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

“放肆!你可知道,你這是在跟誰說話!”崇禎沒怎麼,後頭的方正化卻急了,臉紅脖子粗的張口訓斥出來。

“喲,說出來讓軍爺我聽聽。”這把總沒什麼反應。

周圍的禁軍兵士聞言也是轟然大笑,“軍營重地,若非無故,不得擅闖,這是吳總兵的軍令,也是當今英國公的意思!”

“這位看着像是個做生意的,沒事來軍營做什麼,莫不是關外建虜的奸細?”

“看來還真得報給東廠衙門,叫他們仔細的查一查才行!”

聽這些大頭兵們不識上下尊卑的話,方正化一時間有些動怒,忘了這回是出來微服私訪的,直接就要把話撂出去。

崇禎沒有任何生氣的感覺,伸手將他推到後面去,嘿嘿笑着道:

“軍爺們眼力不錯,我正是外地來京的糧商,自家管家不識分寸,冒犯了軍爺,還得大家見諒見諒,這點銀子,就當買酒喝了。”

說着,崇禎示意一下,方正化也很不情不願的拿出幾錠銀子,對面的禁軍兵士們見了,都是面色一肅。

既是對方已經先讓一步,把總也就沒必要在這充什麼大爺,先看了崇禎一眼,又將銀子推了回來。

“銀子拿回去,皇上給的餉銀分文不少,日日操訓,哪裡有什麼時間買酒喝。”

“不過你若真是想給,我也給你指條明路,城北還有不少難民住在養濟院的宅子裡,給他們送點銀子和吃的。”

“怎麼,我聽說皇上對難民的事兒挺重視,難民有養濟院的接濟,還吃不飽?”

這把總笑了笑,沒有回答崇禎的問話,卻只是揮手讓他們倆離開:

“既是路過,倒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兒,只是你們下次要記住了,切勿不要再犯,軍營重地,豈是旁的誰都能來看上幾眼的?”

旁側另一個兵士撇了撇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沾上了什麼甩不脫的事端,別怪小爺們沒事先提醒過你們。”

“軍爺說的是,那我們,可就先走了?”方正化見皇帝沒什麼動怒的意思,心態很快端平,上前也是笑呵呵的問道。

“走吧走吧,虛驚一場。”

待崇禎和方正化轉過了街角,這把總臉上的笑容消失,回身道:“老李,這事兒告訴總兵一聲。”

“好。”

聽到了巡邏衛兵的報告,吳啓華沉吟半晌,對帳內剛轉任爲南軍營新兵百總的李世遙吩咐道:

“這事兒不得不防,關內的漢奸也不少,今日新兵的操訓我先換個人替你,你且帶一隊人遠遠跟着,看看這兩個人有沒有什麼可疑之處。”

“若是有,不必回營,從速報予東廠,叫他們處理。”

李世遙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抱拳狠狠道:“總兵放心,我挑幾個身手最敏捷的弟兄帶去,遠遠跟着,不會引起懷疑。”

“快去吧。”

......

剛纔那個小插曲,根本沒有破壞崇禎想出來看看的心情,相反,這讓他覺得高興。

禁軍的警惕性如此之高,這是一件好事。

離開軍營大約兩個街區,經過了不少縱橫交錯的街巷,到處都是車水馬龍的場景,行人們人來人往,不乏有一些黃頭髮白皮膚的老外和外地來京人士。

京師雖然繁華,但和一般的明代城市一樣,都是典型的“前鋪後宅”的格局。

一般來說,街巷的前面都是各大小鋪子商行,往內便是居民區,再向裡,則成了大多數窮人居住的“衚衕”。

這些街巷之中,以通向各個外城城門的街道最寬,越寬的便越是繁華,最寬的是全城主幹道,呈東西、南北向,斜街較少。

不過內、外城以及崇禎十七年以後增建的重二城也有差別。

外城先形成市區,後築城牆,街巷密集,而重二城新建城沒幾年,設計之初就是爲了安置更多民衆,所以街巷比內外城都要密集,但許多街道都不端直。

崇禎現在所在內城,普遍居住民衆比重二城和外城都要富裕很多,行走的百姓從衣着來看,也都是殷實富裕之家。

道路的兩邊都是各種店鋪,有客棧、酒樓、茶館、酒肆這種休閒娛樂的地方,也有典當行、布匹鋪子這種商業性的買賣場所。

當然,一些諸如“陳氏米行”,還有棋牌街這種全城最爲繁華的地帶,也均是位於最早修建出的內城。

除這些店鋪以外,在京師的大街上,還有許許多多自己開不起鋪面的小商小販們。

他們或是將陳舊物件翻新低價專賣,或是用自己的手藝活掙錢養家餬口,反正都是其樂融融。

簡言之,在大明京師這座已經日趨國際化的“大都市”之中,只要你肯努力,有無數的機會能掙錢,這些足以使你和家人過上安定的生活。

現如今的京師,每天一個樣子的變化着,即便是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十分出名,論起繁華,真算得上是東方第一城。

當然,這樣急速發展的背後,是無數兵士、衙役和廠衛在明裡暗裡的保護和維持,才能讓它繼續穩定下去。

就如方纔崇禎路過軍營時的那樣,京師之中,什麼三教九流、奇妝異士都應有盡有,這還不包括本地爲數衆多的青皮和地痞。

這其中,有不少是懷有異心的宵小之輩,但更多卻是嚮往強盛的外來人員。

禁軍除了要掌控全城以外,更還肩負着守衛皇城的重擔,不單單是留守總兵吳啓華,從上至下,每一個兵士,整天都是緊緊繃着一根弦。

京師是整個大明的心臟,他們是最後的精英守衛,根本不可能有放鬆下來的時候。

不提別的,崇禎帶足銀子,在自己治下的大明京師轉了大致有一個半時辰,買了幾個無用但十分有趣的小玩意兒,倒真是比在宮裡待着舒服多了。

天色逐漸接近黃昏,但街上的行人卻絲毫不見少,遠遠的,更多賣藝的從居住的地方走了出來,開始搭臺擺設。

“快走,夜市快開了,去佔個好位子。”

“你先去佔着,我回去端上椅子!”

崇禎皇帝見人頭攢動的街上,分出不少人流向某幾個地方彙集,便到路邊茶館坐下點了口茶吃,隨口問道:

“他們這是幹什麼去?”

“喲,外地來的吧?”旁桌上四個喝茶的食客不無意外,笑呵呵的隨口解釋道:“咱們大明的京師,但凡沒有戒嚴的,就指定會有夜市,花燈也是隔三差五來上那麼一次。”

旁人甲補充道:“若趕上上元那等佳節,更別提有多熱鬧了,有的時候,整夜都是徹夜歡騰,比白日還熱鬧呢!”

旁人乙點點頭:“有的人,白天不出來,專等着逛夜市,一到了晚上,就連上街的衙役都是白日裡的好幾倍哪。”

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
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