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

時光荏苒,張國元從衢州返程快追上大軍的時候,日子已經走到了崇禎二十年的正月二十八。

這個時候,崇禎皇帝這邊兒大軍慢騰騰的也已經經過了南京城,距潞藩自立的杭州城還有五里不到的距離了。

江南、東南一帶皇親國戚們鬧的如火如荼,但是南京城卻顯得異常平靜,崇禎皇帝當時忙着去杭州處理藩王作亂的事,只是在城外經過,並沒有進城,更沒有去見那些在城外等候的臣子們。

這個情況很少見,南都金陵城是陪都,更是第二號的大城,無論甚麼人路過,不用其他人說,都會在城內停留一陣。

觀賞秦淮河畔的花河美景,或是親自去尋個名妓,體驗一番士子風流。

崇禎皇帝路過南京不僅沒在城內逗留,卻避而遠之的做法,讓包括南直隸鎮守太監劉福和南京吏部尚書馬士英在內的很多人都想不通。

皇帝到底是哪裡對這裡不滿意了,路過都不到城內來看一眼,這可是南都金陵,不是路上隨便的任一州府縣城。

正在他們打算追趕崇禎去杭州的時候,聖旨到了,皇帝的意思表達得很清楚,命令告訴馬士英和南京的一應勳戚文武們,不要跟隨來杭州,在城裡待着就行。

既然是皇上的意思,馬士英等人只好如實照辦,這個時候的崇禎皇帝,已經來到杭州城外不足三裡的官軍大營,見到了圍城日久的統領周經武等人。

三裡,這個距離已經很近了,就是騎在馬上正常行走的崇禎,都已經能見到杭州南甕城上設立的高聳角樓。

此時城外的官軍,除了崇禎皇帝御駕親征的那支得勝之師以外,還匯合了周經武統領的徵南平叛各支官軍。

這支徵南大軍,除了原本鎮守在南京的周經武所部神武軍,還有薊鎮總兵官黃得功、宣府鎮總兵高傑、大同總兵白廣恩、山東總兵牟文綬等人的部下,他們都是在近半年之內陸續奉詔匯聚過來的。

單從人數上來看,這支匯聚了南北兩支大軍的隊伍,規模已經空前龐大,飄揚的旗幟一眼望不到盡頭,至少也要有十幾萬人。

自從孫傳庭戰敗之後,官軍還是頭一次徵調出超過十萬人的隊伍,況且還不僅如此,五省總督陳奇瑜此時正帶着西北大營的新軍和一部分河南、湖廣、山西官軍在和李自成、張獻忠鏖戰。

就在崇禎皇帝和手下一衆軍將慢騰騰朝杭州進軍的時候,杭州城頭的守將卻也在注視着這邊,目光中滿是忌憚。

這他孃的,漫山遍野全是人,難不成是流賊打到杭州來了?

不過也就是隨意那麼一想,稍微考慮一番就能知道,眼前浩浩蕩蕩這支兵馬,絕不可能是流賊,只有一個可能,是那周經武又來攻城了。

這守將叫範有賢,原本是分守杭州的朝廷東路參將,現在已經被朱常淓委任爲建武朝廷大將軍,又被封了興業候,搖身一變,功成名就,也算是得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所謂“光宗耀祖”。

除範有賢以外,還有一將名嚴天鳳,這廝從前是杭州城內的參贊,官職低微,卻有些偏文的儒將氣質,這次同樣被朱常淓委以重任,手握重兵。

他們二人,乃是這杭州建武朝廷的兩員大將,此時嚴天鳳也收到了手下斥候線報,親自來城頭尋範有賢。

建武朝廷旗下軍將不少,各種總兵、大將多如牛毛,你帶着幾千人來歸附,就能封個總兵,帶着幾百人來碰碰運氣,至少還能混個參將。

在這些叛軍之中,範、嚴二人部下最多,各有一萬多,而且也就他們兩個算是稍微知曉些兵事的,不過就算如此,也依然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朝廷徵南大軍和建武朝廷的軍隊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黃得功、高傑還有白廣恩,這幾支兵馬哪個都不是他們能抵擋的,不出半年,外圍州縣基本都投的乾乾淨淨,如今也就只剩下這麼一座空城。

杭州城雖然大,但是架不住這麼多人待在一起,城內除了武將以外,文官和分封出來的爵爺們同樣是擁擠不堪。

“興業候,各門外都有不少人圍住,怎麼辦?”嚴天鳳緊緊皺着眉頭,說道。

範有賢聞言,心中再次爲自己依附潞王的傻瓜舉動後悔一次,說道:

“算上黃得功、高傑和白廣恩他們一共也就三四萬人,城內也有三四萬人,倒是不怕他攻城。”

說完,範有賢又低聲道:“就是這日子,過的也太提心吊膽了!”

“誰說不是呢,自從跟着潞王造反以後,弟兄們就沒一天睡過好覺!”嚴天鳳面色誇張的說道:“興業伯你可聽說了,朝廷大軍在三屯營擊敗清軍了,斬首七萬吶!”

“而且還有人說,皇帝御駕親征,幾日之內就把魯王平定了,現如今的魯王,據說已經帶着人被攆到關外去了。”

正在這時,一名斥候跑上城,氣喘吁吁的道:“稟二位將軍,朝廷大軍人數無邊無沿,至少十幾萬人!”

“什麼,十幾萬人,你確定沒有看錯?”範有賢不敢相信,瞪大了眼睛道:“神武軍他們全算上不過三四萬兵力,哪兒來的十幾萬人!”

?嚴天鳳臉色一窒,想要打罵卻是無從開口。

他有一個可怕的念想,莫不是皇帝去了山東以後,順帶着馬上來杭州御駕親征來了?

想到這裡,嚴天鳳第一次感覺到了這種無力感,他孃的,自己就不該一時熱血上涌,跟着那假皇帝朱常淓玩什麼造反立國,這可倒好,幾個月的功夫被真皇帝找上門算賬來了。

朱常淓好歹是個皇親,被逮住也沒事,自己可就要涼透了。

只是事已正此,再怎麼想辦法補救也是來不及了,嚴天鳳只得爲自己考慮,能扛就扛,實在扛不住就趁早跑路算了。

其實範有賢想的和嚴天鳳不一樣,他是純武夫出身,自信的很。

自己和其他叛軍不一樣,手底下少說萬把弟兄,就算朝廷招安了,起碼也會給個不錯的官位,就算以後不掌兵了,回去養老還不行麼?

況且,朝廷兵馬什麼德行他還不知道?

自己從前就是朝廷那邊兒的,要盔甲沒盔甲,要兵械沒兵械,軍餉一年到頭髮不下來幾個大子兒,一個個說白了都是混吃等死的角兒,能有甚麼戰鬥力來攻城。

至於對面的,皇帝御駕親征來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多半又是那周經武收到皇帝催促,糾集了衛所的士卒來嚇唬一番,之前那麼多次,哪兒見到這姓周的賣命攻城了。

只是當他們二人見到愈發近的官軍隊伍之後,這才倒吸了一口涼氣。

清一色從沒見過的新式盔甲,手持寒光閃閃的刀槍,其中還有不少兵士手持遂發鳥銃,推着大號的炮車,一看就知道自根本己抵擋不住那種。

就連火銃兵,腰間還懸着鋼刀,怎麼看也不像是意料之中的那些面瓜。

更讓守城叛軍膽寒的,不是對面大軍的人多,而是他們令人不知所措的沉默,還有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銳氣。

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
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