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

八里鋪,鐵場堡、永安堡、三山營堡......,鬆錦之戰失敗多年之後,明軍首次踏出山海關,來到關外土地上。

身在盛京的多爾袞一日之內接到了至少四處告急的線報,往近了說,中山狼孔有德已經接連攻陷金州、復州,鎮守海州城的祖大壽也在此時率部歸明,怕已經在前往天津軍港的路上。

聽到孔有德越過海州,直逼盛京的前沿重地自在州的消息,便是多爾袞也不淡定了。

自在州原屬大明遼東都司,被建奴竊占以後,一直承擔着轉運兵馬和物資的重擔,不容有失,多爾袞隨即下令多鐸率正白旗前去。

出人意料的是,就連覺華島也有明軍官兵活動的跡象,甚至黃得功的部隊都已經出關開始圍攻廣寧,前方堡壘幾無抵抗便紛紛易換旗幟。

藺養成同樣率部北進,將清軍早就撤離的朵顏三衛一帶,再次收納到大明的疆域之下。

各處明軍在同一時間動作起來,根本不像是佯攻,一時間,各處雲起響應,原本穩固的廣寧城忽然變得岌岌可危。

多爾袞稱帝以後,很快開始在盛京進行一系列的軍改,他將代善原本的正紅旗與鑲紅旗結合,編爲新的鑲紅旗,讓碩塞統領。

又把鑲藍旗的部分旗丁遷入正紅旗,與剩下的兩紅旗甲兵編爲正紅旗,自己做旗主。

餘下的各旗也都差不多,原先幾次在關內的戰敗,使得滿洲八旗各有損傷,尤其阿濟格的兩白旗,幾乎全軍覆沒。

阿濟格被唐通所殺,對整個滿清的打擊是巨大的。

爲彌補兩白旗巨大的損耗,多爾袞下旨徵召新的旗人入編,就像前些次建奴徵召一樣,輔兵全部直接轉爲步甲,但凡能拿動兵器的旗人,全都被強制徵召入伍。

在此之後,多爾袞將損失較小的一些旗與損失大的旗混編,很快形成了新的滿洲八旗編制,即便如此,如今的八旗依舊不能再與原本那樣相同。

首先是人數上,原本的八旗有十幾萬,現在即便多爾袞徵召了新的旗人,最多也只有十萬人不到。

還有就是蒙八旗和漢軍旗的編制,無論多爾袞再怎麼強行組建,幾乎也已經十不存一,蒙古人和漢人都不願意再爲滿洲作戰,逃亡嚴重。

針對這種情況,多爾袞將蒙八旗合爲一旗,稱爲蒙軍旗,將漢八旗也徹底整合爲漢軍旗,並且新封兩個漢人親王。

耿仲明之子耿繼茂襲封懷順親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襲封智順王,以此二人繼續統領漢軍旗。

蒙軍旗被交給同滿洲比較親近的東翼科爾沁、土默特等一些蒙古親王統率,八旗中的正黃、鑲黃兩旗皆由多爾袞直接統領。

其它滿洲六旗除了交予多鐸、碩塞等一些主要親王分任旗主的那些,多爾袞又下令,餘下的分別由各親王、郡王子侄及擁有戰功的貝勒們統領。

廣寧是防備明軍的前沿重地,後方寧錦兵力也是不足,若廣寧有失,將展戰線拉到寧錦,很有可能出現多爾袞最不願意看見的局面。

那就是山海關方向明軍和孔有德一部會合之後,很快會形成從兩個方向直逼盛京的局面,到了那個時候,關外人心便勢難收拾了。

便是多爾袞,也沒有想到這是明軍的疲憊之計,因爲如今結合各種消息來看,都像極了崇禎皇帝想要趁自己內亂而出關。

將多鐸調往自在州以後,多爾袞一旨令下,將碩塞由郡王晉升爲承澤親王,以其統率代善原領的正紅旗,前往支援寧錦、廣寧,抵禦出關的明軍。

除了孔有德、黃得功這兩面的明軍之外,藺養成在朵顏的一部明軍,多爾袞已是無力去管,實際上,現在的他最重要的是穩住人心。

在多爾袞看來,明軍收復土地不算什麼緊要之事,滿洲戰鬥力依舊比明軍要強,但是如今人心不齊,有想苟且偷安的,也有想退回老家的,沒了原來的那種進取之心。

更何況,多爾袞心裡也知道,明軍出關是不可能直接奔着盛京的,充其量也就是收復廣寧之後再向寧遠、錦州一帶。

這些地方與多爾袞真正的目的相比,都不值一提,就算用這些地方拖延住明軍的腳步,自己整合八旗也在所不惜。

稱帝之後,多爾袞並不是意料之中的一家獨大,還有除明軍以外最大的敵人,那是被范文程護衛着跑到赫圖阿拉的豪格。

據說他也已經稱汗建國,還將范文程封爲學士,正以黃臺吉之子的名義號召原兩黃旗部衆,還有那些尚忠於老奴酋的貴族們,兵力也不可小覷。

如果不能在豪格成勢之前將其摧毀,多爾袞將處在腹背受敵的境地,而且形勢還將繼續壞下去。

蒙古諸部已經有一般都臣服了大明,朝鮮也分裂成兩派,國內同樣是動亂不休,而現在這個時候,多爾袞實在無法去管朝鮮國的事務。

他也相信,以崇禎的性子同樣不會去管,現在的多爾袞,一方面派兵牽制出關明軍,一方面卻是在集兵備戰,打算一舉拿下赫圖阿拉,整合八旗。

......

關外,朝陽縣城。

城頭高高飄揚着清朝的黃龍大旗,守備在城頭的也是穿着漢軍甲冑的清兵,幾個佐領在城頭來回巡視。

此時,崇禎皇帝任命的東江總兵黃蜚,正帶着一隊人馬,悄沒聲的摸到了不遠處的林子邊,看着城頭,頗有些意外。

“他孃的,這是三座塔村,怎麼像個府城似的?”

“這村子怕比一些州城都要大,怎麼會這樣?”黃蜚身側的一名軍將嘀咕一句,前者同樣在發呆,“這是什麼村子?”

“誰說不是呢,大帥,咱們還打麼?”

在這批孤軍深入東江軍戰士們眼前的,正是清初版“阿里巴巴”曹家的發源地,朝陽縣治內的三座塔村。

聽名字,很多人都以爲這只是個“人畜無害”的小小村落,實際上,本來這是個小小的村子沒錯,可曹家發跡之後,這裡很快變成人來人往的商業重地。

因爲曹家大發戰爭橫財,發展的極其迅速,又是在關外起家,所以滿清對這裡逐漸重視,曹家也主動出銀出人,幫着擴建城池。

要說崇禎皇帝在關外打掉了範永鬥等山有八大家是對韃清的一次沉重打擊,黃蜚將曹家連窩端,就是徹底擊垮了韃清那所謂的商業鏈。

去年冬季,關外因爲沒有入寇搶掠到足夠的物資來過冬,導致旗人和漢民全都損傷慘重,若沒有曹家賠本幫襯,這個數字還要增加。

打掉曹家,就相當於將滿清在關內關外的物資來源徹底掐斷,這是崇禎皇帝一直想卻做不到的事,因爲這三座塔村在關外,根本就是鞭長莫及啊!

誰成想,黃蜚領着一支東江小分隊摸了過來,這是歷史的偏差,也是崇禎皇帝和多爾袞事先都沒料到的。

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
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