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

聽見這話,不光朱常浩一臉懵逼外加根本不相信,就連其餘朱由菘、清源王幾人也都是震驚不已,你特麼怕不是在逗本王開心。

看朱由菘臉上那波瀾不驚的神情,應該是壓根就不相信這回事兒,估摸着還以爲崇禎是在說笑。

依朝鮮之例,這話說出來可操作的空間就太大了,五人聽到這話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如此一來,自己可就是真真正正的“王”了。

有兵有權,在自己封地和天子又有甚麼區別,難不成這朱由檢是個傻子,不怕自己來個靖難?還是這廝在故意釣魚,想來一個殺雞儆猴。

想到這裡,朱常浩臉上驚喜的神情轉瞬即逝,居然痛哭着喊道:

“皇上,臣...臣捨不得皇上,臣捨不得祖宗賜給臣的故土封地!還請皇上允許臣在王府內頤養天年,再也不問天下世事。”

崇禎皇帝聽到之後更是滿腦門子的黑線,這果然還是老一些的更難對付,特孃的倒是挺會裝蒜,你這廝封地不是早就讓張獻忠那個甚麼大西給奪過去了麼,這個時候心裡怕是都樂開花了吧。

話說回來,要不是朕穿越過來撲騰出來的蝴蝶效應,你現在早就死翹翹了,不感謝朕對你的救命之恩,居然還敢玩這一套。

看到周圍四王各自先震驚後鎮靜的反應,崇禎皇帝也就明白他們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話了,正要給他們加點料,卻忽然聽朱由菘哭了起來,當即轉頭看過去,難不成——

果不其然,只見福王朱由菘抹了幾下並不存在的眼淚,嚎叫道:

“皇上,臣願和瑞王同,永不踏出府門一步,若皇上覺得可以,就算撤掉我福王之藩盡歸朝廷臣也斷不會說出一個不字!”

朱由菘低頭行禮,看似中規中矩,實際上他在側臉朝其餘幾位親王得意洋洋的笑着,看那模樣,就好像在說:

“你們看本王如何作弄那朱由檢。”

清源王和平遙王也是滿臉佩服,甚至有人衝朱由菘豎起了大拇指,大哥好樣的,演的漂亮,咱們這下再看那朱由檢如何應對。

衡王朱常庶見前面兩位親王都表示了,自己自然不能落於人後,咳咳兩聲剛邁出一步,卻見站在最前面聽了朱由菘說話的崇禎皇帝自顧自笑了起來。

下頭這幾個便宜親戚都那樣了,上面站着的崇禎皇帝自然不是傻子,全都看得一清二楚,見朱由菘肩膀不斷抖動,心道你小子憋的倒是挺難受,那朕就讓你再開心開心。

“嗯,福王忠於王事,朕甚爲欽佩!”崇禎皇帝一臉正色,好像根本聽不出來方纔朱由菘說的是玩笑話,一本正經的點點頭,說道:

“既然福王有此所請,朕這個做弟弟的要是不準,倒是有些不近人情了。王承恩!”

王承恩自提督東廠以來,事務異常繁忙,朝堂上的活計基本全都交給王德化和李鳳翔兩個秉筆太監去做。

崇禎皇帝想着這次是處置幾個親王,可能王德化在的修爲還沒有這麼高,所以才親自召王承恩回來壓陣,畢竟無論交給他什麼事都能給你辦的明明白白,省心!

王承恩這老油條什麼都明白,剛纔還一直納悶皇上怎麼忽然改變作風了,這個時候聽見召喚,一下子就明白崇禎打的是什麼注意,當即一臉憨厚的笑着站出來道:

“老奴在。”

“嗯,承恩哪,方纔福王的話你可是都聽見了,這可不是朕的主意,是福王自請撤藩,對吧?”崇禎皇帝下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問道。

王承恩反應很快,立馬憨笑着答道:

“皇上說的是,這話兒不光老奴聽見了,就連在場的侍衛和宮女太監們也全都聽得一清二楚。”

“這樣朕就放心了。”崇禎皇帝點點頭,轉念正色道:

“司禮監擬旨,福王忠於王事,知國朝難處,自請撤藩,將王府上下一切產業資爲國用,朕心甚慰,準之。茲令:即日起,廢朱由菘及其王府上下爲庶人,錦衣衛清點資產,盡充內庫,資爲國用!”

直到崇禎皇帝說完,被廢掉的福王朱由菘才反應過來,擡頭先是一臉不可置信的看了看崇禎皇帝,見到他仍是那副欠打的笑容,又看了看王承恩臉上那一模一樣的表情,這才勃然大怒,站起來破口大罵:

“朱由檢!!你這是要幹什麼,撤我福王藩??這是神宗萬曆皇爺賜下來的,你有甚麼權利說撤就撤,祖訓中亦有規訓——”

不待他說完,崇禎皇帝背過身去,冷笑着道:

“前福王爲國爲民,自請撤藩,朕念其舊有功勳,不忍其隨處漂泊,令工部在通州籌建宅邸,永世不得出通州半步,違者斬、勸者斬!帶下去!!”

“朱由檢,看來他們說的不錯,你這個昏君,你這個桀紂之君!!”

朱由菘自然不服,論輩分自己特麼還是朱由檢大哥,這小子三句話不出頭居然要把自己撤了??

他話喊剛了半句,外頭侍立的大漢將軍已經進來,臉上均是面無表情。

俗話說沒了毛的鳳凰不如雞,這話一點兒不錯,朱由菘還是福王的時候,外頭的人可能還有忌憚,眼下都廢成庶人了,皇帝已經明擺着要先弄他,那自己還顧慮個毛線。

這倆大漢將軍一直在暖閣外頭當值,見多了被崇禎皇帝搞死的權貴和重臣,自然明白崇禎想要弄的人,基本上都沒有第二條路。

這兩位大哥聽朱由菘滿嘴胡咧咧,也是一丁點面子都沒給這位前親王留下,一左一右就把他強行架了出去,喊的聲音也是越來越遠,直到漸漸消失。

朱由菘已經被廢了,人都架出去了,說是要軟禁在通州,這事兒在朱常浩幾個人眼裡就跟做夢似的,到現在都沒怎麼反應過來。

第一個明白過來的還是朱常浩這老傢伙,他當即跪在地上,一副痛改前非的模樣,哭得比方纔還要更慘,簡直叫一個撕心裂肺,喊道:

“臣謹遵皇上旨意,願意移換封地!”

崇禎皇帝看了一眼朱常浩,心道這下你倒是學聰明瞭,又轉頭看向其餘三人,坐回去淡淡問道:

“你們幾個呢?是想學朱由菘,還是想移封,朕都能成全你們。”

清源王和平遙王這兩個旁支向來沒有打前說話,這個時候倒是尤其主動,一齊站出來顫顫巍巍的說道:

“臣等謹遵皇上吩咐。”

見其餘三位王爺都已經被朱由檢弄的服服帖帖,衡王朱常庶嚥了下口水,慌忙說道:“臣無異議!”

求月票!

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
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九十七章:沒錢?不存在的!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