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5)

15成都的國民黨軍3支主要力量都宣佈了起義,駐成都的各派系部隊也紛紛仿效宣佈起義。

如,國民黨軍西南第1路遊擊總司令王緒瓚,率部4.3萬餘人在成都起義。這支起義部隊,後來分別編入解放軍60軍、62軍和7軍19師。

如,國民黨軍成都陸軍軍官學校校長李永中,率3000餘人宣佈起義。

如,國民黨軍豫陝鄂綏署警衛旅旅長張廣居,率部3000餘名教職員工和部分學員在成都宣佈起義。

如,國民黨軍聯勤第4補給區副司令曾慶集率部1.4萬餘人在成都起義。起義單位和人員,後來由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後勤部、18兵團接收整編。

如,國民黨憲兵司令部副司令吳天峨、國民黨四川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林華茂、國民黨軍新編第12軍軍長彭傑、國民黨軍第98軍158師師長朱明、國民黨軍第3軍3師師長何樑、國民黨**救國總指揮劉兆黎等,各自率1萬至2萬餘人不等,在成都宣佈起義……

這段時間,成都城內,國民黨軍紛紛宣佈起義。而這段時間,解放軍60軍的主要戰鬥經歷卻是這樣的:

1949年12月11日:

相繼突破秦嶺的五丁關、牢固關、七盤關諸險,解放寧強縣城。

12月14日:

先頭部隊解放川北門戶廣元縣城。

12月17日:

先頭部隊攻克劍門關,殲國民黨軍第55師一部。

12月18日:

解放劍閣縣。

12月21日:

先頭部隊解放梓潼,當天解放綿陽。

12月22日:

先頭部隊解放羅江、擊退國民黨軍第123師反撲。

12月25日:

先頭部隊解放德陽、廣漢、新都三縣城。

60軍一路戰來,和兄弟部隊並肩協作,威逼成都城內的國民黨軍紛紛起義。

根據上級命令,60軍進駐成都。軍長張祖諒、政委袁子欽立即下達了進城安排的命令:178師佔領成都郊外的鳳凰山及機場;180師進佔青龍場、駟馬橋、將軍碑;179師展開在成都城下,軍部部署在天回鎮。命令最後要求,各師做好12月30日入城儀式的各項準備工作。

古話說:戰陣之間,不厭詐僞。

“兵不厭詐,不可不防。”12月29日,入城前,60軍召開了入城前的最後一次黨委會。會上,張祖諒軍長告誡大家:“成都周圍有20萬國民黨軍宣佈起義,成都城內的軍、政、警、憲、特原封未動。他們的上級起義了,中下級軍官中一些反動分子,會不會聽他們的指揮?因此,我們在入城前,入城中,入成後,都必須防患於未然。”

政委袁子欽說,“我同意軍長的意見”,接着袁政委分析道,“國民黨軍的指揮系統本來就很複雜,會不會有的國民黨軍在我們的聲威下,表面宣佈起義,暗中準備對我們襲擊?蔣系潛伏的特務分子可能進行什麼樣的破壞?可能會破壞到什麼程度?這些問題,我們都要考慮在前面,並有相應措施予以應對。”袁政委還說,“這次入城式,賀龍、李井泉、王維舟、周士第、王新亭、胡**等首長都要參加,保衛首長的安全,我們都要及早部署。當然,根據任務,保衛首長安全有18兵團、西南軍區保衛部門安排,但作爲入城部隊不能不預先做好準備。”

會議最後決定,先期入城的偵察、警衛,沿路設置標兵和組織一支儀表端莊的儀仗隊等工作,都由178師完成。參加黨委會的178師師長溫先星和政委劉聚奎當場表示,將任務交給533團完成。

