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何清賢的第一主張, 是殺盡魚肉百姓的藩王、貪官。

但這事說起來容易,辦起來難於登天,元祐帝根本不需要考慮就在心裡否了。

何清賢的第二主張, 便是讓以前完全免稅的宗親定個免徵額, 其餘的繳稅,再讓以前有大量免徵額的官紳減少額度,多繳稅。

第二條聽起來比第一條容易了些, 但單獨拎出來,依然會激起各地藩王、官紳的強烈反對。

陳廷鑑搖頭:“奪人錢財如同殺人父母, 你何青天兩袖清風家裡也沒有多少地, 說此話當然大義凜然, 遠的不提, 你只問問呂閣老他們,他們可願意放棄曾經的免徵額, 聽你的多繳稅?”

被點名的呂閣老立即額頭冒汗,一邊擡起衣袖擦臉一邊慚愧道:“臣家中並無多少田地, 倒是不介意按照何閣老的法子繳稅,只是官紳免田賦已經延續了千餘年,廣大學子奮起讀書,除了想要爲朝廷效力,也是爲了光宗耀祖惠及親族, 尤其是世宗朝纔將官紳免稅額定入律法,突然要改, 如何能服衆?”

世宗就是華陽、元祐帝的皇爺爺,那位駕崩前被何清賢大罵了一頓的老祖宗。

一提世宗, 何清賢的話可就多了,如果不是他自己收着, 連說三天三夜都不會累:“你也提世宗,世宗朝時奸臣當道,他老人家除了修仙問道還管過什麼?朝政都交給嚴家父子兩個鉅貪,那樣的內閣能幫世宗定出什麼好國策?律法,你還知道律法,那要按照太./祖朝的律法,嚴家父子、天下貪官早都該砍頭了,還能讓他們魚肉百姓到今日的地步?”

戚太后:“何閣老,不可對世宗不敬。”

元祐帝的額頭也悄悄滑落一滴汗珠。

側間的門簾後,華陽看着何清賢如鬆如柏始終昂然屹立的清瘦身影,彷彿也瞧見了昔日此人大罵皇爺爺的畫面。

呂閣老敗下陣來,陸閣老、沈閣老將頭垂得更低了。

何清賢依次掃過這兩人,再冷颼颼地盯了陳廷鑑一會兒,重新轉向戚太后、元祐帝:“娘娘,皇上,臣知道,要想推行臣所說的稅制改革,必定要排除千難萬難。可本朝延續了兩百餘年,藩王、官員是從太./祖、成祖時的盛世一點點腐朽至今,眼看就要爛至根骨。皇上若只想維持自己一朝的繁榮,那麼陳閣老的一條鞭法確實可行,可皇上想要祖宗基業再傳承兩百餘年甚至更久,那就必須按照臣的法子,大改特改。”

元祐帝沉默許久,看向陳廷鑑:“先生怎麼看?”

陳廷鑑眉頭緊鎖、心情沉重:“何閣老所言在理,只是推行起來太難,臣還是堅持一條鞭法。”

何清賢直接朝他這邊唾了一口:“老奸巨猾、尸位素餐!”

陳廷鑑避開兩步,冷冷看他一眼,卻沒有說什麼,只請戚太后、元祐帝做主。

茲事體大,非一時能決斷,元祐帝讓五位閣老先退下,他要與太后慎重考慮。

閣老們走了,留下兩封奏疏,一封是陳廷鑑的“一條鞭法”,一條是何清賢的“宗親官紳一體納糧”。

何清賢並不可怕,但他陳詞時的激昂氣勢,讓華陽覺得自己就是他口中的宗親貪官,亦或是皇爺爺之流,總之都是他唾罵的對象。

靜默片刻,元祐帝問:“母后怎麼看?”

戚太后看都沒看何清賢的奏疏,道:“我贊同陳閣老的,穩妥爲上。”

先帝都不敢太冒險,他們母子更擔不起這個險,聽何清賢的,萬一天下生亂王朝覆滅,她與兒子便會成爲亡國太后、亡國之君,這等千古罵名,他們揹負不起。

戚太后的目光瞬間變得凌厲起來,她也願意驕縱女兒,但如果女兒越了界限,她只能繼續做一個嚴母。

華陽似乎沒察覺母后的視線,拿帕子擦擦額頭,有氣無力地道:“這種大事,你跟母后做主就好,我什麼也不懂,也再也不想摻和。”

戚太后看着女兒出門,才告./誡兒子:“我知道你們姐弟親近,但以後不可再拿國事詢問你姐姐。”

元祐帝面上恭敬,眼底藏着淡淡的諷刺。

如果後宮不可干政,母后現在做的又是什麼?

