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

十七世紀是大爭之世,全世界都在抓緊發育,大明自然也不會例外。

如今的大明,本境疆域囊括了幾乎整個亞洲,在崇禎三十四年的時候,呂宋國請求加入,成爲了大明一個境外省。

除此以外,在美洲、亞洲,大明也有相當龐大規模的殖民地,甚至於整個法蘭西、德意志都是大明的完全殖民地。

還有不列顛,由英國公世襲永鎮,印度地區雖然幾經戰亂,現如今也已經被劃出大明本境範圍之外,由新建伯一系永鎮該地。

值得一提的是,新建伯王先通經過多年的戰功,終於在崇禎三十六年的元旦得到了晉升,新建伯一脈自此成爲新建候。

至於歐洲,在大明的扶持和制衡下,神聖羅馬帝國重新成爲整個歐洲的老大哥,替大明把持着西方的動向。

歐洲還是那樣,一如既往的戰火連綿。

大明雖然建立了“帝國議會”這樣的維和組織,但其實真正乾的都是些挑撥離間的破事兒。

在崇禎皇帝的操盤下,西班牙與葡萄牙之間再次爆發了戰爭,還有荷蘭和奧地利、意大利,也爆發了流血衝突等等。

這些地區與國家之間的衝突,帝國議會的維和部隊自然可以堂而皇之的插手介入。

而每次的介入,都會讓這個地區元氣大損,大明在國際上的霸主地位會更穩固,並且因此得到多方面的好處。

三十年戰爭以後,神羅也在大明的支持下開始逐步吞併一些小國和地區,以增強自己的實力。

總的來說,整個歐洲就沒一天是消停的,但大明本境卻已經是一片欣欣向榮的迅速發展。

北京城自崇禎十七年至今,又經過三次擴建,大小比原來大出了數倍,可以容納的百姓和軍隊自然更多。

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都可以毫不猶豫的說,大明的京師北京,是全世界最繁華和龐大的城市,沒有之一。

元旦之後,京師就開始了長達一個月的廟會、燈會,甚至春節晚上還有皇室組織的盛大“春晚”。

這春晚,實際在大明永樂年的時候就已經有過先例了,加上崇禎皇帝對後世春晚的經驗,倒還挺受到歡迎。

雖然熱鬧,但當官的幾乎都不會怎麼出現,原因只有一個,假期太短。

針對這個情況,崇禎皇帝特意降旨,規定增加全國各級官吏、官員五天的春節假期,讓他們多和家人熱鬧熱鬧。

自己的假期誰不上心?

