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

說着,李百戶已是聲色俱厲,滿面的失望之色,起身就要走。

這種變化使得周思昭與閔煉二人的皆是大驚失色閔,若此人真是韃子派來的奸細,根本不會流露出如此真切的情感。

“李百戶留步!”周思昭連忙上前攔住,拍着腦袋懊悔道:

“劉百戶累代蟄伏遼東,東廠之事某不甚知曉,告罪告罪了!當今天子忽地聖明如斯,某心存疑慮實是情非得已,還望劉百戶理解!”

“將軍哪裡話。”李百戶回身一看,趕緊拉住要跪下告罪的兩人,懇切道:

“兩位將軍切莫行禮,歸明之後,你我便是同爲聖天子效力,都是大明朝的臣子,又何必分個你我高低?”

言及於此,李百戶恨道:“那多爾袞先聞阿巴泰梟首,又聞金、復兩州變故,必是震怒,聽說此刻正率建奴大兵出關來此報復,趁尚到了,豈能放過兩位將軍?”

“劉將軍在復州距離較近,自有其它的坐記前往,周將軍不必擔憂。趁着還有時機準備,兩位將軍速帶大家渡海前往皮島,黃蜚總兵正在島上佈置防務,接應你等歸明。”

起身之後,周思昭拉着李百戶坐下來,聽見前面的話先替劉成仁鬆了口氣,緊跟着卻又是搖頭嘆息道:

“李百戶有所不知,雖然金州已歸我手,但城中尚有許多建奴存活,各地仍有許多義士響應號召,若是某就這麼走了,他們必會遭建奴報復啊,!”

李百戶瞪大了眼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

“此時已經到了何等境地?你們怎能如此優柔寡斷?天下間豈有兩全之事,那代善已遣洪老賊帶兵圍追堵截,不日就將抵達,屆時跑也跑不成,打又打不過,還不是被狗建奴一鍋端了?”

這等道理周思昭和閔煉又如何不懂,可是每每想到深受建奴迫害的百姓,還有他們看着自己那希冀的眼神,周思昭便下不定決心離開,恨不能和建奴拼他個你死我活。

再者說來,周思昭素以忠義自居,被迫無奈之下投降建奴這許多年,雖然聖天子英明不做追究,甚至另有重用,但他心中總歸是覺得自己對大明不起。

“李百戶不必說了!”忽然間,周思昭神色堅定起來,‘砰’地一聲將拳頭砸在桌上,橫下一條心道:

“百姓相信我周思昭,我又如何忍心棄他們而去?就算建奴打來,某也必會一拳揮去,打掉他兩顆門牙來,也不枉生爲漢人!”

說到這裡,周思昭擺手制止了李百戶和閔煉的勸告,背過身去,說道:

“閔副將,速速帶人和李百戶離開吧,就和我的老母親說,自古中孝難兩全,兒子不孝,未能盡足孝道...若有來世,我周思昭還會當大明的臣子,還會是個漢人!”

既然周思昭決議已定,李百戶身爲外人倒也不好再說,只是深深爲周思昭捨己爲人的精神所這幅,由於時間緊迫,便是直接動身前往碼頭安排船隻。

閔煉苦勸不得,最後也只能是召集衆將議事,商討歸明。

衆人本來都是對未來的情形一無所知,聽完閔煉所說,都是興奮異常,各自帶着屬下兵士拖家帶口,準備前往港口出海。

周思昭獨自在房內待了兩日,在其餘人臨行前,忽然給閔煉和曾經的部下們下了最後一道命令——“殺遍全城旗人。”

閔煉也明白周思昭的心意,許多人都在遼東受到建奴的壓迫,他自己也是對建奴恨得咬牙切齒,臨走之前釋放出來其實是一件好事。

聽見這話後,閔煉沒有一丁點含糊,親自操刀砍了一個姿色不錯,跪在地上苦苦求饒的旗人女子,自此拉開了金州之屠的序幕。

這所謂的‘金州之屠’時間不長,但影響牽廣。

漢軍兵士們多年積壓的仇恨在那短短兩炷香的時間之中被全部釋放出來,所有人都在挨家挨戶的尋找旗人,但凡找到,不論老幼,不論男女,一律都是格殺勿論。

大約兩炷香的功夫之後,金州城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鬼城,漢民幾乎全部都跟着南逃,大街小巷空無一人,到處都是旗人悽慘而亡的屍體。

閔煉跟隨周思昭多年,也曾跟隨毛文龍多年,在此時的漢軍當中有些威望,由他帶着兵士們南撤入海的過程中沒出什麼亂子。

本以爲周母不會輕易就範,但意料之外的,周母聽見這個消息之後顯得非常鎮靜,非常順從的跟着閔煉所部退往碼頭。

然而事情畢竟不能一帆風順,還是在正準備登船入海那一天出了茬子。

一個親兵慌慌張張來報,說是周母不見了,閔煉和李百戶深爲震驚,親自帶着兵士們幾乎搜遍了整個碼頭,到最後也沒有發現周母的蛛絲馬跡。

......

周思昭站在城頭,望向碼頭的方向,聞着空氣中濃重的血腥味,淡淡自語道:

“這個時候,閔煉他們也該入海了吧。”

其實周思昭下這個命令,除了讓兵士們泄憤之外,也有逼迫所有人和建奴徹底決裂的意思。

說實話,周思昭對跟隨自己多年的老部下放心,但卻對那些本地的漢軍不太放心,這樣一來,所有人便是徹底成爲建奴的對立面。

多爾袞見到這個場面,一定不會放過參與此屠的任何人。

周思昭心亂如麻,就連自己的母親最後一面都沒去見,總歸是心中有愧,此刻留在金州城頭靜待死亡的來臨,對他來說其實也是一種解脫。

“兒啊!”

忽然間,周思昭聽到自己身後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驀然回首,卻見自己年邁的老母親唯艱的在屍體中向自己爬來。

“娘,你怎麼來了!?”

周思昭趕緊將手中的刀立在城頭,跑下去把母親接了上來,見到老母親滿身的血跡,頓時哭着跪下來道:

“娘,您爲什麼不走?您爲什麼不和煉子回皮島,您來這裡幹什麼?”

周母用手顫顫巍巍的將周思昭臉上淚水擦乾,說道:

“兒啊,當今天子聖明,那是我們所有人的福分。你能歸明,娘打心眼裡爲你高興,你已去的爹若是聽見此事,也能含笑九泉了。”

見周思昭痛哭起來,周母心痛不已,趕緊彎腰將他抱在自己懷裡。

在那一瞬間,周母彷彿回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就像抱着自己剛出生的兒子一般,她靜靜望向地平線上升起的建奴大旗,臉上竟出現一絲笑容。

“吾兒莫哭,娘又能和你爹相聚九泉之下,這是幸事,你能歸明,娘和你已去的爹都替你感到自豪。如此,我周家也算爲大明朝盡了忠義。”

“娘這一輩子什麼都經歷過,要說還有什麼遺憾,那就是不能親眼見到我大明天子親率王師蕩平建奴之日。”

“不過娘相信,這天一定會來。”

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
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