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

時間來到八月底,經過接近一月的修整和整頓,新收復地區總算是略微安穩下來。

各地的衙門已經重建,文官武將們走馬上任,百廢俱興的地方上,正有大堆的政績等着他們去建立,分守兵馬也在各軍將率領下分批次前往駐地。

兵將們在閒時,除了操典上的日常操訓以外,也和官差們一起行動,幫助百姓進行民房的復建和荒地的開墾工作。

各種物資源源不斷,匯聚到那些最爲貧苦的重災區,。

民心漸趨穩定,在五省總督堵胤錫的各種利民、惠民政策下,流民紛紛歸回原籍,各自忙於尋找失散家人,開始自己的嶄新生活的日子。

連年不斷的戰爭,還有集中的災荒,使得崇禎在率領一部分禁軍凱旋迴京途中的所過之處,基本都是看不到什麼人煙。

其實這也正常,連年的災荒和官賊戰爭,就連種地的農民也要依靠在城鎮周圍才能勉強活命。

流賊勢大的時候,陝西、山西全省都被攻陷,就如西安、太原這等重兵鎮守的大城都不再安全,官兵都守不住。

他們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面對流賊,更毫無抵抗之力。

這麼多年下來,就如三鄉守備李萬兩轄境的那個小村子一樣,中原各處的村鎮,在大饑荒和災難過後,幾乎都不剩下什麼人丁。

按理來說,流賊們本也是窮苦百姓出身,該對普通百姓有些許的同情和憐憫。

可事實證明,越是出身低劣的人,品行也就越是惡劣。

曾同爲赤民的日子,並不影響流賊、土匪們對其他百姓有什麼理解。

恰恰相反,在某些嚴重的時候,姦淫擄掠過後,整個村鎮的人也有可能被他們屠戮和強徵一部分。

在沒有一個真正朝廷來管理、約束的日子中,每個人都是度日如年,很多人直到原來日子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

盼星星盼月亮,這纔等來了大明朝中興,殲滅李闖的這一天。

戰場上遺留下來那些物資,或許對各官軍而言算不上什麼好東西,但是對百姓來說,卻是連皮帶骨都能利用的。

馬皮、馬肉,還有破爛衣甲拆分後獲得的衣料,戰場木製長槍、衝車、雲梯之後的木料,樣樣都是百姓們新收入的來源之一。

率領禁軍回京,崇禎皇帝是走的與來時不一樣的道路,沿途走走停停,爲的就是多親眼看看下面的情況。

當走出陝西、河南,來到官軍已經收復有一陣子的京畿順德府一帶,崇禎皇帝很快感受到交通便利帶來的好處。

後世有句話,要想富,先修路。

順德一帶雖然是京畿中收復較晚的地區,但畢竟也算京畿,舊底子仍在,驛站如今也已經重新建起來。

可陝西、河南一帶,卻又是另一副光景,當地大多都是土路,也就只有西安這種省會大城外,才能見到石磚鋪蓋着的官道。

在一些非常偏僻,周圍沒什麼大城鎮的地區,土路都成了奢求。很多地方甚至沒有路。

這是極爲不方便的,百姓們來回趕路,還有商人們想到那裡去做買賣,都要受到天氣等各個方面因素的掣肘。

在崇禎看來,這實在是太耽誤恢復和發展的進程了。

在凱旋迴京師的路上,崇禎皇帝就定下了接下來陝西、河南兩省的方針,除與民修養,利民惠民的政策以外,也要在基層上多下功夫。

各個城鎮要建立基本的裝修隊,主要負責修路和蓋房。

這些地方上將來的裝修隊,從屬於各個衙門,由當地共推一名有名望的人帶領。

得到朝廷許可文書以後,他們就可以原地上任,招募有家有室的流民在地方上修路、蓋房。

裝修隊雖然很小,但朝廷上對這個事很重視。

如果讓一些無德之人掌握了裝修隊,不僅不能恢復,還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直觀點說,就是錢花了,效果卻完全朝相反的方向去走,要杜絕一切能讓流賊死灰復燃的誘因。

