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

俄國人的屋子看起來就是不習慣,殷雙選也沒有在屋裡待多久,吩咐人將這房間裡的東西單獨包到一起帶回去以後就打算回程。

“大人,這些毛子女人如何處置?”

“要我說,全都扒光了帶回去!”

“這怎麼行,要是這麼做,咱們豈不是和那些毛夷成了一類人。”

看了看這十幾個黃毛俄羅斯女人,第一次見到這麼“粗糙”女人的殷雙選心中暗罵,這特麼還是女人麼,這不是猴子嗎?

還是自己媳婦好,乖巧又懂事,最關鍵的是長相清秀。

後頭的明軍兵士們也對這些俄羅斯女人指指點點,都是各有各的看法,有覺得毛子女人鶴立雞羣的,也有和殷雙選一樣半點感覺都沒有甚至還非常厭煩的。

看到俄羅斯女人這個德行,殷雙選自然沒有半點興趣,不過他也從親身作戰中知道了一些實情,看來這科倫堡只是俄羅斯人初步在遠東建立的一個據點,就連女人都有。

這次若不是自己來的快,等他們立足穩定之後大明再想把這國土給拿回來,那可就難了,不說別的,要是他們把這磚木結構城堡改建城磚石結構的,那就夠自己頭疼去了。

這些俄羅斯女人雖然長得粗糙,沒有漢家女人那股溫柔勁,但既然她們落到了自己手裡,再給放回去顯然是不可能。

殷雙選留在這裡花了一天時間將科倫堡重新變成廢墟,確保俄羅斯人不能輕易復建科倫堡之後,才帶着大批繳獲俄軍的物資和女人們大搖大擺的啓程返回。

在失去了科倫堡之後,俄羅斯在遠東再也沒有任何據點,負責整個俄羅斯在遠東地區事務的優秀指揮官波雅科夫死於科倫堡,實際就相當於俄羅斯在遠東的初步殖民計劃徹底破產。

當消息傳到碩磊這裡,他也是震驚得說不出話來,袞布也是連聲說他們當初選擇與大明會盟真是選對了。

俄羅斯來了四五百人,明軍甚至沒有出動大軍,就只是派來了一直百餘人的小分隊,傷亡數人就攻下科倫堡,將俄軍全部殲滅。

俄羅斯人入侵遠東,這才僅僅來了幾支小股軍隊而已,就已經對喀爾喀的蒙古人造成深重傷害,所幸大明反應迅速,宣示了主權。

對於喀爾喀蒙古的部民們而言,俄羅斯帝國是個超級強權,他們根本無法與之抗衡,當哥薩克們在草原上馳騁之時,他們驚慌失措,背井離鄉,急需一個能保護他們的強大後盾。

現在看來,崇禎皇帝統治下的大明就是喀爾喀蒙古的靠山,明軍不遠千里來到這裡,只爲了幫他們消滅這些吃人生番。

當俄羅斯人被明軍全部殲滅的消息傳出來以後,車臣、土謝兩部部民紛紛對大明感恩戴德,天可汗的英名與他手下明軍的驍勇之名,很快就傳遍了草原。

大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宣示了在草原上不容侵犯的主權,並且傳遞給沙皇阿列克謝一個訊號,大明並非滿清,如果開戰,怕最後玩不起的還是你們。

......

且不提蒙古這邊對天可汗崇禎大帝的愈發愛戴,後者現在正有些犯愁,不知道從何時起,自己竟然近視了。

這在現代是個小問題,配個鏡子就完事兒了,可在古代這卻是個大問題,這時候到哪特麼去找眼鏡店驗光配鏡去?

崇禎皇帝穿越之前眼神好得很,沒想到穿過來之後幾年的功夫居然近視了,可能是這幾年用眼過度太累了。

當然,現在僅僅是有一丁點近視,沒有到很嚴重的地步,崇禎皇帝估計現在自己也該有個五十度一百度左右,影響還不是很大。

這是個兩難,要處理國事就免不得要看摺子,原本那個崇禎皇帝有很好的習慣,所以眼睛一直保護的很好,而現在這位就不一樣了。

現代穿越過來的他,壓根就沒在古代想到近視這個問題,平時看摺子時候的習慣也不是很好,現在就有點難受了。

看摺子和熬夜處理國事會加重近視,要是不看,好不容易轉好的形勢怎麼辦,那可是片刻耽擱不得。

自己既然近視了,那就得重視這個問題了,迫不得已,崇禎皇帝找來洋人湯若望和南懷仁,詢問他們此時西方關於給近視眼配眼鏡的問題。

一問才知道,此時的西方實際上已經有了熟練的眼鏡製造工藝,可大明還沒聽說有誰會做,崇禎皇帝只得讓三廠一衛動用情報網去明察暗訪。

番子們的作用再次體現出來,十幾天的時間,全國各地各種在鏡片方面有些才能的人如雪花一般被呈到御前。

在這些人當中,有不少具有真才實幹的,也有許多濫竽充數騙錢的,崇禎皇帝想找一個領頭羊推進大明的鏡片工藝,所以一直都沒下旨決定。

這天,吳縣的錦衣衛百戶上了一道摺子,說是在江蘇吳縣有個年僅二十歲的青年人才附和人選,這個人叫孫雲球。

孫雲球出身於一個已衰落的官宦之家,可以說一家都是很有學問,其父孫志儒,崇禎查閱檔案發現曾做過福州、漳州知府,祖上最高還幹過巡撫。

孫雲球其母叫董如蘭,是個有知識的婦女,歷史上孫雲球著作《鏡史》的序,就是董如蘭寫的,只不過這孫家運氣很差。

孫雲球年幼時,家道尚且殷實,不過當時江南流行結黨,復社學子到處抓人入社,宣講經義,孫雲球無心結黨,又因此遭受復社報復,無法專心研究,便與父母商議後決定遷居蘇州虎丘山畔。

據說這個孫雲球自幼聰穎異常,十三歲時歲即考入吳江縣鄉學,人稱神童。

錦衣衛還查到,他不僅研究古史經驗,從西方傳入的數學知識,探討測量、算指、幾何之法更是他主要學習的方向,除此之外,他還精於器械製造。

崇禎皇帝沒有急着去召見孫雲球,他在等一個消息。

幾日之後,幾匹快馬分批入京,將幾道摺子呈到御前,卻是吳縣的縣令和東廠方面傳來消息,印證了錦衣衛在此之前的消息。

吳縣縣令的摺子上有這麼一句話:“精於測量,凡有所製造,時人服其奇巧。”

東廠還查到,孫雲球爲了校準自鳴鐘,在十四歲那年與家人研究製造了一種名爲“自然晷”的儀器。

這種儀器有點超前,可以根據日影定時刻,起初很多人只是抱着不用白不用的想法,然而經過吳縣百姓的多年使用後證明,以之判定時刻,十分準確且誤差極小。

此後,年僅二十歲的孫雲球一時之間聲名鵲起,直到如今被錦衣衛和東廠發現,將他推薦給崇禎皇帝。

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
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