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

“教宗,那些聯軍就在聖殿上大行濫殺,我們難道就這樣躲在這裡嗎?”

內殿,一名紅衣主教手中緊緊攥着十字勳章,義憤填膺的說道。

亞歷山大七世聽着外面迭起不斷的喊殺聲,還有那些教士臨死前驚恐的叫喊和求饒,癱坐在座位上,嘴中不斷念叨着什麼。

摳機議會的摳機主教辛拉格聞言怒火‘噌’地一下就是冒起來,上前怒目而視道:

“卡爾,剛纔在外面的時候,怎麼不見你這麼正直?現在還來得及,走出大門,把你剛纔的話向帝國議會的聯軍再說一遍!”

“我相信他們會給你留個全屍!”

說完,辛拉格餘怒未消的坐在一側,也是這個時候,外面的慘叫聲更清楚地傳進內殿。

內殿的教廷最高掌權者們往日都被人如聖主一般尊奉着,甚至連各國國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都要得到他們的加冕才能名正言順,又哪裡見識過這等血腥場景。

那名叫卡爾的教廷紅衣主教再不復方纔的模樣,哆哆嗦嗦向後退幾步,一隻腳卡在桌角,‘噗通’一下坐到了地上。

“我就知道,你沒這個膽!”

辛拉格更加憤怒,但實際上他也只是窩裡鬥說話狠,一想起外面那些如同魔鬼一般的聯軍士兵也是瑟瑟發抖。

“咣啷。”

忽然大門處傳來一聲大響,嚇得內殿中所有主教們集體一哆嗦,見到是一名半身都浸染上他人鮮血的教廷執事拿進來一封信。

“教宗閣下,這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來信。”

“上面都說了些什麼?”辛拉格急切的問道。

其餘的主教都將目光匯聚過去,顯然是想從這突然到來的信箋上面得到什麼好消息。

但亞歷山大七世的面色卻變得愈發慘白,良久,他拿起羽毛筆,鋪開了一卷教令用紙。

見他這個樣子,辛拉格也顧不上其它,抓過信箋,看後同樣是一副整個世界都崩塌的樣子。

這份信箋中,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費迪南三世清楚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場,無論宗教還是政治,他都將堅定不移地支持大明帝國。

並且,費迪南三世還給教宗亞歷山大七世下了一道定決令。

今後全世界真正意義上的帝國,只有大明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兩個國家,並且皇帝只有兩個。

西方的神羅皇帝和東方的大明皇帝,自亞歷山大七世之後,每一任羅馬教廷都將無條件爲之加冕。

這是費迪南三世的條件,對於亞歷山大七世來說,這倒並沒有什麼,最難受的不過是神聖羅馬帝國及歐洲完全站到了大明一邊。

但另外一封崇禎皇帝的信箋中,需要的條件卻遠不止於此。

全世界範圍內,任何國家的國王就任之前,都必須先得到大明帝國皇帝的冊封,否則就會被視爲反逆。

這不重要,因爲就亞歷山大七世所知,早在三百多年前大明就在亞洲有了完整的封貢體系。

包括琉球、呂宋、朝鮮在內的許多國家每代國王都要得到大明的冊封才能獲得所謂的‘正統’地位。

重要的是,在大明即將建立的世界封貢體系中,就連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教廷的教宗都不例外。

這也就說明了,只要自己同意了,此前教廷的超然地位會結束在自己手上。

從今往後,大明帝國的皇權將徹底凌駕於教廷之上。

教廷加冕歷任大明的皇帝成爲一種責任,而對方其實並不需要。

大明帝國的皇帝甚至有權廢立教宗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而且自克里特戰役之後,沒有人還敢懷疑他們的實力。

這就很恐怖了。

自古以來,歐洲都是各國國王和教廷之間的爭權奪利,現在卻在東方出現了一個遙控整個歐洲的存在。

不得不說,這是整個教廷的災難。

......

