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

不光是人沉默,便是連他們身後的戰馬,也沒有一匹在毫無狀況的時候發出嘶鳴的,同那些騎手一樣,彷彿都是一根根毫無生命的木樁子一般肅然靜立,面無表情。

這些騎手分佈在兩側,待他們距離近了些,城頭的範有賢和嚴天鳳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神中瞧見不可置信的神色,這些騎兵,竟大部分都是面相粗狂的蒙古人。

爲首那個手持閃亮彎刀的蒙古統領,更是精壯得可怕,雙眼炯炯有神,但是望向後的眼神卻帶有明顯的經緯之情。

整支朝廷大軍,彷彿只等後方皇帝一聲令下,就立馬帶着麾下的蒙古騎兵衝殺過來。

崇禎皇帝一直沒有說話,對面大軍停到不遠之外,也就這麼靜靜肅立在叛軍眼前。

也正是這種沉默,才讓範有賢和嚴天鳳心中越發的沒有底氣,頭一回開始反思自己造反了造反這條路到底對不對。

反思的不光是他們二人,此時曾極力慫恿潞藩自立的張秉貞、趙之龍等人也紛紛登上城樓,面對朝廷大軍,都是驚慌失措不已。

原本只是浙江巡撫的張秉貞,這個時候成了所謂建武朝廷的首輔,還有忻城伯趙之龍,現在已經搖身一變,成了忻城王,後頭那些勳戚們也都是這公那候的,前些日子個個封爵,這時候全然沒了那時候的意氣風發。

然而到了眼下這個時候,身上披着甚麼堂而皇之的榮耀名頭都已經是無關緊要的虛名,因爲一旦朝廷大軍拿下杭州,所謂的建武朝廷便會立即煙消雲散,他們的身份也就不再做數。

嚴天鳳轉頭看向範有賢,問道:“大將軍可看出來什麼端倪了嗎?”

範有賢先是下意識的搖搖頭,而後又是皺眉說:“這些人不像是往日你我經手的那些衛所兵,要精銳得多。”

“中間那些端着白色長矛的,怕就是四川秦良玉的白桿兵,還有兩側的騎兵,若本將所料不錯,正是前些年招募過來的兀良哈鎮騎兵!”

“怕是朝廷編練新軍有了成效,今後的主力,將會是這些新軍啊!”

聽了範有賢的話,嚴天鳳雖然沒將他後面的分析當回事兒,卻也是點頭面色呆滯的道:“沒想到,這些蒙古韃子竟然會真聽從朝廷的命令!”

“若早知今日,當初怎麼也不會跟着造反了!”

“這怎麼可能,這根本不會啊!”趙之龍一手拍着城磚,平日老是掛在嘴邊那淡淡的微笑也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前所未有的茫然四顧,猛地,他轉頭道:

“事已至此,二位,莫不如跟本王再降了朝廷!實在不成,綁了潞藩獻給皇帝免除前罪,也是未嘗不可!”

聞言,範有賢回頭看了趙之龍一眼,心下鄙夷,道這廝也真是樂觀,就以這位皇爺辦事狠辣的作風來看,就算降了能免一死,日後估摸着也將會再無出頭之日。

若是真過上這種日子,還不如渡海去投建虜,好歹也能混得不錯!

“你說什麼,這個時候投降,你可知山東曲阜那羅擊是怎麼死的?”

範有賢收起心思,擰頭瞪着趙之龍,說道:“那羅擊未曾抵抗便獻城投降,最後還是被皇帝處死,你我在這個時候投降,怕不是走了他的老路!”

嚴天鳳聽了這話,原本投降的意思也減弱半分,但下一刻他又茫然四顧,發問道:“打又打不過,降還降不得,那依你所見,吾等又該如何?”

範有賢望了望遠處遼東方向,咬牙道:“某有一計,不知二位可敢同行!”

“說來聽聽!”趙之龍不是傻子,早就在考慮退路,當即附耳過去。

“事已至此,已是別無他法了,範兄,小弟和弟兄們身家性命,可就全交予你手了!”嚴天鳳點點頭,咬牙上前道。

範有賢道:“渡海,投清!”

“什麼!?”嚴天鳳心中想過萬般出路,但唯獨沒有想過投清這條路,當下立即橫眉冷對,朝地上狠啐一口,憤然回身說道:

“沒想到你卻是這等人,我嚴天鳳,就算是上山落草,也斷不會屈居於那建州蠻夷之下!”說着,他轉身就要下城,揮手喊道:“弟兄們,跟本將出去降了朝廷罷!”

“這無恥範賊與趙狗勾結,要投建奴,想跟着他過海的我不攔着,不想做漢奸的,就跟我去迎皇帝進城,是福是禍有我嚴天鳳!”

方纔還一口一個範兄的叫着,半句不投機,竟然直接開始範賊這般辱罵,聽得範有賢不經意攥緊了拳頭,然而還不待他動手,趙之龍卻率先抽出小腿斷刃,趕上前幾步,一下子割斷了嚴天鳳的喉嚨。

“呃...”

嚴天鳳滿臉漲紅,捂着噴涌着鮮血的喉嚨說不出話來,回身憤怒的指了指正面色冷笑的趙之龍,只說出了一個“你”字,便是無力的栽落下城。

見趙之龍動手毫不猶豫,範有賢脖頸間也是一涼,不免心寒。

然而事已至此,範有賢也知此時唯一出路只能同心協力,面上仍不爲所動,抽刀喊道:“嚴部的弟兄們,現在嚴天鳳已經死了,但是你們可知道,外頭朝廷大軍是怎麼說的?”

見這些軍兵多半躊躇起來,範有賢心道有戲,更開始加大力度,聲嘶力竭的喊道:“兄弟們,那皇帝可是說了,若破城,雞犬不留!”

“你們可知朝廷大軍破曲阜後如何處置孔府,如何處置已降的羅將軍嗎,男子殺頭,女子如數充入南北兩京教坊司爲妓,若到了那時,可是後悔都來不及了!”

三言兩語將這些大頭兵煽動得人心惶惶,範有賢適時宜的退下來,這時候趙之龍找上來,問道:“能打得贏嗎?”

“打不贏!”

範有賢嘖嘖冷笑幾聲,見趙之龍滿臉疑惑,便解釋說道:“朝廷大軍剛在三屯營打了場大捷,如今又匯合了南直隸的兵馬,打肯定是打不過的。”

說着,範有賢偷摸拉着趙之龍來到城下,小聲說道:

“方纔煽動這些人,只是想讓他們多拖延些時間,呆會兒打起來了,你我需得多加小心,叫上幾個有馬的兄弟,人數不能多,一定要可靠!”

“城外不遠就是個莊子,換了一身難民衣裳,不出半柱香功夫就能到!”

範有賢冷笑幾聲,繼續道:“我可不是姓羅的,還對這昏君寄予厚望,結果把自己全家性命搭了進去,關外大清入主中原,只是時間問題!”

“只要你我跑出這城去,近了莊子,到了那時候晾天色也不早了,咱們再換一身行頭,往山裡一鑽,還是繼續向東走,都不是官軍能捉得住的!”

趙之龍連連點頭,陰惻惻笑道:“範兄說的不錯,如此看來,你我兄弟二人到了大清那邊兒,總還是有翻身再起的機會!”

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
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