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新軍

這次外出並非臨時起意,崇禎皇帝早就想走出憋悶的皇宮,來到京營親眼看一看自己麾下的將士們,效果很顯著。

看過之後,長久以來浮躁不安的心緒倒是略顯平靜。

在崇禎皇帝看來,張世澤的能力比起吳襄那個老滑頭來說,只多不少,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英國公一系都是爲大明死戰的良將。

歷史上張世澤爲保衛京師,帶着臨時拼湊出來的兵馬戰死在城下,又是靖難名將張玉的後代,比起牆頭草吳氏而言,顯然更能加以任用。

走在回宮的路上,張世澤忽然說道:

“陛下,京營招兵已至瓶頸,這般下去,就算再有一月也難再齊一千人。”

“爲何會如此,難道是有人貪了撥給京營的銀兩不成,你且說出來,朕定要重重查辦!”

崇禎皇帝方纔看京營的氣勢很足,而且士氣高昂,下意識的忽略了人數原因,聽到張世澤的話才‘忽悠’一下子想起來。

那李自成號稱百萬之師,並且沿途還不斷有朝廷官軍投降,不斷的招納流民,人數少說也要四五十萬,眼下京營這點兵力要是直接扔進去,怕最後連個浪花都翻不出來。

“京營實額幾何?”

“回陛下,經過臣和董副將竭力招募,京營現已增至五千八百零六人。”

聽這個話,崇禎皇帝勒住馬,回頭道:

“這可連流賊的十分之一都沒有,銀子不是夠用嗎,難道是兵仗局和軍器局沒有及時下發兵械?”

“陛下,都不是,而是現今京城的人心已經亂了,很多大戶都在向南輸送家財,人心惶惶啊,當然沒有幾個人肯爲朝廷效死。”

張世澤也是滿臉的無奈,說道:

“臣倒是有個法子,可緩燃眉之急,但是......”

“但是什麼,別婆婆媽媽的!”崇禎皇帝有些急躁起來。

“臣日前在京城內外見到不少流民,這些人自各地而來,多是無家可歸,且衣衫襤褸、拖家帶口,若是陛下降旨,立下賞格將他們招募成軍,倒是能短時間拉起一支人數不低的兵馬!”

董琦見崇禎皇帝沉思,便是趁熱打鐵補充道:

“皇上,如今這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了,外地逃難來的流民知道賊寇厲害,要麼是被害的家破人亡,要麼就是對賊寇恨之入骨。只要朝廷給吃給穿,再用他們的家人動點手腳,大部分都能爲陛下死戰!”

崇禎皇帝擡頭看了看烏雲密佈的天空,閉目沉思起來。

招募流賊成軍,這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好了可以短時間內拉起兵馬爲自己所用,要是用得不好,倒可能成爲李自成突破京城的手段之一。

要知道,流賊在中原一帶攻城略地靠的是什麼,難道是他們的攻城拔寨能力嗎,絕不是,其實大部分的戰鬥,官軍都是從內部被擊敗的。

先不提日後會怎麼樣,在歷史上北京城是被一羣‘回回’趁亂開的城門,不論這些回回有何心機,爲了自己的性命着想,這件事也應該儘早解決。

北京足以稱得上是如今天下防禦力最強的城池,城頭擺着紅夷大炮和無數種威力極強的火器與守城工具。

崇禎皇帝深信不疑,只要自己把內部處理明白了,在李自成那幫烏合之衆面前守上個一年半載根本不成問題。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睜開眼睛,決然道:

“準!不過要覈實清楚,將有家有室,且面色憨實者爲先。朕欲設立‘幼軍營’,將那些參軍的百姓孩子都組織起來,有朝一日,或許能爲朕所用。”

“那些不滿足條件的人也不能棄之不用,再設立一個‘甲子營’,把這些人還有京師牢獄中的犯人都組織到‘甲子營’之中,記錄在冊。”

“董琦,以你之才,區區京營副將實在委屈,待‘甲子營’建起,朕許你爲第一任‘甲子營’提督!”

董琦瞪大了眼睛,自己一介草民,能做京營副將已經是祖輩積德,墳頭冒青煙,如今‘甲子營’初建,自己居然是高升提督,簡直難以想象。

董琦喜形於色的抱拳山呼道:

“叩謝吾皇聖恩!不過末將還有個不情之請......”

得到崇禎皇帝的眼神示意,董琦纔是繼續說道:

“啓奏陛下,末將以爲,‘甲子營’中必定是一些不服管教的市井無賴之徒以及雞鳴狗盜之輩,這些人聚在一起,難免出什麼亂子。末將想效仿英國公,從大內之中借走五十名大漢將軍,立以嚴法,震懾宵小。”

“準!”崇禎皇帝只是看了董琦一眼便毫不猶豫的點頭,邊走邊道:

“還有,傳東廠提督王承恩、內廠提督方正化、錦衣衛都指揮使李若鏈立即到暖閣見朕!”

......

“臣(奴婢)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大約是兩炷香的功夫,崇禎皇帝看着眼前這三個人,問道:

“‘回回’之事調查得怎麼樣了,可有進展?”

原本的歷史上,據說是曹化淳開了廣寧門才讓李自成順利進京,但經過崇禎皇帝在後世的查閱,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兒。

韃清修史書,那些辮子奴才爲了討好自己主子,讓主子開心,當然可勁黑大明,所以也就當個笑話看看吧,認真你就輸了。

說起來,歷史可真是給曹化淳開了個大大的玩笑,韃子隨便挑了個太監說就說這貨開的城門,結果這太監被黑了幾百年,直到後世都是各大電視劇中不可或缺的黑臉反派之一,真是躺着也被黑。

真正開門的,其實是一羣‘回回’。

崇禎皇帝讓曹化淳來任西廠提督的時候,這貨正擱武清老家養老呢,雖然是老淚縱橫,千恩萬謝的來了,但裡外收拾收拾,沒個三五天也休想到北京,這報一黑之仇的差事他應該是趕不上了。

“啓奏陛下,老奴手下的孩兒們日夜不斷,已經摸清了他們的動向,奴婢正打算明兒一早就稟報給陛下。”

崇禎皇帝點點頭,拳頭‘砰’的一聲打在御案上,狠狠道:

“好樣的,不用明早,今夜就動手!”

“聽旨,李若鏈、王承恩,今夜就帶着錦衣衛和東廠番子一齊動手,朕要讓他們見不到明早的太陽,帶幾個活口抓到東廠大牢裡刑訊,其他的,能殺就不要留。”

“老奴(臣)遵旨!”

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四發章推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
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四發章推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