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

崇禎二十年二月,崇禎皇帝一旨令下,明廷開始徹底整改南直隸。

首先裁撤的就是舊有南京六部,明廷將南京吏戶禮工刑兵六部,還有都察院、國子監等一大批與京師相同規格和名號的部院盡數裁撤,並且永不再設。

這道旨意一出,大明自永樂年間施行了兩百餘年的兩京制度,便是徹底被廢除,天下由此而是議論紛紛,不少人驚慌失措,覺得又要大亂。

更有人幸災樂禍,覺得這是崇禎皇帝咎由自取,勢必滅亡,然而無論這些人如何去想,明廷上下在南京的整改行動卻仍是如火如荼。

西廠、神武軍,以及各地戍衛兵馬,幾乎都是全數出動,隨處可見巡衛的兵丁和奉旨拿人的番子、差役,旁人無不是敬而遠之。

在這個期間,就連青皮們也是不敢滋事,因爲官差對他們再也不會留情,這個節骨眼上被抓到了,幾乎都是難逃死亡的命運。

裁撤這些部院之後,數萬官員沒了官身,自然要聯絡各個階層開始鬧事,但西廠動作很快,僅五品以上官員,在三日之內就抓捕了數百人。

嚴重些的抄家滅門甚至被誅族,請的禍及自身,或被充軍戍邊,或被髮爲刑役,打散到各地的陵寢之地做免費的苦力勞工。

對待這些曾經的大佬們,底下人也是不會客氣,根本沒有拿他們當人對待,幾日下來,這些往日嬌生慣養的文士們,便是死了大半。

他們的死活並不會對朝廷接下來的行動起到一絲一毫的影響,南京還只是個開始,這場聲勢浩大的抓捕行動,很快就從南京遍及整個南直隸。

無數老舊官員被當街處斬,抄家滅門,可是緊接着又會親皇黨一系的的新官員走馬上任,穩定局勢,對於這些皇帝親自任命的大員,各地官員也是根本不會有任何不遵不敬。

曹化淳藉着這次行動,幾乎在南直隸每個州府都設立了西廠分署,東廠各地衙署傳令的叫做飛信,主要是飛馬遞信。

西廠也搞出了一套自己的情報系統,他們管傳令的東西叫做天令,叫的好聽,其實就是各種訓練出來極其聽話的信鴿。

各處官員只要見到西廠番子們青色的衣裳,就會嚇得瑟瑟發抖,在崇禎皇帝的刻意縱容之下,西廠威權隨之日漸旺盛。

不過有馬爌、周經武等人帶兵坐鎮城內,南京內外倒是沒出多大的亂子,與往常不同的只是巡邏衙役多了數倍,到處都能見到明甲執銳的兵丁戍衛城防而已。

既然撤了南京六部和各部院衙門,自然要有新的代替,南都留守司衙門便是應運而生,選址就在原本的鎮守太監府邸。

南都留守司下設三個分部,分管南京內外的軍政、民政和稅收,增設了一批如惠民藥局、施粥廠、南都歷事分局、工事分局、火器分局等一批的功能性衙署。

至於這些衙署的官員,先從原本各部院官員中錄有實績者擇優充任,若是不夠,再由京師統一調派。

除此之外,南京城並不會和其餘的府城有任何不同。

同時,明廷取消了南直隸行政區,將舊有南直隸十四個府徹底打散,只保留順天府等三個仍是府的沿革,其餘十一個或降爲直隸州,或降爲散州,地方官員同樣隨之降級。

尤其是曾發生動亂的建武朝廷首都杭州,被直接從府降爲散州。

除了戍衛兵士以外,南京內城的巡衛、鎮守工作此後將全部由周經武統帶的神武軍負責,周經武不僅是南京守備,還被任命爲留守司軍務分部的主事官員。

南直隸其餘州府的處置,用一個字可以概括,那就是拆。

徹底拆了原本南直隸各州府的轄境,北側徐州府降爲直隸徐州,淮安府降爲直隸淮安州,兩處均劃入山東轄內,設知州、守備,由山東三司統一管理。

中都鳳陽府改稱中直隸,革中都,廢中都留守,將一部分原徐州府、淮安府轄境劃入,設鳳陽知府、鳳陽總兵。

南側廬州府、安慶府降爲直隸州,原境劃入湖廣,由於曾生叛亂,杭州從府直接降爲散州,劃入順天府管轄境內,設知州、守備,由京師統一調派。

總而言之,這次明廷的意思很明確,就是徹底要把原本抱成一團的南直隸拆分掉。

光拆分還不夠,原本南直隸各地的州府官員只要是少有實權的,要麼被捉拿法辦,要麼就是被調往他處,取而代之的都是新面孔,鮮少有幾人能留在原任。

明廷規定,南京留守司只管理南京城內的軍政民政,在此之後,南京城並不屬於應天府轄內,不可以插手應天府其餘州縣任何事務。

當然,這次改革還並未完成,若是日後有任何不妥當之處,朝廷都可以隨時修改,反正崇禎的意思斬釘截鐵,就算要重新規劃再多的東西,也不能留着南直隸這顆大毒瘤。

就在整個江南都爲朝廷的新政策而晃動不已的時候,崇禎皇帝卻在守備府正襟危坐的接見一個人。

“草民談遷,參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說話間,談遷擡起頭注視着這位剛剛在江南造成腥風血雨的皇帝,卻發現他並沒有自己來之前想象的那樣兇狠暴戾。

正相反,他相貌頗爲溫和,臉上也掛着一絲淡淡的微笑,根本看不出來是裁撤南京六部和取消南直隸的那個鐵腕皇帝。

“朕曾聽聞你在民間多次評價朕的做法,今日見到朕本人,可是有什麼要和朕說的嗎?”

“草民...”談遷根本就不信崇禎皇帝會是表面上這樣溫和的樣子,這次怕不是要怪罪於自己,他想想說道:“陛下給草民的感覺,就如同陽光一般溫和,想來那些民間傳聞,多是虛假的。”

“愛卿會說話,哈哈。”

崇禎皇帝哈哈一笑,似乎對這種馬屁行爲很是受用,過會兒又道:“朕曾聽說你寫了國榷,但無人出版一直擱在家中,前些年又被賊人盜走,是這樣嗎?”

“陛下你連這都知道?”談遷有些震驚,後又感覺自己失態,忙道:“陛下恕罪,草民第一次見到天子,激動難耐,難免失態......”

“不妨,既然這事是真的,朕覺得是被偷走倒是一件好事,舊的不去,新的何來?”說到這裡,崇禎皇帝笑了笑,說道:

“談遷聽旨。”

談遷聞言心下一驚,連忙喊道:“草民接旨!”

“朕有意重修《國榷》,你談遷便是主修官,拿着這道聖旨,各部官員都會全力協助,你可以時常入宮,朕偶爾也會將先帝的一些宮內秘聞告知與你,助你重修。”

“至於官身,想必你也不會太過在意。這樣吧,爲方便起見,朕會給你一道聖旨,准許你調動宮中典籍,若是有人刁難,你就拿着就去京師找李天經,讓他安排你在歷局供職。”

“國榷修成,朕即用皇家報社刊行天下,你會青史留名,全部費用由皇家資助。”

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四發章推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二章沒了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
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四發章推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二章沒了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