從崇禎二十七年開始直到崇禎三十一年,這是崇禎皇帝獲得各種他毫不在意的稱號的高峰期。

崇禎二十七年正月,一支千餘人的龐大隊伍攜帶着三萬兩白銀來到西藏,爲首的一名侍郎面見現任達賴喇嘛羅桑嘉措,宣讀聖旨。

在這份聖旨中,羅桑嘉措被崇禎皇帝正式冊封爲“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旦達賴喇嘛“。

崇禎三十年二月,羅桑嘉措率領三千名官員前往大明京師赴宴,尊稱崇禎皇帝爲“文殊皇帝”。

第二年五月,來自莫斯科的一支洋人隊伍同樣浩浩蕩蕩來到京師腳下,代表遠東地區的所有前俄羅斯帝國人尊稱崇禎皇帝爲“全俄羅斯人民的大皇帝”,即沙皇。

沒過多久,來自教廷的一支隊伍輾轉來到大明京城腳下,這些來自西方的教士們全都爲這座城市的宏偉而歎爲觀止。

三天後,摳機主教辛拉格站在紫禁之巔,皇極大殿外,用最頂級的儀式,加冕崇禎皇帝爲“全羅馬的皇帝”,即羅馬皇帝。

......

崇禎皇帝覺得有點無趣,這麼多稱號加到自己腦袋上,其實也和“全世界的皇帝”沒啥區別了,但是沒想象中那麼爽。

不過加都加上了,難道還要再讓他們給撤了?戴着吧,又不是綠帽子,慫什麼!

後世史書怎麼寫,和朕有個鳥關係!

現在崇禎皇帝的稱號可太多了,蒙古天可汗,西藏文殊皇帝,俄羅斯大皇帝,歐洲羅馬皇帝,還有一堆小地區尊稱的,根本記住都記不住。

話說這麼多稱號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崇禎壓根沒啥太大的感覺,但全世界其它人卻都嗨了。

比如西藏和蒙古那邊,一個是被武力征服,一個是被曾經的遠東強權沙皇俄國硬給逼過來的。

現在崇禎有了文殊皇帝和天可汗這兩個稱號之後,也就相當於在文化上得到了當地人的認同。

顯而易見的好處是,他們能心安理得的在崇禎皇帝治下苟着,那些以各種口號造反的有心之人也師出無名。

至於遠東那個俄羅斯大皇帝和羅馬皇帝,前一個崇禎根本沒在意。

畢竟遠東那片太地廣人稀,稍微派點駐軍,設置上衛所,再弄點移民,自從打下來就沒出過甚麼亂子。

後邊那個羅馬皇帝,是崇禎讓李定國帶兵去逼着教皇亞歷山大七世給自己強加上的稱號。

亞歷山大七世很無奈,可是不給還不行。

全世界都不明白,你東方皇帝怎麼就成西方的羅馬皇帝了?

要知道,這稱號自從君士坦丁堡陷落,東羅馬帝國正朔滅亡以後,就一直懸空着的,連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都沒有。

要是非得找些理由,那就只能是這些。

神聖羅馬帝國公主埃利諾下嫁大明,然後崇禎滅了奧斯曼,佔領伊斯坦布爾以後又將其改叫回君士坦丁堡。

崇禎和羅馬皇帝多少能搭點邊的,好像也就這兩件事兒了。

可無論怎麼看,這大明皇帝被教廷加冕爲羅馬皇帝的事兒,都是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奇葩事件。

然而現在世界上這個形勢就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崇禎想要個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剛被收拾過一遍的教廷那邊兒是真不給不行。

人家就算強詞奪理,半點不搭邊兒,想要的到底還是能整到手,畢竟有那個實力,這就和先秦趙高指鹿爲馬是一個道理。

全世界的國家都知道崇禎皇帝憑啥也不可能繼承羅馬皇帝這個稱號,但人家強行繼承下來,你還就得拍着手說真香。

什麼,不真香?

那你就得滅國啊兄弟,一個月滅日本,半年下全歐,一戰打崩奧斯曼,那是和誰鬧着玩呢。

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
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