這道旨意一出,全國各地的稱讚和叫苦一塊全來了,怎麼回事兒呢。

五天的時間,京畿地區來回走玩都夠了,但遠的地方互相之間想到處走走,或者比如雲南的官員想趁着春假假期來一趟京師,這時間根本不夠。

很快,崇禎皇帝再將恩旨,規定五天是京師、通州一帶官員的假期時間,京畿遠一些的州縣提升到六、七日。

甚至雲南、青海、蒙古等地的官員假期,最高提升到了半個月,有明一代最長的“春節假”由此誕生。

大戶人家春節期間會請戲班唱堂會,都得提前兩個月預訂,像樣點的戲班子,春節期間都是每天連場演出,生意十分紅火。

而場面更大的,當屬春節期間京師及各地的廟會。

這類廟會演出,都是請當地名聲最響亮的強大戲班子,演最高難度的劇目。

比如魯迅小說《社戲》裡那種目連戲,就是現在民間比較流行的火爆劇目,凡遇逢年過節,幾乎必出。

當然,這可不止是在戲臺上唱唱戲,而是翻跟斗鑽火圈外加各種騰雲駕霧的特技。

這些自古傳下來的“特效”絕活,看得那些慕名而來的全球老外們,都是一愣一愣的。

大明可不僅是軍事上天下第一,其餘方面各也都是世界頂級,這已無需再說。

現在大明的春節,毫無疑問已經是全球各國中最盛大的節日。

實際上早在大明春節開始之前的半年,就有最遠地方的國家踏上來京師的路途了。

春節期間,同樣是一年之中商貿大繁榮的時候。

就從眼下京師正在進行的這些連綿不絕的演出來看,一場的道具佈景花費就有上萬錢,戲班演員們每場演出的工資更有數萬錢。

在春節期間,平日一毛不拔的大戶們也是個個撒錢,簡直天價大製作。

同樣是天價大製作,作爲運河樞紐的山東臨清,春節“賀歲片”也更有特色,甚至驚動了宮廷。

司禮監掌印太監李鳳翔在假期時特意跑了一趟臨清,去體驗了一下當地的特色。

每年迎春這一天時,臨清全城三十六大商行的老闆們,就會湊上十幾萬錢的演出費,親自扮成當時各類火熱劇目裡的人物。

這也是一絕,就連京師都沒有。

有些老闆會扮成孫悟空,還有的會裝成呂洞賓、諸葛亮,甚至豬八戒,哪家老闆掏錢最多,扮的角色戲份就越重。

然後他們就在鑼鼓喧天裡沿街招搖,每次都惹得各地的各色人等沿街人山人海圍觀,就爲祈求來年的好財運。

崇禎三十六年乙亥,正月十五,上元節晚。

能和前段時間崇禎皇帝和太子朱慈烺親自主持的皇室春晚一較高下的,就只有上元節京城的花燈和“春節大賣場”習俗了。

從早晨開市起,各種貨物攤點一氣排開,商鋪們也都全天二十四小時營業,竟然能把刑部衙門整條街都佔了。

然而畢竟是特殊時節,衙門的差役們都只能大眼瞪小眼的看着,管不了也不好意思在這個時候掃興。

畢竟趁着假期帶家人的朝堂大佬或勳戚富家子弟可並不少。

以禮部尚書黃錦帶着妻子兒女逛燈會時的話說,那些擠到京城裡賣油鹽醬醋的小販,別看活計又髒又累,可就連他們的家資往往都有百萬,比自己“高官”的家財還多。

當然這也是沒什麼辦法的事情,雖然崇禎皇帝幾經調整,現在大明帝國的臣子俸祿也還是比較低的。

沒錢很正常,有錢的若非皇帝賞賜,幾乎就屬於板上釘釘的貪污發財,早晚要被當成豬宰的。

而這位皇帝宰這種貪官污吏,甚至不需要廠衛蒐集罪證,向來是說殺就殺,連理由都不會有。

要論最紅火的,還是每年上元節的“燈市”和“大賣場”,這兩樣隨便一個都是熱鬧非凡,加在一起,自然就更加盛況空前。

東安門外北大街的“燈市”,年年都是全國奇珍貨物薈萃,甚至打從前些年遠征之後,還有大量歐洲進口來的西洋物件,讓百姓們足不出國,就能體會到世界的發達和大明的強大。

壽安坊一帶的“美食街”,則是全國各地美食糕點薈萃。

曾有個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傳教士放出豪言,要一月內吃遍全大明的美食,可半個月過去了,他還在壽安坊美食街。

崇禎皇帝親自殿試出來的第一批進士夏完淳、瞿昌文、黃淵耀等風流才子們不惜舟車勞頓,也要趁着春節假期從任上來京師一逛燈市,順帶嘗一嘗只有上元節纔有的特色美食。

除此之外,還有絕大部分各地人士在春節期間來此,就爲吃一口壽安坊的糕點,這種地地道道的吃貨在大明也不少。

要論最搞怪的,卻還是京城的婦女們。

“燈市”上最常見的,就是結伴閒逛的京城婦女們,而且常常只看不買,就沿着整個“燈市”來回看,看一夜都不嫌累,這也讓那些男人們看傻了眼。

這幫娘們,只看不買,咋還這麼有興頭呢?

當然,婦女們也有自己的說法,本是逛賣場,卻美其名曰“走百病”,也就是在燈市上多逛幾圈,再嚴重的疾病也全都甩掉。

這種說法雖然是無稽之談,倒也沒人會在這時候去較那個真,不過是一笑置之,圖個吉利罷了。

眼下這副熱熱鬧鬧的景象,正如夏完淳一首名句形容:

“郎莫看燈去走橋,白綾衫氅撒嬌嬌;走來兒怕雙纖趾,不走兒愁一捻腰。”

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
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三百九十九章:都給朕敞開了肚皮吃!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