼再看看山西,家鄉鄰里日子好了嗎?一丁點都沒好,反倒越來越窮了!”

說着,張鼐聲音中已經有了些許哭腔和憤慨之情,繼續說道:

“弟兄們和官軍打了十幾年仗,家人因爲造反被牽連殺的,跟着闖王打江山戰死的,還有今日死去的那些人,說句實話,沒有幾十萬也該有十幾萬了,這種日子,我算是過夠了!”

下面的人先是一愣,緊接着紛紛點頭,趕緊七嘴八舌的附和上,其實張鼐今日說出來的,早就是他們這些老營的看法,在場的所有人,都已經後悔最初跟着造反這個決定。

“那,張爺,你想怎麼辦?”最初那老營問完話,周圍還在議論的人趕緊靜下來,等待最中間那人的決定。

張鼐眼珠轉了轉,似乎下定什麼決心,咬牙道:

“跟着闖王和汝候這些年,我張鼐算是仁至義盡,該爲自己家人和孩子想想後路,總不能讓他們一直揹負賊人罵名!”

“兄弟們,要跟張爺我投奔官軍的,都起來!”

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
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