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

所謂的東林、帝黨之爭,實際上還是崇禎皇帝的皇權與羣臣的權利爭奪,但凡遇上稍有作爲,不顧顏面的皇帝,這種可笑、荒唐的爭端也便不會有什麼懸念。

現在正是這個情況,一旦手握兵權的崇禎皇帝不顧及後世可能傳來的罵名與黑歷史,東林黨也便如同褪去衣衫的處女一般,只能等着淫笑不已的帝黨衆人壓將上來,卻是毫無還手之力。

事實上,崇禎皇帝也是考慮到萬曆年間曾發生的國本之爭。

東林黨人津津樂道的國本之爭,便是發生在萬曆皇帝寵愛鄭貴妃,想立現在的福王爲太子這樣一個背景之下。

按輩分來講,萬曆皇帝是崇禎皇帝的爺爺。

儘管萬曆皇帝貴爲一朝天子,但這樣的想法爲自詡清正的東林黨人所不許,他們認爲此舉有違綱常,不遵祖制,萬曆皇帝越是想立福王爲太子,東林黨人則越是與之作對,紛紛擁戴皇長子朱常洛,由此拉開了長達十五年的萬曆朝國本之爭。

東林黨的道理很簡單,仍然是用道德約束和掣肘皇帝,那個年代,朝堂上國本之爭愈演愈烈,東林士子則是在朝堂下不斷煽風點火,說什麼萬曆皇帝被一個女人勾去了心魄,爲一個女子而誤國誤民。

國本之爭的高潮是鋌擊案,與崇禎皇帝在暖閣外遇刺的事件如出一轍,鋌擊案之後,萬曆皇帝對朝堂上的東林黨徹底失望,對你來我往的黨爭亦再無興趣,結果就是福王離京就藩,皇長子朱常洛穩固了太子地位,是爲明光宗。

說起來,這位光宗皇帝也是可悲的很,做了黨爭的犧牲者,繼位僅一個月便是由於紅丸一案而駕鶴西去。

東林黨人稱此爲一次偉大的勝利,因爲萬曆皇帝爲了立福王爲太子,在國本之爭中共逼退了四個內閣首輔,革職、充軍、發配、庭杖大臣也有一百餘人,自然是下足了決心。

但是最後,貴爲天子的萬曆皇帝爲了顏面卻還是妥協,這個妥協,實際上相當於皇權對東林黨集團的不作爲。

現在的崇禎皇帝爲防患於未然,便要將這個尚在萌芽之中的問題處置乾淨,自己可是根本不會顧慮萬曆皇帝顧慮到的任何問題,顏面哪有性命重要?

雖然太子朱慈烺人稱年幼有位,善對且重法度,但他卻是東林黨一手培養起來,現在的崇禎皇帝不是歷史上的那個,素來對自己這個便宜兒子沒有什麼感覺。

正巧今年除夕時值雙喜,周皇后有孕,崇禎皇帝一方面寄希望是個兒子,想着重培養,繼爲大明皇太子,另一方面,卻也要爲日後東林黨可能的行動做準備。

後世來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山不容二虎,朝堂上有了說一不二的皇帝,那就不能再有什麼“衆正盈朝”的東林黨,要是朕說一句他們反對一句,那還能做成什麼事了?

所以,內閣次輔蔣德璟等一些有識之士都是明白,這次貪污事雖大,但卻還遠不至於如今這大張旗鼓行瓜蔓抄的地步,完全是皇帝藉機發難,想從東林黨手中拿回權利的有作爲之舉。

回到內宮之後,崇禎皇帝迎來一名仁壽殿女官,說是懿安皇后有請。

其實,自打穿越過來以後,崇禎皇帝一直都在刻意避免與懿安皇后接觸,一方面是怕被這位皇嫂看出破綻,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讓後宮沾染上什麼政事。

這次懿安皇后主動傳喚,想必是聽聞了朝上的事,崇禎皇帝心道躲不過去,也只好點頭跟隨女官前往仁壽殿拜見懿安皇后張嫣。

爲了避嫌,崇禎皇帝一般都是在殿外隔着屏風與張嫣對話,但是這次,張嫣卻移開屏風,示意崇禎皇帝單獨進來,說是要好好的聊一聊。

“妾聽聞皇上今日在大殿上再行株連九族、夷平十族之事,又罷黜、東林百官,命山東總兵牟文綬包圍孔府,牽連甚廣,可有此事?”

