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

有明一代,雲南境內衛所至今發展到四十餘所,這就使得全滇內除卻那些土司以外,大部分都有漢人活動。

根據崇禎初年的統計,全滇境內,漢人的數量佔據了六成,這個數字令人不敢相信,不過的確是事實。

就算是那些土司之內,也有相當一部分的人被同化,說漢語學漢文,土司之外的各族百姓,則幾乎與漢人無異。

這樣的情況再加上這次是以武力平亂,就更使得一切變革成爲可能。

李定國大軍此時仍留駐在滇內進行善後,政策這個時候傳下去,受到的阻力也微乎其微。

這次的政策,總的來說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對那些參與沙普之亂土司的懲治,其二則是對餘各族百姓的安撫。

原本朝廷在各土司職位上,仍延續元制,讓他們用宗支圖譜和族內印信來承襲。

這次之後,崇禎皇帝不可能在雲南還留着這麼大的禍患,遂決定將雲南逐步改爲與其餘省份一樣的流官上任制度。

名義上說是爲避免沙定洲這樣的禍患再度出現,那日朝議之後,內閣出臺了新的法令。

徹底廢除了雲南境內的土官承襲制度,禁止各從明初承襲至今土司家族子弟繼承職位,改爲從京師統派流官上任。

那些平亂有功的土司家族,各自得到豐厚的封賞,可以繼續留任,但他們的後代也會一視同仁。

即便是在此次平亂中立有大功的龍朋土司龍在田和寧州土司祿永命,他們的族中子弟同樣被取消了承襲職位的權利。

日後究竟能否擔任土司,還要看這些土司子弟各自的能力與功勳。

至於那些被懲治的土司,朝廷上則廢掉了這些家族的承襲權利,直接從京師指派文武官員進行管理。

從政治上來說,這個政策一經發出,就表明崇禎皇帝已經在着手進一步去加固雲南境內的統治。

同樣的,這也是朝廷上對雲南三江之外的邊疆地區開始直接管理的重要標誌。

事實上,這種方法早在嘉靖年間就曾短暫在雲南境內嘗試推行,只不過當時受到的阻力很多。

除了朝野內外及朝廷上的朝令夕改,還有云南境內的朝廷流官根本無法與地方土官去爭奪權利等諸多原因。

但是這次不同,武力征伐過後,大軍留駐雲南,就是爲了有效推行法令。

對於那些不服從這項新政策的土司家族,朝廷的態度也十分堅決,那就是殺一儆百。

當首批抵抗的幾個世襲土司家族被李定國、白文選、王尚禮等人全族誅滅之後,雲南境內不同的聲音也就越來越弱。

事實上,除了這些暗藏禍心的家族以外,經過兩百餘年的同化和融合,雲南境內的各族百姓,早就對這種事不再那麼牴觸。

更何況,朝廷上又開始不斷往雲南撥款,招募民壯修繕因戰亂損毀的城池。

又從其餘地方調來漢民和俘獲的流賊、土匪等開墾荒地,在荒地被開墾完之後,這些人也都會留下來充實地方。

驛站、學社、養濟院等會在雲南境內相繼落實,餘省成立的修路隊、墾荒隊同樣會在地方上成立。

由於雲南的特殊性,朝廷初步計劃,將會在明年的這個時候,特別成立一個少民司。

這個少民司,不會插手政務,專門處理因改土分流之後出現的各種民族問題。

爲避免地方三司對少民司形成權利擠壓,朝廷上又特別規定,少民司暫直隸於京師。

除此之外,根據閣臣張瑞圖的建議,朝廷也會從工部派遣專人趕赴雲南境內勘探。

像是金礦、銀礦,琥珀、大理石等各種珍稀資源,一經證實存在以後,就會立即在這裡另設官辦的礦場。

到了那個時候,不僅要增加駐軍的數量,還要派遣更多的官吏來施行管理和控制。

這是朝廷指定的雲南的五年內發展計劃,現在需要的,就是按部就班的去完成。

當然,雲南不同於山陝河南各省,誰也不知道會出現什麼問題,這個計劃還是留有很多餘地。

不過無論如何,崇禎皇帝徹底整治雲南的決心,是不會有任何動搖的。

......

崇禎二十一年,是風起雲涌的一年,也是奠定天下新格局的一年。

朝廷在隱忍了數年之後,正是在這一年,於中原開始了全面反攻。

五省總督堵胤錫,宣鎮總兵高傑、大同總兵白廣恩、英國公張世澤等無數文臣武將用命拼殺,無數將士奮勇當先,打出了一連串令世人震撼不已的輝煌戰績。

這些令全國賊軍聞之喪膽的浩蕩大捷若合在一起,也就是後世史學家所稱的‘崇禎一統戰爭’。

在這場一統戰爭中,明軍先後滅大順、平大西,徵雲南,將戰亂連年的山西、陝西、河南、湖廣、雲南五省全境盡數收復。

這是史無前例的武功昌盛,這更是大明朝由衰弱走向復興的開始。

平定雲南後的第二年,也就是崇禎二十二年正月初十,崇禎皇帝在京師舉行了比上次更加盛大的閱兵。

這次既是閱兵,也是對去年所有戰爭有功將士及文武臣工的升授大典,全軍上下皆是翹首以盼許久。

與上回不同,這次的閱兵定在京師郊外,原因只是人數太多,京城演武場已經裝不下了。

參與進來的,算上宣大兩鎮與禁軍、神武軍這些世人皆知的強軍以外,又要有聖旨調來的永平、雲南、山西、山東等各地兵馬。

據說這次閱兵的總兵力達到了八萬九千餘人之衆,如此人數的閱兵,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見。

被崇禎特意請來觀看的俄羅斯羅剎國、印度莫臥兒、日本江戶幕府多國使者,此刻都張大了嘴巴。

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在京傳教士們更是看得心驚膽顫,緊緊攥着胸前的十字架。

“皇上萬歲,大明萬勝!”

“皇上萬歲,大明萬勝!!”

這還沒完,各軍陣隊列後方忽然又傳來一陣地動山搖的呼喊聲,衆人回頭看去,只見是常駐在京師的禁軍到了。

這些禁軍行動整齊,步調一致,行走間有如一人,都是跟隨崇禎經受過多場戰火洗禮淬鍊出來的精銳之士,他們的盔甲裝備也都是頂級。

線列火槍、各式大小火炮,甚至他們還有擲彈兵和火槍騎兵,簡直就是一支無所不能的野戰軍團。

本來滿臉不屑的俄羅斯使者此時心情已經不能用語言來形容了,他雙腿抖得厲害,就差當場跪在這裡。

大明招牌的金色玄鳥旗幟,飄蕩在平原之上,到處都響徹着萬歲的呼聲。

那種無力的感覺不只是號稱遠東強權的俄羅斯帝國使者纔有,在此觀看的多國使團無一不是如此。

甚至來自東瀛的江戶幕府使者做了第一個跪在地上的人,只聽他用日語碎碎叨叨的念着什麼。

雖然衆人聽不懂,但也能從這滑稽的矮子表現上看出來,這貨是真的害怕了。

可是對於統一後如日中天的東方巨龍,他們這些人誰又不是這個想法呢。

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
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