會後,溫先星和劉聚奎立即從軍部向533團走去。

533團指揮所也在天回鎮,與軍部只相距1公里。溫師長和劉政委很快就到了533團指揮所。

師長溫先星用命令的口吻,對533團團長趙本源和政委王永賢說:“明天上午,部隊舉行入城式。和平了,但我們不能麻痹大意。敵人起義了,但會不會是詐降不能肯定。因此,我們要提高警惕,以防萬一。天亮前,你們團派一個營先遣入城,偵察情況,特別要查明害要部位有無伏兵,看看他們是否真起義。上級要求起義部隊原地待命,部隊不能動。這一點,要他們必須執行。先遣營還要在入城部隊經過的道路上,設置標兵。這項工作一定要做細,先把北門起義部隊的崗哨接收下來,控制好城門,佈置好警戒,保證首長和入城部隊的安全。還要派2名身材高大、軍容端正、隊列動作較好的同志,作爲掌旗手。”

師政委劉聚奎對團領導說:“工作要細而又細。你們所做的工作,代表178師的標準和形象,代表60軍的標準和形象!同時,也標誌着成都和平解放能否順利進行!”

團政委王永賢興奮地說:“這麼光榮的任務交給我們團,我們堅決完成好!”趙團長更是振奮,當場決定由副團長陳青林率2營執行這一任務。

陳青林受領任務後,與2營營長孫永順、教導員樑更民商定,晚飯後,部隊就出發。

12月30日黎明前,2營到達駟馬橋,與前來帶路的幾位地下黨員和警察接上頭,立即入城。當5連1排接替了成都北城門的崗哨,在城樓部署好警戒火力,向北大街、玉熙橋、春熙路、東大街前進,一直通過鹽市口、皇城根,進入北校場,都沒有發現異常情況。然而,5連剛接近大慈寺時,情況突變,副團長陳青林對孫永順營長道:“前方有情況,準備戰鬥……”

{本章節選自《首任軍長》上卷,該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謝謝您的喜歡!}{首發http://ss.QB5200.org網站。如果您不是在QB5200網站閱讀,就是其他網站的盜貼。盜貼可恥,盜貼不厚道。請讀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QB5200原創首發,您的支持就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多謝!}{本章節選自《藏九地,動九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軍征戰紀實》一書,該書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謝謝您的喜歡!}{首發http://ss.QB5200.org/book/36795.html網站。如果您不是在QB5200網站閱讀,就是其他網站的盜貼。盜貼可恥,盜貼不厚道。請讀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QB5200原創首發,您的支持就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多謝!}

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3、4)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4/15)第二部 太原(13)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二部 太原(8)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9)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二部 太原(27)第二部 太原(19)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開卷語第六部 大潛伏(8、9)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二部 太原(1/2)第二部 太原(21)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六部 大潛伏(3、4)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3)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二部 太原(1/2)第二部 太原(16/17)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九章 葫蘆河畔(4)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六章 劍指豫北(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十五章 襄樊役(1)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3、4)第二章 烏雲密佈(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3)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5/2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3)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3)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1)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0)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二部 太原(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0/21)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5)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3、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0)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十六章 淮海嘯(3)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4、5)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7)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第十五章 襄樊役(6、7)第四章 突出重圍(5)第 九 章 羊山集(3)第二部 太原(21)第十五章 襄樊役(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6)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7)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
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3、4)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0/1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4/15)第二部 太原(13)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二部 太原(8)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9)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二部 太原(27)第二部 太原(19)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開卷語第六部 大潛伏(8、9)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二部 太原(1/2)第二部 太原(21)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六部 大潛伏(3、4)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3)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二部 太原(1/2)第二部 太原(16/17)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九章 葫蘆河畔(4)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六章 劍指豫北(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十五章 襄樊役(1)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3、4)第二章 烏雲密佈(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3)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5/2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3)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3)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1)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0)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二部 太原(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0/21)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5)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3、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0)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十六章 淮海嘯(3)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4、5)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7)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第十五章 襄樊役(6、7)第四章 突出重圍(5)第 九 章 羊山集(3)第二部 太原(21)第十五章 襄樊役(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6)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7)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