白日娘仨各忙各的,傍晚再聚到一起用飯。

華陽:“明日休沐,駙馬大概會進宮來請安,到時我就跟他一起回去了。”

華陽:“我自己出宮還能撈句懂事,再不走,母后該煩我了。”

元祐帝抿了抿脣。

既然姐姐明日就要出宮,飯後元祐帝又請姐姐去御書房談心、下棋。

戚太后沒有道理阻攔,只隱晦地遞給女兒一個眼色。

華陽明白,母后不想她議論早上的稅改。

元祐帝偏要聽聽姐姐的意思,把兩封奏疏都遞給姐姐。

華陽笑道:“你這樣,分明是對何閣老的話動心了,不然直接跟母后一樣,選陳閣老的一條鞭法就是。”

元祐帝正色道:“難道姐姐不覺得,何閣老的話更有道理?”

他是皇帝啊,憑什麼他過得這麼窮,非得從百姓那邊搜刮銀子去加強國防、賑災防災,那些藩王、官紳卻個個穿金戴銀?

華陽拿起何清賢的奏疏。

整篇奏疏裡沒有一句廢話,先列舉大廈將傾重重危機,再提出兩條新政,一是宗親官紳一體納糧,二是趁着這次全國清丈,實行攤丁入畝,廢除以前的人頭稅,完全按照名下田地徵稅。其中又有些細則,總結而言,中等偏下的百姓以及窮苦百姓幾乎不用再繳稅,中等偏上的百姓賦稅幾乎沒有變化,較爲富裕的地主、大地主的賦稅則大大增加。

而天下的地主,多是豪強、官紳以及藩王宗親。

也就是說,何清賢祭出了兩把大刀,刀刀都要從宗親、官紳、豪強手裡搶銀子。

公爹的一條鞭法同樣是要從這些人手中搶銀子,但與何清賢的大刀比,公爹用的更像農民的耙子,從邊邊角角耙一點出來,會讓這些大地主不舒服,最多有點皮外傷,總不至於傷筋動骨。

損宗親官紳,百姓輕鬆,國庫充盈。

不損宗親官紳,朝廷想要國庫充盈,只能對百姓下手。

兩條路優劣明確,就看爲君者敢不敢走。

華陽想到了上輩子。

公爹只是拿出一把耙子,死後都要被天下官紳誣陷唾罵,落得個全家流放的悽慘下場。

這次何清賢舉出兩把大刀,無論他自己還是弟弟,都要承擔更大的風險。

華陽看向弟弟,直言道:“這是你的江山,究竟要走哪條路,只能由你決定,姐姐只知道,那條最難的路,放眼天下只有何閣老敢提出來,而何閣老這樣的人,或許還會有,但能夠站在內閣能夠當面諫言的,一定只有他一人。一旦何閣老走了,弟弟以後就是想用這樣的人,也無處可尋,至於你的子孫,能有何閣老或陳閣老其中的一個,都是祖宗保佑。”

元祐帝心跳急促,眼神亮如星辰:“姐姐的意思是……”

華陽搖搖頭,不讓弟弟說出來,問:“何閣老的法子,你敢用嗎?想清楚了再回答。”

元祐帝:“我敢!”

初生牛犢不怕虎,華陽又問:“倘若將來有一日,你退縮了,那些反對的臣子逼着你降罪內閣,你可會義無反顧地爲他們撐腰?”

元祐帝:“我會!”

華陽眼睛一酸。

話本里的少年郎,動情的時候情是真的,誓言也發自肺腑,可人心易變,少年郎是可以反悔的,最終苦的只是那些被他辜負的人。

少年皇帝更是如此。

對上輩子,華陽已經有了大概的猜測,但弟弟真的要治罪公爹時,他究竟在想什麼,華陽註定不會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這輩子,選擇權既握在弟弟手裡,也握在內閣那邊。

華陽:“新政需要君臣同心,你敢了,還要問問內閣敢不敢。”

問問何清賢,敢不敢被天下宗親官紳恨之入骨,活着隨時都有可能喪命,死後隨時可能被開棺鞭屍。

也問問公爹,敢不敢再走一遍類似的路,活着時嘔心瀝血,卻在死後被他最愛護的弟子親手降罪,禍及全族。

.

翌日,陳敬宗早早來了宮裡。

華陽笑着與母后、弟弟道別,坐着步輦出宮,再上了長公主府的馬車。

陳敬宗後上,進來剛坐穩,還沒有來得及插科打諢,長公主竟然主動坐到了他腿上,臉貼着他的胸口,手抱着他的肩。

陳敬宗低頭,看見她垂着長長的睫毛,臉頰白皙,無端端泄露出幾分低落。

“還沒住夠?”陳敬宗故意問。

華陽閉着眼睛:“明年朝廷要有大動作了,父親與何閣老各有新政建議,無論聽誰的,他們二位都將被天下官紳怨恨。”

聽公爹的,自不必說,聽何清賢的,何清賢也是公爹調進京城的啊。

而公爹用何清賢,則是因爲她。

如果公爹用一條鞭法,再加上華陽前面做了那麼多,她覺得就算將來公爹去世反對派追究,弟弟也不至於流放陳家三代。

可若用何清賢的兩把大刀,怨恨增重千萬倍,反撲也將吸血蝕骨。

華陽無法不怕,怕新政失敗,兩位閣老家破人亡,弟弟這個皇帝也變得灰頭土臉,一輩子被藩王宗親、天下官紳壓制。

多奇怪,明明這麼怕,她竟然還是衝動了,還是暗暗地推了弟弟一把!