張嫣今年雖已年僅四十,但仍是丹眼鳳眉,體態豐盈,窈窕端麗,坐在那裡有一種不怒自威之感,張嫣問話時略有怒意,但神態間卻盡是擔憂之色,顯然是在爲崇禎皇帝的大動作而擔心。

歷史上,張嫣爲崇禎皇帝的繼位是出了大力的,崇禎皇帝自然明白她是在爲自己考慮和着想,行禮點頭說道:“有此事,正是朕所爲。”

“張國維、房可壯等人欺矇蔽聖,其罪當誅,但誅九族、夷十族等已是極重的刑法,就此斷定天下所有東林士子皆同此類,大行其事,罷黜東林,皇帝是不是有些過於急躁了?”

“哼,此類數倍,就該盡誅纔是。”崇禎皇帝起身之後坐在下首,冷哼一聲,說道:“不知皇嫂可還記得國本之爭?

貴爲天子卻被羣臣掣肘,是何道理?

更何況,鋌擊、紅丸、移宮三大案,哪一樣和這些東林邪黨脫開關係了?

皇爺之恨、皇兄之仇、矇蔽之怨,如今這些新仇舊恨加在一起,也是時候徹底清算,讓他們知道知道,這天下是我朱家的,不是他們東林黨的!”

說着,崇禎皇帝在張嫣的目瞪口呆之下起身,摸了摸矗立在仁壽殿內龍頭異獸,繼續說道:“若皇嫂是擔憂無人做官,大可不必,我大明什麼時候少過要當官的人了?

國朝人才濟濟,豈止東林黨一途?

東林不用,朕還可以用浙黨,齊黨,甚至可以將初年罷黜的閹黨從臣盡數召回,只要他們肯爲朕辦事,盡心竭力的爲皇家辦事,又有什麼區別?

正所謂‘寧用幹吏而不用清流’,朕以爲,幹吏者,國之利器也!朝堂上沒那麼多重聲名的所謂清流無端挑事,皇家說的話才能作數,朕這個皇帝,才真正是個一言九鼎的天子!

昔有成祖皇帝行瓜蔓抄誅殺佞臣,時人頗有微詞,然時運至今,我大明國祚仍存,可有任何一人敢復言成祖昏聵?

天子集權,一語出而懾朝堂。

今朕朱由檢乃仿效成祖皇帝之法,再行瓜蔓抄,手執天子劍,誅殺滿朝矇蔽、奸邪之徒,破後而立,如此,大明方可久安!”

看着意氣風發,好像變了個人的崇禎皇帝,張嫣也是櫻脣微啓,再也說不出什麼話來,方纔要說的一下子全都被拋諸腦後。

的確,明面上看來,崇禎皇帝好像是在無故濫殺,天下人好像都是怨聲載道,但只要仔細一看,在這樣的怨聲載道之下,隱藏的是絕境逢生的處處生機。

去年一年,大明朝本是處在最黑暗的時代,但恰恰是這個時候,大明連獲三次大捷。

崇禎皇帝御駕親征,殲滅北犯十餘萬順賊,緊跟着,唐通、黃得功等勤王大軍擊退建奴,崇禎皇帝在羣臣的反對聲中毅然啓用陳奇瑜爲五省總督,而陳奇瑜終未辜負信任,在固關大破順軍。

看着這個自信的男人,張嫣不禁在想,或許讓他繼續做下去,纔是對大明最爲有利的方向吧。

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二章沒了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
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五百九十四章:攻陷科倫堡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二章沒了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