廠衛在各處都設有分署,會對此全程監控,他們的情報網也很容易探查出這些各地推舉出來隊長的真正底細。

至於開荒的事,兵將畢竟是要保家衛國的,也不能總去做,崇禎還打算成立墾荒隊,同樣從屬各個衙門。

既能讓許多流民找到工作養家餬口,也能利用羣體的力量,讓地方上迅速得到恢復。

當然,銀兩的事兒崇禎皇帝也有考慮,不過恢復問題關乎重大,這個錢不能省,錢就是要花到刀刃上,才能看到效果。

大約在九月上旬的時候,崇禎率領凱旋的這部分禁軍,終於來到了大明京師的郊外。

在將近五年前,這一帶還沒有什麼建築,可現在眼前卻立起一座浩大的園林,這是工部督建的諸多烈士陵園之一。

那是當時東征吳三桂之後,崇禎皇帝看着橫屍遍野的戰場有感而發,當場定下的一個政策,每個陵園都有戰亡將士家人組成的陵園留守司管理。

這個陵園留守司,並非是正經官派職稱,他們只是些拿着微薄薪俸,累世照料這些烈士的普通人罷了。

馮銓還在內閣的時候,這些大工程往往都要經由其手,他的那些小伎倆,全都在崇禎的眼中看了個仔細清楚。

但爲什麼崇禎皇帝一直遲遲不去動,而且最後還讓他功成身退了?

因爲馮銓貪的恰到好處,也聰明的讓崇禎沒法殺他。

他貪,但他同樣是對皇權忠心耿耿,什麼時候該做什麼說什麼,時候時候不該做什麼不該說什麼,他都是恰到好處。

這樣的人,比那些僞君子要好得多。

東林黨們號稱‘清流’,可他們一樣貪,甚至貪的更厲害,更離譜。

他們卻早就對大明朝沒了任何君臣之情,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崇禎剛穿越過來的時候。

那個時候他纔剛顯露出整治東林的態度,這些賊子接下來做的,竟然是三番兩次,用各種手段弒君。

從悍然闖宮刀殺、深夜暗殺這些堂而皇之的手段,再到後來御醫投毒這等卑劣下流的暗中蠅營狗苟。

這些史書上的‘正人君子’們爲了搞死自己,那是無所不用其極。

因爲什麼,不就是崇禎動了東林黨這個晚明巨大利益集團的蛋糕?

不就是當時的崇禎以爲自己要去上吊,對他們一副魚死網破的樣子,而且復設廠衛,換人想要去抓軍權嗎。

馮銓不一樣,崇禎交代下去的差事,從最開始的民房復建,到眼前陵園督辦,再到塞外歸化城的重建,每一個大工程都是親臨現場。

甚至他還在工地風吹日曬,徹夜督辦,對待大事上的態度,不知比那些正人君子們好到了哪裡去。

說句實在話,就是那些個個自視高人一等的東林羣賢,哪個能像馮銓這般小人、奸臣一樣,到現場去盯着工期。

崇禎都曾派廠衛去暗中查過,馮銓督辦的這些絕非豆腐渣工程,都是經得起時間打磨,經得起多年使用,這就很說明問題。

其實馮銓在關鍵款項中貪的真不多,他甚至常常施粥救人,對崇禎所有的政策,全都如二五仔一樣去支持。

他貪的錢還不足以對這些政策造成影響,更不足以讓崇禎對他動起殺心,這就是那些東林黨口中所謂的‘閹黨’、‘奸臣’的可用之處。

即便偶有言行失措,崇禎提出一句,他們立即就會惶恐不知所措,用各種向皇權妥協的辦法去追求彌補。

在他們眼前,皇權至高無上,皇帝是上天之子,九五至尊。

可若是崇禎向東林表達了不滿之情,他們會殿上撞柱,會臨朝時聲嘶力竭的罵你昏庸,甚至會擡着棺材來上朝,與你鬥爭到底。

他們想法同樣美好,這樣做即使因此死了,也能留個萬世美名,成爲後世爭相談論的錚臣風骨。

說實話,身爲皇帝的崇禎,此時此刻最不需要的就是這種看似是‘忠’,實則巨‘奸’的肱骨之臣。

朝中留幾面如史可法、黃道周這樣的‘鏡子’沒事兒照一照,那是好事,但如果朝堂上全是這些人,那可就離亡國不遠了。

崇禎皇帝需要的,只是聽話且真正有能力的人。

至於貪與不貪,這個問題自然需要利用廠衛來對他們加以遏制,但便是後世都沒能徹底解決,遑論眼前呢。

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二章沒了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
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二章沒了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