她還感慨弟弟年少纔敢對那條艱難無比的路蠢蠢欲動,她活了兩輩子,面對何清賢的慷慨激昂,不同樣受了蠱惑?

或許還有一絲恨吧,上輩子公爹只用耙子也沒得個好下場,倘若結局已經註定,那這輩子就動作大些,至少也要藩王、官紳流血受傷!

陳敬宗能感受到長公主漸漸難以抑制的顫抖。

他用力抱住她肩膀:“這倆老頭,一個比一個倔,他們想做的,別人再怨再恨,他們也不會改。他們都不怕,你怕什麼?”

華陽已經分不清自己是在怕還是在緊張,隨口應道:“縱觀前朝改革變法者,無一有好下場。”

陳敬宗語氣從容:“有些事必須改,就必須有人去做,何閣老明白,老頭子也明白,他們圖的是無愧於心,無愧於國。”

華陽擡起頭,看着他道:“一旦父親出事,可能會牽連整個陳家,包括你。”

陳敬宗笑:“能娶到你,我這輩子已經值了,老頭子隨他去,家裡人沒犯事沒爲惡,大不了回家種地,總該有條活路。”

華陽還想再說,陳敬宗摸了摸她的臉:“你更不用怕,府裡三百個年輕力壯的侍衛,沒了我,也還有別人陪你快活。”

華陽:……

陳敬宗:“當然,我活着一日,你就一日不用去惦記。”

華陽擰他胳膊。

陳敬宗不疼反笑,雙手抱着她,再親親她額頭:“你也不要太小瞧了兩個老頭,一個清廉名揚天下,一個威震整個官場,這幾年恰逢邊關穩定,正是他們大刀闊斧的好時機。”

華陽便想到了公爹推行考成法時的霸道專斷,想到了何清賢談及皇爺爺時的凜然無畏。

哪個又是軟柿子?

乾清宮。

姐姐離開後,元祐帝在御書房看了一上午的書,戚太后見兒子休沐日也如此用功,很是欣慰。

用過午膳,元祐帝在龍牀上躺了半個時辰,更衣時,元祐帝吩咐道:“傳陳閣老、何閣老進宮。”

第 7 章第 101 章第 164 章第 154 章第 133 章第 90 章第 42 章第 147 章第 153 章第 33 章第 147 章第 183 章第 152 章第 127 章第 29 章第 41 章第 34 章第 14 章第 156 章第 130 章第 100 章第 87 章第 55 章第 107 章第 104 章第 30 章第 144 章第 113 章第 66 章第 138 章第 127 章第 85 章第 142 章第 119章第 104 章第 84 章第 25 章雙重生1雙重生1第 10 章第 167 章第 11 章第 71 章第 106 章第 72 章第 137 章第 33 章第 91 章第 135 章第 161 章第 8 章第 115章第 162 章第 7 章第 87 章第 1 章前世2第 14 章第 79 章第 59 章第 60 章第 127 章第 64 章第 182 章第 105 章第 81 章第 99 章第 11 章第 47 章第 64 章第 58 章第 156 章第 180 章第 167 章喜糖第 117 章第 49 章第 160 章第 51 章第 46 章第 10 章第 68 章第 62 章第 127 章陳大3第 170 章第 43 章第 11 章第 41 章第 84 章第 93 章第 41 章第 166 章第 70 章雙重生1第 85 章第 73 章第 119章第 182 章第 102 章
第 7 章第 101 章第 164 章第 154 章第 133 章第 90 章第 42 章第 147 章第 153 章第 33 章第 147 章第 183 章第 152 章第 127 章第 29 章第 41 章第 34 章第 14 章第 156 章第 130 章第 100 章第 87 章第 55 章第 107 章第 104 章第 30 章第 144 章第 113 章第 66 章第 138 章第 127 章第 85 章第 142 章第 119章第 104 章第 84 章第 25 章雙重生1雙重生1第 10 章第 167 章第 11 章第 71 章第 106 章第 72 章第 137 章第 33 章第 91 章第 135 章第 161 章第 8 章第 115章第 162 章第 7 章第 87 章第 1 章前世2第 14 章第 79 章第 59 章第 60 章第 127 章第 64 章第 182 章第 105 章第 81 章第 99 章第 11 章第 47 章第 64 章第 58 章第 156 章第 180 章第 167 章喜糖第 117 章第 49 章第 160 章第 51 章第 46 章第 10 章第 68 章第 62 章第 127 章陳大3第 170 章第 43 章第 11 章第 41 章第 84 章第 93 章第 41 章第 166 章第 70 章雙重生1第 85 章第 73 章第 119章第 182 章第 102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